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01-16
本刊记者 杨 娇
人们通常把能源、材料、信息和生物技术看作是近代社会发展的四大支柱。在这之中,能源是整个世界发展和经济增长的最基本驱动力,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因此,对能源的研究与合理利用至关重要。
“能够深入能源领域研究,我很自豪。”清华大学电机系助理教授魏韡如是说。从踏入这一领域以来,他就一直将此作为自己的信念,不断前行,突破,实现着作为一名科研人的价值。
求学路上 积累前行
清华是魏韡科研梦开始的地方。2004年,他以优异的物理竞赛成绩保送进入清华大学电机系,经过4年的学习与积累,在专业方面有了很大的提升。本科毕业之际,凭借自己优异的成绩获得了直博的机会。
过去十几年间,风、光等新波动性能源大量接入电力系统,给系统运行调度带来一系列难题。魏韡敏锐意识到鲁棒优化方法可以解决聚纳大规模新能源电力系统的调度决策问题,随即以此作为博士研究的课题,开辟了电力系统鲁棒调度研究新方向。在他的不断探索与努力下,其博士论文获得了“清华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他署名通讯作者的论文“一类电力系统鲁棒优化问题的博弈模型及应用实例”还获评为“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力优秀学术论文”。
博士后期间,魏韡还前往康奈尔大学和哈佛大学进行了为期一年的交流访问,期间他又将研究对象拓展到多个耦合的能源网络,利用博弈论研究其协同优化运行,这又与近年兴起的“能源互联网”方向不谋而合。博士后出站后,他选择留校任教,在能源领域研究中继续自己的探索之路。
潜心科研 成果丰硕
参加工作以来,魏韡在梅生伟教授团队中,作为核心骨干参与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项目“聚纳大型风光发电的电力系统智能调度与控制的基础研究”,以他的理论研究成果为基础开发的光伏发电鲁棒调度与柔性控制一体化调控平台,实现了青藏高原光伏电力的最大化消纳,为青海电网实现“绿电7日”保驾护航。
由于电动汽车保有量不断提升,充电设施亟待规划建设,以及共享经济的出现,交通系统的电气化与智能化也是魏韡现今的研究方向之一。他的研究致力于通过电力市场等手段引导交通系统中车辆的路径选择和均衡分布,从而在未来城市电动汽车普及的情况下为缓解交通拥堵等顽疾提供可行的方法。
从事科研以来,魏韡取得的研究成果丰硕。他的研究成果作为“工程博弈论”的核心组成部分,出版在专著《工程博弈论基础及电力系统应用》中,在学术界产生较大影响。此外,他还受聘担任多本国际期刊的编委,包括IEEE Transactions on Sustainable Energy及IET Renewable Power Generation等著名期刊,已经逐渐成长为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年轻学者。
无畏艰难 不忘初心
研究成果满满,但其背后的艰辛孰能知?因为魏韡的研究方向对数学基础要求较高,电气工程专业出身的他除了阅读专业文献外,还花了整整4年时间钻研运筹学与博弈论,直到现在还保留着每周阅读两篇数学经典文献的习惯。科研没有捷径,他常用一句话鼓励自己:“The difference between ordinary and extraordinary is that little extra”。
常棣之华,鄂不韡韡。这无疑是对魏韡科研人生的最好诠释。因为对科研的热爱,魏韡一刻都没停止前行。路漫漫其修远兮,他将不忘初心,在能源领域研究中追寻新的突破!
- 资讯
-
-
《科学中国人》杂志社记者证2024年换证人员公示
根据《国家新闻出版署关于开展2024年第七版新闻记者证全国统一换发...
-
“一猪两用-食用猪和医用猪”专场报道
2024年7月,正值夏季火热时节,各界专家齐聚科技创新之城——深圳,参加...
-
“2024前沿科学创新大会”在深圳召开
科技改变世界,创新引领未来! 2024年7月12—14日,“2024前沿科学创新...
-
当年累得坐马桶就睡着的科学家,成为今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
里程碑 笔者第一次见到薛其坤院士是在2019年年初,他领导团队完成的“量...
-
45岁用一篇论文解百年难题,85岁他站上国家最高科技领奖台
从跋山涉水扛着机器测量,到航空遥感再到卫星遥感,测绘遥感学科领域随...
-
这些科学家和标志性成果获得国家科技奖励!了解奖项分布与获奖特点→
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今天揭晓。一大批贡献卓越的科学家和标志性成果...
-
《科学中国人》杂志社记者证2024年换证人员公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