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1985年的秋,当丁伟以植保系第一名的高分被西北农学院(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录取时,很多人对他的志愿选择表示不理解,但丁伟却坚持自己的内心所向。出身于农家的他,深知农民之疾苦,他希望自己有朝一日能够为他们尽点心力,为绿色植物的健康尽一份责任。于是,在西北农学院书法家赵重阳先生的帮助下,作为大一新生的他就在自己的床头写下了两个大大的黑字:“精神”,从此,这两个字便成了他的座右铭。伴随他克服一个又一个困难,攻克一个又一个难关;伴随他走过千山万水,走过田间地头;伴随他从一个成功走向更大成功;伴随他唱就一曲又一曲精神之歌。
创新之歌:
源于自然,取自天然——“植物医生”的自然法则
绿色天然农药?对很多普通人来说,这一新鲜词汇多少夹杂着让人难以置信的成分。
自20世纪30年代末,一种神奇的化学合成产物DDT被诺贝尔奖获得者缪勒博士发现杀虫活性以来,有机合成化合物作为杀虫药剂被迅速推广至全球并为人们所共识。
但您知道吗?农药其实源于中国。3000年前,我国人民就开始利用天然农药与蝗虫、螟虫作斗争,明李时珍《本草纲目》中叙述了1890余种药品,很多是防治农作物病、虫害的农药。但因为天然农药较之于化学农药见效慢、作用不凸显等被人所舍弃。
随着化学农药滥用所带来的危害越来越为人所知晓,绿色天然农药又重回人们的视野。能不能利用我国在天然农药方面的积累,结合现代科学技术,找到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绿色天然农药开发与应用之路——这,就是近年来西南大学教授、植保专家丁伟博士和他的学生们的研究方向。
黄花蒿又叫黄蒿,是菊科蒿属的一年生草本植物、中国传统中草药,黄花蒿提取物具有杀虫、抑菌、化感作用等多种生物活性。我国药学家屠呦呦因发现黄花蒿中的青蒿素具有控制疟原虫的作用从而达到治疗疟疾的目的——由此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而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巧合的是,丁伟的研究也与黄花蒿密切相关。从西北农业大学研究生毕业后,丁伟就把植物与害虫、害螨、病原菌的关系研究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并把植物活性物质的农用开发作为自己的研究方向。在长期从事植物源农药的研究过程中,丁伟带领自己的研究团队从40余种植物中筛选出了黄花蒿、姜黄、烟草等植物进行深入研究,最后发现黄花蒿提取物中的东莨菪内酯、滨蒿内酯等具有很好的杀螨活性。经过活性追踪、提取分离、毒力评价、剂型加工等环节,丁伟教授的研究团队研制出了6个植物性的螨类控制剂,获得了“从黄花蒿残渣中提取东莨菪内酯”等国家发明专利4项,取得了全国首个植物源杀螨物质的农药通用名称“甲氧香螨酯”,编写出了国内第一本《螨类控制剂》专著,在《中国农业科学》《昆虫学报》等刊物上发表论文100多篇,“植物性蟎类控制剂的开发研究与应用”成果于2009年获得了中华农业科技奖二等奖。
2015年,由丁伟主持的“香豆素母环C-6和C-7位点杀螨活性的机制及其官能团的构效关系研究”又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资金支持。在这一项目中,丁伟和他的研究小组将从香豆素类化合物特殊的结构出发,揭示C-6和C-7位点杀螨活性的机制,借助于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以靶标特性作为导向,进一步筛选出靶标明确、活性突出、效果显著的植物性杀螨活性化合物,这对于创制新的具有自主产权的杀螨剂,意义重大而且前景广阔。
“源于天然,取自天然”这是丁伟和他的团队研究药品的创新理念。值得一提的是,他们的研究不止局限在药物研究本身,也不是仅仅局限在实验室内,而是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研发与应用的有机融合,来完成对植物的全面绿色保护:
“通过这么多年深入实践,我们最终形成一个植保理念,即作为‘植物医生’进行植物保护时,一定要以植物为核心,而不是以病虫害为核心。过去我们防治、打药都是以消灭病虫害为目标;而我们现在的做法则是以保障植物的健康,增加植物抵抗力,构建全面的植保体系为目标。”源于植物,取自植物,用植物来保护植物,凝练出一条创新的绿色植物保护理念,这是丁伟和他的团队近几年在理论创新上的重大突破。
围绕这一创新理念,丁伟和他的团队提出了多个作物病虫害的可持续解决方案,特别是形成了解决农作物病害的“四个平衡”理论,通过调控土壤酸碱平衡、微生态平衡、营养平衡、作物抵抗力和病原菌致病性平衡来控制流行性病害和土传病害,在辣椒、烟草、马铃薯等作物上综合应用100多万亩次,取得了显著成效,成果分别获得了2013年度和2015年度农业部中华农业科技奖。
“这是一条艰难的道路,因为相对于化学农药短、平、快的特点,构建绿色天然的植保体系是一个系统、复杂的工程,效果没那么快,但后者是一个具有长远利益的方案,很多农民因为看不到那么长远,所以接受起来比较困难。但我相信只要深入沟通,躬身示范,农民只要看得到、听得到、体会到,他们一定能接受起来。”
鞠躬耕耘近三十余载,丁伟对自己与农民兄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充满信心。虽然他的身份是一名大学校园里的教授,但在熟知他的农民看来,这位教授是退却了高高在上的光环,真正能走入田间与他们融合,倾听他们的需求,救他们的作物于苦海的“家人”“朋友”“医生”——
奋斗之歌:
从象牙塔到田间地头——农民教授的“吃苦经”
他没有光鲜的外表,黝黑的皮肤,泥巴裹着裤腿,笑容里夹杂着汗水;
他穿着朴实,只有遮住大半边脸的眼镜些许透露着他不一样的身份;
他没有很多高水平的论文,却是基层老百姓眼里最值得尊敬的教授。
农民当他是亲友,是作物医生,救他们于水火;
学生奉他为榜样,为精神支柱,再苦再累都愿意追随……
丁伟在众人眼中,就是这样一个平常而又不平凡的人;而丁伟口中的自己,只是一个肯吃苦的人——
1966年,丁伟出生于河南邓州大丁村。别看大丁是个小村庄,但它却是从近代以来就声名远播的“博士村”。先后走出中国第一批留洋博士、河南省第一个博士丁肇青;中国杰出的语言学家、《现代汉语词典》编纂者丁声树;夫妻博士丁声蔚、宋烨等名人。“文风鼎盛,好学成才”耳濡目染下,丁伟从小就立志攀爬象牙塔,功夫不负有心人。多年后,他和他的妹妹双双完成心愿,成为大丁村有名的兄妹博士。
与大丁村其他博士不同,丁伟选择的是一条注定要吃苦的农业追寻之路。只因他出身农家,从小在田野滚打,热爱绿色,热爱农民。也因为是出身于农家,吃苦耐劳、积极向上的性格与生俱来,大学四年,丁伟不仅学业优秀,而且积极投入到实践的历练中去。除了先后担任学校大学生科技服务中心常务副主任,学校大学生通讯社社长,“晨光”杂志主编,“植保参考”报主编等实践职务之外,大学期间,他的足迹就已经遍及三秦大地很多乡村,虽然辛苦,磨练人的意志,但他早已经做好了吃苦的心理准备。
难忘1989年的第一份工作,在那个只有他一个人的冷清的邓州市构林镇农技站,当孤独的丁伟立身于一个布满蜘蛛丝,连床席子都没有的空屋子的时候,他告诉自己,没有什么可以沮丧的,这,就是他工作的地方;这,就是他梦想起飞的地方。带着梦想,苦中作乐,上班的第二天,丁伟就紧锣密鼓地投入到早已计划好的工作安排中去,仅用了28天,他就把全镇30个村庄走了个遍;仅用了3个月的时间,他就在全镇全面推广起小麦化学除草新技术,建立起该镇第一个太阳能温床育苗池,引进了红薯新品种,引进了杨树新品种……在农技站半年的时间里,丁伟完成了前人从没有完成过的工作量,同时也收获了当地农民对他这个大学生的刮目相看。
难忘1990年的第一次主笔编写著作,为完成“邓州市种植业发展八五计划和十年规划”这份历史性文件,丁伟走遍了邓州所有涉农的机构,走访了所有与农业规划有关的邓州技术人员,一个人在城南的一个小楼房里整整待了一年。
难忘1991~1994年在邓州市植保公司工作的这段时间,作为公司的第一个本科大学生,丁伟以极其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到试验示范、技术推广、咨询服务等各项工作中去,他们创立了全国最大的病虫害机械化防治专业队,建设了全国第一批病虫害区域测报站,研究成果获得了6项省地级科技奖励,他们举办了多场国家级病虫害防治现场会,参加了多次全国植保学术交流会,由此邓州植保闻名全国,获得全国植保改革先进单位,全国农业技术推广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在基层工作的5年时间虽然很辛苦,但丁伟把这段“苦”视为他人生当中最宝贵的一笔财富,事过多年仍受益匪浅。正是这5年的实践和锻炼,让丁伟深刻感触到自己知识面的匮乏,1994年,他考取西北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正式从基层回归学术;也正是这5年的实践和锻炼,让丁伟笃定要走一条学术与实践相结合的路子。“现在农业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学归学,用归用,科学家做科学家的,农民用农民的,研究和实践没法统一起来。我希望我的科研能够真正转化成实用的产品和技术,最终惠及老百姓。”
抱着这样的信念,不论是研究生期间的专业选择还是成为大学教授后的教学和科研,甚至是当上副院长后大刀阔斧的专业改革,丁伟都力求让所学所研与实际应用紧密结合:研究生期间,丁伟顶住压力选择了当时不被重视的植物农药应用研究,后来事实证明这一选择的正确性,他的毕业论文最终获得学校优秀论文并作为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杀虫活性物质苦皮藤的发现与应用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西南农业大学任教期间,他致力于农民迫切需要的课题进行深入研究,取得了很多实用性成果;而在2001年成为西南农业大学植保学院主管教学的副院长之后,他在全国率先推进植保专业改革,并申请获准了全国第一批植物保护特色专业建设,推进了以素质教学为主导的人才培养体系,先后建立了14个教学实习基地……但无论在“三尺讲台”上如何施展乾坤,丁伟始终都不会离开老百姓,始终都不会离开田间地头。
2011年,丁伟做出了一个让众人惊讶的决定:辞去干了10多年的学院副院长的职务,回归教学科研一线,又过起了躬亲农耕、亦教亦农的日子。对这一举动他的解释是:“干了这么多年我心底总有一份遗憾,感觉所作所为离老百姓越来越远,这背离了我的初衷。我只有回归田间地头,心里才会舒服,我才是我”。
丁伟口中的这个“我”,就是当地老百姓所熟知的“农民教授”的形象。从十几年前进入高校任职的以来,丁伟的这个形象就逐渐深入人心。只因他十几年如一日地往来奔波,与农民无异地扎根农耕,同时又尽心尽力地帮助农民培养作物,抗灾抗虫,解决问题。
很少有人能够做到这样:从教十多年间,丁伟一方面在实验室带领研究生进行科学研究,另一方面又先后在四川、重庆、湖北、贵州等地的大山深处建立了12个科研和技术集成应用示范基地,经常奔走在崇山峻岭之中,创造了在山区一天开车15个小时,开3场培训会,调研4个县,行程847公里的记录,在当地被传为佳话,成为一个科研工作者的精神符号;
很多人都知道这个故事:2009年冬,位于武陵山区的黔江大雪封山,丁伟教授仍然坚持在山中走村串户给农民传授农业知识。因为大雪压身,当他敲开一户农家的院门时,开门的是一位已经70多岁的老人,竟激动地拉着丁伟的手说:“感谢您老人家,这么大的雪还来看望我们”。在场的人都笑了,自此,“老教授”的称号便和丁伟教授连在了一起。而这,只是丁伟多年不辞劳苦,风雨不改坚持深入乡间普及农业科技知识的一个片段采撷。
“很多人都问我,走这样一条研究与应用结合的路子苦不苦?我说苦,但既然选择走上这条道路,我就要尽心尽力做好它。植物保护本身就是个应用学科,离开了生产一线,研究始终就是空中楼阁。”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就是在这一精神的激励下,丁伟在完成了对自己内心“修行”的同时,收获了不少成果,发表了很多研究论文,也获得了不少的奖励,但他似乎并不在意于此:“现在一年想发几篇SCI论文并不难,但难的是研究成果能够得到生产一线的技术人员认可,能够实实在在地解决问题,医生要重视临床,植物医生更应该重视田间效果。我总跟我的学生讲,要把论文写在大地上,这样才理直气壮。”丁伟心里非常清楚,在农业领域,老百姓才是最终评审员!
坚守之歌:
万水千山总关情——绿植保护的“守望者”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艾青的一首《我爱这土地》深切表达了他对祖国大地的一番深情;于丁伟而言,他也愿意以这番深情对他所热爱的植保事业。为着这份热爱,再苦再累,他也愿意坚守。
2012年6月11日 星期一
目前正是马铃薯晚疫病爆发的关键时期,烟草也正处在缓苗和定植期,受今年雨水和阴雨天气的影响,一定会存在很多的问题……这些问题督促我要尽快下去……自己开车,说走就走;
6月12日 星期二
早上7点40出发,从奉节兴隆到太和金子,在当地技术员刘点长的陪同下,到我们的试验基地去做黄板诱蚜的试验示范。在金子这个片区,已经有零星的马铃薯Y病毒发生……一定要让烟农认识到这项技术可以带来的好处,并能够自觉接受……
6月14日 星期四
早上7点从巫溪出发,经奉节、穿过巫山县城,度过长江,经官渡翻山越岭,于下午2点30分到达巫山与湖北巴东交界的笃坪,我们在这里的试验基地里已经有野火病发生,让农民和技术员识别症状,采用药剂和营养结合进行防治。下午4点半从笃坪出发,过湖北的渣树坪,走过一段布满大坑大洼的乡村公路,一路泥水,一路颠簸,真心疼自己的爱车……晚上8点半,从恩施西下高速,在高速路口随便吃些东西,又出发经咸丰到黔江,已经是半夜的12点钟……山高路长,自己一路开车下来,还真有些疲惫,但总算可以如期参加明天在黔江基地举行的现场会了……
这是摘自丁伟教授武陵山区调研日记的片段,字里行间透露出他工作的辛苦以及他对工作的细致和热爱。有爱就不觉累,凭着这份浓烈的爱,丁伟走过千山万水而无怨无悔;走过艰险泥泞而不惧不畏;走过四季轮回而不倦不怠。只是,有时候他面临的不只是长途跋涉、风吹日晒的苦和累,还有百姓的不理解,丁伟都一一承受,并以他的耐心和细心巧妙应对,而这种辛苦努力,他已经坚持了多年。
2011年,《中国烟草》杂志以“教授种烟记”为题进行了一篇专题报道。文章记载了这样一件“趣事”:初访巴渝,正是烟叶清香时。偶闻西农一教授,自承包一方烟田,率众弟子躬耕,不辞繁劳,硕果累累,众人皆称奇……
这个“众人皆称奇”的教授,就是丁伟。而他所承包的这“一方烟田”则地处有传“一种烟就死”之言的黔江区新华乡。之所以在这儿承包烟田,丁伟有一番“良苦用心”:
从2004年起,丁伟受黔江烟草分公司的邀请,在当地建立试验示范研究基地,解决因为根茎病害而导致的大面积死烟问题。黔江区新华、水田等地因为以青枯病为主的根茎病害的连年发作,造成了严重损失,农民已经有了弃田不种的想法。经过连番攻关,他的团队好不容易研发集成出一套系统的防控技术,小区实验效果很好,但却又面临推广的难题。为了保证推广进度,他甚至做出了“烟农使用新技术,如有损失,丁教授来赔偿”的承诺,但因为烟农有抵触,推广的效果仍旧不理想。有些烟农甚至干脆不去执行,烟叶枯死了就直接上门找丁伟赔偿。为此丁伟承受了很大的压力,每死一株烟,就要赔偿一块钱,一年就投进十多万元。
到这一步的丁伟并没有想过要放弃,最后,他干脆做出了一个让众人惊讶的决定,就在这块“一种烟就死”的田里,自己承包近200亩地,自负盈亏,亲自证明给烟农看!
于是,黔江新华乡间,经常能看到这样一幅场景:早上6点钟吃过早饭之后,一名穿着朴素的教授率着众学生坐着三轮车赶赴烟田,开始一天的忙碌,观察、记录、访问、讨论,从育苗移栽到摘叶烘烤,每一个环节,每一步都细致周到。因为还要承担常规的教学和科研任务,丁伟每周都要在烟田和学校之间往返数次,一次就有10多个小时的车程。但每次来时,他都会和学生们同进同出,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一次一次,终于换来了这片烟田病害的明显减少,产量的显著增加……
对丁伟来说,植保事业虽然艰苦,但他会一直坚守下去。令他感到高兴和欣慰的是,他们这支团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生愿意跟随他一起,在试验室,潜心钻研,创制新的天然产物农药;在田间地头,试验示范,躬身劳作,推广应用先进的绿色防控技术,而丁伟也愿意将自己多年所学、所想、所感全都传授给这些“可爱”的年轻人,最重要的就是这三个精神——“特别能创新,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坚持”,他们囊括了丁伟毕生的精华。他希望在未来,他的学生能将这种特别精神和这份绿色希望坚守下去,延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