欢迎您登录科学中国人官方网站!!
新浪微博|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王强:登“天”之旅
——记2014年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获得者王强

作者:本刊记者 王 辉   来源:科学中国人  发布时间:2015-04-21

导读:   “民以食为天”,粮食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必需品,粮油加工和食品工业关系千家万户。1995年,考入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农产品加工与贮藏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的王强,开始了探寻粮油加工领域的登“天”之旅。

   近年来,王强主持国家“十五”重大科技专项、“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自然基金国际合作重点项目、农业科技成果转化、“863”等国家项目或课题20余项。经过多年的艰难探索,王强的这条粮油加工攻关之路,也终于迎来了事业上的春天。2012年他获得国际谷物科技协会(ICC)最高学术奖—Harald Perten Prize,成为中国第一个获得此奖的科技工作者。2014年,王强带领团队,凭借“花生低温压榨制油与饼粕蛋白高值化利用关键技术及装备创制”项目,又获得了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持之以恒 立足于当下

   《论语》有言,“三十而立”,意为人到了30岁就应该去面对一切困难。生于1965年3月的王强,考入中国农业大学时已经30岁。面对异常激烈的博士研究生竞争,王强选择了迎难而上,并最终成为了食品科学领域知名专家韩雅珊教授的学生。
   攻读博士期间,王强主要进行类胡萝卜素抑制细胞恶性转化机理方面的研究。而当时的实验室条件十分匮乏,大部分实验都需要到中科院生物物理所、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北京医科大学、北师大等其他单位去借用完成。王强没有丝毫抱怨,三年来经常放弃假期和周末,骑着单车冒着严寒酷暑往返于实验途中。
   与此同时,王强的妻子也在攻读硕士,孩子正在上小学。白天,王强为实验来回奔走;晚上,他还要回家照顾家庭。尽管如此,他仍然以饱满的学习热情对待每一次实验研究成果,得到了以闫龙飞院士为组长的答辩专家组的一致好评。连导师韩雅珊都称赞他是带过学生中最辛苦、最努力的一名。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博士学习期间,王强曾获北京食品学会优秀论文、首届食品科学国际年会优秀论文、《食品科学》创刊30年优秀论文。
2003年,王强从作物科学研究所调入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工作。当时研究所的环境并不十分理想,但王强仍然兢兢业业,一如既往地在知识之路上探索。他一方面积极向前辈专家请教学习,不断充实自己;另一方面勇挑重担,潜心钻研当前粮油加工方面的问题。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花生油生产与消费国,每年约900万吨花生用于榨油,但生产中90%以上采用传统高温压榨工艺,长期存在油的营养损失重、饼粕利用率和附加值低等突出问题,严重制约了花生产业健康发展。
   为解决这些问题,王强带领团队开始了“花生低温压榨制油与饼粕蛋白高值化利用关键技术及装备创制”项目的长期攻关,创制了花生低温压榨制油与饼粕蛋白联产技术及装备,实现了传统制油技术的革新。发明了花生伴球蛋白与浓缩蛋白制备与改性技术,首次实现伴球蛋白、凝胶型浓缩蛋白在肉制品中的应用,填补了国内空白。发明了功能性花生短肽制备技术,显著提高了蛋白深加工程度与附加值。
   发明技术在山东省高唐蓝山集团总公司、中机康元粮油装备(北京)有限公司、河南省亚临界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丰益生物技术研发中心(金龙鱼)等企业转化应用,三年累计销售收入148.5亿元,新增利润8.0亿元、税收2.1亿元。
   项目获发明专利7项、实用新型1项,制定农业行业标准2项,出版专著2部,发表论文43篇、SCI/EI 17篇。农业部、中国农学会组织的评价专家组认为:成果整体处于国际先进水平,花生低温压榨制油技术与装备、浓缩蛋白制备与改性技术达国际领先水平。项目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中华农业科技奖一等奖、中国粮油学会科技奖一等奖,被国科网评为“十一五”国家重大科技成果。成果为推动产业技术升级、提升全民营养健康、保障国家粮油安全提供了技术支撑。

潜心科研 厚积而薄发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2009年,王强作为首席专家带领全国十余家科研院所和企业承担了农产品加工领域第一个行业科技项目“大宗农产品加工特性研究与品质评价技术”,该项目首次清晰界定了原料特性与制品品质的概念和内涵。通过研究小麦、稻米、花生等主要农产品的感官品质、理化营养品质、加工品质,及其与馒头、方便米饭、花生蛋白等加工制品品质的相关关系,构建了农产品加工品质评价模型、方法、标准和评价指标体系,并建立了加工品质指标和专用品种基础数据库。
   王强在上述研究基础上不断总结凝炼,于2013年9月出版了第一本花生加工品质专著《花生加工品质学》。这部书为我国花生加工品质形成的物质基础、变化机理与调控技术的深入提供了参考,为“粮油加工品质学”新兴学科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012年8月,王强应邀在国际谷物科技大会上作主题报告,重点介绍了花生加工品质、低温压榨制油与饼粕蛋白高值化利用等内容,在国内外引起强烈反响,并获得了国际谷物科技协会(ICC)颁发的最高成就奖—Harald Perten Award,成为我国第一个获得该荣誉的科技工作者。ICC前主席Marina Carcea对粮油加工创新团队的研究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王强的团队在花生加工品质评价与饼粕综合利用方面做出了卓越贡献,研究成果对全球粮油加工科技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重视人才团队 创持续发展

   科技工作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创新,必须要有优秀的人才团队,这是现代科技发展趋向综合化和整体化的需要。在潜心科研的同时,王强同样十分关心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目前,王强所率领的科研团队是一支由30岁左右的青年才俊和研究生为主的人才队伍。
   作为团队首席,王强以谦虚、谨慎、务实的工作作风,积极引进国外优秀人才。通过“青年英才”“千人计划”专家等海外高层次人才和国内外博士后、博士等青年人才的引进,提升了团队的整体科研实力。另外,他精心培养现有的青年科研人员,建立“因人而异、量体裁衣”的培养模式,锁定优青、杰青的潜力人才,制定详细的培养计划。
   同时,王强还创新了研究生培养模式。建立了研究生“五个一”的培养制度,即一本优秀学位论文、一篇高分SCI文章、一项专利、一个产品、一本可行性研究报告。此外,他还十分注重研究生综合能力的培养,经常安排学生到农村、企业开展相关调研,总结产业中存在的问题,使科研能够为产业服务。
   近10年来,王强先后培养博士后5人、博士18人、硕士38人、访问学者5人、外国留学生1人,为国家质检总局、西南大学、中粮集团等农业科研院所、高校、政府部门、企业培养了一批高层次优秀人才。
   为及时把握国际粮油加工学科前沿动态,进一步明晰战略定位,准确凝练创新目标,王强团队还成立了国际咨询专家组,包括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Catharine Ross、国际食品科学院院士Fereidoon Shahidi、法国农科院人类营养和健康研究所所长Didier Attaix等,促进了团队尽早进入国际一流研究团队行列。
   与此同时,王强团队还同美国、日本、英国、加拿大、德国、法国、澳大利亚、荷兰、阿根廷等国家粮油加工领域的管理、科研机构与大学都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依托农产品加工综合性重点实验室、国家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中心,成立了中-美农产品加工联合研究中心、中-加食品多糖联合研究中心、中-阿食品科学技术中心等平台。
   在学习上孜孜以求,在科研上持之以恒。20年来,王强始终在科研之路上坚持不懈,对他而言,这条攸关民生大计的粮油加工攻关之路,仍然很长。

分享到:
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