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07-26
本刊记者 武光磊
基础设施是为社会生产和居民生活提供公共服务的物质工程设施,用于保证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活动正常进行的公共服务系统。它是社会赖以生存发展的一般物质条件,包括交通设施、能源设施、邮电通信设施、防灾设施、供给水设施等。除此之外,也包括教育、科技、医疗卫生、体育、文化等社会性基础设施。
基础设施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对基础设施网络的风险评估则显得尤为重要,而这正是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杨赛霓在做的事情,通过风险评估模型与优化模型,以期为决策者提供更好的决策依据,为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保驾护航。
挑战是核心吸引力
2009年,放弃国外稳定的工作和优越的条件,杨赛霓选择回国,用她的话说,因为“出国的时候,自己的学习计划里就写上了要回国。”
在国外读博期间,杨赛霓就在美国联邦公路管理局做助研,2006年时完成美国马里兰大学土木工程系博士学位,之后在美国克利夫兰州立大学土木工程系做助理教授。这是父母眼中“好的选择和归宿”,而杨赛霓并不这么认为,“在国外,生活虽然很安稳,压力也没那么大,但自己30岁好像能看到60岁的样子。”在她眼里,稳定似乎并不是一件好事,特别是对做科研的人来说。而回国,则意味着会遇到更多挑战。“人只活一次,应该去学习更新的东西。”骨子里的求新和上进,让她更喜欢挑战。
回国至今,杨赛霓用优异的成绩证明了自己的选择。相比国外单一的科研项目,杨赛霓说在国内让她有机会接触到各种类型的课题,“很多都是自己没有接触过的内容,有新鲜感,有挑战性。”“作为一个科研人员,做有挑战性的工作,才是核心吸引力。”
几年时间里,杨赛霓主持和参与了多项重大科研项目,取得了诸多创新型成果,并获得了多项奖励。目前,她正在研主持的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多灾种损失评估的级联效应建模”项目,国家重点基础发展研究专项(973项目)“全球及中国环境风险适应性范式研究”第二课题第二专题,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基础设施网络风险评估理论与方法研究”项目,国家海洋减灾中心“风暴潮灾害应急疏散图制作研究”项目,负责联合国发展署“亚洲社区综合减灾二期项目”1项;在研参与的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创新研究群体项目“地表过程模型与模拟”,教育部—国家外国专家局高等学校创新引智计划项目“综合风险防范”,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海岸带风险管理案例研究”;主持已结题项目有国家国际合作专项项目“典型脆弱区综合风险防范技术与范式对比合作研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地震灾害链下的救灾物资公路运输建模与优化算法研究”, 科技部“十一五”科技支撑项目“灾情综合研判与风险分析技术”第八专题等。
近5年来,除了优异成绩,杨赛霓在自己的研究领域也获得了应有奖励。2012年,获得中国测绘学会“优秀地图作品裴秀奖”银奖;2014年,获得公路学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二等奖,北京师范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等奖项。
在迎接挑战的过程中,杨赛霓更多地经历了始料未及的困难,但这在她看来,都是应当的事情。“人只活一次,我们活着的意义,就是要多经历一些事情。”杨赛霓总是乐观地向我们表达着自己的一切:“做自己喜欢的工作”。
为决策提供依据
安全风险是一种潜在的、负面的东西,处于未发生的状态,而安全事件是一种显在的、负面的东西,处于已发生的状态。对风险进行评估,可以更有效地减少可能的损失。杨赛霓说,风险评估中受灾体是最主要的,目前大家比较关注的是基础设施,是因为基础设施是经济系统的基石。从致灾因子切入,研究承灾体和脆弱性,杨赛霓希望能“系统回答自然环境下的风险评估,提供一套风险评估工具,为决策者提供依据。”
在博士阶段,杨赛霓从事的是应急车队管理,主要做模型和算法方面的研究,“因为模型算法具有通用性,用于减灾行业也很合适”。从传统的桥梁结构到交通工程,再到优化模型,后又学习了诸多自然灾害方面的知识,在交叉学科的背景下,杨赛霓很自然地转到了基础设施的风险评估。
在“973”项目“全球变化与环境风险关系及其适应性范式研究”第二课题“全球变化与环境风险演变过程与综合评估模型”中,杨赛霓团队通过对多灾种—灾害链在复杂社会—经济系统中的传递与放大效应进行建模与模拟,建立了一系列量化评估模型,通过时空聚类模型对灾害群聚群发进行建模;通过二分网模型对遭遇型的多灾种进行建模;并建立了自然灾害下基础设施网络风险评估的模型与方法,考虑了多灾种影响和系统的关联性影响。
在以“台风对海南省公路网络的影响”为例进行的模型验证中,杨赛霓团队提出了一种创新性的度量与分析方法,用以量化计算台风下公路网络的功能损失和相应的风险。该研究还提出了一套可行的灾害对基础设施网络系统影响的量化评估方法,为指导实际防灾减灾规划、投资与制定应急方案提供了科学支持,具有学术前沿性与较好的实践指导意义。
在科技部国际合作专项“典型脆弱区综合风险防范技术与范式对比合作研究”中,杨赛霓项目组从“预警—设防—重建”三个方面识别不同典型区防御风险的需求特点,以期为中国高脆弱性地区开展综合风险防范,建立综合防御范式,推广防灾减灾技术提供依据。
该项目推动建立了全球性合作网络,推动和完成了多项合作研究计划,并取得了丰富成果,发表相关论文40篇,出版专著2部,申请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技术手册1项,并获得软件著作权1项。
对于现在和未来相当一段时间,杨赛霓说会一直关注基础设施的风险评估问题,希望在近5年内作出对全球环境变化下的以交通基础设施为主的风险评估报告。除了乐观、执着、喜欢挑战,杨赛霓还有很多爱好,如打网球、画画、唱歌、做点心,在她眼里“没有什么不可以”。“每天都有很多事情等着自己去做”,虽然一直囿于“兼顾科研和家庭”的矛盾中,但杨赛霓还是会乐观地做下去,因为她喜欢自己的科研,喜欢教学,喜欢和学生讨论问题。
“好奇心是科研工作者最重要的品质,能发现新的问题,才能一直做下去”。从杨赛霓身上记者看到“执着”是一种品质,正如她所说,“有好奇心可以领进门,有坚持才可以做下去”。
专家简介:
杨赛霓,北京师范大学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毕业于东南大学,获交通学院学士和硕士学位;2006年,获美国马里兰大学土木工程系博士学位,曾在美国联邦公路管理局做助研,美国克利夫兰州立大学土木工程系做助理教授,2009年回国。主要研究方向为基础设施风险评估,主持在研和结题项目多项,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国家“973”项目子课题1项,联合国发展署项目1项,国家国际合作项目1项。2014年,获公路学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 资讯
-
-
《科学中国人》杂志社记者证2024年换证人员公示
根据《国家新闻出版署关于开展2024年第七版新闻记者证全国统一换发...
-
“一猪两用-食用猪和医用猪”专场报道
2024年7月,正值夏季火热时节,各界专家齐聚科技创新之城——深圳,参加...
-
“2024前沿科学创新大会”在深圳召开
科技改变世界,创新引领未来! 2024年7月12—14日,“2024前沿科学创新...
-
当年累得坐马桶就睡着的科学家,成为今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
里程碑 笔者第一次见到薛其坤院士是在2019年年初,他领导团队完成的“量...
-
45岁用一篇论文解百年难题,85岁他站上国家最高科技领奖台
从跋山涉水扛着机器测量,到航空遥感再到卫星遥感,测绘遥感学科领域随...
-
这些科学家和标志性成果获得国家科技奖励!了解奖项分布与获奖特点→
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今天揭晓。一大批贡献卓越的科学家和标志性成果...
-
《科学中国人》杂志社记者证2024年换证人员公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