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3-12-27
——记浙江农林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土壤学科
本刊记者 黄 健
土壤是环境要素之一。随着人口的增长以及社会对自然资源需求的增加,土壤这种人类赖以生存的、有限的资源,在农业可持续发展、全球环境保护以及城市建设等方面的重要性日益明显。
浙江农林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土壤学科的老师们多年来致力于森林土壤与生态研究,为之付出了巨大的心血。在他们心目中,苦心钻研是为了环境的保护,为了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为了建设更美丽的中国。
智慧凝聚 光芒绽放
土壤学学科成立于1958年,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省级重点学科,承担国家、省部级和国际合作项目52项。在南方森林土壤肥力、林地土壤退化机理及森林土壤微生物等方面形成鲜明的研究特色,在国内具有了一定的影响。团队现有专职人员22人,其中教授7人,浙江省“千人计划”1人,具有博士学位的18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浙江省教学名师2人,入选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第二层次2人,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1人,浙江省高校“三育人”先进个人2人。这是一支年轻、有活力、素质高的学术队伍。
执著科研 探索明天
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及其生态功能是团队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他们通过系统开展长期集约经营经济林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演变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深入揭示森林土壤碳、氮库转化的微生物学过程;提出基于不同林分的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指标,建立了强度经营经济林土壤生物学质量评价的指标体系,形成了有效控制经济林土壤质量退化的专项技术;研究菌根真菌对有机污染土壤的修复效应及其内在机理,建立了有机污染土壤生物联合修复的成套技术体系。
在国家大力推行“沃土工程”项目的背景下,团队围绕“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应用和推广,先后在宁波宁海县、余姚梁弄镇、湖州市、金华武义县、温州平阳县、嘉兴秀洲区等地进行人员培训、技术咨询与项目合作,指导、参加了浙江省部分地区的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工作与新农村生态建设,得到了地方单位的一致好评;开展了食用菌菌渣资源化利用技术,并在水稻田进行了大面积推广。
“研究组今后将重点开展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以及施肥与农产品品质的相关关系等方面研究,加大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大幅提高农产品的经济效益。”徐秋芳教授说。
同时团队研究了森林土壤碳库容量、碳组分及其结构的时空变化规律,系统开展了经营措施对土壤碳库组分与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研究,探索了碳—硅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植硅体碳汇及其调控技术的内在机制;建立了生物地球化学碳汇计量方法,探明了经营措施对土壤碳过程的影响机制,构建了以NPK平衡施肥、有机—无机肥混施、林下植被管理、生物质焦炭输入等为核心技术的经济林土壤增汇减排技术体系。
此外,课题组与浙江省林业厅合作,共同开展了全省范围内森林土壤碳库调查研究,构建了全省森林土壤、枯落物的碳库图件,估算了全省森林土壤碳库分布。以上研究为综合评价森林土壤的碳汇功能、建立健全的森林生态系统碳库统计和评价体系提供数据支持,并为政府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发展低碳经济、改善生态环境提供决策依据。上述成果发表在《Global Change Biology》、《科学通报》等SCI期刊上,引起了国内外同行的广泛关注。
“今后5年,我们力争在大尺度区域土壤碳汇功能评测、中—长时间尺度碳汇功能及其机理、土壤碳汇功能提升理论与技术及气候变化与生态系统硅—碳循环耦合等方面做出重大突破。”徐秋芳教授充满信心地说道。
- 资讯
-
-
《科学中国人》杂志社记者证2024年换证人员公示
根据《国家新闻出版署关于开展2024年第七版新闻记者证全国统一换发...
-
“一猪两用-食用猪和医用猪”专场报道
2024年7月,正值夏季火热时节,各界专家齐聚科技创新之城——深圳,参加...
-
“2024前沿科学创新大会”在深圳召开
科技改变世界,创新引领未来! 2024年7月12—14日,“2024前沿科学创新...
-
当年累得坐马桶就睡着的科学家,成为今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
里程碑 笔者第一次见到薛其坤院士是在2019年年初,他领导团队完成的“量...
-
45岁用一篇论文解百年难题,85岁他站上国家最高科技领奖台
从跋山涉水扛着机器测量,到航空遥感再到卫星遥感,测绘遥感学科领域随...
-
这些科学家和标志性成果获得国家科技奖励!了解奖项分布与获奖特点→
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今天揭晓。一大批贡献卓越的科学家和标志性成果...
-
《科学中国人》杂志社记者证2024年换证人员公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