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02-19
欧阳明高(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
按照能源局的规划,到2030年我国化石能源发电比例将降低至50%,而恰巧新能源汽车的比例在那时也将达到40%~50%。这意味着电动汽车发展将与中国能源结构转型紧密交织、相辅相成。
在我看来,光伏发电将成为替代传统化石能源发电的主要方式。未来分布式光伏将与电动汽车储能相结合,新能源汽车消耗的电力也将从火力发电转变为光伏发电,能源系统将参与构建交通系统。电动汽车需要新能源,新能源也需要电动汽车,引起能源结构上的深刻变革。我们必须为电动车规模化之后的能源革命做好准备。
根据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的预测,2030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将达到0.8亿~1亿辆的规模。乐观估计,到2025年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将达到5千万~8千万的规模。电动汽车庞大的保有量,将促使中国能源结构出现变革。
“四位一体”的新能源系统,如果按照能源局的规划,预估电动汽车电池每天消耗电量将达到50亿度,加上储能电池用电量,预计2030年两者的日耗电量将达到100亿度以上。预计2030年国内日耗电量140亿度,其中存储在动力电池中的光伏电可以对电网进行反哺,这将是一场深刻的革命,也将带来几万亿元到十几万亿元的产业。
于起峰(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教授)
强军梦是国家的梦、军队的梦,也是军队科技工作者的梦。作为一名军队科技工作者,必须紧贴国家和军队重大战略需求,在推进国防科技自主创新中做出应有的贡献。推进国防科技自主创新,必须紧贴国防和军队的建设需求调整科研方向、完善科研内容、拓展应用领域,这样才能持续发展。尤其要善于从需求中凝练科学问题,结合自己的专业来研究,做别人做不了的事,从源头上创新,不能总跟在别人后面。还要搞好成体系创新,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理论、方法和技术,走在世界的前列,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实施科技强军战略多做贡献。
以光测图像技术为例。图像是当今信息时代最重要的信息载体之一。光测图像技术通过对图像进行分析和处理,测量目标有关特性参数、感知周围态势,为各种试验测试和装备使用等提供必要的信息和数据。近年来,光测图像技术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精度逐渐逼近理论极限,各种新方法、新技术层出不穷,应用领域越来越广,应用水平越来越高。作为从事这一领域科研的军队科技工作者,要紧密结合军事需求,充分运用光测图像技术解决国防和军队信息化建设、装备研制中相关的技术瓶颈问题。
吴伟仁(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
月球尚有许多未解之谜,“嫦娥”家族后续任务将更加惊心动魄。同时,探月工程也是中国由航天大国向航天强国迈进的标志性和带动性工程。目前,我们正在论证探月四期工程,后续还将开展无人探测,准备在月球南极着陆。
月球南极有的地方可以连续180多天有光照。而在月球南极一些陨石坑中长年无法被阳光照射到的地方,有可能有水冰存在。鉴于这些,我们希望未来在月球南极建立长期无人值守、短时间有人照料的科研站。
除此之外,中国还计划在2030年前后,研制出起飞质量约4000吨、直径10米的重型运载火箭,实现火星采样返回,并把中国人送上月球,在月球上留下中国人的脚印。
如今,中国正成为人类月球探索的主力军,在中国探月计划中受益最大的将是科学。
人类的本性就是要探索未知世界。月球对我们来说是一个神秘而又未知的世界,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去探究它,真正地认识它。探测月球也会加深我们对地球和对自身的认识。自古至今,很多国家都对月球抱有崇高的敬意和探索的欲望,所以前赴后继、百折不挠地去探索月球。如果我们在月球探索中取得更多进步,也可以为人类做出更大的贡献。
姚建铨(中国科学院院士、天津大学精密仪器与光电子工程学院教授)
当前,正在酝酿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已呈现出一些值得关注的特点:工业互联网、能源互联网、车联网、物联网、太空互联网等新网络形态不断涌现,智慧地球、智慧城市、智慧物流、智能生活等应用技术不断拓展,正在形成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的信息网络环境,对人们工作和生活需求做出全方位及时智能响应,将带来人类生产方式、商业模式、生活方式、学习和思维方式等方面的深刻变革。互联网的力量将借此全面重塑这个世界和社会,使人类文明继农业革命、工业革命之后迈向新的“智业革命”时代。
《中国制造2025》对未来10年推进制造强国建设做出全面部署。要从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必须坚持创新驱动,把智能制造作为制造强国建设的主攻方向,把夯实工业基础作为制造强国建设的重要支撑,把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制造强国建设的着力点。随着新一轮工业革命的到来,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未来制造业中的作用愈发重要。新一代信息技术将在未来的工业化、信息化领域发挥巨大的影响。
- 资讯
-
-
《科学中国人》杂志社记者证2024年换证人员公示
根据《国家新闻出版署关于开展2024年第七版新闻记者证全国统一换发...
-
“一猪两用-食用猪和医用猪”专场报道
2024年7月,正值夏季火热时节,各界专家齐聚科技创新之城——深圳,参加...
-
“2024前沿科学创新大会”在深圳召开
科技改变世界,创新引领未来! 2024年7月12—14日,“2024前沿科学创新...
-
当年累得坐马桶就睡着的科学家,成为今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
里程碑 笔者第一次见到薛其坤院士是在2019年年初,他领导团队完成的“量...
-
45岁用一篇论文解百年难题,85岁他站上国家最高科技领奖台
从跋山涉水扛着机器测量,到航空遥感再到卫星遥感,测绘遥感学科领域随...
-
这些科学家和标志性成果获得国家科技奖励!了解奖项分布与获奖特点→
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今天揭晓。一大批贡献卓越的科学家和标志性成果...
-
《科学中国人》杂志社记者证2024年换证人员公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