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登录科学中国人官方网站!!
新浪微博|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海岸带上的探索者

    发布时间:2015-07-23

——记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教授许学工
本刊记者  杜月娇

   许学工,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学毕业后曾在生产建设兵团和工厂工作,1977级入大学学习,获山东师范大学地理学学士学位,河南大学自然地理学硕士学位,北京大学自然地理学博士学位。曾在加拿大滑铁卢大学作访问学者,在美国耶鲁大学作高级研究学者/访问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综合自然地理学、自然资源与区域开发、自然保护与环境管理,对三角洲和海岸带进行连续研究,探索环境变化及人地系统的互动效应。兼任全国高等院校中国地理教学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地理学会自然地理专业委员会委员、黄河分会委员、海洋地理专业委员会委员等。

   从鱼盐之利到舟楫之便,从耕海牧渔到填海造陆,雄踞在太平洋西岸的中华民族,自古就是海洋文明的探索者与受益者。然而,正如600多年前郑和告诫世人的那样“财富取之于海,危险亦来自海上。”随着沿海地区开发强度持续加大,海岸带及近岸海洋生态系统承受着越来越大的压力。
   这一次,发出预警信息的是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教授许学工。过度的填海造地、无序的港口布局、疏于管理的滨海旅游、大量排放的陆源污染物……都是她认为亟待攻克的问题。

结缘“前沿地带”

   40多年以前,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浪潮,将许学工送到了位于黄河口的生产建设兵团。正是这段生活经历,滋养了她对黄河三角洲的兴趣,恢复高考后,许学工进入了地理系,逐渐走上了针对性研究的道路,她的硕士和博士论文都在研究黄河三角洲,后来扩展到海岸带:“三角洲是海岸带的一部分,这些年中,我自己主持的项目,多是围绕环渤海区域进行的。”
   国际上公认21世纪是“海洋世纪”。世纪初,我们就已迎来了“海洋工业文明”的曙光。沉睡在广阔海洋中的资源,犹如一个诱人的宝藏,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建设海洋强国”的宏伟构想,海岸带正是我们从陆地走向海洋的前沿地带。但另一方面,海岸带作为地球系统中物质、能量、信息交换最频繁、最集中的区域之一,对环境变化和社会发展变化的反应十分敏感,生态环境也极为脆弱。近年来,虽然针对海岸与近海海域进行保护的呼声不断,但中国近岸海域污染状况依然严峻,部分海域生物多样性仍在减少,滨海湿地生态功能时刻面临着大量永久性丧失的威胁。
   许学工研究的重点区域——渤海西部海岸带,是我国北方最大的综合性港口和煤炭运输港口所在地,集中了重要的钢铁基地、制造业基地、石油基地、盐业基地、重化工基地。密集而增长迅速的高强度开发建设,使海岸带的景观和环境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也导致了诸多环境问题。2008年许学工申请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渤海西部海岸带高强度开发的环境变化影响与多功能持续发展”,她希望能以渤海西岸为例,研究海岸带在陆、海相互作用中,在人类活动强度开发和受全球变化影响的双重压力下所出现的环境问题,推动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好风善借力

   在牵头“渤海西部海岸带高强度开发的环境变化影响与多功能持续发展”项目之前,许学工还主持、参与了多个三角洲和海岸带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以及部委、省市和国际合作项目。多年来在北京大学、加拿大滑铁卢大学、美国耶鲁大学的科研经历,让她对相关国际核心计划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她介绍说:“全球变化研究的深化关键在于地球系统中界面过程的综合研究,资源环境问题的突破往往也选在地球系统的界面上。而海岸带就是地球系统中陆地、大气、海洋系统的界面,因此‘国际地圈和生物圈计划’(IGBP)和‘全球环境变化人文因素计划’(IHDP)都把‘海岸带的陆-海相互作用’(LOICZ)列为核心计划之一,今年1月LOICZ又成为未来地球(Future Earth)的核心计划之一。在环境变化背景下进行海岸带开发与保护的适应性调控研究,能够与国际科学研究核心计划密切结合,不仅有很高的学术价值,还可以为其他高强度开发的海岸带提供参考。”
   为了保证重点项目顺利进行,北京大学作为主持单位,联络了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和国家海洋信息中心两家合作单位,有景观生态专家肖笃宁研究员、海平面专家陈满春研究员和一批中青年学者和研究生加盟,项目还聘请海洋海岸带专家韩慕康教授和人文地理专家王恩涌教授作为顾问,组建了一支优势互补的团队,分为综合自然地理组(许学工、段晓峰、朱高儒等)、经济地理组(曹广忠等)、景观生态组(肖笃宁、李小玉、冷文芳等)、环境组(卢晓霞、刘燕花、张辉等)、海洋物理和海洋生物组(陈满春、李响、王素凤等)。用许学工的话来说是“老中青结合,知识结构全面。”
   项目启动之后,多个单位协作的优势逐渐凸显出来了。各个单位、各个专题分散调研后,进行了集中的联合考察,对天津市及滨海新区、唐山市及曹妃甸新区、秦皇岛市及黄金海岸保护区进行野外考察和访问座谈。联合考察过程中,项目组各单位、不同专业之间进一步加强交流,并避免了重复性的收集资料工作。之后,各研究组又通过采样化验、定位和半定位监测、遥感解译、模型模拟等方法,进行了深入研究。在项目进行过程中,组织了4次工作交流会,团队齐心协力,配合十分默契,通过分工负责与合作,项目进展顺利,并取得了预期的成果。
   经过研究,许学工及其团队发现“1989年到2012年,渤海湾各区县的开发强度保持加速增长,沿海景观格局发生了剧烈的变化,大量耕地和未利用地转变为居民点、工矿用地和交通用地,填海造陆在取得经济效益的同时,从根本上改变了自然海岸线的景观格局,打破了原有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甚至造成不可逆的破坏。研究数据显示,渤海湾沿岸生态服务功能总量在递减,局部地区有增加,高强度开发对陆域和近海造成了严重污染,海岸工程的大规模兴建,影响到海水动力作用,也使海岸工程本身面临更大的侵蚀风险。”

“困难当然存在,克服它就好”

   2013年,基于对渤海西部海岸带的缜密研究,许学工研究团队提出了《关于高强度开发海岸带可持续发展的建议》。其中包括:调整滨海地区产业结构和开发模式,发展循环经济园区和绿色产业园区;集约开发,审慎填海;资源调控,环境治理;海平面上升风险防范和适应性管理以及陆海统筹等多层面建议。这些建议,同样适用于整个环渤海地区,对其他高强度开发的海岸带也有参考价值。如果建议能够被政府部门所采纳,将对我国从“海洋大国”转型为“海洋强国”的进程大有裨益。
   而当记者面对沉甸甸的学术成果问及许学工在科研中的难题时,她却爽朗地笑了,“困难当然存在,克服它就好”。记者问她野外工作是否太辛苦,她说“人们常常觉得我们在野外有多辛苦,其实我们学地理的、包括学生,都觉得这是很平常的事情。虽然现在有了许多先进的仪器手段,但不能完全替代实地调研。我喜欢跑野外,大家在野外虽然辛苦也很快活”。上一个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结题后,许学工和她的研究组又在研究一个新的面上项目《海岸带陆海一体统筹开发及适应性调控——以环渤海为例》,对蓝色国土的关注、科学问题和国家需求吸引着他们在不断地探索。
   曾经有人说,郑和之后的世界海洋,鲜见中国人的身影。而当“海洋强国”和“中国梦”紧紧连结在一起时,海洋环境、海洋经济、海洋科技与海洋军事一样,成为了我们华丽转身必不可少的“硬件”要素。正是有许学工他们这样的探索者,我们才如此笃定“中国的海洋开发正走在可持续发展的中兴路上”。

分享到:
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