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登录科学中国人官方网站!!
新浪微博|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学术观点

    发布时间:2014-01-05

人才培养是航天事业首要战略


  从目前情况看,中国航天人才队伍正处于壮年期,载人航天队伍平均年龄在34岁左右。而在科研一线,我们的主力军大多是“80后”,35岁以下的占75%;总设计师以“60后”、“70后”为主。这个年龄结构非常适合航天事业的持续发展和创新发展。老一代航天人甘当人梯,主动让贤;领导敢于压担子,善于搭舞台;针对个人优势,因材施用,这是目前培养年轻航天人才的三大特点。‘大家’是院士、国家级的专家;“帅才”是能驾驭整个工程的大师;“将才”是领域领军人物;“全才”是综合性人才;“专才”是专业领域人才。另外,航天人才培养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方面,就是航天精神。“严肃认真、周到细致、稳妥可靠、万无一失”十六字方针和“‘两弹一星’精神”已成为年轻航天人才成长的精神财富。前一段出现过高学历人才不愿在一线干的情况,因为一线工作压力大、待遇低。前几年,像清华、北大、北航这些学校的学生,我们是招不来的,优秀人才的第一选择是出国,第二选择去外企,第三选择去政府。最后实在没办法了,才会选择航天事业单位。这几年国家对航天事业的宣传比较多,使航天科研人员有了荣誉感,但仅靠荣誉感吸引人才并非长久之计。需要在精神和物质上给一线科技人员更多的关心,这样才能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为国家航天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中国科学院院士、制导与控制专家 包为民
  

基础研究的“无用之用”实堪大用


  应该深刻认识基础研究的“无用之用”,高度重视产业突破的“无中生有”。基础研究始终是“科学—技术—生产力”这一链条中的首要因素,人类在高科技上取得的种种伟大成就,从信息技术、核科学技术、激光技术到生物科学技术等,无不植根于基础科学。基础研究的活跃程度与水平以及原创成果的数量和质量,决定着一个国家的创新能力和水平。原始创新看似百无一用,其实无用之用,实堪大用。多年来,从中国科大高水平基础研究中产生的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技术成果,培育了50多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企业。原始创新推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一开始或许市场较小、产业规模不大,但他们是突破性创新甚至是革命性创新。通过原始创新产生变革性技术,再通过培育新兴战略性产业,来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提升我国创新能力、改善产业结构的重要途径。这应该成为一流研究型大学科技创新管理的重要理念。原始创新推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一开始或许市场较小、产业规模不大,但他们是突破性创新甚至是革命性创新。因此,要敢于“无中生有”,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推动产业突破。通过原始创新产生变革性技术,再通过培育新兴战略性产业,来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提升我国创新能力、改善产业结构的重要途径。这应该成为一流研究型大学科技创新管理的重要理念。
  ——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物理化学家 侯建国
  

建设创新型国家 科技人员责任重大


  我最关心的议题还是如何建立创新型国家。现在时间已经很紧张了。当前,仍应当加大对科技的支持力度,加强科技管理,提高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率。相比十年前,我国科技与经济发展脱节的现象已明显好转。最近几年,我国从国家战略需求的角度实施的一系列重大科学工程都取得了重大科研成果和广泛的经济社会效益。如神舟九号飞船的成功发射、航母的建成、歼—20的研制成功等等,都代表了我国高技术的进步。与此同时,我国在基础科学方面也取得了很多成果,例如大亚湾中微子实验等,都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现在的问题是,由于企业的研发基础仍较薄弱,因此,要一下子把企业的主体做起来还面临许多现实的困难。在当前情况下,加强企业的创新能力,离不开科研机构的帮扶,所以积极推动科研机构与企业的有机结合也是科技人员义不容辞的责任。
  ——中国科学院院士、粒子物理学家 陈和生
  

地下排污急需相应执行标准及监管措施

  由于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排放、化肥和农药的超量使用、垃圾场的淋滤和地下油罐的渗漏等原因,我国地下水正遭受着越来越严重的污染。曾有中国地质调查局的专家指出,中国90%地下水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污染,64%的地下水污染严重。近些年,地下水被大量超采,在地下形成了大面积的地下水漏斗,更加剧了地面污水向地下水的倒灌。中国地下水污染已呈现由点向面演化、由东向西扩展、由城市向农村蔓延、由局部向区域扩散的趋势。灌溉用水的污染也会影响农产品的质量。污染物排入河流、湖泊后,甚至能导致某些水中生物的灭绝。实际上,政府部门针对企业排污及污水处理标准出台了相应政策,以将工业发展对环境的负面影响降到最小。但一些不法企业却将那些含有难以降解的剧毒致癌物的工业污水废液,悍然排入地下。除了挖渗坑、渗井偷排外,为了躲避查处,有的污染企业还会用高压泵将大量污水直接注入地下,南方一些企业甚至将污水排入地下溶洞。由于我国污水、废液处理方式的不当及排污技术的不成熟,地下排污无疑成了我国地下水污染的罪魁祸首。
  深井灌注作为一种安全的地下排污方式,对地质条件、挖井深度以及深井的安全保护度要求极高,并且难以经受地壳运动的长期考验。对于这种新型的地下排污方式,我国在技术层面上是基本可行的,但要完全做到安全向地下排污,还需要相应的执行标准及监管措施。
  ——中国工程院院士、水资源专家 王浩
  

地衣资源,被轻视的瑰宝


  荒漠化治理是世界性难题。对于那些年降水量少于或等于200毫米的荒漠地区,植树治理荒漠化不具有可操作性。树木虽然是很好的固沙植物,但其存活需水量过大。很多树栽下去没问题,过不了两年,它将地下水吸干后,只能面临死亡的结果。相比之下,地衣、苔藓等微型生物具有明显的优势。地衣具有缺水休眠的特性,生命力非常旺盛。适合种树的地方可以种树。连树都种不活的地方,可能只能依靠地衣等生命力顽强的微型生物发挥固沙作用了。
  以地衣为代表的许多微型生物具有独特的基因特征,有抗辐射等特性。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在地衣中有希望提取出有效的抗癌成分。因此,地衣研究中未来一个很有前途的方向是医疗用途的发掘。作为一项刚起步不久的研究,经费不足是这一应用面临的最大困难。现在的科研体制与几十年前相比有了很大变化。过去是大科学式的战略部署;现在则是分门别类的各自研究。特别是一些管理层的人也从具有战略眼光的领导人换成了有研究背景的科学家。这就会面临隔行如隔山的问题。希望地衣研究未来能够得到更大的重视。
  ——中国科学院院士、地衣真菌学家 魏江春
  

海量数据处理要瞄准信息服务


  过去,计算机以计算为中心,而近几年,国内外专家都意识到了数据的重要性,认为新的科学时代已经到来,即从海量数据中寻找科学规律。通过参加的一些项目,发现目前我国对收集海量数据还有些办法,但对处理海量数据基本没有办法。“数字海洋变成智慧海洋”等概念,其中就涉及到海量数据的收集和处理技术。到底收集来的数据是为何种对象服务?如果是想做信息服务,那么,应该是做哪类信息服务?应当如何去做?上海为了建立智能城市,今年提出建立上海市老百姓健康档案。目前上海户籍人口加流动人口一共两千三百多万,数据庞大,收集后也很有用。但是有些医生们对这个数据库却不看好。他们表示不知如何处理这么大的数据量,而且,他们更需要患有疑难病症病人的信息。海量数据收集和处理的目标应该是信息服务,若没有服务,收集也无用。在物联网运行环境中,目前对海量数据的实施、加工和处理仍存在困难。期盼有好的处理方法,但更强调这个办法应该耗资低且性价比高,若信息服务成本很高,老百姓是不会用的。目前科学家对信息服务中的经济指标关注较少,这个问题有可能成为未来信息服务的一个瓶颈。
  ——中国科学院院士、计算机软件专家 何积丰
  

突破衍射极限的研究待加强


  目前,信息技术已经进入纳米时代,其中纳米光学和光子学的发展尤为重要,例如在纳米光刻、纳米成像和纳米信息存储等信息技术中,都有很重要的应用。因此,只有突破光的衍射极限,才能进一步发展纳米光学和光子学。使用更短的波长和采用更大的数值孔径,是缩小衍射点的传统办法。新的研究思路,即通过探索超分辨光学超精密加工的新原理、新办法、新材料和新工艺,利用波长稍长的光波和数值孔径较小的透镜来减小衍射点。通过两种或以上超分辨技术的结合,在激光与材料相互作用中实现超分辨率,也是一个重要的突破途径。我国对于突破衍射极限的超分辨技术的研究投入还不够大。而美国国会在2009年就提出,21世纪光学的五大研究计划之首就是突破衍射极限,实现λ/20的光斑直径。我国却没有这方面的规划。国外一些大企业也非常重视对衍射极限的突破,投入了大量经费进行相关研究。因为他们知道,一旦对衍射极限进行了突破,在信息存储等领域将带来大变革,获得很大的经济效益。相对来说,我国这方面的技术大多是引进的,几乎被国外知识产权所包围。
  ——中国科学院院士、化学家 干福熹
  
  

分享到:
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