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在科学的道路上,没有平坦的大路可走,孙涛没有挤在熙熙攘攘的人群里亦步亦趋,他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精彩轨迹。“其实我之前的科研之路一直没有可借鉴的模板,也不懂其间的套路,所以走了不少弯路,也有不少的挫折。但也恰恰是这么一路摸爬滚打地闯过来,各个路径,各个环节,我都经历过了,我才能找到最优解。”
“他和别人不一样!”
晚上8点钟,南开大学药学院的阶梯教室里乌泱泱地挤满了学生。先到的坐满了座位,后来的便都自觉地站到教室后面或两侧的空地上,再后来的,甚至只能挤在门口。这是孙涛教授开设的专业课“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的日常景象。
按照一般的教学经验,晚饭后是一个人一天中精力最为涣散、身体最为懒惰的阶段,所以,这个时间段的教学课,老师不爱上,学生不想听。但是由于孙涛还担任着南开大学与天津国际生物医药联合研究院共建的药物分析测试平台主任和成药性评价重点实验室主任等职务,白天要用来做科研,教学课便只能放在晚上。尽管如此,孙涛还是把自己的课程打造成为了药学院最火爆的专业课。
“上孙老师的课是要用‘抢’的!”“孙老师在讲台上属于‘自带光环’!”“听孙老师讲课,从来都不会走神!”同学们的评价诠释了孙涛在学生们心中受欢迎的程度,在2018年南开大学由学生投票的第八届“良师益友”奖评选中,他当之无愧地入围并当选十佳之一。
孙涛一米八几的大个儿,站在台上,长袖善舞,口吐莲花,一嘴天津味儿的普通话,话一出口,就显得那么“哏儿”。学生们常常被他风趣幽默的风格逗得前仰后合,有人说,给孙老师配上一件长衫大褂,再来一把折扇,就是一场单口相声的专场。
在90分钟的课堂常规时间里只讲解三四页的幻灯片是经常的事。在他的课上,除了课本上的知识之外,还有众多科学前沿背后的故事、科研思维和方法、医学知识在生活中的活学活用等实例。孙涛主张授课不是强硬的知识灌输,而是一种启发。“再晦涩的学科,你用生动的语言讲,在好奇心的驱动下,自然会有人喜欢听。相反,刻板的教学会扼杀好奇心,把简单轻松的课堂搞复杂了。”
所以,在孙涛的课堂上,没有枯燥的专业术语和死记硬背,永远是用生动鲜活的语言和讲故事的形式在传授知识以及知识背后的思考。在孙涛的课上,老子的《道德经》和周杰伦的流行歌词可以毫不违和地共存,为了让学生们能有深入浅出的第一印象,孙涛甚至把近期研发出的抗肿瘤的人工环状DNA形象地比喻为“哪吒的乾坤圈”。
课程虽然吸引人,但经常有学生听完孙涛的课找到他说,孙老师你讲得太好了,但是讲完之后我都不知道复习什么,考试要背哪些重点。这个时候,孙涛往往“狡黠”一笑,告诉他们:“我讲你听,正常地把这些内容听下来,你就其实已经知道这些知识点了。你不用去背,我的考试是开放式的题目,没有固定答案。”
孙涛一直以来坚持认为,老师没有必要为了“卡”学生而去百般考核他,那样的话,学生出于逆反心理不好好学,这就背离了最初的目的。老师要做的,是对学生的科学启发,让他对所学的内容更加感兴趣,如果他真的充满了兴趣,自然会去找参考文献阅读或者找师长切磋,进一步认真地学习下去。所以,孙涛认定,兴趣是一个科研工作者一以贯之的内在驱动力,而他本人也是因对科学的兴趣爱好而最终走上科研道路的。
从小,孙涛在别人眼中就是一个不一样的孩子。在同龄人都热衷于看漫画、打游戏机和踢足球的时候,他却痴迷于植物学。上了中学,孙涛牵头带着一帮小伙伴搞起了科学兴趣小组,做起诸如无土栽培之类的生物研究。那个时候,孙涛已经潜心收集和培育了200多种珍奇的多肉植物,其中濒危品种占了60%。他甚至开始尝试自己配制化学肥料和营养液,进行珍稀多肉植物的栽培和繁殖研究。后来,因为在植物遗传领域的突出成就,他还成为了中国遗传学会破格吸收的年龄最小的会员。
在中学阶段,孙涛就拿过很多奖,包括“长江小小科学家”称号、全国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全国化学奥林匹克竞赛一等奖等,他大概是母校天津102中学历史上得奖最多的一个学生,以至于当孙涛高中毕业考入天津医科大学(以下简称“天医”)之后,102中学的张培兰校长还专门找到天医主管学生工作的老师为孙涛背书:“这个孩子跟别人不一样,他对科学研究特别有兴趣。如果能够好好引导一下,他在科研的道路上一定能越走越远。”
来到天津医科大学之后,孙涛研究的对象从动植物学一下子跨越到了医学,这也让他对于生命科学的意义有了一个颠覆性的理解。用孙涛的话讲,最大的一个突破就是一种科学研究的责任感油然而生,因为接下来所做的科研工作有可能会变成治病的方法,可能会给人的健康、给病人的治疗带来益处。
孙涛选择的专业是病理学。病理学是医学基础学科,是通过观察病人病变组织的形态结构来推测这个病是什么类型,然后指导临床诊断治疗。在科学研究当中,病理学其实并不是一门主干学科,孙涛之所以选择,是因为病理学的魅力在于它是专门研究病类型的一门学科,也是唯一一门能系统地把各种疾病讲得很清楚的学科。
孙涛是一个对于科学刨根问底,格物致知的人。他当时把所有的兴趣都放在了做实验上,废寝忘食,甚至除了专业课学习之外,剩余时间都是在实验室里度过的。但是等到本科学习快要结束的时候才意识到一个严重的问题,孙涛的偏科很严重,尤其是英语,没有通过六级考试。“没过六级就没有资格保研,那考研你更考不上了,考研的英语比六级还难呢。”孙涛第一次感觉到了迷茫。
一直关心孙涛成长的时任天津医科大学校团委书记、现任校党委副书记侯洁等校领导非常重视,学校领导经过商量决定破例让他参加保送研究生的英语测试,可是孙涛依旧不合格,而且是最后一名。
该如何处理?这成为摆在天医校领导们面前的一个问题。虽然英语成绩不佳,但是孙涛的专业学习堪称卓越。他在大二的时候就已跟随老师系统完整地完成了抗心律失常的药物牛磺酸镁合成与药理的研究,并发表了学术论文。在那个年代,本科生发表论文是很难得的事,孙涛也是天津医科大学历史上第一个本科生发表论文的学生,又创下了一个纪录。
“对于这样突出的学生,我们一定要留住他!”时任天津医科大学党委书记杨桂华说,要给优秀学生搭一个平台,让他们能够站得更高!于是,天医决定破格免试录取孙涛为硕士研究生。公示期间,全校师生无一提出异议。“这在天医历史上也是仅有的一次。”孙涛提到这一段充满曲折的求学历程,内心满怀感恩。
这一段插曲也让孙涛变得更为成熟,他明白了作为一名科研人员必须要全面发展,思考问题和处理事情需要站在更为全局的角度。所以,他在研究生选专业的时候,出乎很多人的意料,选择了师从天津医科大学和天津肿瘤医院病理学科带头人孙保存教授从事肿瘤病理学研究。因为孙涛认为,如果能从病理学的角度弄清楚肿瘤疾病和癌细胞的生成机理,将来就有可能从中发现真正有效的抗癌药物,从而更大程度地回报社会。
由此,孙涛开启了一个从泛到精,扎根于肿瘤病理学的学习与科学研究过程中。通过做实验和看文献,再经过自己的反复思考,孙涛提出了一种国内外未报道的新理论,即上皮-间充质转变是恶性肿瘤血管生成拟态的驱动机制之一,并提出了“上皮-内皮转变”的概念。据孙涛介绍,恶性肿瘤血管生成拟态的形成是抗肿瘤治疗的难题之一,对其分子机制的研究具有重要临床意义。随后他在肝癌等多种肿瘤类型中建立了系统的上皮-内皮转变的病理学、细胞和生化水平的评价方法,提出肿瘤细胞EMT是血管拟态形成的驱动机制,为肿瘤血管拟态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路径。
在此基础上,孙涛发表了天津医科大学历史上第一篇在研究生阶段以第一作者单位发表的10分以上文章,得到很多病理界同行的极高评价,并由此成为中华医学会第一个病理研究杰出青年奖的获得者,第二年获得了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奖励。
“走自主创新的道路!”
在高校汲取学问、钻研课题的同时,一直有一个问题困扰着孙涛的内心。“我们只是针对科学问题在做科学问题,单纯的病理研究可能是产生一个现象和一个问题,如何把一个问题、一个现象变成一种干预的手段和方法,最后来解决实际问题。也就是说,我们做的研究如何去影响临床患者?感觉路还很远。”孙涛又一次产生了迷茫的感觉。
肿瘤,一直是全球范围内持续关注的热点问题,也是目前急需解决的一类疾病,更是一门涉及多种科学的大学问,“研发老百姓用得起的抗癌药”一直是孙涛不懈追求的目标。但如何从实验室的一个小小发现走到真正的临床应用之路,孙涛一直在苦苦思索和寻觅路径。直到他受到了天津国际生物医药联合研究院院长饶子和院士的感召,他才勇敢迈出了实现梦想的一大步。
在国内生物医药行业,成立于2010年的天津国际生物医药联合研究院(以下简称“联合研究院”)被称为没有围墙的研究院。这里搭建了生物医药行业最全面、最顶尖的平台,汇集了海内外一大批高层次的生物医药人才,一项项高水平的成果、高附加值的项目破茧而出,生根发芽,实现转化和应用。
2012年,孙涛以南开大学药学院教师的身份加盟联合研究院,这使他的科研事业上升到了一个新阶段。“你无法想象对于我的冲击有多么大!”孙涛沉浸在初到联合研究院时带给他的震撼,“我到了研究院之后才发现科学研究还可以不以小实验室的模式去做,而以工程的方式去做。从最上游的化合物筛选,一直到最后的产品转化产出,完全是一条流水线。”
这正是孙涛长久以来一直在寻觅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科研模式,联合研究院成为孙涛和许多科研人员创新创业的沃土,实现梦想的舞台。很快,作为研发骨干成员,孙涛带领团队开发了多种治疗重大疾病的创新药物。在国家“重大新药创制”专项中,孙涛筛选并发现了多种用于肿瘤转移、结肠慢传输等疾病的候选化合物,完成了相关药效学研究,并申报了40余项专利。孙涛通过构建“病理-药理机制平移”的药筛模型,建立了“老药新用”的药物研发思路和策略,这也成为联合研究院自主研发平台的特色之一。
2013年5月,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到天津滨海新区视察,来到作为科研领域代表的联合研究院。孙涛作为汇报人之一向习总书记介绍了研究院新药筛选工作的主要进展情况。“我当时向总书记汇报的是老药新用的抗癌项目。”孙涛回忆起当时的情景,并进一步解释道,“生产这样一盒药大概十几块钱。为目前国内靶向药物的百分之一,国际上市靶向药的千分之一,是真正惠民生的百姓抗癌药。同时盐酸多西环素新用途的拓展有国内及国际专利等知识产权保护,将进一步提高我国在盐酸多西环素产业链中的话语权和定价权。”
总书记对于孙涛的汇报非常满意,他特别嘱咐大家:“在科技创新方面,我们要丢掉幻想,走自主创新的道路,一些核心关键技术、一些涉及重大领域的项目的技术是不会给我们的,只能靠我们自己去努力获得。”
总书记一句“走自主创新的道路”的嘱托成为孙涛这些年来不断拼搏的动力。“我们依靠自己的努力获得了原创的科技成果,并牢牢地将核心技术控制在我们自己手中。6年过去了,当时还只是实验室研发成果的抗癌药,如今已经顺利取得了临床批件,获得了国家重大新药创制专项支持,已经开展了临床试验,将作为靶向新药用于肺癌、乳腺癌等高发癌症的治疗,为癌症患者提供价格低廉的抗癌药物。”
生物医药向来是一个周期漫长的行业,药物研发仅仅是一个起点,药物研发出来之后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几期临床试验、药物审批和上市。每一步都可能胎死腹中,每一步都需要大量的时间和金钱投入,要一步步地扎实地去做。盐酸多西环素的面市过程也是如此。从孙涛研究生时期的一个小课题,研究抗感染用的多西环素可以通过某些特定的分子机制抑制肿瘤血管生成的功能,到最终将一个抗生素变成一个抗肿瘤药,也走过了10多年的历程。
“老药新用需要好几个步骤,非常不容易。首先要有从科学实验室的系统评价,其次要按照国内外的法规要求,得达到一定的标准。最后还必须有生产它的合作企业,才能申请到临床试验批文,继续往下走。”谈到这一过程,孙涛十分感慨。他不仅参与了老药新用的技术研发,到后来,甚至还要亲自参加到与合作药厂的联系、调研和谈判之中。“这让我第一次意识到,原来科学研究不仅仅是在实验室里自己做做试验、发发文章就结束了,还需要你走到社会里去。这对我的综合能力锻炼也是非常关键的。”
前两年,一部《我不是药神》火遍了大江南北。影片直击横亘在中国患者面前高药价的民生痛点。“我病了4年,药也吃了4年。房子吃没了,家也吃垮了。我不想死,我想活下去……”当剧中患病的阿婆拉着警官的手向他给药贩子求情时,令多少观影的人在沉默中潸然泪下。影片影响之大,甚至于李克强总理就电影引发的舆论热议作出特别批示,要求有关部门加快落实抗癌药降价保供等相关措施。
“我们的盐酸多西环素,作为一个老药新用和一种新型靶向药,它的优势就在于,提供廉价的、百姓用得起的抗肿瘤药物。能够抑制肿瘤的侵袭和转移,抑制肿瘤的复发,同时能够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孙涛欣慰地表示。
让普通百姓能享受到现代医学的成果,看得好病、吃得起药是一个充满挑战的社会痼疾,这也是孙涛多年以来持之以恒为之奋斗破解的一个课题。在南开大学和联合研究院的这几年里,孙涛和团队加足马力,快速发展,在新药开发的同时,还做了很多研究项目。例如,在基础研究方面,在之前的研究基础上,系统阐释了肝癌等恶性肿瘤上皮-间充质转化的相关信号转导网络,研究了转录因子对circRNA、戊糖Warburg效应和血管拟态的调节作用和临床病理意义,为新药开发提供了新靶点,并丰富了肿瘤转移的理论;在转化研究方面,首次发现了很多恶性肿瘤当中存在叫抑癌基因的串联沉默现象,目前临床缺少针对上调抑癌基因的疗法。孙涛团队首次建立和设计了人工环状DNA,针对不同miRNA的种子序列进行特异性吸附,释放抑癌基因的表达发挥抗肿瘤作用,被国际知名期刊评价为“挽救抑癌基因的创新研究策略”。
“科研是要服务社会的!”
2016年,国务院发布的《“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中指出,要加速推进我国由医药大国向医药强国转变,重点部署前沿共性生物技术、新型生物医药、再生医学等引领性技术的创新突破和应用发展,其中生物医药行业涉及的领域包括新药创制、基因编辑、免疫治疗等。对此,孙涛有着清醒的认识,当前我国在新药开发领域与欧美国家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尤其鲜有自主发现全新靶点并且开发的first-in-class的“首创药物”。这不是一两位科学家可以完成的任务,孙涛自然明白团队建设的力量和行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一个人走得快,一群人走得远。一个成功团队的发展史,必然是一群志同道合者的奋斗史。目前,在孙涛20多人的“肿瘤药理学与新药研发”团队里,有很多朝气蓬勃的年轻人,其中不少就是他的学生。在孙涛眼里,这些年轻人素养高、有主见,但是每个人的性格不同、兴趣不同、特长不同,不能像工厂车间那样标准化生产,而应该因人而异因势利导地个性化培养。
和以科普式教育为主的本科生不同,孙涛对待研究生的培养非常严格。“知识必须非常扎实,体系必须非常完备。因为科学研究每个环节都很重要,你的知识面短缺,可能在某一步上就走错了。所以我的研究生上来,我首先要求他大量阅读教科书和文献。”孙涛抛出了一个底线,“500篇文献是基础!”
“困了?累了?读篇文献去休息休息!”这是孙涛团队最流行的一句揶揄。孟晶是孙涛指导的第一届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也是课题组的主力成员。她已在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Cancer Research、Oncogene等国际高水平期刊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还入选了国家级“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孟晶说:“孙老师十分热衷于科研前沿热点,他也潜移默化地引导我们去关注热点,多读文献,学习文献的优秀之处来提高自己。”
每当孙涛看到新的文献和前沿资料,都会第一时间抛到微信群中和大家分享。“有可能是半夜12点,也有可能是早上六七点,估计大伙都烦死我了。”孙涛哈哈一笑,算作反省,但是遇到新的材料,还是照发不误,而团队成员们也早已习惯了无时无刻的“文献时间”,成了和孙涛一样的“文献狂人”。
孙涛主张学科要跳出原来的思维束缚,“比如你原来是学病理学的,但不能光懂得病理学就成了,还需要懂化学、生物学,还需要有投融资思想,有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识,有临床治病的能力。要跳出原先的小学科,进入到大的科学体系里去”。孙涛掰着手指头一样一样地总结。
除了学识,孙涛同样注重营造充满人文素质的氛围。他精通儒、释、道三家思想,每位进入团队的新成员都会在第一时间收到孙涛赠送的一份特殊礼物——一本《道德经》。开例会时他也经常引经据典地讲解科学、哲学和人生的关系,将所研究的科学问题升华到更加宏观的层面,让同学们可以从内心深处建立起对科学的敬畏,深刻感受对科学研究的责任。
孙涛培养学生的“不拘一格”让很多曾经迷茫的年轻人找到了自信和奋斗的方向。他对于科研的热情和执着更是感染和激励着团队成员们更加努力。孙涛的管理模式很开放,尽力创造一种自由的氛围和空间,在科研上严谨严厉,在生活中充满人文关怀。为了方便学生们锻炼身体,他自掏腰包为学生们买健身器械。到了夏天,他经常买来瓜果梨桃,亲自给学生们切好。在年轻人工作遇到阻碍停滞时,他又会现身说法,用自己的经验为他们解忧,把自己当年掉进去的“坑”一一标注出来,以免学生们重蹈覆辙。“我就是想让他们知道,我是和他们在一起的。工作在一起,生活在一起,玩也在一起。谁有什么困难,都可以来找我。”他的管理艺术使大家在一种快乐的团队气氛中充分发掘出每一个人的潜能,激发出更大的创造力。
在工作中,孙涛的团队成员有一个共识,不能为了科研而科研,还要根据临床的需求、社会的需求、老百姓的需求,逆向思维,把科学和工程融为一体,在工程过程中解决具体需求,同时发现科学问题,再反向形成一种新的应用体系。
孙涛的学生都要有被安排到医院的临床一线工作中去的经历,每天接触病人,每天接触医生。“因为我们做所有的科研,最后的落脚点全部都在临床应用。如果你脱离了一线,就好比鱼离开水,或者说做销售的人不懂市场一样,你所做的一切便无从谈起。”孙涛解释道,“实际上我们好多的工作都要从临床医生那里获得信息,比如炎性肠病病人吃什么都便血,特别痛苦,我的学生反馈回来,说他们迫切希望有一种食品,既能吃饱,还不便血,但市面上没有这样的食品。我说咱们就来研发!很快一种代餐粉就满足了病人的临床需求,而且效果很好。”
类似的案例还有很多,孙涛团队从来不是闷在实验室里拍脑袋做决策,而是深入到临床患者的需求中去。他们主张科研是要服务社会的,不是高高在上的阳春白雪,或许一个创可贴、一种代餐粉、一管护肤膏就解决了人民接地气的实际问题。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世间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而在科学的道路上,更没有平坦的大路可走,孙涛没有挤在熙熙攘攘的人群里亦步亦趋,他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精彩轨迹。“其实我之前的科研之路一直没有可借鉴的模板,也不懂其间的套路,所以走了不少弯路,也有不少的挫折。但也恰恰是这么一路摸爬滚打地闯过来,各个路径,各个环节,我都经历过了,我才能找到最优解。”同时,孙涛感叹自己非常幸运,遇到了许多帮助自己的人。对于十几年间和自己共事相处过的每一位师长和同事,哪怕只是给过他一点小小建议和关怀的人,时至今日孙涛依然能够叫出他们的名和姓。
对于孙涛来说,科学即生活。他从来不把科研当作用来养家糊口的工作,而是一种人生价值的体现。“我经常给大家算,除去求学和养老的时间,在这么有限的岁月内,我们能做出什么样的事?你做的事是消耗社会的资源,还是创造社会的资源?所以我和我的团队就形成了一种非常强的紧迫感和事业感。我不是给谁去做事,不是为领导,也不是为单位,我就是要对得起自己活的这几十年,得做出点对社会有益的事来!”孙涛的言语掷地有声。
一块矿石,要经过千锤百炼,才可以炼成坚硬的钢铁。生命医学作为人类认识自身、健康自身的一门科学,在蜿蜒曲折的前进路上,也是如此。在这个发展的过程中,势必要经历风吹雨打、电闪雷鸣,遭遇各种困难,必须要稳得住根基,坚持做自己不动摇。年轻的孙涛正带领着同样年轻的团队昂扬奋发,以自己的方式走进中国发展的新时代里,在建设“健康中国”的道路上逢山开路,遇水搭桥。
专家简介
孙涛,1982年出生。南开大学药学院教授、博导。天津国际生物医药联合研究院党委委员、成药性评价重点实验室主任。主要研究领域为肿瘤转移的分子机制和抗肿瘤药物研发。聚焦肝癌恶性演进中的上皮-间充质转变(EMT)的表观遗传学机制,以及针对相关分子靶点的抗肿瘤转移药物筛选和药理学研究。研发的小分子化合物已获得授权国际专利6项、国内专利20余项,国内新药临床试验批文2项、澳洲临床试验批文1项并进入临床试验阶段,向企业转让I类化药1项。以第一/通讯作者身份在Sci.Trans.Med.、Hepatology、Cancer Res.、Theranostics、Oncogene等SCI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曾获中华医学会首届“病理研究杰出青年奖”、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天津市科技系统优秀青年、天津市青年五四奖章、天津市杰出青年基金、天津市首批青年拔尖人才、天津市创新推进计划青年科技优秀人才、天津市优秀科技工作者等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