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10-13
——记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首席专家、第十四研究所首席专家杨广平
本刊记者 吴应清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四研究所是中国雷达工业发源地,国家诸多新型、高端雷达装备的始创者,信息化装备研发的先驱者,是具有一定国际竞争能力的综合型电子信息工程研究所。
当记者慕名来到金陵名城南京,中国工业雷达的发源地——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四研究所(以下简称十四所),庄严静谧的气氛让人肃然起敬。宽敞的办公室内,除了一台电脑、一部电话和一个放文件的柜子,简单到让人觉得缺点儿什么,而这里便是杨广平工作多年的地方。身为十四所首席专家、国家多项重大工程的“总师”,初见到的杨广平研究员却有着几分腼腆和不善言谈。记者还注意到,不到花甲之年的他,已经满鬓斑白。
在采访过程中,可以明显感觉到,杨广平几度哽咽,他没有华丽的词汇也不能表达得更多,而他讲得最多的都是团队其他成员的付出和动人故事,他总说:“所有成绩的取得都是团队共同努力的结果”。
积硅步至千里
从1982年大学毕业至今,杨广平就一直在一线从事雷达系统设计和型号研制工作,陆军要地防空、特种体制雷达系统设计是其主要的研究领域。多年来,他参加和主持了多项国家重点产品的研制工作。一步一个脚印,杨广平在实践中收获了成长。30多年来,他取得的成绩赫赫在目。
从1986年杨广平开始担任某自行高炮搜索雷达可靠性主管总师,全面负责该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工作,该产品已定型并批量生产。1992年,他担任某目标指示雷达电讯总体负责人,负责电讯设计规范拟制及总体的设计工作。在这项工作中,他攻关克难,解决了多项关键技术,获得总参谋部兵种部、兵器工业总公司、电子工业部二等功,相关产品获部科技进步特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几年在一线的磨练,杨广平对工程实践有了全面的认识。1997年,杨广平又担任某相控阵弹道测量雷达电讯总师,全面负责该雷达的总体设计工作,该产品有着重大的军事意义和深远的政治意义。面对重任,他勤奋钻研,潜心研究空间馈电相控阵雷达有关工程技术,所完成的总体方案在评审中受到各方专家好评。此后在突破空馈天线阵面、铁氧体移相器等多项关键技术过程中,他与分系统人员密切协作,解决了工程设计中的各种难题,完成了该雷达的研制工作。该雷达的研制成功,填补了我国在该领域的空白,其技术水平达到90年代末国际先进水平,有极高的军事效益和可观的经济效益。
2002年起,他又被任命为某被动式防空雷达总师。该雷达是空军的重点研制型号,是一种新体制雷达,在国际上只有极少数国家掌握这项技术。杨广平说,这款雷达我国之前没有,正准备从国外引进,而这时却遭到了美国人的干预,合同被撕毁。怎么办?作为一名军工人,杨广平坚定地说:“我们必须自力更生!靠自己!”于是,他带领团队自己研制。在时间紧、技术难度大的情况下,他和全体参研人员根据仅有的极少资料来开展工作,加班加点,攻克了一个个技术难题,最终用近2年多的时间就完成了方案论证、设计加工、系统联调、外场联试、定型检飞、部队使用、完成了设计定型和技术鉴定,并且受到上级机关的好评。
2004年起,杨广平作为副总工程师分管某系统研制工作,该系统采用全新体制,虽有诸多优点,但仍有多项关键技术需要攻克。2006年,根据上级机关要求,该系统进海三区进行试验,而在较复杂的电磁环境下,系统无法成功检测目标。杨广平带领研制人员,白天采集数据,晚上进行仿真分析,优化算法,搜索能较好工作的辐射源,经过近20天奋战,系统终于能在较恶劣的电磁环境下探测目标。
作为雷达要地防空和特种体制领域的首席专家,杨广平分管着多个国家重点型号的研制。有的正在开展定型试验,有的即将进靶场开展实弹试验,有的即将完成定型。炮位侦察雷达已出口近百套,杨广平很欣慰地讲到,“我们出口的雷达,还收到了对方国家的来电致谢和好评。”
30多年来,杨广平始终以“国家利益重于一切”,为我国国防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不争名,不念利,在雷达研制工作中,他埋头苦干,这一干就是30多年。积硅步以至千里,杨广平的默默付出也为他换来了一项又一项应得的荣誉:先后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国防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项,国防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项。同时,他还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
将贤而士勇
强将手下无弱兵。“将贤而士勇”,用它来形容杨广平再合适不过。作为国家多个雷达重大项目的“总师”,杨广平做到了以身先人,无形中也成了整个团队学习的“模范”。作为总师,他对自己要求“要像家长一样,方方面面都要去考虑去照顾,不只是要把技术管好,还要把团队融合好。我们是为部队服务的,如果部队不满意,肯定是我们自己工作没做好,我们能做的,就是最大程度满足用户需求。”
作为团队的核心人物和组织者,杨广平始终在强调一点:“我们最大的优势就是团队精神,这也是整个十四所一直延续发扬的精神。”一个好的团队肯定是和好的领导者分不开的,在杨广平身上,记者看到更多的是他的谦逊和蔼。他说:“一个团队,首先是相互尊重,不论是总师还是负责人,设计师还是工人,都要相互尊重;第二是相互沟通理解,集思广益,以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法。”
对自己惜字如金,而当谈到团队其他成员时,杨广平却能侃侃而谈。
杨广平讲到,在一次外场联试的时候,发射机出了故障,而这时车皮已经订好马上要到东北执行任务。火烧眉毛,这么短的时间,该怎么办?杨广平说他们当时连夜把远在北京的相关技术人员请过来,整个团队连夜加班,结果仅用了两天时间就让系统恢复了正常,这让他感慨又欣慰。杨广平说:“这些都是团队的力量,一切成果的取得,都是大家共同协作的结果。”
在某项重要产品研制中,杨广平又提到了一位同事,“为了跟踪完成产品,他天南海北跑,在妻子怀孕期间没能陪伴,就连孩子出生也错过了。”说到此处,杨广平有些哽咽,每一个团队成员的付出他都记在心上,历历在目。
他还讲到一位女同事,“在做一个项目时,她已经怀有身孕,但时间比较紧,天天晚上要加班。一天,已经到晚上10点多了,她穿着凉鞋就爬到升降杆上,指导工人装配。结果,被负责安全检查人员批评了一顿,还被罚了款。”这让作为负责人的杨广平十分感动又非常内疚,“这样的行为虽然我们不提倡,但也从侧面反映了我们的同志为了工作,总是不计个人安危。”
还有一位同事,同样让杨广平为之动容。“在某雷达试飞过程中,由于条件限制,试飞飞机的机仓非常小且没有座位,仅够一个人勉强站立,而一个刚到十四所一年多的新同志,主动请缨要试飞,在没有座位的机舱里他用绳子把自己固定住,一飞就是4、5个小时,起伏颠簸,很辛苦,而且每次都是他。”说到此处,杨广平又不禁哽咽,他用微颤的声音说了3个字:“很感人”。
- 资讯
-
-
《科学中国人》杂志社记者证2024年换证人员公示
根据《国家新闻出版署关于开展2024年第七版新闻记者证全国统一换发...
-
“一猪两用-食用猪和医用猪”专场报道
2024年7月,正值夏季火热时节,各界专家齐聚科技创新之城——深圳,参加...
-
“2024前沿科学创新大会”在深圳召开
科技改变世界,创新引领未来! 2024年7月12—14日,“2024前沿科学创新...
-
当年累得坐马桶就睡着的科学家,成为今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
里程碑 笔者第一次见到薛其坤院士是在2019年年初,他领导团队完成的“量...
-
45岁用一篇论文解百年难题,85岁他站上国家最高科技领奖台
从跋山涉水扛着机器测量,到航空遥感再到卫星遥感,测绘遥感学科领域随...
-
这些科学家和标志性成果获得国家科技奖励!了解奖项分布与获奖特点→
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今天揭晓。一大批贡献卓越的科学家和标志性成果...
-
《科学中国人》杂志社记者证2024年换证人员公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