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登录科学中国人官方网站!!
新浪微博|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声音

    发布时间:2017-10-12

卢耀如(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矿业大学教授)
  任何一项工程在施工前,必须做好地质环境勘察以及有关地质环境与地质灾害的评价,要如实反映客观自然条件并作出正确评价,而且要终身负责。同时,必须有一定的时间开展勘探研究,相对大型的工程则要有深入的研究工作成果作为防范可能存在的地质灾害的依据。
  为减少工程的困难,减少施工事故,我提出了6个“超前”,即超前进行地质研究,超前进行风险预案,超前准备相应器材、设备,超前探测有关地质信息,超前进行重大问题处理,超前准备避难处。
  曾经有个长几百公里的轨道工程,一路需要开挖很多隧道,施工中克服了很多地质难题。剩下的最后300米恰巧在断层带上。有关工程人员认为没问题,想抢工期,打算一两个月就打通。当时我坚决反对。即使就短短300米,也要严格按照6个“超前”程序来做,如果不认真做将来可能出问题。结果,这最后的300米多施工了一年多。这个例子深刻说明,搞工程建设千万不能骄傲自满,自始至终都应当兢兢业业地认真进行。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九层之台起于垒土。科学真谛验于实践,伟业大厦稳在基础。”这是我近些年用以鞭策自己的。我认为,必须重视地质勘探,必须把勘探、设计、施工三者结合起来,密切注意一些潜在的问题。只有认识了地质条件,工程的设计、施工才能与自然和谐相处,才能减少工程产生的危害。
  
  
刘双江(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副所长)
  我们都知道,青霉素的发现延长了人类寿命。利用好一种微生物,就能拯救成千上万的个体生命,微生物的强大魅力值得我们去深入探索。当前必须把微生物研究提高到国家战略高度,强化微生物在解决人类健康、环境保护、能源等重大问题方面的作用。
  我认为,只有这样,在微生物研究和开发上拥有良好基础的中国,才能开发属于自己的微生物组资源和技术研发重大工程,让微生物组产生的巨大潜在效益渗透到工业、农业等领域,并持续“发酵”,进而影响国计民生。
  针对未来我国的微生物组研究路线图设计,我认为,未来将是微生物组的时代,我国的微生物组学以及研究技术必须走向世界及时代前沿。不过,如今还有大量微生物在人体外难以进行人工培养,这些都限制了对微生物组的认识。在当前的国际形势和国家需求下,独立自主地启动微生物组研究计划,将更好地服务于我国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为此,我建议,如果能从国家层面统筹制定相关计划,将使学科得到整体性提升。此外,通过建立国家微生物组数据中心,利用大数据开展微生物组资源和技术开发,并在实施过程中回答实际的科学应用问题,积极开展人体微生物组、农作物微生物组、环境微生物组等方面的研究,可以全面发挥出我国在微生物资源研究以及测序技术等方面的优势,从而循序渐进地开展好人体、农业环境、传统发酵等方面的微生物组计划。“在此基础上,未来将会引发一轮新的微生物研究和开发热潮,创造出新的经济增长点。”
  
  
郭华东(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研究员)
  “一带一路”是一个突破性、全局性的国际倡议和国家战略,涉及65个国家、44亿人口,是建国以来我国最大的国际合作计划,具有范围广、周期长、领域宽等特点,是一项长期、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其推进实施面临全球气候变化、自然灾害频发、生态环境恶化、水资源短缺等诸多不容忽视的挑战、问题和风险。
  为有效应对“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各类挑战,我们应当充分发挥科技的作用。空间对地观测技术宏观、快速、准确探测地球的特点,为人类认识地球提供了新视野,为地球环境研究提供了新方法,能为“一带一路”建设和沿线国家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决策支持。
  在空间对地观测领域,目前我国已形成由资源卫星、气象卫星、海洋卫星、环境卫星、高分卫星、遥感卫星系列和北斗导航卫星等组成的空间观测体系,卫星接收站网基本实现“一带一路”地区数据全覆盖。
  国家有边界,对地观测无国界。空间对地观测技术是唯一可以将“一带一路”作为整体系统进行大范围、多尺度、长周期、空间无缝和时间连续认知的手段,用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生态环境格局、全球变化影响、海洋与海岸带、自然灾害、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城镇化等方面的研究。“一带一路”国家面临诸多共同的可持续发展问题,需要通过加强国家和利益相关机构间的紧密合作共同应对。通过双边和多边国际合作,推动空间信息共享与技术合作交流,开展对地观测技术对“一带一路”的空间认知,是实现“一带一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张伯礼(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
  在中药现代化进程中,中药大健康产业悄然形成,市场规模已经达1.5万亿元,已经形成横跨一、二、三产业的跨行业、跨区域的长产业链,对调整产业结构,增加就业岗位,农民脱贫致富,维护生态,服务医改等方面,具有突出的综合效益。
  中药大健康产业发展,还需要走“提质增效”的道路,落实“中国制造2025战略”。目前,我国医药制造水平普遍处于“工业2.0”水平,实现了管道化、机械化。下一阶段,要推动制造技术升级,推动中药生产技术水平向“工业3.0”“工业4.0”迈进,实现数字制造、智能制造、绿色发展。中医药走向国际的前提是世界需要中医药,而科技是中医药走出去的翅膀,翅膀越硬飞得越高、飞得越远。中医药国际化是一个过程,基点在内,练好内功,把中医药研究的功课做好。
  将中医药原创思维与现代科技结合,将产生原创性成果,将开拓新的研究领域,将引领生命科学的发展,为我国解决医改难题作出贡献。科
  
分享到:
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