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本刊记者 严永红 来源:科学中国人 发布时间:2015-09-16
龙城常州,市二院阳湖院区内,有一座约400平方米与国际接轨的神经疾病研究室,里面有各式先进的实验仪器设备。在这里,周先举正率领着他的团队努力地工作着。能建立一个以理论研究为基础、结合教学与临床应用的开放式平台,为本院、本地区培养与国内外接轨的医学人才,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这是周先举一直以来的一个梦想,而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给了他这样一个宽广的舞台,让他的梦想落了地。
“梦想一直支撑我走到现在”
周先举从年少时就是一个拥有人文情怀的人。正是由于当年村子里生病的人很多,让他产生了要学医治病救人的想法。1989年顺利地考取了苏州医学院,使他悬壶济世的理想扬帆起航。五年的大学生涯,周先举除了深入钻研专业书之外,还广泛阅读了很多心理学以及哲学方面的书籍。那时医学院开设“神经生物学”的课程,促使他对探索人的大脑奥秘产生了极其浓厚的兴趣。
有科学家论证:兴趣是一个人积极探究事物的原动力,它能使观察更加敏锐,记忆得到加强,想像力更加丰富,克服困难的意志力无比坚韧。只有浓厚的兴趣才是人们不惧艰难坚持下去的动力,也只有这样才最终会走向成功。周先举正是如此。大学毕业后毅然留校做了七年的老师,在这期间,他探索人脑奥秘的欲求越来越强烈,广泛涉猎了神经科学相关的领域,尤其是神经解剖学、神经生理学和神经生物化学,打下了坚实的神经科学理论基础。为了更高的追求,他坚定报考了有着“中国神经科学一面旗帜”美称的中国神经科学研究所,在那里接受国际一流的神经生物学博士学位训练。据周先举回忆,那段学习生涯对他的科研人生产生了极其深远和重要的影响。在这样一个国际化的平台,无论是从学术上还是从眼界的开阔上,都算得上他人生中一个里程碑。
后来周先举又先后到美国的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和密歇根州立大学深造,并且最后两年还担任了密歇根州立大学的助理教授。又是一个七年!这七年的美国生涯可以算是周先举科研人生上的一个加油站,让他在独立思想的建立以及科学见识的拓展上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前所未有的高度。更为可贵的是,在这个阶段,他敢于向学术权威理论挑战。
带着在美国对大脑可塑性和神经疾病的研究所得,周先举选择了回到祖国,并没有什么豪言壮语,他内心只是想能以务实的精神,能将一身所学为更多的国人服务,踏踏实实地做些事情就够了。在周先举看来,科学终究只是一种工具,最终是为人的幸福服务的。医学更是如此,目的就是通过促进人们的健康,从而追求幸福的生活。
拥有深厚的科研基础、多年的丰富教学经历、迅速积累的临床医学经验以及对国际行业前沿的敏锐感知,如何将自己的才智得以充分发挥,能够把临床、科研、教学紧密结合在一起找到一个切入点,不仅能够造福更多病人,而且培养更多高层次的医学人才,走一条属于自己的崭新道路。这是周先举回国之后一直执着探索和追求的。
无创性脑刺激:让更多脑病患者找到福音
作为一个医学方面的专家,周先举回到国内之后发现,国民的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准都有了日新月异的飞速提高,但同时伴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人民的身体素质让人堪忧,尤其是神经疾病进入到了一个高发阶段。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到来,脑疾病的发病率呈逐年显著上升趋势。统计局最新公布资料显示,2014年常州市65岁以上老年人口52.33万人,占常住人口的11.1%,比2013年上升了0.5个百分点。随之而来的是,脑血管病、帕金森症、老年性痴呆、脑损伤、慢性疼痛等神经疾病发病率的大幅增加。由于大脑负责思维、记忆、意志及行为,神经疾病往往造成病人心智功能下降,最终影响到日常的生活,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巨大的痛苦和经济负担。据预测,未来30年我国将是世界上患有神经精神疾病人数最多且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全球每4个神经精神患者之中就有一个中国人,严峻的形势更凸显出脑功能的后期康复的重要性。
为此,周先举决定结合自身学科背景,以基础理论研究为支撑和切入点,广泛地与国内外先进机构建立合作和培训关系,建立经颅磁刺激技术恢复神经功能转化医学研究中心,推动重复经颅磁刺激技术临床研究以及临床应用。
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rTMS),是一种大脑皮质的无创性磁场刺激技术,是近来迅速发展的一种无痛、无创伤、安全、有效且操作方便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可用于治疗脑梗塞后遗症(瘫痪、失语、吞咽困难等)、帕金森病、老年性痴呆等常见神经疾病,因而将有着很好的临床应用前景。因其无痛、非创伤性,实现人类一直以来的梦想——虚拟地损毁大脑探索脑功能及高级认知功能。与PET、FMRI、MEG并称为“二十一世纪四大脑科学技术”。
现阶段,rTMS的基础研究明显滞后于临床治疗,因此它的机制研究是一个相对薄弱环节,有待于进一步深入探讨。周先举借助于美国的大脑可塑性和神经疾病的研究背景,利用自己科研优势积极寻找基础应用和临床应用的切入点,大力推动这门技术的基础研究以及临床应用。周先举希望,通过对这项技术的研究可以给长期被脑梗塞后遗症、帕金森病、老年性痴呆、偏头痛、癫痫以及脑脊髓损伤等常见神经疾病困扰的病人带来福音。
周先举曾经见过一位脑中风后的患者,完全忽视自己身体左侧的情况,连穿衣都成问题。经检查,患者视力完全正常,只是中风损伤的右侧顶叶相关的大脑神经元,对左侧的感觉信息加工出现障碍,从而造成了“偏身忽视”。周先举解释说,传统上功能恢复包括理疗、药物、功能锻炼等治疗方式,而重复经颅磁刺激,则直接刺激大脑神经元,改变神经网络的可塑性,最终促使大脑功能恢复,因而治疗脑梗塞后遗症有较好的效果。
每个神经科医生都应该是半个“哲学家”
初到常州二院的时候,周先举还是一个“光杆司令”。他明白现在的社会必须以团队生存,这是大势所趋,所以建立团队和培养人才成为摆在他面前的当务之急。
两年多即将过去了,从当初的单枪匹马到如今一个朝气蓬勃和奋发向上的十多人。周先举带领着这个快速成长的团队,朝着梦想迈进。对待团队成员,周先举展现的是他特有的亲和力和向心力。他明白作为一个团队的核心,想要获取凝聚力,不仅在于自身的学识渊博,更重要的是在品格上让人信服。在大学当老师期间,周先举就表现出这两方面的魅力。他不仅善于教授医学课程,还深受学生的爱戴。如今,周先举对于团队成员给予绝对地信任,一方面给予他们科研方向、工作思路和技术路线的悉心指导;另一方面总是鼓励他们独立思考、自主思维、相互学习和共同提升。或许受到多年的美国文化的熏陶,周先举的团队管理模式很开放式的,尽力创造一种自由的氛围和空间。他在科研上严谨细致,在生活中充满人文关怀,尽量少批评,更多正能量的鼓励,使大家在一种快乐温馨的团队气氛中能充分发掘出每一个人的潜能,激发出更大的创造力。
每周五,研究室的会议室里都会挤满了团队的成员,甚至还有来自其他科室的医生、研究人员以及研究生们。这是周先举团队的一个“例行节目”,他们围桌而坐,或是听周先举讲解科研论文的英文写作,培养科研逻辑思维,或是探讨实际科研中的思路和问题,或是批判式和务虚式地探讨国际著名杂志上已经发表的研究工作。一时间,这小小的会议室就化为任由思维徜徉的海洋。“做科研,缺不了人气,因此我致力于营造一种学术气氛,就是为了打造一支医学人才梯队队伍”周先举如是说。回国两年来,他以第一作者或者通讯作者亲自撰写10篇SCI论文,同时辅助其它科室发表数以10篇SCI论文,涉及到医学各个领域,充分展示他深厚的医学科研基础和写作功底以及广博的医学知识。相信因此他日后会做出更大的成绩。
周先举所讲的内容往往会让在场的听众彻底颠覆传统观念。比如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会觉得医学和科学关系紧密,而似乎并不相关于哲学。但从青年时间就饱读哲学书籍的周先举并不这么认为。他首先从什么是疾病、什么是医学这些最基础的概念引出话题,阐述了医学是以人为目的,并且最终以幸福为最终目标。紧接着在阐述医学和科学的关系时,周博士继续向大家介绍科学是推动医学发展的巨大力量,医学在日益寻求科学依据的过程中形成了循证医学、转化医学和精准医学等。但是仅仅依靠科学是不能解决所有的医学问题的,所以必须强调哲学在医学中的重要地位。周先举的观点主张医学哲学,共同产生和来源于生命。因此,未来医学的发展模式理应是全面和综合性的,既要有有形的生理、病理治疗手段,又要有无形的心理、精神治疗方法,从而把医学置于社会、文化、心理、生理和病理的全面来考虑。
周先举甚至得出一个结论:一个优秀的神经科医生到了一定程度,应该是半个“哲学家”。他的这一番“医学中的科学和哲学”的论题,其实就是要让大家明白从事医务工作,不仅仅要具有专业技能,而且要具备以人为本,处处为病人着想的职业操守。周先举实际上是回国后以非常优异的成绩取得职业医生执照的。由于坚实的医学基础和科研能力、浓厚的人文关怀、不断学习创新的能力以及良好的沟通能力,他目前在临床实践中得心应手。他致力于临床、科研和教学的真正结合,是一个难得的复合型人才。此时他正实现好科学家、好医生和好老师于一身的梦想。
在人才培养方面,周先举言传身教,将自己的经验倾囊而出,期待能培养出一批能和国内外行业前沿接轨的优秀医学人才。他认为,想成为一个优秀的科研工作者要具有至少以下几点素质:
首先是细致认真的工作态度,要观察每一个细节。这种严谨贯彻在很多方面,不仅仅是在科研实验中,还包括譬如科研设计与文章写作上,都要细致入微。其次是多交流。交流沟通的过程是一个产生新想法和解决问题的途径。第三是逻辑思维和批判精神,周先举常常鼓励年轻人要有逻辑思考能力和批判精神。在他看来,科研的精神本身就是一种批评的精神,再好的科研工作哪怕发表到国际最顶尖的杂志上,总有缺陷,因此,不能迷信绝对的权威,而是要有独立思考和逻辑判断的能力。最后是了解世界的前沿。周先举认为无论是做哪一行,都要对行业有一个总体的认识,要有一个敏锐的思维。不要局限眼前,要放眼全球。不久前,周先举还参加了在新加坡举行的第一届国际脑刺激会议。这是国际上的一个前沿会议,在他看来,脑刺激应用于临床治疗和全球性重视脑科学的研究息息相关。通过脑刺激治疗神经精神疾病在国际上正越来越受到重视,这是一个令人振奋的信号。
高校—研究所—医院—转化中心,这是周先举的人生足迹,一步一个脚印,梦想照亮他前行的路。研究室已经建立1年多了,周先举忙起来的时候很难分得清工作和生活。只要有空闲时间,他不是拿着厚厚的医学专业书籍或者英文文献阅读,就是在计算机前细致撰写或修改英文文章。但他并不认为这是负担,相反他非常享受当下的状态。他有信心让自己的研究室能够再上台阶,做到全国闻名,做成和国际前沿接轨的高水准平台,能够把科研成果尽快运用到临床,早日解除更多病患的痛苦。
- 资讯
-
-
2024年中国科技传播论坛暨中国科技新闻学会第十七次学术年会在京召开
11月24日,中国科技新闻学会主办的2024年中国科技传播论坛暨中国科技新...
-
《科学中国人》杂志社记者证2024年换证人员公示
根据《国家新闻出版署关于开展2024年第七版新闻记者证全国统一换发...
-
“一猪两用-食用猪和医用猪”专场报道
2024年7月,正值夏季火热时节,各界专家齐聚科技创新之城——深圳,参加...
-
“2024前沿科学创新大会”在深圳召开
科技改变世界,创新引领未来! 2024年7月12—14日,“2024前沿科学创新...
-
当年累得坐马桶就睡着的科学家,成为今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
里程碑 笔者第一次见到薛其坤院士是在2019年年初,他领导团队完成的“量...
-
45岁用一篇论文解百年难题,85岁他站上国家最高科技领奖台
从跋山涉水扛着机器测量,到航空遥感再到卫星遥感,测绘遥感学科领域随...
-
2024年中国科技传播论坛暨中国科技新闻学会第十七次学术年会在京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