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本刊记者 吴 彪 特约通讯员 霍向东 来源:科学中国人 发布时间:2016-06-06
编者按:
在中国教育改革走向“深水区”的年代,当越来越多的海外高端人才不断被引进,拉动学术向高端前沿跃进的同时,有多少人在关注教育、改革实践的落地?
有这样一个人,他从钢铁熔炉的历练中走来。经济飞速发展的年代,在很多掌握高端技术的人才纷纷涌入到创业大军中为自己挣得盆盈钵满的时候,他却毅然放弃曾经所有,转身投入三尺讲台撒播雨露芬芳。只为用他在近30年实战熔炉中收获的果实哺育下一代,实现他“知行合一,致真立人”的教育梦想。
特别的经历,特别的李烈军,让我们走近他的人生。
他是这样一个很特别的人:
他是从普通家庭中走出的天之骄子。生活的磨砺并没有消退他身上的锐气,相反,他却越挫越勇,越战越强;
他拥有最炽烈的钢铁情怀。大半辈子奋战在钢铁第一线,是同事公认的“技术能手”“攻关能手”“创新能手”,为推进我国钢铁技术的发展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关;
更难能可贵的是,他还拥有最本真的育人情怀。“百炼成钢”后,出乎所有人意料之外,他决然转投三尺讲台,从头执笔写春秋,只为将他从丰富人生阅历中提炼的“知行合一,致真立人”的教育理念撒播芬芳。
钢铁的锻造,雨露的撒播,一刚一柔,他完美地将二者融合,刚柔并济,哺育下一代,润物细无声——
上篇:万丈豪情万里路 钢铁熔炉钢铁魂
红旗卷烈焰,钢花齐吐艳,钢铁工人钢筋铁骨,挥汗夺钢冲在前,踏平滔滔恶浪,熔化万座铁山,自力更生奋发图强,壮丽山河更灿烂……
——摘自电影《火红的年代》主题曲《钢铁洪流永向前》
钢铁少年蜕变记
时光倒回到30多年前那个火红纯真的年代。
当17岁的李烈军手握武汉钢铁学院(现武汉科技大学)录取通知书的时候,他油然而生一种“铁骨豪情真男儿,满腔热血终得志”的幸福感。要知道,这一志愿,是他在父母希望他填报师范类高校的情况下偷偷“填写”的,只因他从小就种下的钢铁梦想。在那个血色浪漫的年代,《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保尔柯察金为革命无悔献身的精神,《火红的年代》中赵四海作为钢铁工人的光辉形象,撞击着他幼小的心灵,引领着他前行。
李烈军出生于广西玉林县仁东公社的一个普通家庭,母亲是大队学校的小学教师。农村的艰苦生活,赋予他隐忍向上与坚韧不拔的“硬气”;母亲给予的教育,使他比同龄孩子更早拥有丰富的知识、开阔的视野和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世界那么大,他想去看看……
改革一声春雷,当1977年国家开始恢复高考的时候,刚读完高一的李烈军就与哥哥姐姐们一起涌入到高考的千军万马中“小试牛刀”,一次不行再试,二次放弃进入中专的机会再试,直至第三次顺利地圆梦大学,圆梦钢铁。当“得志”的李烈军拿着通知书自豪地告诉父母他要到武汉钢铁学院上大学、立志成为国家栋梁的时候,朴实无华的父母也为他感到高兴。就这样,李烈军从此踏上了他的“钢铁征程”。而这人生中的第一次“一波三折”亦如第一次攀爬人生阶梯的初体验,让他在走向外界的第一站中就收获了自信、勇气和坚韧。以后的岁月尽管坎坷,但他亦能愈挫愈勇、越战越强。
从农村小地方初次来到“九省通衢”的大都市武汉,李烈军的面前是一个广阔的世界,到处都充满新奇。他像蜜蜂采蜜一样贪婪地汲取知识。强烈的求知欲、旺盛的精力和良好的适应性使他迅速成长。学习之余,李烈军走遍了武汉的各个高校、风景名胜、大街小巷;看遍了当时流行且反映时代主旋律的各种电影、书刊等,并挤出饭钱同时订阅了《大众电影》和《参考消息》,这在当时的大学生中特别少有,这寄托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知识的渴望。
人生总是充满戏剧性。如果说李烈军的大学生活是一部快乐的青春成长曲,那么,他开启的第一份工作体验则是一部饱含汗水的磨砺成长史。
大学毕业后,李烈军被分配至广西偏远山区的三线企业——广西河池钢厂。那里条件艰苦,环境闭塞,两个小时才有一趟专车到二十公里外的城镇。普通人在强烈的落差面前也许会心灰意冷、萌生退意,但是素来沉着乐观、自信坚定的李烈军并没有被艰难困苦所吓倒。他甚至放弃了到舒适、安逸的技术科工作,主动申请到条件最艰苦的炼钢分厂当一线炉前工,吹氧、扒渣、加合金、取样、测温……
是金子总会发光,干遍了炉前工6个岗位后,21岁的李烈军成为全厂第一个大学生炉长;6个月后,又凭着数一数二的劳动竞赛成绩,他当上了“8小时厂长”——生产值班主任。这位勤奋好学,吃苦耐劳的年轻大学生让领导和工友们刮目相看。
在李烈军崭露头角,即将迎来人生一片坦途之际,他却想到了要离开。离开并不是因为那里艰苦的条件,而是闭塞的深山里实现不了他的梦想。他向往更大的舞台,他要走出去拥抱更广阔的天地。
为此李烈军毅然选择了考研,又一次挑战自我、挑战命运。那时研究生凤毛麟角,目标看似遥不可及,途中必定荆棘密布。单位不支持,他拿出优异的工作成绩和谦逊的态度,不断请求,最后领导终于被他的执着所感动,和他约法三章:考研不能耽误工作。为把工作干好,他坚持三班倒。炼钢车间环境危险、复杂,上班时精力需要高度集中。由于上班的劳累,下班后没有足够的精力和时间备考,李烈军连续两次名落孙山。第二次考研失败后,单位不允许他再考。在李烈军情绪最低落的时刻,是身边了解他出色工作、被他的劳动精神所感动且熟知他梦想的同事帮了忙,他们联合全厂职工一起为李烈军上书求情。经过多方努力,李烈军终于获得“最后一次机会”。他拿出了壮士断腕的决心,瞄准当时最好的钢铁院校——北京钢铁学院(现北京科技大学)钢铁冶金专业,开始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复习艰辛历程。那段时间,他继续坚持三班倒的工作,一下班就立马投入到复习中。自己设定的复习强度很高,而睡眠时间过短,他只能靠强大的意志力一路硬撑过来!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用于描述李烈军,这句话再合适不过。再次尝试“一波三折”的痛楚过后,他赢来了梦想的阶梯。
1987年,当李烈军置身祖国的首都,立于北京科技大学校门前,他感慨万千,激动不已,并暗暗誓言:一定要学有所成,不负此生!在读研的近3年时间里,他几乎转遍了清华、北大等全国知名的学府,走遍了故宫、圆明园等历史古迹。在感受历史古都文化底蕴的同时,他广泛地参与高校间的社团和社交活动,包括研究生会、舞会等。大学自由活跃的氛围,培养了他外向的性格及与人沟通、交流的能力,为他之后在各种社会活动中尽展风采做了铺垫。
羊城熔炉铸辉煌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回顾李烈军的早年经历,充满着太多的转折起伏。而这所有的一切,似乎都在为他之后人生的辉煌埋下伏笔。而这些辉煌成就的取得,与广州这座城市,与广州钢铁企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钢集团)这一有着华南“钢铁巨人”之称的企业,紧密相连。
20世纪90年代的广州,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比其他城市多了几分敢于开拓、海纳包容的精气神儿,李烈军的性格与之浑然天成,注定了他要在此“甩开臂膀”,做出一番惊人之举。
当时在广钢集团16000多名员工中,像李烈军这样的硕士研究生仅有5名,可谓“凤毛麟角”。李烈军原本可以在研究所办公室里过上享受安逸的日子,但素来喜欢到一线去“作战”的他,在钢研所工作5年并当上技术开发部部长后,还主动请求上一线,并又从一名普通技术人员做起。他走进生产车间,走到工人中去,熟悉生产的每道工序,解决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技术难题,其“实战作风”很快就蜚声广钢。
一步一个阶梯,一步一个脚印,李烈军从普通技术人员干到科长,从厂长助理干到副厂长,从基层到总部,最后做到集团研发中心主任、教授级高工。无论走到哪里,李烈军都不改自己一贯的风格,经常深入第一线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实践出真知,实践出成果。20年埋首广钢集团这片热土,终换来一个又一个的创新和突破:
李烈军及其团队率先在我国第一台40吨超高功率电炉上应用泡沫渣工艺,解决了电炉传热效率低,冶炼时间长的难题,并形成国内领先的短流程工艺;他们在电炉上成功开发大亚湾岭澳核电站工程用钢,使广钢集团成为大亚湾核电站唯一钢材供应商;值得一提的是:在国外专家两次炼钢热调试均告失败的严峻形势下,珠钢公司独立负责起了150t超高功率手指预热竖式电炉热调试,并由李烈军负责起草了热调试炼钢工艺操作要点,使珠钢全线热调试圆满成功,随后李烈军又全面参与了珠钢电炉CSP短流程工艺的优化,创造了世界同类型电炉CSP钢厂达产最快的纪录。
结合广钢集团珠钢电炉CSP流程的工艺特点和原料状况,李烈军作为核心成员大胆创新,在世界上首次用CSP工艺生产集装箱板,打破了国外专家认为用CSP工艺不能生产集装箱板的论断,使集装箱板的开发获得了巨大成功,并拥有了全套用CSP工艺生产集装箱板的知识产权。集装箱板的开发成功,拓宽了CSP产品的应用领域,促进了我国对外贸易的迅速发展。2002年集装箱板荣获冶金行业实物质量最高奖——“金杯奖”,2007年荣获“中国名牌产品”称号。
薄板坯连铸连轧是继氧气转炉炼钢、连铸之后钢铁工业最重大的革命性技术之一。这条国际先进水平的生产线有很多新设备、新工艺、新技术,这激发起李烈军再攀科研高峰的豪情。针对CSP生产线的特点,他选择了以Ti微合金高强钢的冶炼工艺和强化机理为研究对象,埋首耕耘,硕果累累。
在广钢的20年里,李烈军取得了辉煌的业绩,从一位普通的科技人员成长为集科研和管理于一身的综合型人才,这期间他荣获了11项国家及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广州市优秀专家、广州钢铁工业五十年杰出人物和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等各种荣誉。2006他又成为第一位来自工业企业界、由省长颁发聘书的广东省科学技术奖评审委员会委员。
在李烈军看来,人生就像在攀爬一座巍峨的高山,确定了目标就要努力攀登,实现目标的过程就是“知行合一”,那意味着人生达到新的高度,会有不一样的风景,会有不一样的感悟。献身钢铁的这半辈子,无论是攀登象牙塔时反反复复地“一而再再而三”;还是在钢铁熔炉中的“千锤百炼”,他执着地不断实现自我,超越自我,即“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他说:“人生逆旅我们无需罔顾,我只想去感受更大的“浙江潮”、更美的“庐山雾”,不懈努力达到自己生命的高度!”
铁水飘花,溅起不一样的灿烂!高楼大厦,有我们的结晶……从事钢铁事业近30年,李烈军早已把自己融入到这火热的事业中,锤炼了钢铁般的意志。只是在众人都以为他会就此续写辉煌的时候,他却做了一个让周边人很意外的决定——把在企业的辉煌留在过去,在知天命之年,转投三尺讲台!
下篇:三尺讲台圆梦想 雨露芬芳雨露恩
很开心地生活在这片,这片默默耕耘的乐园,忙碌奔波一心牵,苦和累放在心里面,你那无怨无悔的付出,成就他们的明天……
——摘自电影《园丁之歌》主题曲《园丁之歌》
知行合一 致真立人
如果说李烈军的前半生是伴着钢水炽烈燃烧的狂想曲;而他后半生奏响的是一曲润物无声的畅想曲。不同的“曲风”,演绎的却是同样的热情与精彩!
李烈军从小就喜欢屈原《离骚》中的名言“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但当他不断攀爬到人生新高度后,他就开始思考:什么才是人生真正的意义?他一直有一个教育梦。这源于当小学老师的母亲在幼年给予他的影响,源于他在求学生涯中无数帮助过他的恩师,也植根于善良、无私的天性。
在广钢集团担任研发中心副主任的时候,李烈军怀抱对攀登知识更高峰的渴求,慕名前往上海大学钢铁冶金专业攻读博士学位。对于上海大学这所长江边上历史悠久的巍巍学府,以及当时学府里鼎鼎大名的校长、我国著名的近代力学科学家、教育家——钱伟长先生,还有我国著名冶金材料专家徐匡迪院士,李烈军都深表崇敬。这份崇敬不止来源于对他们精湛专业水平的仰慕,更来源于对他们育人情怀和教育思想的钦佩。
读博的那段时间,李烈军好像又重新找到了在上大学读书时的状态。每到周末,他都按时到学校上课,下课到食堂吃饭。置身在很多朝气蓬勃的年轻学子之中,他整个人又变得“年轻而有梦想”,因为热情和活跃的性格,他还被推举为班长,经常组织班成员参加各种集体活动……所有的这些,潜移默化地触发了李烈军内心深处对教育的向往之心。待博士圆满毕业,他也下定决心要留在教育这片芬芳净地。
几经坎坷,2010年李烈军最终成行华南理工大学(以下简称华工)。就是在这所全国首批国家“211工程”“985工程”重点大学里,李烈军开启了他“特别”的教育人生——
说李烈军特别,首先是因为他在近年来高校不断引进的众多具有海归背景的高端人才中显得很“另类”——他只是一名“土生土长”的从企业转入高校的科技人员,且本科毕业院校又不是“211工程”“985工程”这一类的重点院校。而他此时已近知天命之年,在企业历练了数十寒暑。
说李烈军特别,还因为他不仅是一名科研业绩突出的教授、博导,同时他还能主动请缨担当两个本科班和1个博士班的班主任。对很多高校导师避之不及的、费时费力的班主任工作他却甘之如饴,只因“能够塑造人是我梦寐以求的事情,看学生一步一步成长是我最大的成就。”
李烈军的特别还体现在“用心”上:他就算再忙,每逢新学期开学,都会坚持起个大早亲自站在报名处“认领”自己的学生,甚至亲自领着他们和家长到宿舍安顿好,和他们谈谈心,聊聊天,打破距离感。李烈军永远不会忘记,17岁的他第一次站在大学校门前的兴奋、迷茫和无助;30多年后,他希望自己能在学生的这一重要时刻给予温暖和引导。
在李烈军很多学生心中,都珍藏着一份老师带给他们的感动——本科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的熊超慕名报考李烈军的研究生,他试探性地给李老师发了封邮件,李老师直接打电话回复让他惊喜交集,对他和家人的问候更让他倍感温暖;江苏大学的研究生刘江讲述了让他印象深刻的瞬间,此前他只在镇江见过李老师一面,初到广州这座陌生的城市充满期待而又忐忑不安,李老师远远地喊出了他的名字,并微笑着询问他的情况,一股暖流在他心里流淌;博士后戴杰涛在入职广州大学的体检前身体略有不适,情绪低落,李老师特意提前结束会议,从贵阳坐飞机赶回广州,给他增加信心,为他加油……这些点点滴滴的小事蕴藏着李烈军真诚的立人情怀。
李烈军的特别很大一部分还表现在他“实战经验十足”上。在人生的前半段,他用近30年时间在钢铁实践第一线积累了大量丰富的经验,如今他也很想把这些在实战中积累的人生精华都毫无保留地传给下一代。包括将积累的技术和经验转化为专业知识传授给他们;将人生经历、一路走来所感、所想讲给他们听;将为人处世的原则提点他们等。
“在钢铁熔炉的‘千锤百炼’中,除氧脱碳、去除杂质,得到纯净的钢水,生产优质的钢材不正是一个‘去伪存真’的过程吗?回顾自己的人生,我发现‘知行合一’其实就是对‘真’的认识和追求过程。对目标不懈追求,才能真实地体验生活;把理论通过实践不断内化为‘真知’,才能完成科研创新;而献身教育,把‘小我’溶入‘立人’的崇高事业,我终于找到了生命的真谛。”——这就是李烈军“知行合一,致真立人”理念的提炼过程。
“我想把‘知行合一’的思想传递给学生们,想用‘致真立人’的情怀去影响更多的人,这是我人生领悟的精华,并且已成为我毕生的准则和追求!”正是怀抱这样的信念,李烈军总是毫无保留地将自己在实践中历练的果实与学生分享;总是不计得失、不计成本,给学生创造更多的学习和实践机会,联系尽量多的企业让学生实习、参观。
2016年即将毕业的硕士研究生牛建伟和刘海军已经签约华为,两人在激动、兴奋之余真诚地感恩自己的老师。牛建伟说:“我入学时来自一个普通的本科学校,并不自信,李老师从各方面帮助我成长,和华为签约主要是在老师提供的企业实践平台上,我能有更多的机会弥补不足。”刘海军告诉记者,当他在企业实践遇到困难、情绪低落时,李老师总是通过言行启发他“方法总比困难多”。本科班的班长廖结莹告诉记者,李老师经常请社会名流给他们开主题班会、办讲座,开展素质拓展活动,仅2015年暑期就带他们班参观学习了13家珠三角的知名企业。
真诚的付出换来了丰硕的回报。如今,李烈军所带领的科研团队已经成为紧密围绕国民经济和国防工业对新材料的要求不断探索、突破,以先进金属材料研究为方向,将单一的材料研究,拓展到集智能制造、自动控制、仿真等为一体的系统研究,打造多专业、跨学科、有特色的研究团队。并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等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同时和一批行业领军企业建立了紧密的联系。李烈军的目标在远方,他并没有因为转战教育而停止科研的脚步。
2016年2月16日,广东省创新驱动发展大会在穗召开,会议表彰了2015年度优秀科技成果和科技工作者。李烈军及其团队承担的“高压高钢级厚壁海管开发及在南海深水天然气项目应用”项目荣获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当李烈军以第一完成人的身份,从广东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黄龙云手中接过“广东省科学技术一等奖”证书时,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胡春华主动和李烈军握手,并殷殷嘱托、亲切交谈。该项目产品现已应用到我国南海天然气田开采中,推进了我国海洋能源战略的有效实施。
“‘知行合一’的落脚点是‘真’,科研追求真理,科研坚持创新,坚持在实践中发现真知,是立人之本。而‘真’也是‘立人’的灵魂,真诚待人,不自欺欺人等……”李烈军确实是个真性情的人,他会把自己对学生浓浓的爱,寄托在对他们平时科研、学习的严格指导上,寄托在对他们日常生活的亲切叮咛中,寄托在中秋节为每一位在校学生精心准备的月饼上,寄托在送给每位学生的一本《雷锋日记》中……
爱人者人恒爱之。他“最亲爱的学生们”也将自己对老师的爱,寄托在教师节献给老师的鲜花中,寄托在感恩节小小的盆栽和诗歌朗诵之中,寄托在每次注视的目光和微笑问候中,寄托在写满真心话的小卡片中……“一字一句,全都是手写,他们写得很认真,我也很感动。”说到这,早已练就钢铁意志的李烈军眼里透出一份柔光,那是一份难得的凛冽柔美。
难忘2015年11月,李烈军鼓励他所带的2012金属材料成型与控制本科班参加华工“校园十佳班集体”的竞选,这对他们班集体来说是个挑战,因为他们班很多同学都是从外专业调剂来的,要与很多具有“先天优势”的“创新班”“卓越班”“全英班”竞争,很多同学表现出信心不足。
“不去尝试前,怎么知道自己可以不可以?”李烈军以此鼓励他们,且在竞选前和学生一起备足了功夫,他们独具匠心地把大学四年的生活浓缩成7分钟的舞台表演,在决赛现场引起了轰动。最终荣获“校园十佳班集体”,这是华工本科班级集体的最高荣誉。实践证明了“功夫不负有心人”。难忘最后毕业留念时的那一幕,同学们想起班里最重要的一员,纷纷呼喊“李哥,李哥”,师生间结下的浓浓深情让周遭人都为之动容。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虽然到教育岗位上工作仅仅5年多时间,但李烈军却收获了桃李芬芳。他所带领的金属材料成型与控制本科班除荣获华工“校园十佳班集体”外,还荣获学校五四红旗团支部等,该班同学共34人,除了保研、考研和出国外,其余的同学都找到了理想的工作。此外,李烈军带的首批3位2013级硕土生中有两位将到华为工作,他带的第一位博士生写的第一篇论文被材料加工行业顶级刊物录用,一位博士后也在行业顶级刊物发表了3篇论文……
育人情怀撒播远方
钢铁的意志,育人的情怀。李烈军用自己特别的经历塑造了一个别样的自己。此时的他较于以前的坚韧更多了份大爱的柔美,人生显得更为丰满。值得一提的是,他的这份爱其实并不仅仅局限在对教育,对学生上,而是洒向了“更远方”。
早在广钢集团工作的时候,在一次偶然的机遇下他加入广州博士俱乐部(博士联合会),在那里,他找到了为社会服务的大舞台。凭借令人信服的个人魅力和领导能力,他成为博士联合会的会长。在他的带领下,俱乐部在致力打造博士之家,让不同专业、不同学科、不同兴趣的博士们在这里传播知识、交流信息,增进友谊的同时,还将智慧、文化、爱心传播到社会各个角落。2006年,在李烈军的倡议和组织下,博士们跟山区的贫困学生进行一对一的对接。李烈军身体力行,自己也资助了两个学生,不仅给予他们经济上的资助,还与他们保持日常和精神上的交流,做他们的精神指引者,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梁昕,一位与李烈军素未谋面的广西大学研究生,同样是从寒门中走出的倔强女孩,正处在人生的困惑期。当她在2016年3月10日的《中国科学报》上读到李烈军的育人事迹,彻夜难眠,奋笔疾书,她写道:“正是这些正能量,鼓舞着不计其数在奋斗旅途上前行的年轻人,正是这种博大的情怀,温暖了无数颗迷茫困惑却怀揣梦想的心。”李烈军收到信后,主动和梁昕联系,鼓励她好好学习、热爱生活,并利用出差间隙,特意来到广西大学,当面点拨梁昕。
除了担任广州(越秀)博士联合会会长之外,李烈军还积极参加各种社会活动,担任各种社会职务,包括广东省企业品牌促进会副会长、韶关市华工高新技术产业研究院院长等。近年来,他还致力于把高校的智慧与社会对接,有效地推动了高校的成果转化为社会生产力。由于李烈军服务社会的突出贡献,他荣获2013年美丽南粤——广东年度贡献人物。
李烈军就是这样一个精力充沛、爱心无限的人。每天,他就像是一个不停旋转的陀螺,不停地忙科研,忙教育,忙着处理各种事务。令人觉得不可思议的是,他依然坚持每天与学生沟通、谈心,为他们解答专业上的困惑、解除生活中的烦恼,分享成长的喜悦……
“每天做这么多事情会不会觉得累?”面对记者这个问题,他笑了笑,意味深长地说:“有时也会觉得累,但是经常会在凌晨被激情唤醒,又精神百倍地投入到生活、工作和育人事业中。致真没有终点,我们都在路上……”
- 资讯
-
-
2024年中国科技传播论坛暨中国科技新闻学会第十七次学术年会在京召开
11月24日,中国科技新闻学会主办的2024年中国科技传播论坛暨中国科技新...
-
《科学中国人》杂志社记者证2024年换证人员公示
根据《国家新闻出版署关于开展2024年第七版新闻记者证全国统一换发...
-
“一猪两用-食用猪和医用猪”专场报道
2024年7月,正值夏季火热时节,各界专家齐聚科技创新之城——深圳,参加...
-
“2024前沿科学创新大会”在深圳召开
科技改变世界,创新引领未来! 2024年7月12—14日,“2024前沿科学创新...
-
当年累得坐马桶就睡着的科学家,成为今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
里程碑 笔者第一次见到薛其坤院士是在2019年年初,他领导团队完成的“量...
-
45岁用一篇论文解百年难题,85岁他站上国家最高科技领奖台
从跋山涉水扛着机器测量,到航空遥感再到卫星遥感,测绘遥感学科领域随...
-
2024年中国科技传播论坛暨中国科技新闻学会第十七次学术年会在京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