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本刊记者 夏 炎 来源:科学中国人 发布时间:2014-01-08
作为一名长期宣传报道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的记者,我和我的同行往往只关注于这些著名科学家们的求学经历、科研成果和社会影响,而忽略他们同时又是教育领域的专家,他们对教育问题也有自己的深刻思考。诸如竺可桢、钱学森等科学前辈,曾提出过“竺可桢之问”和“钱学森之问”。本次采访对象是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原院长路甬祥,他虽年逾古稀,但依然活跃在科普教育第一线。我们在对他提出一些科技前沿问题的同时,也请他谈一谈所关注和思考的教育问题。
本刊记者:近年来,3D打印产业以其“增材制造技术”备受关注,更被誉为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标志。请您谈谈对增材制造技术与产业发展的看法。
路甬祥院士:产品生产技术的革新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回顾3D打印的发展历程,最早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由于受到两次工业革命的刺激,18-19世纪欧美国家的商品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为了满足科研探索和产品设计的需求,快速成型技术当时已经开始萌芽,例如Willeme光刻实验室在这个时期开展了商业的探索,可惜受到技术的限制没能获得很大的成功。3D打印的概念,国外早在几十年前就已提出。《经济学人》杂志曾将这种技术列入第三次技术革命范围。而伟大发明所能带来的影响,在当时往往是难以预测的。1750年的蒸汽机如此,1450年的印刷术如此,1950年的晶体管也是如此。
最近20多年,由于激光束流和数控技术的发展,使得有可能根据某个三维设计的图像,通过三维数控和分层熔融堆砌的方法来制造零部件,这是制造工艺中的创造。过去一般的制造都是采取切削加工,或者锻打铸造成型的,多是采取制造一个毛坯型腔,然后锻打铸造成型,然后还要精加工。3D打印则是采取增材的方法,它融合了计算机辅助设计、数控加工、材料、激光或等离子束流等新的科技进展和技术手段,是计算机辅助制造跟增材成型完美的结合。这样做,在一些难熔融、难加工材料的零件加工中具有优势,比如钛合金,熔点比较高,采取钛合金粉末通过激光,用熔融分层堆积的方法一次成型,这在航空航天钛合金精密零件制造中有比较优势。以前零部件设计时候要考虑加工工艺的可行性,而现在只要想象得出来,设计得出来,采用分层堆积的办法都可以一次做成。这就使得航空航天零部件设计更加自由,重量更加减轻,结构更加合理,性能可以更加提升。现在已经有很多成功的应用案例,国外有,国内歼十飞机中一些零部件也已经采用3D打印制造。
第二个典型应用领域是生物医学工程。每个人的牙齿、牙床都不一样,修补牙齿要与牙床骨骼完全吻合,现在可以用X光成型的技术取得牙床图像,通过软件处理获得要修补牙床的三维图像,直接用适合的材料打印出适合的牙齿。同样,骨科中需要修补的部件也可用3D打印直接做成……3D打印对于生物医学工程个性化制造是最适合的。
用3D打印制造试样也能起到高效的作用。比如,采取计算机辅助设计,设计新的手机,可以通过3D打印把三维的设计图像打印成为样品,不仅可以看,组装后还可以直接应用,做出一些样品给用户试用,取得用户的反馈,从而缩短新产品的研发周期,降低研发成本。在目前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竞争激烈的情况下,这既节省成本又高效地赢得优势。3D打印的功能把计算机辅助设计、数字制造紧密联系起来,继续发展下去,可以作为桌面系统,配置到学校,配置到家庭。使得每个人可以通过自己的设想设计出喜欢的产品,并且用3D打印出产品,不管是幼儿园儿童,还是大学生。3D打印对鼓励创造和设计提供了很好的平台,以后会有很大市场。美国政府已经开始为1000所学校(包括中学)配置3D打印的设备,为培养下一代制造方面的优秀工程师做准备。我觉得中国也可以这么做。更富有想象的3D打印,只要有设计图像,有多样的材料供给,便可以实现不只是单种材料构成的零部件,还可以打造复合材料的零部件,甚至可以直接打印集成电路,减少复杂工艺装备的投入。
当然,用3D打印成型,还需要相关技术的发展和配合,但前景是可以想象的。甚至还有人认为3D打印可以打造活的器官,我觉得这是一个很伟大的目标,虽然目前看来还遥远一些。不过打印器官模型现在已经可能了,采用多种色彩性能的高分子材料,直接打印出一个心脏、血管和器官组织。只要你了解心脏的构造,将其转化成为三维数字图像,原则上都可以打印出来,但是打印活的器官还需要一点时间。
3D打印有很好的前景,可以构成未来网络制造、智能制造强有力的新手段,当然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大批量的生产,如果用3D打印一个个地打,能耗和效率并不见得是最优的,它更适应的是个性化制造。很多专家认为,一项新技术出现,人们对它的期待往往很高,但它要实现目标走的路也远要比人们想象得长。
我们要积极支持发展这些新出现的技术。我相信,3D打印将会和传统的工艺结合起来,成为未来制造业新的发展方向,成为新的生产方式。我始终认为,未来要满足多样化、个性化需要,需要逐步实现个性化定制生产;另外一方面,未来的定制生产,还需要信息化、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融合的规模化生产。3D打印在支持规模生产方面也有用武之地,比如用它来制造模具。我在常州看到用数控喷砂的办法直接打印出发动机的铸造模型,可以批量地铸造发动机,这就是3D打印和传统工艺的结合。3D打印技术还处于开始发展的阶段,美国、中国、欧洲几乎同时起步,这也给我们制造了机会。通过努力,我们可以在3D打印这样的新兴技术领域走到国际前列。中国工程院和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已经对它进行了一项战略咨询研究,提出了关于加强3D打印的研究发展。包括3D打印技术在内的制造新技术发展,在我国是可以大有作为的。现在我们还无法预测,3D打印在未来将如何改变这个世界。
本刊记者:网络信息技术对国家安全、信息社会至关重要,关系到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团结稳定等各方面。“棱镜”事件和早先的“维基解密”事件充分印证了这一点。而当前我国网络信息产业从硬件(CPU)、软件(Windows)、数据库(Oracle)到网络大多采用国外的技术,您如何看待这一现象?
路甬祥院士:网络信息技术安全的问题我一直在关注。现在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覆盖了我们几乎所有的生产生活和社会管理,它带来的是整体效率的提升,包括生产、生活、管理模式的革命,另外一方面也肯定带来新的安全问题,比如信息的泄露、滥用,网络上的道德伦理,个人、团队、国家有目的地非法窃取信息等等都可能发生。所以在发展信息技术应用的同时,必须加强对信息安全的关注,改善信息安全的管理,同时要构建网络虚拟空间的道德伦理规范、法律制度。这对提高功效,降低负面危害、促进持续发展十分重要。
斯诺登事件出来之后,网络安全问题更加引起重视,而在此之前,网络安全问题也是客观存在的。其中主要包括两个问题:一、我国银行系统,包括一部分政府系统所使用的计算机服务器,许多是外国公司的产品,包括软件也多是微软的。并不是说外国的产品就一定有问题,但是有的的确有后门,有的是故意留下的,也有一些并非是主观故意的,但客观上是可以被人利用。软件也有同样的问题。我们应当更理性地分析,国产的软件也会有漏洞,也可能被不良的团体或组织利用,存在安全隐患。二、数据库的问题。我们国家的很多数据库存储和管理节点还是在美国,这也是一个不安全因素。一方面要发展我们的硬件技术,海量的数据库还要放在国内,但是这不是绝对的,网络的特点就是互联互通,即使把一些主要的数据库放在国内,还是要跟国际上沟通,而只要沟通就有安全漏洞存在。更重要的是要掌握防范非法窃取信息的方法,建全网络安全立法,倡导道德伦理,提升监管手段和能力,还要有先进的安全软件,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够真正做好,同时要完善国际合作的规范,签署网络道德法规国际条约,维护全球网络安全。网络这是一把双刃剑,效率与安全也是矛和盾的关系。举个例子,科技界有科学数据自由获取公约,参加了这个公约,数据库尤其是基础科学数据库就要开放,这是很好的事情,但是,也要遵守基本准则,要保护商业秘密、国家机密、个人信息,不能任意透露。
网络安全是人类文明进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涉及面很宽,不可能只靠技术手段来解决,还要依靠法律、国际公约、伦理道德的规范。要靠专业部门,也要靠每一位网民来共同遵守和维护。
本刊记者:“求是”是浙江大学前身求是书院的名字,1938年经竺可桢校长提议成为浙大校训。而“求是创新”是1988年您当校长时,校务会议决定通过的新校训。从那时起,浙大的发展日益迅猛,创造了新的辉煌。请您谈谈当时增加“创新”作为浙大校训的背景和您对“求是创新”的理解。
路甬祥院士:“求是”的渊源可以追溯至浙大的前身求是书院。求是书院自创建之日起,就提倡“务求实学,存是去非”,并在师生中逐渐形成了“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以尽一已职责”的“求是”校风,并一直延续到以后的浙江大学。抗战期间,浙江大学西迁流亡办学,历尽艰难困苦和生死别离,使竺可桢校长对“求是”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浙江大学的历任领导人在继承和发扬求是精神的基础上,都强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开拓创新精神。自那以后,浙江大学逐渐形成了“实事求是,严谨踏实,奋发进取,开拓创新”的优良校风。
我接任浙大校长之后,曾做过毕业生社会表现的调查。浙大毕业生在求是学风上做的是比较好的,而在开拓精神、组织能力、领导意识、创新意识方面,还有不足。当时就分析思考这是为什么?结果发现主要是对“求是”精神的理解不全面。往往认为,有十分能力只承诺七八分职责,而留两三分余地,这才是实事求是。我认为,如果社会有需要,自己又有七八分能力,差的两三分可以通过学习提高来适应,或组织其他力量合作协同来满足。“求是”是求真唯实,求真是永无止境的,要不断开拓创新去认识。许多事物的开拓发展,不能重走老路,要靠开辟新的途径。比如生物制造,生物资源由单细胞生物演化至现今,经历了40余亿年的进化,进化出生物多样性和许多神奇的功能,是取之不尽的知识宝库,人类可以利用它,改进技术创新的能力,比如仿生学等等,可以创造出比天然生物界有更高效率的、更加符合人类需求的某些功能。通过调查研究,我们认为在当今快速发展的时代,只讲“求是”不够,还要讲创新,于是在1988年5月5日,校务会议决定以“求是创新”为新时期浙江大学校训。我觉得“创新”是对“求是”的继承和弘扬,求是和创新是永恒的真理。
本刊记者:浙江大学老校长竺可桢曾向浙大新生提问,“第一,到浙大来做什么?第二,将来毕业后做什么样的人?”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先生也曾提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您曾经是浙大的学生、老师、校长,也是中国改革开放时代的科学家和教育家,如果请您来问的话,会是什么样的问题?
路甬祥院士:竺校长问得很根本,激励和启发了一代代浙大学子;而钱老提出了针对中国教育体制的一个很尖锐的问题。他们的问题,对我们很有启发和激励,值得不断思考。
如果我要问的话,就不再问学生。我要问这样两个问题:一、学校要教给学生什么?二、社会最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其实我在浙大从教、从研和在科学院工作期间也一直在思考这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学校要教给学生什么?我认为肯定不仅是知识。学校给学生的知识总是有限的,知识是个海洋,是个不断发展的宝库,学生毕业后还需要终身学习。更重要的是,学校要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培养学生创新创造的自信心,要教给学生学习思考、实践创造的能力,也要教给学生自学、思考能力的同时,还要学会与人交流合作的能力。只有这样,学生才可以在社会上做出贡献,人生的梦想也才会得到更好的实现。中国的教育传统,往往过多地注重知识的灌输,重视知识的掌握。所灌输的那些知识,看看学生掌握了多少,这成为了考试考核的标准,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灌输、考试、再灌输、再考试……这样的循环,干扰了学生的自我探索精神,压抑了创新创造的兴趣和信心。这是问题的所在,必须要转变过来。一个人与生俱来就有探索世界的欲望,一睁开眼睛就要观察世界,能够爬行就要触摸事物,问题是怎么引导和培育他,既要鼓励他探索客观世界的好奇心和信心,也要培育他探索客观世界的能力。这就要随着年龄的发展逐步培养,而不要约束。所以我主张提倡教育和实践的结合,教育跟科研、社会实践的结合。现在一流大学都强调教育和科学研究结合,这并不完整。社会实践不是科学实验可以替代的,科研实践当然也是一类实践活动,但它多是人为设计的,往往是可以重复的,社会实践包括生产实践等等,是很难事先规范和设计的,它是复杂的、多样的,也很难重新再现的,所以社会实践跟科学实践有不同。我们既要提倡教育和科学研究的结合,同时还要提倡教育跟社会实践结合,要提倡学企结合。比如,你是学新闻的,如果不到媒体去实习,你不太可能充分体会作为一名记者,一个媒体人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和可能带来的社会影响,这点在学校是很难学到的。现在有的学校已经在往这方向努力,我觉得还要加大努力的力度。
从科学家或者其他领域的杰出人才成长过程来看,他们也并非都是靠学校培养出来的,有许多离开学校在社会上实践发展才成为杰出人才。远一点说,爱迪生,原来是个报童,没读过书,但从小就有探索精神,得到母亲和社会的鼓励和支持,通过发明实践不断提升自信心,在探索中不停地学习知识,一生数千项发明,光是电灯就照亮了人类前行的道路。近的有比尔·盖茨,他进过哈佛一年就不想念了,创办了自己的公司,他也成功了。你说他的成功是哈佛的功劳么?我觉得不全是,更主要的是他对软件的理解超乎常人,还有比较强的组织管理创新能力。再比如乔布斯,大学门没进就创业了,我相信现在没有一个智能终端的公司可以摆脱苹果产品的影响。中国的马云、马化腾也不是一流大学毕业的,照样也可以在做出大成绩,他们搭建的平台影响了中国人的生活,改变了中国人生活的方式、商业的模式,也带动了上百万人的就业,几亿人运用他们的成果交友、网购、丰富自己的生活。这说明一个人的想象力、创造力、合作的能力是最重要的。对人要真诚诚信,对工作要敬业,在做好本职工作的过程中不断有创造和开拓是最重要的,同时要有理想信念,遵守法纪和伦理道德底线,我相信这些对学生最重要,立德才能够立人。另外,学校不能以某个学科强,就不断投放资源,不断增招学生,这样结构就可能失衡,而要考虑社会需求。教育要满足的是两个方面,一是经济社会发展对人力资源的需求,对人才的需求,二是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教育需求。这两方面应当是有机统一,不能把热门专业越办越火,而把社会需要的专业忽略掉。只有两个需求有机统一,上学有好学科、毕业有好工作,才能大家都满意。因此,学校的专业结构设置要不断适应社会需求。
第二个问题: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社会需要有道德、知识、能力和梦想追求的人,不仅要有从事研究发展的人才、有经营管理的人才,更多的是有专业技能的人才、各行各业有担当的人才,这样社会发展才能协调。如果能回答好这些问题,我们的教育环境一定能更好,更理性。我国高技能人才比较短缺,而一些学科的毕业生找工作比较难,这反映的是教育结构问题。国家提倡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但现在高中阶段职业教育和普通高中的比例是1比1,这样的比例是不是最佳?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职业教育培养的技能型人才与普通教育培养的学术型人才相比,哪方面的数量应该更多一些?这很值得思考,这方面德国、瑞士、荷兰等都是有经验的。
本刊记者:由中科院、中宣部、教育部、科技部、工程院和中国科协等单位共同主办的“科学与中国”院士专家巡讲团已经走过了整整十年的历程,先后举办了近千场报告活动。2013年9月,您作为巡讲团成员给贵州大学的广大师生们作了《提升创新设计能力,促进创新驱动发展》专题讲座。您这样热心科普事业,这一定和您的学习、工作经历有关,请您谈谈自己的想法。
路甬祥院士:科学价值在不断创新,创新是重要的,永恒的;另外科学技术的社会价值体现是普及和应用,是广大人民群众掌握科学技术知识,掌握正确的科学方法,传承科学精神。科学技术只有通过广大公众的参与,通过普及应用才能变成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所以科学普及和创新一样重要。
科学家其实有两个责任,一是要不断创新,另外一方面要做科学普及工作,我做的科普工作主要在两方面,一是沟通科学院跟媒体的联系,希望通过媒体宣传新的科学知识、科学发现、技术发明,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方法;二是科技创新本身要回顾科技发展历史,认知科技创新的规律,展望未来科学发展的态势。并把回顾与展望介绍给公众,从历史发展中体验科技创新的规律,来体验科学经验和方法手段的创新;前瞻科技的未来,激励公众尤其是青年人投身科学,开拓未来的科技创新。现在我可以有更多一些时间来做科普工作,我每年结合重要纪念日,做些回顾,联系当前实际和科学的发展的一些科学未来的展望,观察国内外科技政策方面的热点、存在的一些问题,谈一点自己的看法和读者分享。
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科学的普及、科学文化素养的提高,是非常重要的。
本刊记者: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第一次阐释了“中国梦”。他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请谈谈您心中的“中国梦”。
路甬祥院士:全面建成社会主义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光需要产值上提升,发展方式也要转变,使得每个人都能共同参与实现中国梦,共同分享中国梦。我想中国梦也是由每个人的梦想追求所组成的,中华民族有共同的梦想和追求,但每个人都不同的兴趣和爱好,有自己的梦,我觉得个人、家庭、企业跟国家是一个整体,现在提倡中国梦,正能量,就是要把大家的智慧、梦想、力量汇集起来,共同努力来实现。习主席在美国的时候也说中国梦和美国梦有许多是相通的,说明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是人类共同的。现在世界的发展,经济上已经是全球融合,中国梦的实现过程中也必须加强国际交流和合作,既要深化改革也要扩大开放,把全世界的智慧、力量、经验跟各民族的优势都学习借鉴过来,成为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养分。一个人要有梦想,要脚踏实地从现在做起,通过艰苦努力,诚实劳动,智慧创造才能够人生梦想、实现中国梦。
本刊记者: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曾指出,我们要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参与国际事务,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努力为全球发展作出贡献。您认为全球性挑战主要有哪些?中国应该如何应对?
路甬祥院士:几乎所有重大问题都是全球性的。发达的交通和网络把世界联接成为整体,经济也已经全球化,许多面临的问题都是全球性的挑战,比如由美国引发的金融危机,后来导致主要经济体经济衰退,影响到全世界。欧债危机带来的欧洲的经济增长停滞、需求疲软,也影响到新兴国家的出口。所以需要大家共同努力,来保持全球经济复苏的势头,保持全球金融安全、经济复苏和持续增长,这需要全球主要经济体之间很好的合作才能够实现。再比如,生态环境问题有的是带有局域性的,水污染多数是局域性的,土壤污染基本是局域性的,但是气候变化就是全球性的,二氧化碳不管是哪个国家排放多少,温室气体都会带来全球生态环境的变化,另外还有海平面的上升,极地冰盖的缩小等等,这些问题都需要全球共同应对。各国承担共同有区别的责任,合理分担责任,要积极推广节能减排的技术,实现共赢发展,对大家都有好处。网络安全也是当前面临的新挑战,网络的特征就是全球互联互通的,当然要全球共同承担责任,共同遵守规则。粮食安全、健康安全的问题也是要全球共同应对。
- 资讯
-
-
2024年中国科技传播论坛暨中国科技新闻学会第十七次学术年会在京召开
11月24日,中国科技新闻学会主办的2024年中国科技传播论坛暨中国科技新...
-
《科学中国人》杂志社记者证2024年换证人员公示
根据《国家新闻出版署关于开展2024年第七版新闻记者证全国统一换发...
-
“一猪两用-食用猪和医用猪”专场报道
2024年7月,正值夏季火热时节,各界专家齐聚科技创新之城——深圳,参加...
-
“2024前沿科学创新大会”在深圳召开
科技改变世界,创新引领未来! 2024年7月12—14日,“2024前沿科学创新...
-
当年累得坐马桶就睡着的科学家,成为今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
里程碑 笔者第一次见到薛其坤院士是在2019年年初,他领导团队完成的“量...
-
45岁用一篇论文解百年难题,85岁他站上国家最高科技领奖台
从跋山涉水扛着机器测量,到航空遥感再到卫星遥感,测绘遥感学科领域随...
-
2024年中国科技传播论坛暨中国科技新闻学会第十七次学术年会在京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