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登录科学中国人官方网站!!
新浪微博|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天文

    发布时间:2016-12-07

GRB 050709中发现巨新星(引力波电磁对应体)

 

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金志平等人在GRB 050709中发现巨新星(引力波电磁对应体),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自然-通讯》。GRB 050709是人类首次探测到光学对应体的短暴,对甚大望远镜VLTHST数据的系统分析发现VLT在伽玛暴结束后2.5天处测得的能谱与余辉模型显著不同,而与巨新星信号一致,可以被将来的观测进一步检验,一旦得到验证,将是中子星并合过程合成重元素的观测证据。分析表明,GRB 050709的光学辐射自2.5天起就由巨新星成分主导,并且该暴很可能由一个中子星与黑洞的双星系统的并合产生。从GRB050709GRB060614中得到的巨新星光变曲线非常一致。每个短暴/长短暴很可能都伴随着一个巨新星,这表明巨新星普遍存在,是引力波事件的极佳电磁辐射对应体。

 

黑洞活动性基本面

 

中科院上海天文台谢富国副研究员、袁峰研究员及其合作者发现了首个符合拐折型相关关系的活动星系核NGC 7213,证实了他们早期对射电-X射线三段式相关关系的理论解释,相关成果发表于《皇家天文学会月报》。在基本面研究中,黑洞双星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它们的演化时标较短,往往会发生多次爆发。在爆发过程中它们的射电光度和X射线光度有非常剧烈的变化,因此可以用来研究基本面关系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即(单个源的)射电-X射线光度之间的相关。研究从耦合的吸积-喷流理论这一主流理论模型出发,结合最新的理论进展,揭示了不同相关关系的区别与联系;并发现了首个符合拐折型相关关系的活动星系核NGC 7213

 

射电望远镜发现巨型旋涡星系中一对超大质量黑洞

 

中科院新疆天文台与中欧射电天文学家合作,在巨型旋涡星系NGC 5252的星系盘附近发现了另一颗伴有显著射电喷流的超大质量黑洞,该成果已发表于《皇家天文学会月报》,新疆天文台是第一完成单位。几乎每个星系的中央都存在着一个质量为太阳质量的百万倍以上的超大质量黑洞,并且不少星系在大尺度上呈现出成双或者成团的现象。GC 5252是一颗距离银河系大约三百万光年的巨型旋涡星系。前期天文学家注意到其星系盘附近存在一个结构致密的奇异天体CXO J133815.6+043255,它从高能X射线到射电波段都有很强的辐射。从分辨率接近毫角秒的图像上看,这个天体拥有结构致密的射电喷流,最有可能产生于一颗超大质量黑洞。

 

 

高偏振星系统中发现小行星存在的可能证据

 

中科院国家天文台博士白宇和其合作者Stephen Justham教授等,基于TAP项目平台,利用Palomar天文台的5米口径望远镜在1年中对AR UMa进行了多次光谱观测,探测到显著变化的铝吸收线。这一发现为太阳系外潜在的小行星蓄积结构提供了可能的证据,对AR UMa的演化理论给出限制,同时对重新理解高偏振星的形成和演化有重要意义,该研究成果发表于《天体物理学杂志》。银河系中数以亿计的恒星中有一半是双星,这些双星有些会演化成密近双星系统,即双星在演化过程中会相互影响。从伴星吸来的物质只能沿着磁力线撞击到白矮星磁极附近,释放大量的能量,这些能量以多种形式被探测到,这样的天体称为高偏振星,因为强磁场会作用于辐射出的光子,产生偏振现象。

 

全球最大单口径(500米)射电望远镜(FAST)在贵州落成启用

 

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ive-hundred-meter Aperture Spherical radio Telescope,简称FAST)正式竣工。有着超级“天眼”之称的FAST,开始接收来自宇宙深处的电磁波,这标志着我国在科学前沿实现了重大原创突破。FAST由我国天文学家于1994年提出构想,从预研到建成历时22年,由中科院国家天文台主导建设,是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世界最大单口径、最灵敏的射电望远镜。借助FAST可以窥探星际之间互动的信息,观测暗物质,测定黑洞质量,搜寻星外文明。FAST工程由主动反射面系统、馈源支撑系统、测量与控制系统、接收机与终端及观测基地等几大部分构成。主动反射面是由上万根钢索和4450个反射单元组成的球冠型索膜结构,接收面积相当于30个标准足球场。

 

数值模拟为FAST脉冲星观测提供目标源

 

国家天文台与西华师范大学合作,为“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的早期科学阶段进行脉冲星漂移扫描观测提供了理想的优先观测目标源,研究成果发表于《天文和天体物理学研究》。观测使用超宽带接收机和漂移扫描观测模式,超宽带接受机频带覆盖范围大,高低频比达到6:1,可极大提升望远镜脉冲星观测灵敏度。针对使用超宽带接收机和漂移扫描观测的特点,研究人员开发了一套用于脉冲星观测数据模拟的程序,通过使用脉冲星搜寻标准流程处理模拟数据,并结合球状星团脉冲星产生率经验公式对FAST天区内40个有恒星碰撞率的球状星团进行了脉冲星探测率的详细估算。

 

银河系本地臂结构研究进展

 

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徐烨、李晶晶及其合作者利用美国的国际上分辨率最高的甚长基线干涉阵(VLBA),在银河系结构研究中获得了空前的测量精度,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科学进展》。研究发现了一条连接银河系本地臂和人马臂的很长的旋臂次结构,其长度约12000光年,是至今发现的银河系内最长的一个次结构。本地臂具有与银河系其它主旋臂类似的性质,本地臂长度已经超过20000光年,大约是以前普遍接受的尺度的4倍。同时解决了长期以来关于天鹅座恒星形成复合体距离的争论:发现这些恒星形成区其实处在不同的距离,由于视线的投影效应使得它们看起来处在同一个恒星形成复合体。这些恒星形成区的距离最大相差超过13000光年,远端几乎延伸至银河系英仙臂。

 

太阳系外行星轨道之谜破解

 

南京大学谢基伟副教授和北京大学东苏勃研究员带领相关团队,与中科院国家天文台、北京师范大学等合作,利用国家天文台郭守敬望远镜(LAMOST)的观测数据发现了太阳系外行星轨道分布的规律,解开了长久以来困扰天文研究者的系外行星轨道形状之谜,研究论文发表于《美国科学院院刊》。研究人员最终发现约八成的行星轨道都如同太阳系,轨道为近圆形(平均偏心率小于0.1),只有两成左右的行星偏心率较大(平均值大于0.3)、显著地偏离了圆轨道。Kepler多行星系统的平均轨道偏心率和轨道倾角符合太阳系中天体的规律,约呈线性关系。近圆轨道的普遍性意味着行星形成的“主旋律”应该是“温和”的,而造成高偏心率轨道的剧烈行星轨道演化过程只是“少数派”。

分享到:
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