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登录科学中国人官方网站!!
新浪微博|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天道酬勤

    发布时间:2015-10-29

——记江西农业大学首席教授黄国勤
本刊记者  王 军

    江西省二级教授、江西农业大学首席教授、博士生导师,校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生态科学研究中心主任(所长)、生态学学科带头人。从1998年开始至今,4次(届)被评为“江西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1998年被评为“江西省跨世纪学术和技术带头人”,2003年被选为“江西省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2004年荣获首届“江西青年科学家”称号,2013年荣获“全省农函大优秀教师”荣誉称号等。
    曾任农业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现任中国农学会耕作制度分会副理事长、中国生态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生态经济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软科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国家红壤改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首届工程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农业大学粮食与食物安全研究中心研究员等。
完成《农业可持续发展导论》《农业现代化概论》《循环农业理论与实践》《有机农业:理论、模式与技术》《农业生态学:理论、实践与进展》《中国耕作学》等63部著作。
    置身于巍巍学府江西农业大学的黄国勤,因踏实认真、吃苦耐劳一举从人才辈出的环境中脱颖而出。从江西省余江县普通农民家庭出来的学子,到江西省农业高等学府的学术带头人,黄国勤以他特有的执着精神,通过多年不懈努力的历程,为我们上演着别样的农业科学的“求知、布道”之路。

追求卓越

    “踏实、勤奋、吃苦、认真、肯负责”是同事们对黄国勤的印象。也正是这种骨子里透着的品质,让黄国勤在无数个不平凡的岁月中,始终如一地坚守着心中的那个“理想”。
    1962年,黄国勤出生在余江县偏远山区的一个农村,父母都是非常勤劳朴实的普通农民。从小在艰苦环境中历练,塑造了他不怕苦、不怕累的吃苦精神。也正是这种精神让他战胜了生活中的“苦难”和“不平”,投入到家乡农业生产之中。
    1980年,黄国勤从地处边远、条件一般,但当时是余江县最好的中学——余江二中考入到江西共大总校(现江西农业大学)农学专业。
江西农业大学是一所历史最悠久、以农为优势的高等院校。在这里,他开启了漫漫求知、探索之路。完成了本科学业的他,因成绩优秀留校任教。从1984年至1986年的实践教学工作,为他今后的教学科研工作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并不断培养出敏锐的感知能力、动手能力。
    为了进一步夯实自己的专业基础,1986年他考取了本校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在这期间,他参加了导师钟树福教授主持的“鄱阳湖区耕作制度调查与试验”科研课题。这是他第一次从事耕作制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导师在科研工作中的一言一行和教诲令他终身受益。
    1989年通过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后,黄国勤毕业继续选择留校任教,但他不满足现状,边工作边学习,于1990年年底报考了南京农业大学博士研究生。1991年3月入学,在导师章熙谷教授的指导下,于1994年4月如期完成学业,获得博士学位后回到江西农业大学任教。
    凭着对科研工作的热爱和追求,在回校后不久,黄国勤又进入了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农学博士后流动站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在赵其国院士、张桃林研究员的带领和指导下,对中国南方耕作制度的改革与发展进行了实地调查和试验研究,在《科技导报》《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中国农史》等多种学术刊物上发表了多篇研究论文。
    因学术业绩突出,黄国勤于1995年4月在江西农业大学从讲师直接破格晋升教授,这在当时江西省并不多见。
    在这期间,凭着勤奋和用心,他完成了15万字的专辑《江西省冬季农业研究》,受到著名农业专家郭文韬教授的肯定,“这是一部研究多熟种植不可多得的杰作”。紧接着,他又完成了第一本系统全面论述江西耕作制度的科学专著——《江西省耕作制度理论与实践》。当博士后出站时,他在导师赵其国院士、张桃林研究员的指导下,完成了《中国南方耕作制度》一书,该书为南方耕作制度的改革和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持和重要参考。
    随着研究的深入,创作的热情被激发出来,从此他笔耕不辍,至今(截至2015年7月9日)先后撰写了《江西农业》《江西京九沿线资源环境与农业发展》等一系列具有学术价值或实践指导意义的教材、专著和论文集,共计63部,并在国内外发表论文500余篇。

心系农业

    享有“江南渔米之乡”的江西省,拥有我国南方较大面积的红壤土地,加之湖泊众多,形成以鄱阳湖平原为中心的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30多年前,黄国勤凭着对农业的一腔热情和对“红土地”的眷恋义无返顾地投入其中。早在1984年,他就利用自己所有的闲暇时间,到学校农学实验站测试、收集气温、日照辐射等相关数据,这为他以后主持完成的“红壤旱地保护性耕作的优化模式及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积累了最原始、珍贵的记录。1998年至2000年间,他对赣南地区山地丘陵可持续农业模式与关键技术进行了多次深入实地考察和试验研究,提出以沼气为纽带,将种植业与养殖业有机结合,形成“饲—猪—沼—果”“饲—猪—沼—菜”等多种多样的生态农业模式,并提出了开发紫色页岩等多项可持续农业关键技术。这些成果得到实施和示范推广后,不仅有力地推动了当地的生态农业建设,也为广大农户致富、农村经济发展探索提供了一条切实可行的途径。这些成果就是被农业部誉为“赣南模式”的重要来源和主要内容之一,并在南方有关地区广泛推广应用。该项成果于2001年获“赣州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从此,他走上了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模式与技术的探索之路。
    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也是粮食生产的根本。他认为,要有好的土地+好的种植方法,才有可能提高农业生产能力,要“良田、良制、良种、良法、良物(物质投入)、良境(生态环境)”——“六良”配套,方能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他进驻进贤、永修、余江、安义、贵溪、万年等地,实地开展江西农业生态系统持续发展模式及机理研究,并对南昌、吉安、吉水、景德镇、德兴、贵溪、金溪、进贤、崇仁、新干、上饶等地干部、群众进行培训教育,现已直接培训人数超过20000余人次,收效明显。在深入江西各地的调研中,他发现,长期的粗放式耕作和土地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导致红壤旱地农田生产力低,限制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为尽快改变局面,他深入新建、安义、永修、余江等县进行调研,根据当地实际情况,他提出红壤旱地保护性耕作的优化模式,并在当地示范推广应用,收到显著的增产增收效果。
    学者无涯,行者无疆。对于热爱“红土地”的农民科学家来说,让土地活起来就是使命。他以红壤生态学为中心,创新性地开展了红壤旱地多熟种植系统综合效益研究,结合当地气候特征,他选取蚕豆、豌豆、棉花、玉米、大豆、甘薯、花生、绿豆、芝麻等一系列多元多熟粮食和经济作物组合成红壤旱地多熟种植方式。他认为,旱地三熟种植模式,因提高了光能利用率和耕地复种指数,从而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在此基础上,他不断创新种植结构,优化复种模式,通过近二三十年不断试验、示范,取得了多项创新性成果。
    这些年,他对红壤旱地农业生态系统的一系列结构创新与模式优化技术,在推广应用后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反响好。同时,他在余江、永修、安义等县示范推广了水稻直播、抛秧、免耕覆盖、秸秆还田以及稻田油菜免耕直播技术,在示范区取得了增产、增收、减灾、扩流等多方面成效,累计示范推广面积30万亩,增产稻谷10000吨,经济效益共计8000余万元。该项保护性耕作技术不仅在江西省双季稻地区得到广泛推广,而且可推广至长江中下游双季稻区。31年来,黄国勤在耕作制度、农业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等研究领域,成果丰硕,共取得通过专家鉴定、验收的科技成果10余项,研究水平分别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国内领先水平或国内先进水平。成果在生产实践中推广应用后,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黄国勤也因此获得多项荣誉。
    当记者问及,在当今经济大潮中他是如何心如止水,埋头钻研,取得成就的?他只淡淡地说,“我深深感到当老师、搞科研、做学问之不容易。不仅要有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闯劲’,锲而不舍、持之以恒的‘韧劲’,还要有不计名利、甘于寂寞的‘冷劲’。要学习‘井冈山精神’,才能不断前进、有所作为”。
    江西出生的黄国勤,用他的成长经历和累累的研究成果,表达着对家乡山山水水和红土地的深切挚爱之情。

分享到:
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