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09-28
——记温州医科大学药学院教授王晓杰
□ 卫婷婷
在任何一个领域里,想要面面俱到都不是一件简单的事,科研中也是如此,很少有人能够既在基础研究领域里成果突出,又在产业转化方面卓有成效。而温州医科大学药学院教授王晓杰恰巧正是这样一位“全能人才”,多年来,她为打通医药产学研链条而一直努力着。
作为一名医药科研工作者,王晓杰始终把为患者解除病痛当作自己最重要的事情来做,在她看来,只要所研制的药品能对治疗疾病起到疗效,再苦再累都是值得的。“一定要在药物研发过程中体现自己的原创技术,这是我们做科研的价值所在,也是义不容辞的责任。”王晓杰表示。如今,她带着这份责任,已经在生长因子创新药物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中走过十几年的路程。新药研制并非轻而易举,其中的研发过程更是面临着千万重挑战,但在这条充满艰难险阻的药物研发路程中,王晓杰始终乐得其所,甘之如饴。
从中药到生物制药的成功转型
提起和药物的结缘,王晓杰坦言是机缘巧合,从选择了吉林农业大学药用植物专业开始,这种机缘巧合就渐渐演变成了兴趣所在。大学期间王晓杰跟随导师主要研究中药,虽然与生物制药并没有直接联系,但对她后来研究生物制药起到了良好的启蒙作用。大学毕业后,王晓杰果断拒绝了已经分配好的政府公务员工作,来到长春达兴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她从基层技术员做起,仅用3年时间就快速成长为这家于香港上市的公司从基层培养出来的最年轻的中层干部。回想起这段宝贵的经历,王晓杰直言这段经历对她在新药研发上的思路意义重大,她不再仅仅想要成功研制出药品,还要想如何将药品投放到企业中。
尽管在长春达兴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王晓杰积累了丰富的制药与管理经验,但在药品的实际生产与应用过程中,王晓杰还是时不时会感到力不从心,总觉得跟不上制药行业发展的脚步。而当时又恰逢我国生物制药企业发展得如火如荼,令王晓杰对其产生了向往之情。
与中药相比,生物制药的科技含量明显更高,但以王晓杰当时的学历与专业,并不符合。为了从事这一领域的研究,王晓杰决定报考吉林大学微生物与生化药学专业,并成功在研一时就获得了在长春市知名生物制药企业长春金赛药业工作的机会。
从中药到生物制药,其中要经历的困难可想而知,凭着先前的积累与刻苦钻研的精神,王晓杰以超出常人的努力为自己打开了生物制药的一扇门。通过硕士与工作阶段的学习与接触,让王晓杰的知识结构成功完成了从中药到生物制药的转型,也让她对生物制药的研究前景充满信心。从那时起,她更加坚定了自己将药物研发作为将来发展方向的决心。
随着在生物制药行业的深入,王晓杰的决心愈发坚定,也发现学无止境。由于硕士期间表现优异,毕业后王晓杰幸运地继续留在吉林大学攻读医学基因组学专业博士。站在了更高的平台,王晓杰觉得眼界变得更宽,追求变得更高,她也在生物制药研究中做出了多项突出成果。
探索创新药物研发新征程
只要道路是对的,就不怕路远,在王晓杰认定了制药这条研究之路后,她从未退缩过。博士毕业后,导师李校?教授为她提供了远赴美国南加州大学交流学习的机会。经过国内外的双面积累与沉淀,这位70后“海归博士”,跟随导师李校?教授主攻新药研发,在团队的支持与帮助下,她在新药产业转化与新药基础研究两方面收获了丰硕果实。
其中,在新药产业转化方面,王晓杰重点致力于生长因子在糖尿病及其并发症药物开发,并促进其产业转化。据悉,我国糖尿病患者占总人口的10%,也就是1亿多人口,但因糖尿病的不同类型,使其治疗越来越精细化,往往需要针对不同类型研发不同的药物。况且糖尿病患者需要长期用药,无论是在药物安全性还是治疗效果上,对新药研发及其产业转化的要求都会更高。
经过10年的努力,王晓杰成功研制出适用于糖尿病角膜溃疡的药物——冻干角质细胞生长因子(KGF2)滴眼液,用于治疗由糖尿病引起的干眼症等眼部疾患。值得一提的是,该药物不仅是她人生中获得的第一个一类新药的临床批件,也是整个温州医科大学获得的第一个新药临床批件。“在此基础上,团队接下来会对该药物展开临床研究,也会进一步向市场化转移。”王晓杰说道。的确,只有真正投入市场,才会使药物发挥切实的治疗作用,才能更好地造福万千糖尿病患者。
此外,糖尿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伤口往往不易愈合,而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则是一类具有促进创伤愈合、溃疡愈合、骨骼修复等多种功能的生物学活性细胞生长因子,但是aFGF蛋白在高水分状态下极易聚集失活,因此很难在临床上应用。为了攻克这个难题,王晓杰与生长因子新药团队已经数不清到底经过了多少次试验,也记不清有多少个夜晚是在实验室里度过的。最终在团队的共同努力下,王晓杰成功制备了以高分子材料卡波姆940和人血白蛋白等保护剂组成的高稳定性aFGF水凝胶,不仅克服了aFGF水凝胶的稳定性问题,还使糖尿病溃疡患者的截肢率降低至35%。
在新药产业转化方面获得多项突破后,王晓杰步履不停,又于2017年申报了有关治疗代谢2型糖尿病的药物。糖尿病治疗过程异常漫长且艰难,为了缩短治疗时间也为了减轻患者病痛,此次王晓杰研发的药物针对的是早期糖尿病症状的治疗,据悉评审结果将于今年9月揭晓。
除了新药产业转化方面,王晓杰在基础研究领域也丝毫没有松懈。2010年,她成功主持了第一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重点围绕治疗糖尿病角膜溃疡药物的机理进行研究。“研究药物机理,是打好基础研究的基石,能够更好地推动药物的产业转化,也会研发出更多的新的靶点药物。”王晓杰表示。
之所以能够在科研上取得多项成果,离不开王晓杰对科研的热爱与坚持,她从不怕没有基础,也不怕从零做起,无论做什么都力图做到最好。同时她也将这份坚定传递给学生,在授课时她传递的不只是专业知识和企业管理经验,还有对科研的执着与热忱。“这也是我的导师李校?教授传递给我的,和他在一起工作,仿佛永远不知道什么是累,在遇到困难时仍会信心饱满地迎难而上。”
如今的王晓杰希望将这份科学信念传递下去,她提到,一个国家的强大,需要医疗卫生的不断进步,要让老百姓真切地感受到我国自主研制药物的疗效,更好地服务于民。
虽然这条路还很漫长,过程也很艰辛,但做着自己最喜欢的事情,王晓杰动力十足,虽辛苦却快乐地前行着。她相信,未来自己在新药研制之路上会越来越顺畅,研制之路也会越来越宽。
- 资讯
-
-
《科学中国人》杂志社记者证2024年换证人员公示
根据《国家新闻出版署关于开展2024年第七版新闻记者证全国统一换发...
-
“一猪两用-食用猪和医用猪”专场报道
2024年7月,正值夏季火热时节,各界专家齐聚科技创新之城——深圳,参加...
-
“2024前沿科学创新大会”在深圳召开
科技改变世界,创新引领未来! 2024年7月12—14日,“2024前沿科学创新...
-
当年累得坐马桶就睡着的科学家,成为今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
里程碑 笔者第一次见到薛其坤院士是在2019年年初,他领导团队完成的“量...
-
45岁用一篇论文解百年难题,85岁他站上国家最高科技领奖台
从跋山涉水扛着机器测量,到航空遥感再到卫星遥感,测绘遥感学科领域随...
-
这些科学家和标志性成果获得国家科技奖励!了解奖项分布与获奖特点→
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今天揭晓。一大批贡献卓越的科学家和标志性成果...
-
《科学中国人》杂志社记者证2024年换证人员公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