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登录科学中国人官方网站!!
新浪微博|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张锦岚:与荣光同行
——记中国新型核潜艇总设计师张锦岚及其团队

作者:本刊记者 黄雪霜 吴 彪  来源:科学中国人  发布时间:2017-08-11

导读:  在张锦岚30余年的核潜艇科研生涯中,留下了很多难以忘怀的撷影片段,例如李源潮同志为他们的事业题词;例如新型核潜艇的交付场景;他将所有的真挚和感动一一留在心间,化为催动自己奋进的使命感和荣誉感。这是一份与荣光同行的事业。

 

前言:
  核潜艇,于上世纪50年代中期诞生,是最为先进的水下武器装备。
  它最大的特点是隐蔽性好、攻击力强、续航力大、潜航时间长、水下航速高。它们以广袤深邃的大洋为舞台,任意驰骋游弋;特别是核动力与核武器“两核联手”后,更使得传统的潜艇如虎添翼。它们被称为是“海洋战场上几乎无所不至的隐形活动发射平台,其技压群雄的作战效能和惊世骇俗的震撼力,达到现代武器发展的顶峰。”
  它被人形象地描述为是海中“巨龙”“巨鲨”“蓝鲸”,因为“腹内”有五花八门、多达上万台的机械设备;有宛若繁星、多达上万件的仪器仪表指示灯;还有几千个大小不一的阀门因为需要长航,它的“体内”还需要有各种处理水、阳光、空气等人体生存必须的复杂系统。为此,也有人说它是一座集中体现了国家工业、科技水平的名副其实的“水下科技城堡”。
  核潜艇是大国展示军事力量的“撒手锏”武器装备,是有核国家“三位一体”战略核力量中最有效的第二次核打击力量。可以说,只有拥有核潜艇,特别是拥有弹道导弹核潜艇的国家,才称得上是具备战略核反击能力的国家。(部分引自《见证中国核潜艇》,杨连新编著。)
  “只需要一艘战略核潜艇,就可以让一个现代化国家退回石器时代。”曾有军事学者这样描述核潜艇的作用。也许过于绝对,但毫无疑问,核潜艇是一个国家大国地位的象征,是国家安全的战略基石。
  
  这是一份与荣光同行的事业。
  在张锦岚30余年的核潜艇科研生涯中,留下了很多难以忘怀的撷影片段:
  例如那年他受邀参加中央举办的元宵晚会时,恰与时任中组部部长李源潮同志同桌,部长与他亲切交谈,写下了“祖国安全的战略屏障”相赠。他觉得部长的题词特别贴切核潜艇研制事业,心中充溢着荣誉感和责任感。
  例如那年新型核潜艇交付,为之付出辛劳的人们为了这来之不易的胜利举杯欢庆,年逾古稀的核潜艇总师张金麟院士居然忘我地站在椅子上,为成功高歌
  “那种孩童般忘我的真情表露,那种欣喜、那种亢奋,我因为是新型核潜艇制造的参与者之一,所以深有同感。那一刻,我们所有的艰辛、所有的疲惫都一扫而光,变成满满的成就感。我也为自己能够融入这一集体、承担这一任务真心感到光荣”说这一席话时,张锦岚语调欢快、面浮微笑。而这样的情绪,或许只有亲身经历其中才能有更深刻的体会。
  
成长篇:潜心储备  厚积薄发
  
  说起张锦岚与核潜艇“相遇”,其实算是“误打误撞”。
  1963年,张锦岚出生于武昌江边一个普通的知识分子家庭,父母都在铁路系统工作,从事的是与教育、技术相关的职业。从小父母就常常教育他,要“多做事,少计较”。朴素的家风就像准绳,比量着他之后的人生轨迹。
  得益于扎实的学习功底,重点高中毕业的他在恢复高考后不久就考上了华中工学院(现华中科技大学)。而选择船舶工程专业就读,完全是因为该专业要求分数比较高而他又能达到。“原本我倾向其它专业,后来了解到船舶工程其实是个总体专业,除了船体研究,还涵盖机电、控制、动力诸领域,涉及面宽广,这激起了我的挑战欲望。”就这样一个略显“懵懂”的理由,展开了张锦岚与核潜艇一生的情缘。
  接触越深,兴趣也越浓。为此,在很少有人选择读研之路的年代,张锦岚却“自主”地选择了继续攀爬象牙塔,最终取得了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
  在张锦岚的记忆中,华中科技大学这所以“明德、厚学、求是、创新”为校训的巍巍学府对他影响颇深。“记忆中,喻园百花分外红”“记忆中,当年的校长、著名教育家朱九思先生经常亲自站在校门口检查、督导”浓郁的学术氛围和求实严谨的作风为他优良科研习惯的培养奠定了基础。
  1985年,张锦岚大学毕业后直接被分配到719所,也就是在那里,他与核潜艇“深情相遇”,从此把她当成了毕生追寻的事业。
  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中山路附近的闹市区是武汉出了名的“江南核心区”,那里林林总总分布着武汉乃至全国“重量级”的高校、科研单位。719所就是其中身居闹市却自辟宁静的单位之一。所内生活环境优美,科研工作环境优越,但它其实是老一辈核潜艇人历经半个多世纪辗转、搬迁发展而来。
  这是一部饱含艰辛却激人奋进的历史之歌。
  早在新中国成立不久,国家第一代领导集体,在百废待举、工业基础极其薄弱的困难时期,毅然决定自力更生研制核潜艇,以保卫来之不易的广阔疆土。面对帝国主义国家赤裸裸的“核讹诈”,毛主席发出了“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的伟大誓言。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在领袖的召唤下,老一辈核潜艇人肩负使命,负重前行。历经起步阶段的巨大艰辛,文革十年动乱的“下马”风波等磨难仍不放弃,终于锻造出中国第一代核潜艇。融入在中国舰艇事业的发展潮流中,719所的前身(由一机部船舶产品设计院六室并入国防部舰艇研究院,改成七院一所二室)也从早年的海军大院,搬到北京北太平庄铁道学院,并最终落户武汉。期间719所为推进我国核潜艇事业的发展写下一部又一部可以彪炳史册的创新篇章,同时这里也走出了一个又一个领军人物,成为“培养中国核潜艇人才的摇篮”。
  张锦岚一直以身在其中感到幸运和自豪。在这“战功卓著”的单位里,他深受老一辈科研人的熏陶和影响。
  20世纪80年代中期正是二代核潜艇蓄势待发的时期,是经历文革十年动乱一段时间的断档,进入青黄不接阶段的时期。当时719所的项目任务较之于现在显得相当匮乏,更多的只是“储备能量”,因而出现了“两极分化”:一部分人选择了离开,一部分人坚持留了下来。张锦岚记得很清楚,那时的办公环境和条件非常简陋,但同事之间都处在非常朴实、平等友善的氛围中。事情虽然不多,但是大家做事情都非常严谨。
  难忘那些值得一生铭记和学习的前辈:他所处的办公室有一位老同志,每天都是最早来,打开水、拖地板、清理办公室;而室里另一位非常出色的结构力学老专家,每天下班后还留在办公室孜孜不倦地学习
  至今,回望那段埋首耕耘的储备期,很多核潜艇专家都给予了高度评价,张锦岚也有同感。在他看来,那段时间是核潜艇发展历程中非常难得的一段“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的时期,于他更是一段积跬步至千里的过程。在初涉职场的时光里,他从小养成的勤于钻研、踏实肯干的品格在单位得到了更好的延续和拓展。自加入研究室后,他就主动接下了每天打扫办公室的任务。每天自觉学习,自我提升,凡事抢先干、踏实干。“多做事,少计较”的家训,伴随着工作之后的深刻体验,成为他之后科研生涯中攻关致胜的“法宝”。
  一段沉寂过后,张锦岚和他所在的团队终于迎来了厚积薄发的时刻。二代核潜艇恢复研制的时候,重大任务纷至沓来,大家的工作激情一下子迸发出来,卯足劲要把过去损失的时间追回来。办公室里每天都灯火通明,人人都在加班。作为团队里优秀的年轻骨干,彼时的张锦岚被委以重任,成为总体研究室主任,带领大家不计白天黑夜、放弃周末休息,与时间赛跑时至今天,张锦岚对那段往事依然历历在目。虽然现在加班已是常态,但那份沉寂过后的激情仍让人感慨。
  “我们的潜能在那时得到了非常充分的发挥。后来事实证明,我们二代艇研制工作的节节胜利,与前期扎实、全面的技术储备有着必然的联系。前期储备的很多先进技术能够及时地应用到产品上,使我们二代艇的水平真正跨了一大台阶。这样的积累现在对我们来说真是太难得了”无论在什么时候,张锦岚都时刻保持着一名科研军工人对“扎实积累”特有的重视和坚持。
  磨刀不误砍柴工,正是靠这样的积累,历经锤炼的张锦岚终于迎来了属于他们这一代的荣光。
  
技术篇:敢为人先 成就大师
  
  2013年12月,中国造船工程学会在上海举办学会成立70周年纪念会暨颁奖活动,并为6名“船舶设计大师”颁发证书,张锦岚荣列其中。
  “船舶设计大师”每两年评选一次,以表彰在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设计领域作出卓越业绩的专业技术人才。而获得这一荣誉的时候,张锦岚还不到50岁。难怪有媒体评价说,用传统的眼光看,作为大师,他似乎年轻了些。但同时也不约而同地表示,这份殊荣于他,实至名归。
  为核潜艇研制事业奋斗30余年,从一名普通的科研人员到室主任,从一名型号副总师,最后成长为主管军品研制的副所长、总师,回溯张锦岚的人生轨迹,你会发现,在他身上,可载入核潜艇研制史册的东西很多。他的历程,其实是一部新一代舰艇人的成长缩影。
  成长蝶变中,留下了很多让他难以忘怀的事件和经历。
  难忘一代艇首次深潜试验。刚到单位工作不久、年仅25岁的张锦岚,因为过人的研究潜力,得到老同志的信任,作为中国核潜艇研制史上最年轻的技术人员荣获参与这次试验的机会。
  这是一项光荣的任务,同时这也是一项伴有危险的试验。在世界核潜艇历史上,深潜试验曾遭遇灾难性惨剧。初生牛犊不怕虎的他却顾不上去考虑潜在的危险,两次随艇出海,全程参加实艇变形测量和数据分析,为试验圆满成功做出了重大贡献。
  难忘一项导弹弹舱与总体相关结构方案研究的项目。项目虽然小,却具有开创性和典型意义。在此之前,相关计算手段还没有那么先进,计算建模比较落后,全部需要靠手工操作,跟填卡片似的,繁琐、易错。
  在没有经验借鉴、很少文献可查的情况下,张锦岚带着团队不断摸索前行:那时他们天南地北到处调研奔波,当时的交通条件还不像现在这样便利,从武汉到上海没有火车,而坐船来回路上要耗费近百个小时;那时719所的计算系统比较落后,他们只能借用其他科研单位的计算中心来完成项目计算,因为白天该单位也需要使用计算机,他们只能选择在晚间使用,因此通宵熬夜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虽然很辛苦,但我们团队的氛围很好,领导知道我们通宵熬夜非常关心我们,而参与工作的同志也很团结,相互之间配合得很好,我们最后成功了。当项目评审的时候,研究结果获得了专家的一致肯定。我们把一个复杂结构用有限元的方式反映出来,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把发射筒结构和耐压船体结构进行了一体化的力学分析,尚属首次。所以我觉得比较有意义”张锦岚强调说。
  难忘一项由他牵头的疲劳试验研究项目。当时潜艇上要使用一种新钢种,在应用到实艇前需要做很多试验工作,包括常规的力学试验、抗冲击试验等,而进行疲劳性能的研究是要检测其在交变压力的情况下是否满足使用要求,这个工作的难点在于要在结构上预制一个裂纹并在循环加载条件下看扩展趋势。“这个工作拓展了我的知识面,很多情况下我们都是在边学习边开展工作中实现成长的。”永远学习,不断充实自己,是张锦岚“攻坚克难”的又一法宝。是他能够坦然面对现实,勇敢挑战困难的力量源泉。
  在张锦岚的科研攻关生涯中,主持和参与过很多具有重大意义的科研项目,但在他的记忆深处,那些看起来似乎“不起眼”但却给自己带来大飞跃的小项目同样值得回忆,正是这一次又一次的点滴积累,为他搭建了成长的阶梯。
  率先掌握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是张锦岚成长历程中一次不得不提的成长经历。年轻的时候喜欢新鲜事物且时间宽裕的张锦岚喜欢捣鼓计算机,甚至有些痴迷。在硕士毕业论文设计的时候,他就开始尝试将CAD设计应用到潜艇中。因为有深入接触,他敏感地意识到CAD的应用必将成为趋势。参加工作后,在项目任务不是很饱满的那段储备期,他利用参与民品开发项目的机会,远赴上海锻炼出了一支率先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的队伍。那时候,设计画图都还全部靠手工,直尺、三角板是最原始的工具。很多人都不掌握CAD技术,所以大家有点畏难情绪,张锦岚一直鼓励大家且采用轮换批次,老中青结合完成项目的办法。由年轻人负责编程、设绘,而老同志则负责校核,相互配合协作确保无误。项目完成后,他们也建立起了一支率先掌握CAD应用技术的领先队伍。
  这是一项具有开创性意义的工作。与国内其它行业一样,CAD的使用也带来了核潜艇设计史上一场大的变革。而张锦岚所在的队伍因为早有准备,当型号相继上马、繁重的任务如山一般压过来时,他身边的设计人员都已“利器”在手。CAD的应用,为他们如期、高效地完成重压如山的任务提供了坚强的保证。难怪有人说,核潜艇绘图由手工转向CAD设计,张锦岚是开拓者、倡导者,也是领路者。
  
管理篇:建章立制 运筹帷幄
  
  在行业内,张锦岚是出了名的“干将”和“闯将”。在摸爬滚打的过程中,他完成了从技术到管理的角色转变。而作为决策者,他承担的压力和付出的心血更多。
  入所时因为刚好处在人才断档期,且因为表现优异,张锦岚一路负重前行,在39岁的那年被任命为719所副所长。这个任命对于年轻的他,是机遇也是挑战。
  彼时,中国的核潜艇事业已经越过了一段低谷,迎来了再次腾飞的大好时机。一个又一个重点项目如雨后春笋般接踵而至,其关注层次之高、技术跨度之大、时间周期之紧,前所未有。719所,由此站在了全新的历史节点上。如何带领719所突破旧有体制迎来全新胜利,是摆在张锦岚及其所在领导班子面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而他们改革和创新的“点”,就落在提高现代科学技术和管理上。作为军品工作的主管领导,当整盘“棋”摆在张锦岚的面前,他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
  2002年到2006年是新型号上马、多个重大项目迎来决胜攻关的重要时期。这段时期,张锦岚先后被任命为课题组组长、型号副总师和总设计师,且因为工程的复杂性、艰巨性,他作为军品工作主管领导,主抓现场工作。
  “那是我印象中给现场配的最强的一套班子,除了我这个副所长作为现场负责人之外,几位德高望重且上了年纪的总设计师都在现场,而各个专业的负责人也几乎都是研究室的主任级别。大家都是长年驻扎在现场。”张锦岚回忆。
  在驻厂配建和专项试验的那几年,是最艰苦的一段岁月。当时的现场,任务空前繁重,3个型号在建,1个型号改换装,同时还有1个型号即将开工。为确保工程如期顺利进行,张锦岚“离家别子”,一直坚守在离家一千多公里的现场。他每天白天上艇勘查,查阅图纸,组织解决施工问题;下午下班前,雷打不动地深入一线,参加现场指挥部会议讨论,协调处理当天暴露出来的新问题,带回新任务。加班加点是家常便饭,有时好不容易开始休息,只要一个电话,他就又带领专业人员出现在现场。
  一边是全身心地付出,另一边就只能是负疚亏欠。现场那段时间,因为工作太忙,张锦岚基本上都没有时间照顾家里。而那段时间又是他的孩子正在上小学四年级,为不至于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完全缺失,他专门找来一套小学四年级的教材,以方便有空的时候“跟孩子聊一聊”。
  难忘2003年非典那段特殊时期,为确保安全防疫,往返单位和工作现场之间,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必须要实行隔离,而现场工作正好遇上紧张的关键时期,不可能耽误时间。为不影响现场工作进度,张锦岚及其团队实行“非常时期”的特殊制度,乘坐所里的面包车,带上路途所需干粮,由两三名司机轮班替换,不辞辛劳地开车20多个小时长途直奔现场,到现场后顾不得休息他们就立马投入工作通过周密的安排和部署,非典时期,他们的现场工作一项也没有落下。
  为了不耽误建造进度,军、厂、所三方都憋着一股劲儿,相互配合协同攻关,大家都达成一致,有问题不能留过夜。他们在现场提出一个目标就是一般问题24小时解决,重大问题48小时解决。“计划是法,现场是天”。一切以现场的需求为中心。难忘一个寒冷的冬夜,设计所、工厂、军代表因为讨论管路安装精度的问题各持己见,一时难以达成一致。为防止“节外生枝”,他们让工厂的师傅用锁将指挥部的铁门锁上,并放出话来,“今天不给个说法,谁也不许走!”争论一直持续到午夜,最终,各方达成一致,保证了现场的需求,张锦岚和同事们才“重获自由”
  但我觉得特别有意义,体现在我们做的很多现场工作其实就是‘建章立制’的过程,现场工作说简单也简单,就是照图施工,但因为我们之前没有经验积累,它就是一个充满很多未知的过程,现场暴露出很多设计施工的问题需要我们随时去解决、调整。比如工程上出现什么问题,怎么管理,该走什么程序?从管理角度来讲我们都没有一个约定俗成的规范,大家都是处在一种边干边摸索边积累的状态。等到顺利完工的时候,一套成熟的规章制度也被摸索出来了。现在我们做新型号,早已经不是当初的状态,而是丁是丁卯是卯,遇到问题,按照流程制度走就是了。”张锦岚对过往的那段现场工作如是总结。
  从过去的经验型管理,到今天的规范型管理,张锦岚及其所在的领导班子历经岁月的磨砺收获了一整套严谨、高效的科学管理体系。这一体系就像一张动态显性的“大网”,连接起质量、技术、评价和人才培养等各个“小网”,而网与网之间又是动态链接,随时跟进的。如此一来既能保证组织管理又能灵活机动,提高效率。在型号研制和预先研究中,科学的管理方法帮助719所攻克和储备了一大批关键技术,为打破传统工作流程,实现原本不可能实现的项目任务做出了积极贡献,同时也为人尽所能、为下一步科学发展等铺设了“绿色的通道”,打下了坚实基础。
  “这些都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无时无刻,张锦岚都将自己放置在一个群体中去看待所收获的成果。在他眼中,核潜艇事业是一份承上启下的、凝聚着无数先辈、同辈乃至后辈心血的事业。没有任何一个人独立的个人可以承担起这份荣誉。核潜艇事业离不开领军人物,更离不开每一位为此默默奉献、挥洒青春热血的普通科技工作者,离不开他身边那些“可爱的人”和那份“可敬的情”。
  
情怀篇:感恩时代 担当奋进
  
  “我赶上了一个好的时代,赶上了核潜艇研制事业为我提供的舞台”。张锦岚如是说。“我身边有很多老同志对我影响颇深:黄旭华院士是一代艇的领军人物,张金麟院士、宋学斌总师、黄庆德总师是二代艇的领军人物。他们各有特点,性格不同。譬如张院士的特点是‘四两拨千斤’,他睿智,不动声色,但说的每一句话都很有分量,处理大的问题举重若轻、胸有成竹。宋总的特点是责任心非常强,对事情的把握非常细致认真。我记得有一次在葫芦岛现场,白天我找他谈工作安排,他半夜两点钟来敲门,说因为有些问题实在需要跟我分析清楚才能睡得着觉,直到条分缕析搞清楚后他才肯离去。黄总的特点是平易近人和蔼可亲,但是又不失原则。有时候现场出现技术分歧,他坚持己见,顶住了来自方方面面的压力”说到这些可敬的前辈,张锦岚似乎总有说不完的话。正是这些可敬可爱的前辈,他们各自身上闪烁的光芒,如影,与他相伴相随:如灯,照他前行。
  “很多项目,我是第一完成人,但其实是老同志高风亮节,他们承担了更重的责任,却把年轻人推到了前台”。“成长沐浴”在老一辈的潜移默化中,如今的张锦岚同样也致力于将这些可贵的品格在年轻人中延续、放大。
  在张锦岚眼中,他的同辈同样也是“可敬可爱的”,他们不仅有能力也有活力,技术上拔尖,管理上也有经验。而他眼中“可爱孩子们”也是“丝毫不逊色”。“现在的任务常紧,非常重,加班、快节奏的生活在他们这一代人中已经成为常态。”张锦岚会将这些“孩子们”的辛苦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凡是能为他们争取的,都力尽所能地去争取。
  在年轻人的眼中,他们的张所是一个处事温和,愿意倾听别人意见的领导。他懂得抓大放小,大方向上给与年轻人指点,而具体施行上却能给他们空间,放他们去自由“舞蹈”。“如果要我用一个角色来形容我总师的职务,我宁愿是‘班长’而不是‘导师’。什么都想好了,按照我的路走就可以了,我觉得那是导师;当然作为一个总师在方向上我可以是导师,但是在具体实践的环节,我觉得我应该是班长,不能因为自己是领导就在何事情上都是你先定。这样技术上容易出现问题,应该是在充分听取各种意见后才做决定。”张锦岚强调。
  就是在这样一个传承精神氛围浓厚的大集体里,张锦岚和他志同道合的同事们共同书写着铸造国之重器的历史。
  “干了这么多年装备,如果让我总结其中的经验诀窍,我觉得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严格按照科研程序办事,不能做违背科研规律、科学规律的事情。我们经历的很多经验教训证明,凡是我们在装备研制的过程中贪图省力的,往往我们会为此付出更多的代价;凡是我们工作做得扎实而深入的,哪怕前期付出很多,但最后都是一帆风顺的。”一步一个脚印,成就了一个在大风大浪中犹自淡定、坚守原则的张锦岚。“如果让我总结自己多年来作为总师的设计理念,我觉得是‘博采众长,总体优化’。因为核潜艇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牵扯到的行业、单位非常多,需要跨部门、跨地区、跨行业合作,把方方面面的精华凝结为最后的产品,这是博采众长。但总体往往还需要有所取舍,因为很多时候,我们所做的集成并不是简单地将性能最好的产品集中在一起,而是综合考虑个中利弊。很多时候,大家都不十分满意的成果,对我们来说却是最优。并不是简单的1+1=2,我们希望1+1〉2。这就是我们总体优化的最终目标。”张锦岚笑着总结道。
  “您有没有什么兴趣爱好?”对记者的这个问题,张锦岚笑了一笑,坦言自己还是比较喜欢快节奏的生活。平时工作比较忙,没有太多的时间来休闲。年少时,他曾一度着迷于无线电技术。从早年的矿石收音机,到中波收音机,再到调频立体声收音机,他都曾自己动手做过。“现在的年轻人,戴上耳机听听立体声的MP3音乐是再寻常不过的事情了。可是我第一次听到立体声音乐,是来自于自己亲手组装的调频立体声收音机,平生第一次听到美妙的立体声音乐所带来的震撼,至今难以忘怀。后来因为没有时间了,也就没再做了。”步入国防科研,人生就像是一个没有驿站的旅途,注定要舍弃很多,但因为能与祖国同行,张锦岚无怨无悔。
  他说:“我们的核潜艇事业走到今天这一步,从无到有,从有到强,从在西方世界的封锁下举步维艰,到今天实现自主创新,可以说倾注了很多核潜艇人的心血和汗水。虽然取得了大跨越,但不得不承认,我们还面临着老一辈人同样面临的问题——基础跟不上。老一辈人形象地把我们总体工作叫‘厨师炒菜’,但很多时候我们还得去做‘种菜’的活儿。‘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是无奈。但可以肯定的是,我们正在走一条从无到有从有到强的必由之路,而且从目前的部队使用情况来看,我们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下一步,我们完全有信心完成国家赋予我们的更加光荣的使命!”
  

分享到:
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