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本刊记者 张 闻 鲁长国 来源:科学中国人 发布时间:2017-10-11
前言:“大医者,大慈恻隐身怀仁术,胸存远见腹有良谋。”这便是母其文近三十年科研路的最佳写照。因为不甘平凡,他从四川的一个小县城走向了世界。因为心怀梦想,他漂洋过海,全身心投入于医学影像领域研究中。因为心怀感恩,他学成归国,将自己所学毫无保留奉献给家乡的医学事业。从少年到青年,从青年到中年他用坚定而又执著的信念,谱写着一名科学工作者的人生篇章与梦想!
母其文是南充市中心医院副院长,四川省“千人计划”特聘专家,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磁共振学组委员,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磁共振专业委员会精神影像与脑功能学组委员,四川省卫生厅学术带头人然而,自始至终贯穿他人生的称呼还是——医生。
人生历经五十余载,母其文的人生经历丰富而又璀璨。长久以来,他始终将自己的青春和梦想融入于医学影像学这一领域,履行着作为一名医生的使命,为了用自己所学造福更多人而奋斗着、努力着。
人总要走向远方,走向远方是为了让生命更加辉煌。他曾在国内及欧美知名大学、医院做研究,却最终回到故乡南充,全身心投入南充市中心医院的临床与科研。
现如今,他仍保持着最初的赤诚,为了将远程临床医学影像诊断服务模式推广到更多地方以及将交互式经颅磁刺激磁共振功能成像造福更多病患而不懈努力着!
从国内到国外 三十年医学逐梦之旅
母其文的成长经历是现如今千千万万农家弟子用汗水与奋斗实现梦想的最佳写照。
20世纪60年代,母其文出生于四川省南充市蓬安县,在那个并没有很多大学生的年代,他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于1983年,顺利考入了重庆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而那里也就成为了它医学梦开始的地方。
医学系的课程涉及很多专业知识的学习,在学习影像专业知识的时候,母其文发现CT的断层成像很先进,可以很清晰地逐层观察到人体组织,由此,他对这一领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深入其中学习了很多相关的专业知识。
母其文说:“早期的求学和工作经历让我接触、学习到了很多方面的医学知识,找到了自己的兴趣爱好,而且影像专业与临床各个科室都有联系,可以了解更全面的医学知识,提供更多的科研、学习的机会。”而这一切,都为母其文今后专注地在医学影像领域的科研上做出一些成绩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大学毕业后,母其文被分配到南充地区人民医院(现南充市中心医院)放射科CT室工作,在这段期间,他并没有停止自己在科研领域的探索,而是结合当时的临床需求和实际检查操作中的问题,开展了CT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1991~1995年这段时间,母其文和工作伙伴们一起,相继开展了CT图像回顾性重建及临床应用,CT图像视频反转图像、任意重建技术及临床应用研究,体视学、多田公式、CT定量测定颅内血肿体积及临床应用的研究,其中两项研究获得了四川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项获得了四川省卫生厅科技奖二等奖。
1996年,为了能够在专业领域进行更加深入地学习,母其文考入了北京医科大学(现北京大学医学部),师从著名放射学家谢敬霞教授,从事早老性痴呆的影像学研究,在专业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科学探索的道路永无止境。博士毕业后,为了能在不同环境下,感受不一样的科研氛围,提升自己的专业研究水平,母其文选择前往法国波尔多大学医学院,从事神经放射学博士后研究工作。之后,他又相继在美国威斯康星医学院、美国南卡罗来纳医科大学进行脑刺激功能成像研究、功能成像研究转化为临床的博士后研究工作。
在国外期间,母其文的主要研究课题是:神经系统疾病的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包括药理性磁共振成像研究、迷走神经刺激的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经颅磁刺激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弥散成像、灌注成像等方面的研究,并在科研方面取得了诸多优秀成果。
2004年,在迷走神经刺激的研究中,母其文和乔治、博林博士等同事一道,在国际上首次用磁共振功能成像检测到不同脉冲宽度迷走神经刺激的急性颅内效应,该项研究发表在美国生物精神学杂志(影响因子11.07),为美国FDA批准治疗难治性抑郁症提供了影像学依据。在工作记忆的研究方面,他们首次采用了功能磁共振技术发现了基线活动水平可以预测睡眠剥夺的易感性,研究成果发表在了美国睡眠医学杂志及行为神经科学等杂志上。
在国外学习、工作多年来,母其文收获满满,这些经历不仅培养了他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更让他在为人处世方面时刻恪守着求实、诚信的准则,要求着自己,勿忘初心,不断前行。
回国致力科研 造福家乡百姓
走得再远,母其文也从未忘记自己的祖国,更没有忘记那个把他抚养长大的家乡。母其文说:“我觉得国内的科研环境这些年一直在进步,越来越好,现在国内外科研环境、条件的区别已越来越小了。”一直以来,在他的内心,那个将自己所学贡献于祖国医学事业的愿望,一刻都没有更改过。
母其文回到了自己熟悉的平台,继续科研之路,并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成果。其所主持的“远程影像诊断平台的研究与实践”就是其回国之后所进行的一项重要工作。
区域化医学影像共享平台,是更高效、更安全的影像服务系统,是临床医学影像的发展方向,在美国工作时母其文就比较关心这方面的问题,也有了一些想法。美国的区域卫生信息组织(Regional Health Information Organization,RHIO)建设方兴未艾,已经比较普遍,但还没有一个适合中国国情的成熟模式。2011年,回国工作后母其文很希望将这一想法付诸实践,探索远程影像诊断模式,尤其是适合中国欠发达地区的模式。一方面,根据2009年国家出台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南充市成为了国家及四川省公立医疗机构改革的试点城市。另一方面,针对南充市的医疗现状,通过区域卫生信息化,均衡区域内医疗资源,提高基层的医疗诊断水平,解决基层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困难迫在眉睫。在这种情况下,母其文的想法得到了南充市有关部门和南充市中心医院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由此开始了南充市临床医学影像中心的建设。
2012年1月,南充市卫计委批复同意了南充市中心医院设立南充市临床医学影像中心的建议,随后母其文和其团队成员们配合南充市卫计委在全市乡镇卫生院进行了摸底调查。调查发现,南充市医学影像资源总体水平不高,分布极不平衡。因基层医院人才匮乏、配套设施设备匮乏,很多乡镇卫生院的X光机尚未投入使用,甚至个别的X光机到位一年多了尚未开箱安装。投入使用X光机的乡镇卫生院也因缺少专业技术人员,操作不规范,曝光和位置有瑕疵等,效果不理想。同年5月,他们还参观考察了上海、大连等地的集中/远程影像中心。经过充分的调研、人才准备、技术和资源的查询和准备后,于当年年底,南充市中心医院提出了南充市临床医学影像中心建设和服务模式方案,旨在通过医学影像数字化、区域医学影像共享,整合市属广大基层医疗机构闲置的影像设备资源,规范医学影像检查诊断流程。
在南充市发改委、卫计委、财政局及其他相关部门的领导和支持下,南充市临床医学影像诊断中心建设于2013年1月启动,并于2013年5月1日正式上线运行。期间,南充市发改委、卫计委、财政局出台了系列关于机构设立、收费、社保医保转账划分的政策,理顺地区和部门的关系,保证了项目的顺利实施。
南充市临床医学影像诊断中心自2013年5月1日上线运行以来,创新的医疗服务模式、政策支持和稳定的软硬件环境使平台发挥了较好的效果。中心依托南充市中心医院雄厚的医学影像技术力量,通过数据中心和区域内网络连接,由各乡镇卫生院将所拍影像片子通过数字网络传送到诊断中心,普通诊断在2个小时内下诊断书,急诊立即进行诊断,并第一时间将诊断结果回传至乡镇卫生院。诊断中心运行后,基层患者就地享受了高质量的医疗服务,节省了费用——基层医疗机构医保报销比例较高,减少了重复医疗、交通等费用。基层医疗机构提高了诊疗服务质量,充分利用了存量医疗资源,并且所有影像处理及分析全部实时在线应用,基层医疗机构不需要建立数据库,降低了影像数字化的门槛。截止到2017年8月末,影像中心已经联通基层公立和民营医院共88家,影像中心为44.5万人次基层医院就诊患者提供了医疗服务,诊断医学影像73.9万份,日均诊断影像近500份,是全国连接基层医院最多、上传影像数量最大的医学影像平台之一。基层偏远地区患者当地就诊,接受三甲医院高质量诊断服务的模式在四川省属首家,在全国亦居领先地位,为均衡南充市放射医学医疗资源和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的困难做出了较大的贡献,在国内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力。
南充市远程临床医学影像诊断平台的应用研究获得了2014年度四川省医学科技奖(成果推广类)一等奖。该项目的服务模式被评为四川省卫计委医疗适宜技术推广项目。
交互式经颅磁刺激技术的新突破
除了推广南充市远程临床医学影像诊断平台之外,母其文另一工作重心就是在推广和应用交互式经颅磁刺激技术项目。
众所周知,磁共振技术虽然临床应用了几十年,但目前仍然是医学影像检查中比较先进的技术。经颅磁刺激技术由英国学者于1985年首先创立,是一种利用脉冲电磁场和交变电磁场产生的感应电流作用于大脑中枢神经系统,改变大脑皮层神经细胞的膜电位,影响脑内代谢和神经电位活动,从而引起一系列生理功能反应的一种大脑皮层刺激方法,具有无痛、无损伤、无X线辐射等优点。交互式经颅磁刺激磁共振功能成像技术能让科研人员、临床医务工作者在经颅磁刺激治疗过程中直接“看”到人脑神经网络协调活动改变,并以此调节治疗参数达到最佳治疗效果,同时为人类探索和发挥脑认知功能开辟了新的途径,将被广泛应用于认知学科、神经病学、精神病学、康复医学、小儿脑损伤等临床治疗与研究,目前仅在为数不多的发达国家开展。
从2012年6月开始,母其文就在南充市中心医院成功开展交互式经颅磁刺激磁共振功能成像技术项目,在国内率先用交互式经颅磁刺激磁共振功能成像技术检测到首例人脑经颅磁刺激过程中脑功能网络的改变。此项目的成功开展,能让科研人员、临床医务工作者在脑功能刺激成像过程中直接“观察”到人脑神经网络协调活动的改变,并以此调节治疗参数,达到最佳治疗效果。该技术的应用,填补了国内交互式经颅磁刺激磁共振功能成像的空白。目前,正用于情绪障碍如抑郁症、运动功能障碍、认知功能障碍、睡眠障碍的影像学机制探讨及临床疗效评价。
母其文说:“目前心脑血管疾病在我国的发病率很高,且大多数患者发病后都伴随一定程度的运动功能障碍、认知功能障碍或情绪障碍等,交互式经颅磁刺激功能磁共振成像可以很好地将神经康复手段与功能影像学相结合,能够及时帮助、直观观察、了解康复治疗的效果,更好地服务于神经系统疾病的康复。”现如今,他们结合先进的脑刺激技术开展了交互式经颅磁刺激功能磁共振成像等技术,这些技术对研究神经疾病的康复机制是非常先进的方法。目前,母其文团队已发表经颅磁刺激功能磁共振成像项目相关学术论文14篇,其中SCI论文9篇(最高影响因子达到8.3)。
勿忘初心 坚定未来发展方向
从事科研多年来,母其文获得了多项奖励。例如: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中华医学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四川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等。此外,母其文还入选了科学中国人2016年度人物,四川省人民政府授予的2017年度“天府友谊奖”,这些都是对他科研成就的重大肯定。
辛劳付出,寒暖自知。荣誉之前,是鲜花的拥簇。荣誉的背后,却是母其文无数次科研攻关的不眠之夜。
一段段科研攻关的故事仍在他的脑海中记忆尤深。在中华医学会科技进步奖项目“MRI新技术开发及临床应用”研究中,母其文团队采用磁共振定量分析的方法对阿尔兹海默型痴呆疾病相关的脑结构,包括海马结构、杏仁核、内颞叶记忆系统等进行了非常系统的分析研究。他们首次发现了健康老年人的海马结构、杏仁核的体积随着年龄增长逐渐减小,侧脑室体积随年龄组间增大,为早老性痴呆的研究提供了较早的影像学依据,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先进性。
其实,这一项目进展的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顺利。起初,项目所得到的结果跟他们最初的假设并不一致,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并没有放弃,而是选择先推翻以前的假设,对所有数据按年龄段、性别分组重新进行分析,终于在不断尝试下,印证了课题假设。
目前,母其文团队的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项目刚刚结题,国家外专局、四川省科技厅、南充市科技局的项目以及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瑞金医院、奥泰医疗系统有限公司合作开展的科技部重大研发项目也在稳步进行当中。
未来,他们还将致力于远程医学影像诊断平台服务模式的逐步推广,把这种服务模式推向全国,让更多的基层老百姓能通过远程影像诊断的模式在偏远乡镇享受到三甲医院的诊断服务,更大程度地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助推分级医疗和医联体实施。另一方面,他们还要把交互式经颅磁刺激功能磁共振成像进行推广和应用,更好地应用于神经系统疾病的康复中。
从事科研多年来,工作占据了母其文大部分时间,白天做医院、科室的管理工作,晚上和周末还要进行科研实验。他说:“现如今,医院影像科已经建设成为了四川省医学甲级重点学科,所以更应该继续努力把科室的技术、水平及科研能力推向更高的台阶。”
出于对医院、科室团队建设、水平建设需求的责任,包括人才的培养、新技术的开发、诊断水平的提高、科研能力的提升的愿望,母其文一直在这条路上不断努力着,他说:“我的工作态度就是务实,想干就干,要干就干好!”
回首已是千山路,母其文献身医学影像事业痴心不改、终生不悔!从一开始,母其文就深知自己内心最想要的是什么,对于接下来的挑战,他也早已做好准备,在自己选择的这条医学之路上,继续竭尽全力,笃定前行!
- 资讯
-
-
2024年中国科技传播论坛暨中国科技新闻学会第十七次学术年会在京召开
11月24日,中国科技新闻学会主办的2024年中国科技传播论坛暨中国科技新...
-
《科学中国人》杂志社记者证2024年换证人员公示
根据《国家新闻出版署关于开展2024年第七版新闻记者证全国统一换发...
-
“一猪两用-食用猪和医用猪”专场报道
2024年7月,正值夏季火热时节,各界专家齐聚科技创新之城——深圳,参加...
-
“2024前沿科学创新大会”在深圳召开
科技改变世界,创新引领未来! 2024年7月12—14日,“2024前沿科学创新...
-
当年累得坐马桶就睡着的科学家,成为今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
里程碑 笔者第一次见到薛其坤院士是在2019年年初,他领导团队完成的“量...
-
45岁用一篇论文解百年难题,85岁他站上国家最高科技领奖台
从跋山涉水扛着机器测量,到航空遥感再到卫星遥感,测绘遥感学科领域随...
-
2024年中国科技传播论坛暨中国科技新闻学会第十七次学术年会在京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