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登录科学中国人官方网站!!
新浪微博|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贾金生:建坝储水 利在千秋

    发布时间:2017-03-24

本刊记者  王 涵

 

寻根溯源,人类的历史离不开修建治水工程。我国传说中有‘大禹治水’,西方《圣经》里则相信世界是从漂泊于洪水汪洋中的诺亚方舟上衍生而来的。人类从古至今,为了抵御洪水侵袭,为了灌溉取水,为了航运、渔业、发电等多种原因,一直在探索治水良方,治水理念也从堵住水、疏导水到储泄水以求人水和谐的新阶段,并由此伴生了各种水库和大坝”,身为中国大坝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的贾金生果然三句话离不开老本行。

多年来,他一直致力于水库大坝建设与运行的关键技术、水库调度以及生态环境保护等水利水电多方面的课题研究。在三峡、小湾、小浪底、水布垭、南水北调等世界级的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与运行研究中,都能找到他的身影。

2015年凭借“水库大坝安全保障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之后,贾金生带领着自己的团队再接再厉,凭借着“高混凝土坝结构安全关键技术研究与实践”项目,再度站在了国家级的科技奖台上,荣获2016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水库大坝是国家综合实力的体现

作为水利专家,贾金生经常到都江堰去,他特别推崇这一建于两千多年以前的综合性水利工程。他向记者介绍,很多现代工程发挥的功能和解决的问题,诸如防洪、分水、泥沙以及如何管理维护,都江堰工程也都存在着,但是历经两千多年依然保持功能完好,至今仍灌溉着1000多万亩土地,造福着当地人民。“这就是我们祖先的大智慧,它代表了一种文明的高度”,每次贾金生都会受到很大的启发,他说:“我们现在建的大坝一定要立足长远,要打造像都江堰这样千年的大坝工程,最大程度地造福人类!”

对世界大坝的功能统计表明,最常见的功能是灌溉,其次是发电、供水和防洪。在水利领域,大坝建设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程措施。我国的江河治理历史悠久。但直到20世纪初期,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才有了现代意义上的大坝。根据1950年国际大坝委员会统计资料,全球5268座水库大坝(坝高高于15米)中,中国仅有22座,数量极其有限,处于非常落后的阶段。但是1950年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30多年间,国家投入了大量财力和人力,在我们水利工作者的努力攻关下,我国的水库大坝建设和坝工技术都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目前,我国已建成的大坝数量位居世界首位,在筑坝技术的许多领域也有较高的水平。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我国水库大坝建设任务依然非常繁重。贾金生说:“大坝建设关系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必须科学论证,精心设计,精心施工,确保万无一失。同时,还要十分重视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做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联合国曾经定义过一个人类发展指数,以综合反映各国人均的GDP、寿命和教育水平。当把各国人类发展指数与人均水库库容进行比较时可以发现,对绝大多数国家而言,一个国家的水库大坝发展水平与国家人类发展水平是呈正比例的。这更印证了贾金生所表达的观点:水库大坝不仅仅是一项建筑工程,更是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体现!

 

别人交的学费,我们要吸取教训

 

贾金生向记者介绍,1900年以前坝高超过30米的大坝只有31座,最高的也只有60米。目前世界上已建在建200米以上的高坝有77座,我国就有20座。从某种程度上说,坝高体现了技术水平,同时高坝也意味着高风险。

风险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不确定性事件的影响。针对重大不确定风险,既要不断创新,也应在方案的选择上慎之又慎。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在极端自然灾害下的安全问题上给全世界上了一课,事故之后,日本35%的电力供应受到影响。由于面临诸多不确定性,因此关于地震、海啸对于重大工程的影响要引起高度重视。现在我国的水电开发多集中在地震频发、地质条件恶劣的西部,不确定性因素更为突出,这更需要我们通过提高标准和安全度来规避风险。

贾金生举了几个例子,在高坝大库发展走在前面的一些国家,在他们的发展进程中都曾付出过昂贵的学费。瑞士在上世纪50?60年代的水电发展过程中溃了几个土石坝,于是后期发展大多都采用了混凝土结构。奥地利在发展高拱坝的过程中由于对不确定性问题认识不清,过于追求经济和节省,上世纪70年代建起的几座大坝,运行中接连出现了大坝开裂、地基拉裂的险情。而前苏联曾在一段时期内引领了世界坝工技术潮流,但是萨扬—舒申斯克水电站运行初期遭遇长达两年漏水堵不住的事故后,引起了上下的一片惊慌并严重影响了发展。

前车之鉴,后车之覆。我国目前正在集中建设200米甚至300米量级的高坝大库,应该认真吸取其他国家发生事故的教训,在加强安全风险管理方面更下功夫。

虽然我国现在各种坝型都达到了引领世界先进水平的程度,但是在贾金生看来还不可过于自信,应该结合我国工程建设实际加大相应标准的合理性研究,要加强措施和方案选择的研究,像三峡、二滩等重大工程,运行两三百年甚至更长时间都是有可能的,但是在几百年的运转过程中会遇到各式各样的问题,比如大坝会不会高压水劈裂、在强地震烈度区会不会破坏、会不会漏水堵不住等等问题,一定要做到未雨绸缪。

 

创新驱动,以科技助力大坝安全

 

大坝的安全运行始终是效益发挥的首要条件,也是必要条件,贾金生坦诚地讲:“水坝凝结了大量水利人的心血,它的安全也一直是公众关注的焦点。所以像我们这样的从业者无时无刻不在思考如何提高大坝安全保障的问题!”随着我国经济水平和科技水平的飞跃发展,贾金生越来越意识到,科技是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而创新是提高科技水平的关键。科技创新是加快水利水电改革发展的必由之路,也必须依靠科技创新才能打造出新一代大坝的安全堡垒。

混凝土坝作为世界高坝建设的主要坝型之一,欧美在引领混凝土大坝建设过程中都曾发生过严重开裂漏水、溃坝等重大事故,造成了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这表明混凝土大坝安全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自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在国家科技支撑等重大科研项目支持下,贾金生率领着他的团队围绕高混凝土坝结构安全核心问题,通过20多年艰苦卓绝的科研攻关,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的研究成果。

首先提出了基于大坝真实性态的设计新理念。针对国内外以材料力学、刚体极限平衡法为基础设计200米以上高混凝土坝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有限元等效应力、变形体时程动态稳定、高压水劈裂等分析方法及控制标准,取得重大技术突破。

其次发现了多元胶凝粉体的紧密堆积和复合胶凝效应,基于该发现提出了配制高坝混凝土的新方法,解决了传统方法配制混凝土时高强度与高抗裂、高耐久难以兼顾的难题。

另外还提出了施工防裂智能监控新方法,创立了高混凝土坝安全、优质、高效成套施工技术。实现了混凝土拌制入仓、仓面环境控制、通水冷却、表面保护全过程智能监控,全面提升了温和区与高寒、大温差区混凝土坝施工防裂水平。

最后,贾金生和他的团队还提出了高混凝土坝后期温升、混凝土性能衰减预测等9个模型,开发了混凝土坝真实性态仿真平台。实现了大坝从混凝土浇筑、运行、到老化全生命期仿真与预测,解决了高混凝土坝性态预测误差大的难题。

贾金生和团队的以上成果已经应用于三峡巨型工程和锦屏一级、小湾等300米级特高坝工程,为这些世界级工程的成功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也为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工程丹江口大坝的加高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

正所谓:水利兴则仓廪实、农业稳、民安居、市井美。建坝储水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水利工程在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中的作用不言而喻。未来摆在贾金生和他团队面前的课题是如何将可持续发展的治水道路走下去,如何大力推进“民生水利”和水利现代化,他一定会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分享到:
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