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04-13
——记西南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所长蓝勇教授
本刊记者 高慧娟
青山行不尽,绿水去何长。古往今来,徜徉于山水田野之间者,大抵心胸开阔,博古晓今;而能将之引以为毕生志趣追求者,更是如此。蓝勇便是这样一个人。
“历史地理学是研究历史时期地理环境变迁,以及环境与人类和人类社会关系的科学,同时也是历史学中与现实关系十分密切的学科。”短短几十个字就概括了蓝勇所从事的研究领域,但道不尽的却是其后的艰难险阻、山高水长。载着简单的行囊,蓝勇在他所从事的历史地理学领域,一路攀岩探索、且行且歌。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蓝勇的童年是在川南的大山中一个三线电厂度过的,狭小闭塞的空间与他后来跨越的千山万水形成了鲜明对比。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理想境界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句话用来形容蓝勇再合适不过。
在部队当兵时,蓝勇就成为重庆图书馆苦读的青年典型;高校工作后,他注重珍稀地方文献资料的收集与考证,主持了许多珍稀地方历史文献的整理工作,发表了许多历史文献方面考证的论文。同时,他还在海外收集大量珍贵的海外中国文献和海外文献,进行翻译整理并用于具体研究,许多珍稀文献都是他首先发现并使用在科学研究中的。
《长江三峡历史地图集》《重庆古旧地图研究》《稀见重庆地方文献汇点》《长江三峡历史地理》《“湖广填四川”与清代四川社会》《近两千年长江上游森林分布与水土流失研究》……近年来,蓝勇不仅先后主编和撰写出版了许多有影响力的论著,还在《历史研究》《中国史研究》《中国历史地理论丛》《光明日报》(理论版)等刊物上发表了一系列重要研究论文,相关成果多次获得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三等奖,重庆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二、三等奖及学术界专业奖项。
如果有哪个学科特别强调知行结合的特点,那地理学必定是其中之一。郦道元在给《水经》作注的过程中,就曾十分注重实地考察和调查研究,也因此留下了长篇地理学巨著《水经注》。从地理学发展而来的年轻学科——历史地理学,同样如此。
蓝勇强调用田野考察的资料来弥补文献资料的缺陷和不足,二十多年来,他不仅身体力行做了大量田野考察工作,足迹遍及大江南北,还创办了《中国人文田野》学术辑刊,设立了“历史地图编绘实验室”和“古旧地图典藏室”。其中历史地图编绘实验室除有历史地图绘制的软硬件外,还提供田野考察的技术和设备支撑,配备有无人机、测距仪、专用GPS等专业设备。同时,在蓝勇的倡导下,重庆市还成立了重庆市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为我国第一省级历史地理学学术团体,每年举办一次年会,至2013年已连续举办七届,开创了一个历史学研究平台与区域社会经济文化良性互动的机制。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因为经济条件制约,外出考察显得格外艰难,但蓝勇却仍然坚持不断外出去田野工作。各地交通不便,班车很少,又没有出租的汽车和摩托车,考察工作几乎全凭自己的一双腿,“在半路招呼顺风车也相当困难”。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2002年,蓝勇终于拥有了属于自己的第一辆车,从此考察视野也变得更加开阔:西南到云南保山、腾冲、攀枝花、西昌,南到广西桂林,东南到湖南吉首、凤凰,西北到青海、甘肃,北到关中平原,东到武汉、宜昌、万州、奉节。
崇山峻岭之中,有车仍然无法摆脱困难重重的局面,甚至有时比徒步更加困难。开着车,蓝勇曾在西昌经历过与大货车相碰的生死之劫;在甘洛县海棠至寮坪走古驿道,车上的人只有全部下来步行,就差没有将车抬着经过了;在云南永善县曾被陷在海拔1300米左右的死亡公路上……
冬去春来,花谢花开。数十年跋山涉水的科研生涯终将换来最芬芳的花朵。如今,蓝勇不仅是西南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所长、西南历史地理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同时兼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会评专家组专家、教育部历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历史地理》副主编等,享受国家政府特殊津贴。并曾获霍英东优秀青年教师奖(研究类)、四川巴蜀十佳优秀教师等称号和荣誉,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重庆市“322人才计划”第一层次人选、重庆市社会科学领军人物、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等。2007年曾获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攻关项目“长江三峡历史地图再现研究”,是当时西部高校历史学领域最早获得此类项目的团队之一。2013年申报的“历史时期中国西部资源东调及其影响研究”又获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立项资助,具有丰富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申报经验。
教学相长,梦系田野
关于治学,《中庸·第十二章》中指出:“博学者,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而这也是蓝勇一直以来践行的治学理念。
由他主编出版的《长江三峡历史地图集》,为西南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积二十年之力编著的国家重大工程,共有211幅地图、358幅照片、20万文字,全方位恢复了三峡蓄水前的自然和人文状况,体现了复原三峡风貌、传承三峡文明、留住三峡景观、服务三峡现实的四大功能。在编著过程的田野考察过程中,蓝勇等人还曾经历了被强行扣押、轮船遇险失事、孤舟夜航三峡、与乡民暴力冲突等事件。大量被淹没的乡镇,在蓄水前一直没有详明的地图,蓝勇便组织人员寻着一条街、一栋楼等,如此考察查访后绘出,其间历尽艰辛。为了编著《长江三峡历史地图集》,蓝勇等人仅围绕图集撰写的博士、硕士论文、期刊论文、专著就达70多部(篇)。在历史地图编绘中一再强调科学信度的问题,对科学信度不高的图幅采取“宁缺勿错”的原则,对古代植被、清末以前的县界采取放弃的处理。
近20多年来,他主持了一大批纵向和横向科研项目,如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历史时期中国西部资源东调及其影响研究”,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攻关项目“长江三峡历史地图再现研究”,国务院重大文化出版工程“中华大典·地学典·自然地理分典”,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近2000年长江上游森林分布与水土流失研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长江三峡历史地理综合研究”“历史时期西南经济开发与生态变迁”“清代中国内河公慈善救生研究”,重庆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大项目“历史文献中的重庆”等。
蓝勇注重教学相长,将科学研究与教学实践紧密结合,重视人才培养和教学工作。编写的《中国历史地理》作为“面向21世纪教材”和普通高校“十一五”和“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出版并再版,在全国广泛采用。近年来,承担西南大学和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多项,主持的教学成果获重庆市优秀教学成果奖一等奖,“中国历史地理”课程为重庆市精品课程,“中国历史地理学教学团队”获批成为重庆市高等学校市级教学团队。
不仅如此,他还重视与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和相关单位合作、交流,建立起良好而稳定的科研互动与交流渠道。先后与韩国江陵大学、德国海德堡大学中国研究所、图宾根大学中韩研究所、加州理工大学等联合开展研究,邀请德国海德堡大学、图宾根大学、台湾“中央研究院”、日本东北学院大学等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知名专家学者前来交流、讲学。同时,本中心学者也积极地“走出去”,受邀前往德国、美国、日本、台湾等地访问和讲学,出席参加包括国际历史地理学家大会等学术会议。
1996年,蓝勇率领成立了西南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已经成为我国重要的历史地理研究机构。并且以此为基础成立的“西南历史地理研究中心”于2013年初被批准为重庆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在蓝勇的率领下,西南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形成了尽全时空、注重田野、研究西南、关怀现实的研究特色。
早在十多年前,蓝勇在《中国历史地理学》中就提出“尽全时空,人地互动”的历史地理学的两个基本理念,近来又在强调在田野考察的基础上用个案研究总结出本土话语来解读和诠释中国历史的必要。
如今,蓝勇仍在思索中,他认为并不是选题时代越久远、问题内容越孤僻、行文表述越晦涩的学问科学信度越高,反而是与现实关系密切而接受更广泛监督的学问对科学信度的要求更高,认为只有深入精准的研究才可能真正为现实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作用,故深入精准的历史研究是服务现实的前提,而精准的历史研究对我们提出的要求更高更难。
在他看来,不管走得多高、多远,追求永无止境。游于密籍,行于田野,沉于思辩的梦仍在继续。
专家简介
蓝勇,四川泸州人,1962年生,现为西南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所长、西南历史地理研究中心主任、教授,西南大学历史地理专业硕士点、博士点负责人,历史地理学博士点学术带头人。主持纵横向项目30多项,出版各类著作20多部,发表论文180多篇、杂文30多篇。
同时兼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会评专家组专家、教育部历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历史地理》副主编、《中国历史地理论丛》编委、《中国人文田野》、《中国图像史学》、《西南史地》主编、中国唐史学会理事、中国民族研究会理事、中国西南民族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地理学会西南代表处委员、重庆市政协特邀委员、重庆史学会常务理事、重庆地理学会理事兼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主任等,享受国家政府特殊津贴。
- 资讯
-
-
《科学中国人》杂志社记者证2024年换证人员公示
根据《国家新闻出版署关于开展2024年第七版新闻记者证全国统一换发...
-
“一猪两用-食用猪和医用猪”专场报道
2024年7月,正值夏季火热时节,各界专家齐聚科技创新之城——深圳,参加...
-
“2024前沿科学创新大会”在深圳召开
科技改变世界,创新引领未来! 2024年7月12—14日,“2024前沿科学创新...
-
当年累得坐马桶就睡着的科学家,成为今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
里程碑 笔者第一次见到薛其坤院士是在2019年年初,他领导团队完成的“量...
-
45岁用一篇论文解百年难题,85岁他站上国家最高科技领奖台
从跋山涉水扛着机器测量,到航空遥感再到卫星遥感,测绘遥感学科领域随...
-
这些科学家和标志性成果获得国家科技奖励!了解奖项分布与获奖特点→
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今天揭晓。一大批贡献卓越的科学家和标志性成果...
-
《科学中国人》杂志社记者证2024年换证人员公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