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本刊编辑部 发布时间:2018-12-03
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副主任敖宗华讲解白酒金三角地区的发展现状
自从2003年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集团成立首家院士工作站以来,截至目前,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已建立院士专家工作站近5000家。院士专家工作站是我国院士、专家及其团队与企业等建站单位为优势互补、合作共赢而建立的长期稳定的产学研协作平台,已经成为科技高端智力服务创新发展的有效方式,同时也是中国科协围绕组织和动员广大科技工作者服务基层、服务企业,推进产学研结合的好创意、好形式。
为进一步发挥院士专家工作站示范引领作用,推动各地院士专家工作站提质增效,加强规范化管理,2016年以来,中国科协联合中国工程院开展了示范院士专家工作站评选工作,共评选出210家示范院士专家工作站。“2017年度示范院士专家工作站”评选中,四川省共有4家院士专家工作站入选,泸州占了两家,分别为泸州老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院士专家工作站和泸州北方化学工业有限公司院士专家工作站。
2012年,泸州老窖四川省院士专家工作站成立,这是泸州市首家院士专家工作站。
泸州老窖是行业内最早拥有“双国宝”文化遗产的企业。拥有始建于明代万历年间的国宝窖池群、1619口百年以上酿酒窖池、16个酿酒古作坊及三大天然藏酒洞,入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泸州老窖酒传统酿制技艺”经过了23代传承,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用科技创新推动传统工艺走向标准化、智能化,引领白酒产业的发展,是泸州老窖院士专家工作站最大的特色。
工作站引进院士2人,分别为著名微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邓子新,香料和食品添加剂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孙宝国。他们在工作站战略决策与咨询、人才发展计划与培养、科研成果应用与转化推广等方面给予了悉心指导。
工作站成立以来,与公司共同制定了从酿造产业链的上中下游布局产学研合作项目的思路,在酿造原料、微生物选育及发酵工艺优化、资源化循环利用、产品风味分析等方面对行业关键共性技术难题开展研究,先后承担了原“863”计划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星火计划项目等。
通过相关项目,全面系统地研究了白酒生产各个环境中微生物生态分布,建立了国内首个酿酒专用微生物菌种资源库,形成了人工窖泥培养核心技术、窖池养护核心技术及其配套的酿造核心技术等3大技术,促进了新窖成熟,提高了产品质量,在白酒生产中具有重要应用推广价值。创新了酿酒微生物功能强化和白酒品质提升技术,使出酒率较传统生产提高10%以上,优质品率增长15%以上,吨酒耗粮下降10%,酒质口感更协调,累计实现新增产值2.67亿元/年,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实现了科学研究和成果应用的无缝对接。建成了高粱种植、酿造生产、资源循环利用等多个产业化示范基地,仅凭借高粱产业链的延展,就带动基地农户增收4.2亿元,为“精准扶贫”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同时,指导项目参与企业新增产值26.25亿元,新增利税16.42亿元,产生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数年下来,泸州老窖院士专家工作站陆续与20余家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了紧密合作关系,成立了7个联合研究室,聚集了一支以院士牵头,由40余位专家和120余位配套研发人员组成的,勇于探索、结构合理的高素质科技创新、工程转化人才队伍。依托于院士专家工作站,泸州老窖与四川大学、江南大学等高校联合培养硕士72名、博士后23名,部分博士后出站后成为泸州老窖公司科研带头人,而进入其他知名企业的研究生也受到用人单位好评。
如今,以院士专家工作站为契机,泸州老窖已经形成了“研发—中试—产业化—企业服务”一条龙推进的技术创新体系,为中国白酒原产地经济圈(泸州酒业集中发展区)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为我国白酒行业科技创新助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注入了新动能。
- 资讯
-
-
《中国逻辑学大辞典(人物卷)》出版签约仪式在京举行
2月28日上午,《中国逻辑学大辞典(人物卷)》(原名《中国逻辑学家...
-
关于个别单位和个人冒用我社名义进行经营活动的声明
近期,我社接到反映有个别单位及个人,未经我社授权冒用“《科学中...
-
2024年中国科技传播论坛暨中国科技新闻学会第十七次学术年会在京召开
11月24日,中国科技新闻学会主办的2024年中国科技传播论坛暨中国科技新...
-
《科学中国人》杂志社记者证2024年换证人员公示
根据《国家新闻出版署关于开展2024年第七版新闻记者证全国统一换发...
-
“一猪两用-食用猪和医用猪”专场报道
2024年7月,正值夏季火热时节,各界专家齐聚科技创新之城——深圳,参加...
-
“2024前沿科学创新大会”在深圳召开
科技改变世界,创新引领未来! 2024年7月12—14日,“2024前沿科学创新...
-
《中国逻辑学大辞典(人物卷)》出版签约仪式在京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