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登录科学中国人官方网站!!
新浪微博|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詹庆明:在城市规划领域逐梦前行

    发布时间:2017-11-03

本刊记者  徐亚楠

  
  
  著名的现代建筑大师贝聿铭曾说过:“对于一个城市来说,最重要的不是建筑,而是规划。”这句话对于现如今城市化进程如此之快的中国而言,依然适用。众所周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历了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城镇化进程,城市发展成就举世瞩目。但是,随之而来的一系列问题却越来越突出。
  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教授詹庆明所从事的地理信息系统与遥感技术在城市规划与管理中的应用研究,就是从宏观的角度针对中国不同地区所出现的不同问题进行分析、解决,为城市发展注入能量。
  
结缘城市规划 用心致力科研
  
  说起与城市规划领域结缘的历程,詹庆明直言这其中有偶然性也有必然性。本科时,詹庆明主要学习的是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由于成绩优异,从武汉测绘科技大学毕业后,詹庆明获得了留校任教的机会,当时学校适逢与荷兰合作,培养城市规划领域的师资力量,詹庆明便被选去荷兰进行学习,从而与城市规划领域的研究产生了密切的联系。
  与从建筑学的角度来进行城市规划不同,詹庆明所学习的方向则更加强调的是信息技术本身的应用,将城市看作一个大系统,通过研究它不同子系统的发展状态,诊断其运行状况,然后针对其出现的问题采取更加系统的方案进行解决。进入城市规划这一领域之后,詹庆明通过自己掌握的先进的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从宏观到微观层面开展了一系列的项目研究工作。
  2010年,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城东北部山区突降特大暴雨,引发特大山洪地质灾害,造成1557人遇难,284人失踪,针对这一事故,詹庆明团队从规划的角度进行了一系列思考,从村镇防灾减灾规划的角度来切入分析,成功获得了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的支持。在研究中,他们对舟曲泥石流所造成的巨大灾害进行了两方面分析:一是人们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在山上修建房屋加深了植被破坏,使岩土裸露,在雨水冲刷和浸泡下形成了泥石流;二是没有预留出针对特大暴雨灾害的排洪沟,从而加重了事故的严重性。在这种情况下,詹庆明团队采用无人机摄影测量、激光扫描技术采集更精准的现场地形地貌和道路建筑信息,通过岩土力学分析模型、规划支持系统等技术从城市规划的角度对其进行了风险评估和建设适宜性评价,对禁建区警戒区等进行划分,为避免此类灾难的发生提供了科学管控依据。此外,针对全国有将近2/3的乡镇都在丘陵和山区这一现状,詹庆明团队还选取了湖北神农架林区作为其应用示范点,为乡镇防灾减灾规划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引领团队发展 自信面对挑战
  
  作为团队的带头人,詹庆明时刻在推动着团队的发展,和学院老教师们,率先垂范,孜孜不倦地投入到各类科研项目的申请与研究中,以此来带动年轻的科研学子们从小项目做起,慢慢深入研究,不断成长。现如今,团队的主攻方向主要围绕在从自然规律以及人的活动规律入手去确定更科学的规划方案,围绕这一方向,詹庆明团队还对武汉、福州、漳州、洛阳等地的通风廊道进行规划,将自然环境的改善和大数据应用作为主攻方向,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工作。
  我国的城市规划与国外相比难度更高,城市化进程跨越式发展、研究所需要的基础资料不健全、没有严格的制度监管等,这一切都对规划方案的科学性与可持续性造成了一定的影响。虽然困难重重,但是詹庆明还是对这一领域未来的发展保持着乐观的态度。他说:“现在我们进入了一个非常好的发展机遇期,随着技术的发展,各类传感器设备越来越多,我们对城市这一复杂系统的认知会越来越深,越来越全面,规划方案也会越来越精准、越来越科学。”
  在时代所创造的机遇和条件下,詹庆明无惧挑战,他表示,今后还会继续带领科研团队更加自信地投入到这一领域的研究工作中!
  

分享到:
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