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登录科学中国人官方网站!!
新浪微博|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专注改水改厕 共建美丽新农村

    发布时间:2014-01-05

——记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农村改水技术指导中心

本刊记者 孙长安

 

  走进位于北京市昌平区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农村改水技术指导中心(以下简称“改水中心”),首先映入眼帘便是“全国爱国卫生先进集体”的金色牌匾。
  2012年,由于多年来始终致力于农村改水改厕工作,促进农村环境卫生质量的改善,在爱国卫生运动开展60年之际,改水中心被全国爱国卫生委员会授予了“全国爱国卫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立足农村,推动改水改厕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农业大国。历史上,我国农村地区存在的饮水困难、饮用水水质不合格以及环境状况恶劣等问题,严重威胁农村居民的生活环境和身体健康。因水致病,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比较突出,阻碍了农村社会和经济的发展。
  1980年,联合国第35届大会发起“国际饮水供应和环境卫生十年”活动,争取实现“人人享有安全饮水与环境卫生”的全球目标。我国政府积极参加这一活动,将农村供水与环境卫生工作作为国家扶贫的重大战略要素,以解决广大农民因病致贫返贫的问题为重点,改善中国农村的饮水条件和环境卫生状况。
  为此,全国爱卫办筹备组建了中国农村改水技术中心,1991年正式建成后,负责全国农村改水改厕的业务指导和技术服务,并开展了大量的农村供水工程建设、卫生厕所和环境卫生建设、健康教育和人才培训工作。
  2002年1月23日,随着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的建设,卫生部将原预防医学科学院和改水中心等四家单位合并组建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改水中心也正式更名为现名称,作为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领导下的农村改水、改厕专业技术指导机构,承担起全国农村饮水和环境卫生相关监测、科研和技术指导工作,为农村疾病预防控制相关决策和规划提供技术支撑。
  20多年来,改水中心始终围绕农村改水改厕工作,立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完成了多项重要的科学研究与技术服务工作,推动我国的农村改水改厕工作不断向前发展,为提高我国农村饮水安全和环境卫生水平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完成世界银行贷款农村供水与环境卫生项目
  改水中心成立伊始,就积极参与世界银行贷款中国农村供水与环境卫生项目的管理和执行工作,先后开展了四期农村供水与环境卫生项目,覆盖了全国1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67个项目县,项目累计总投资超过6.8亿美元,使近2300万农村地区居民的饮水安全和环境卫生状况得到了显著改善,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世行项目的执行发挥了强大的示范作用,其探索建立的农村供水、环境卫生和健康教育“三位一体”模式,也成为后来全国其他地区以及众多发展中国家解决农村供水与环境卫生的样板模式。通过多年的项目执行,改水中心团队不仅优质高效地完成了项目目标,提升了团队的专业水平和执行能力,尤为重要的是,为全国培养了大量供水工程、水质管理、环境卫生、健康教育的专业技术与管理人才,打造了我国农村供水与环境卫生工作的核心队伍。
  ——建立完善农村饮用水水质监测系统
  为了更好地掌握我们农村饮用水水质卫生状况,自上世纪90年代初我国便开展了农村饮用水水质卫生监测工作。随着农村地区社会与经济发展,对于农村饮用水的水质卫生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适应新的需求,改水中心不断从技术上推动农村饮用水水质监测工作向前发展,从规范监测方案、优化监测指标、拓展监测范围、完善监测网络等方面入手,在全国组织开展了饮水安全工程、农村集中式供水和分散式供水水质监测工作,水质检测、监测能力逐步提高,监测网络不断完善,使得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在饮水监测队伍的建设上得到了加强。
  经过近20年的发展,尤其是2007年农村饮用水水质监测纳入农村改水改厕重大公共卫生专项以来,加大了专项经费投入,监测工作步入快速发展的轨道,如今已形成覆盖全国2007个县的农村饮水水质监测直报网络和覆盖全国5万余处农村饮水工程的饮水工程监测直直报网络,每年开展监测、监测的水样超过20万份,是我国农村地区在农村饮水与环境卫生方面覆盖最广、影响最大的监测网络,为有关部门和政府制定农村饮水与环境卫生科学决策提供了大量的数据基础和强有力的信息保障。
  ——开展全国农村饮用水与环境卫生现状调查
  2006年,为了掌握我国农村饮用水、改厕和粪便处理现状,了解农村垃圾污水治理等情况,改水中心组织开展了“全国农村饮用水与环境卫生现状调查”工作,这是自1986年以后,我国在此领域首次开展的全国性调查。
  这次调查覆盖了全国31个省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657个县,全面掌握了我国农村饮用水、改厕和粪便处理现状,了解了农村垃圾污水治理情况,为制定我国农村饮用水安全发展规划、提出农村改厕与粪便无害化处理,垃圾污水治理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推动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参与淮河流域癌症综合防治
  淮河流域癌症综合防治工作一直受到国务院的关注,是一项影响深远的民生工程。改水中心作为淮河流域癌症综合防治项目的参与单位,在开展淮河项目地区局部区域环境医学调查,初步掌握了项目地区农村饮用水和环境卫生基本状况的基础上,依托农村饮用水监测网络,在项目地区开展农村饮用水监测工作,为当地开展农村改水和环境卫生整治提供了基础数据,更好地掌握项目地区农村饮用水水质卫生状况和变化趋势,为评价淮河项目综合防治工作及其效果积累基础资料。
  ——推动和宣传农村改水改厕工作
  为了更好地推动全国农村改厕工作科学、规范开展,近年来,改水中心先后组织制订了《小康村环境卫生标准》、《农村学校改水该侧卫生要求》、《农村学校卫生厕所建造技术要求与图集》,出版了《中国农村学校无害化卫生厕所技术指南》、制作了《农村卫生厕所的建造与使用》光盘等材料,指导农村改厕工作。同时,改水中心也积极利用各种媒介,向广大农村地区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宣传和健康教育活动,向广大农村地区积极宣传卫生知识,帮助他们改善居住环境,养成良好卫生习惯,更好地保障身心健康。
  多年来,改水中心还围绕农村饮水和环境卫生的热点和难点,组织开展了农村地区集中式供水隐孢子虫污染与儿童感染现状调查研究、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水与环境卫生现状调查、“农村学校饮水与环境卫生现状调查”等大量的应用性研究,为推动相关领域的业务发展奠定了坚持基础。
  通过20多年来不断探索和积累,改水中心成功地实践了农村供水、环境卫生和健康教育“三位一体”有机结合的科学模式,为我国全面实施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建设奠定了基础,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创新合作,拓展业务领域
  
  多年来,在卫生部和中国疾控中心的领导与支持下,改水中心围绕农村地区的公共卫生工作,广泛开展国际、国内合作与研究,在农村改水改厕与环境卫生相关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2012年12月18日,在“中国妇女慈善奖”表彰大会上,陶勇研究员代表改水中心团队,接受了由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和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联合授予的“中国妇女慈善奖”荣誉称号。这个荣誉源于“大地之爱·母亲水窖”公益项目,改水中心作为项目支持单位,充分发挥专业优势积极参与其中,推动农村尤其是西部农村发展以“水窖”为主要形式的人畜饮水工程,提高受益农户尤其是承担着重要家庭和社会责任的贫困妇女的生存质量,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
  交流架起沟通的桥梁,打造具有国际视野的专业技术团队,是改水中心国际化战略的重要一环,通过“走出去、引进来”,有效地将国际先进技术和自身专业积淀相结合,不断拓展合作领域。
  近年来,改水中心通过与WHO、UNICEF、WB、ABD等国际组织建立的合作关系,先后开展了数十项合作项目,并籍此全方位地掌握相关农村公共卫生和疾病预防控制的需求和发展趋势。如与WHO合作开展“农村饮水消毒模式研究”,了解农村集中式供水水质消毒方法在控制饮用水微生物污染和确保饮用水生物学安全性的效果,确定更适合农村地区饮用水消毒使用的消毒模式;在UNICEF资助下,开展“干旱地区对学校水与环境卫生与学生健康影响研究”,通过对干旱缺水造成的农村学校供水、饮水、用水情况进行调查,评测学生的心理、卫生知识和行为,测量生长发育指标,并化验寄生虫感染情况,以确定干旱对学校和学生造成的长、短期的影响等。
  在保持与WHO和UNICEF合作的基础上,改水中心也积极拓宽与相关国内国际科研合作机构,在环境—水—健康研究领域扩大了影响,开拓了思路。中心与环境规划研究院和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等其他部门科研机构开展合作,并与澳大利亚昆士兰州智能水研究中心和英国南安普顿大学等建立了稳定的联系渠道。
  改水中心还积极参加国际会议,在国际舞台上展现中国在农村饮水与环境卫生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近年来,改水中心先后多次派人参加了由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组织的“社区主导的环境卫生全覆盖项目和环境卫生市场化培训和考察”以及“第三届东亚环境卫生部长级会议”等国际会议。
  为了搭建科技创新平台,改水中心近年来先后承办了“自然灾害环境卫生应急响应研讨会”、“农村环境卫生市场化研讨会”等多个专业会议,国内外专家共聚一堂,探讨农村饮用水与环境卫生的发展方向和理念;围绕农村改水与饮水安全、改水改厕与地方病防治、环境卫生与居民健康、改水改厕新技术研发等。
  在加强与国际国内的合作交流中,改水中心促进了业务工作的多样化,拓展了业务领域,为做好农村公共卫生和相关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做出了新的贡献。
  
以人为本,打造优秀团队
  
  作为团队的领头羊,改水中心常务副主任、党支部书记陶勇研究员本身就是一名长期坚守在科研和业务工作一线的知名环境卫生专家。尽管多年来他一直投身于农村饮水卫生与环境卫生整治工作,但他更关注的是如何带领改水中心团队积极参与并承担各项农村爱国卫生及相关工作,如何打造一支技术过硬、思想先进的一流团队。
  在专业水平建设上,改水中心作为一支国家级的专业技术队伍,不断整合技术力量,调整人才结构,提升专业水平,始终保持在专业领域的领先地位,并发挥行业带头作用。
  实验室是改水中心技术革新和项目开展的基地。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实验室配备了各类大型分析仪器设备和多种精密仪器,并将于2012年购入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电化学工作站等分析仪器设备,进一步提高检测能力,具备了国家饮用水卫生标准字表检测所需要的各种设备。
  为了加强科研管理,提高科研质量,改水中心组织制定了一系列科研项目管理办法,在课题申报、执行和评估各环节对课题立项设计、研究进展、调查分析和成果利用等进行评估,逐步实现科研管理规范化,提高了科研质量。在人员少、任务重、要求高的情况下,中心充分发挥科研人员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制定适度的科研激励机制,创新灵活的科研工作机制,优化了科研工作环境。
  作为国家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改水中心也积极投身到卫生救灾防疫工作中。哪里有灾难,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四川汶川地震、青海玉树地震和舟曲泥石流、云南彝良县地震……他们总是第一时间出现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工作现场,及时了解当地出现的各种问题并提出技术性指导,为政府部门制定应急救灾政策提供有效参考。他们与灾区人民共患难,齐心协力,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为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共同谱写了一曲曲抗震救灾的英雄赞歌。
  这是一个能战能胜的团队,这是一个荣誉累累的集体,他们荣获了“中央国家机关精神文明单位”、“抗震救灾卫生系统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他们中涌现了“全国三八红旗手”和“抗震救灾卫生系统先进个人”等杰出人物,但是在荣誉面前,他们并没有沉湎在过去,而是着眼于未来。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21世纪头20年的“中国梦”,而广大农村的发展是实现这个梦至关重要的一环,农村公共卫生工作任重而道远。谈到未来,陶勇研究员表示,改水中心将随着我国公共卫生和疾病预防控制体制的改变,顺应社会发展对于农村公共卫生工作的需求,充分利用其在农村公共卫生工作上的资源和技术优势,进一步明确工作职责和重点,大力拓展业务领域,推动各项工作又好又快发展,为做好农村公共卫生和相关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做出新的贡献。
  

分享到:
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