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04-24
在创新驱动发展的旗帜下,科技界的代表委员们一直是两会中的亮点,而院士群体又是他们的中坚力量。讲真话,建真言,关于创新与发展,关于改革与民生,身在一线的院士们到底带来了怎样的好声音,且听且关注。
周卫健:加强对雾霾形成的机理研究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所长周卫健,建议集中多学科科学家攻克“我国北方雾霾的成因、发展趋势、环境影响与应对”研究项目。
她介绍,我国北方的雾霾事件分布面积大、季节性鲜明,和伦敦、洛杉矶历史上的事件都不一样。而雾霾成分也是“复合型”的,成分非常复杂,并且60%~70%都是二次污染物。她最近的研究发现,在高湿度和高氨气的条件下,空气中的二氧化氮会促进硫酸盐形成,从而加重雾霾。这表明,除了燃煤、机动车排放和生物质燃烧,控制华北平原氮肥的使用也非常重要。这能在相当程度上减少PM2.5的形成。而现在针对空气污染和雾霾常态的研究虽然很多,却没有针对“雾霾事件”的专门研究。
潘建伟:科技强国等不来、买不来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常务副校长潘建伟表示,我国科技创新能力,特别是原创能力,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要建设科技强国,必须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打破束缚科技人员施展才华的条条框框,把鼓励创新的各项政策落到实处,让人才无后顾之忧,让英雄有用武之地。
与此同时,他提出,科技强国等不来、买不来,只能靠自己干出来、闯出来!科技工作者应该敢于担当、追求原创、包容友善、崇尚道德,从我做起,全身心投入到科技创新当中去,推动全社会树立尊重科学、求真务实、客观理性的风尚。
樊代明:通过立法推动医改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副院长樊代明对我国至今没有专门的卫生法表示忧虑。
他表示,在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里,如果做不到依法治国,完全靠红头文件和领导讲话,没有可持续性。人们再“无法无天”地干,医生就会被“无法无天”地砍。他建议通过立法推动医改。
陈赛娟:推进学术交流造福科研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陈赛娟对学术交流,特别是大型国际学术会议的重要意义深有体会。
她建议,要进一步发挥大型学术会议的功能,更好地推进国内外学术交流,应当注重以下几点:首先,精心组织是关键,不能一味追求数量,而应以质量为第一要求;其次,在会议主题的选择和设置上,应当抓住热点,讲究实效;此外,应当关注各个研究领域的发展,邀请领域内高水平专家参会,细致组织感兴趣和有需要的听众,开展尽可能广泛的讨论。
邓中翰:以自主芯片决胜人工智能时代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中星微电子董事长邓中翰在今年两会上建议,加大科技创新投入,以自主芯片决胜人工智能时代。他认为,近些年来,我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积累与发达国家差距不大,若能在战略层面制定系统的推进计划,会给我国带来实现弯道超车、提升综合国力和影响力的绝佳机会。
为加速我国自主芯片研发进程,他提出:鼓励和支持国家科研单位和芯片企业间建立长期和深层的合作机制;加大对自主芯片开发的投入力度,在目前重点支持制造企业的同时,注重对芯片设计企业的经费支持;支持设立地方性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鼓励社会各类风险投资和股权投资基金进入芯片技术领域;鼓励和支持国内人工智能企业协调行动,以自主芯片技术为基石,建立中国乃至世界的智能新生态,在人工智能时代的角逐中实现弯道超车;建立推动芯片产业发展的高端人才基金,制定“芯片产业千人计划”,吸引国外优秀人才回国创业、就业等。
李兰娟:要充分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教授李兰娟的呼吁关系到科技评价体系改革。
她说,屠呦呦在中国传统中医药方面做出巨大贡献,她研究的青蒿素,最后被临床所接受,治疗了大量的病人,尤其是让非洲的很多病人有了药可以医治,也得到了国际的认可。从此事中可以得到启发,评价一个人的成果,不能只看写了几篇文章,还应该看这个成果最后在转化生产力方面起到什么样的作用,是不是真正得到了实践的检验,得到了历史的检验。
面对许多科研成果还处于“沉睡”状态,她认为,亟需建立一个科技成果转化平台,为研究和产业搭建桥梁。而在科技成果转化当中,应制定推行相关政策,包括科研人员的待遇等,只有把科技人员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只有激励科研人员,才能把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把科技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我们的科技强国才能实现。
曲久辉:要坚持区域生态一体化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曲久辉表示,生态保护与环境治理要形成区域协同、综合治理的机制。在经济结构、产业布治理,山水林田湖统筹保护。
他还建议,要树立因势利导、绿色发展的理念。根据不同区域的环境承载力,制定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规划。充分利用本地资源发展绿色产业,比如吉林省白山市开发优质矿泉水资源,同时严格控制运行中的生态破坏及旅游开发,这样的做法就很好。
姚檀栋:搬掉压在基础研究上的“三座大山”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所长姚檀栋,建议要搬掉压在基础研究上的“三座大山”——调查表格多、总结报告多、检查评估多,改变目前基础研究项目中人员经费最高只有20%的设限标准,夯实支撑长期发展的基石。
要同时并重国家战略需求提出的重大科学问题和国际前沿热点科学问题;要采用相对稳定的支持模式,促进系统和持续的重大成果产出;要大力提升基础研究的国际化水平,提升国际合作和国际计划在基础研究中的支持比重,建立基础研究的国际化评审体系,将独立的第三方评价体系和先进的国际评估机制结合,实现基础研究评估的科学性、公正性和权威性。
- 资讯
-
-
《科学中国人》杂志社记者证2024年换证人员公示
根据《国家新闻出版署关于开展2024年第七版新闻记者证全国统一换发...
-
“一猪两用-食用猪和医用猪”专场报道
2024年7月,正值夏季火热时节,各界专家齐聚科技创新之城——深圳,参加...
-
“2024前沿科学创新大会”在深圳召开
科技改变世界,创新引领未来! 2024年7月12—14日,“2024前沿科学创新...
-
当年累得坐马桶就睡着的科学家,成为今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
里程碑 笔者第一次见到薛其坤院士是在2019年年初,他领导团队完成的“量...
-
45岁用一篇论文解百年难题,85岁他站上国家最高科技领奖台
从跋山涉水扛着机器测量,到航空遥感再到卫星遥感,测绘遥感学科领域随...
-
这些科学家和标志性成果获得国家科技奖励!了解奖项分布与获奖特点→
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今天揭晓。一大批贡献卓越的科学家和标志性成果...
-
《科学中国人》杂志社记者证2024年换证人员公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