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登录科学中国人官方网站!!
新浪微博|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刘永坦:倾力筑就“海防长城”

    发布时间:2019-02-19

  文  赵 朋
  

    
  与刘永坦交谈是很轻松的事。作为极少数的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双院士,他学识渊博、见识广阔,与人交流时,不管是科学研究、教书育人,还是文学艺术、历史哲学,都有说不完的话。而当话题转向毕生追逐的新体制雷达时,这位82岁的睿智老人更是仿若谈起最熟悉的老朋友,眼角眉梢都掩不住喜爱之情,话语中透露的坚定信念尤为令人心折。
  

与新体制雷达“死磕到底”


  刘永坦一辈子都在和新体制雷达“死磕”。
  20世纪80年代,新体制雷达作为现代雷达的一个发展趋势,成为世界各国的研发重点。我国在70年代中期曾进行过突击性的会战攻关,却由于难度太大、国外实行技术封锁等诸多因素而以失败告终。因此,1981年的金秋,当刘永坦从英国伯明翰大学进修后回国,并萌发出开创中国新体制雷达之路的宏愿时,周围人都劝他放弃,因为这样的研究风险太大,很可能把时间和精力都搭进去了却一事无成......
  但任凭外界如何惋惜质疑,刘永坦仍不改初衷。只因他清楚,雷达从诞生起就显示出巨大的军事价值,与导弹、原子弹一起被称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三大新武器,而今,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军事上的需要对新体制雷达提出了需求,我国必须“跟上潮流”,及时投入研究。
  1982年初春,哈尔滨的积雪尚未融化,刘永坦已经坐上去北京的绿皮火车。路上,他反复思索如何详实地介绍当时发达国家新体制雷达发展的动态,从而说服相关部门组织科技力量攻关。至于自己未卜的前途,他却无暇分心去想了。
  幸运的是,经过多次争取,1983年夏,他做的长达20多万字的《新体制雷达的总体方案论证报告》被原航天工业部科技委员会评审通过,进而开始了一场填补国内空白、从零起步的具有开拓性的攻坚战。
  经过800多个日日夜夜的努力、数千次实验、数万个测试数据的获取,刘永坦团队掌握了新体制雷达的主要关键技术,某些单项技术甚至进入国际国内先进行列。在1986年7月的成果鉴定会上,50多位专家经审查、决议之后一致认为:“由于主要关键技术已经突破,证明原定方案是可行的,已经具备了进一步完善雷达系统设计并建立实验站的条件。”从此,新体制雷达被列为国家科技应用与基础研究项目。
  刘永坦证明了自己关于新体制雷达理论的可行性,但他认为,仅仅“纸上谈兵”是不够的,国家真正需要的是进一步建立有实际意义的雷达实验站。1986年,刘永坦开始主持“新体制雷达研究”,再一次出发,为研制成完整的雷达系统而奋力拼搏。
  1989年,中国第一个新体制雷达站建成。
  1990年4月,雷达站首次完成我国对海面舰船目标的远距离探测实验,标志着新体制雷达技术实现了我国对海探测技术的重大突破。
  1991年,该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雷达强军的“自我修养”


  但刘永坦觉得还远远不够。他认为,如果这些成果不能真正应用,就像是一把宝剑没有开刃,好看却不中用,对国家来说是一种巨大的浪费和损失。为了国家的需要,刘永坦决定勇往直前,继续深入研究。他知道,这一次可能不止8年。
  而令他“意外”的是,在得知他的决定之后,团队成员竟然没有一个人投出反对票。任何一支团队都有着自己的精神。这支团队从最早期只有6个人发展至今,一直深受刘永坦的影响,纵然面临困难,也能全力以赴、毫不退缩,就这样在祖国北疆凝聚了一支雷达强军。
  1997年,新体制雷达被批准正式立项,哈尔滨工业大学作为总体单位承担研制工作,这在国内高校中还是首次。经过10余年的刻苦攻关,刘永坦和他的团队于2011年成功研制出我国具有全天时、全天候、远距离探测能力的新体制雷达——与国际最先进同类雷达相比,系统规模更小、作用距离更远、精度更高、造价更低,总体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核心技术处于国际领先地位,标志着我国对海远距离探测技术的一项重大突破。2015年,团队再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专注才能专业。刘永坦一生都扑在了新体制雷达上,使我国在该领域完成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落后到领先的蜕变,演绎了一段波澜壮阔的新体制雷达发展史。作为我国著名的雷达与信号处理技术专家,我国对海探测新体制雷达理论奠基人、对海远程预警技术跨越发展的引领者,他在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后改称“中国科学院院士”),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首届院士,又荣膺201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可以说将我国科技界的无上荣誉都收入囊中。
  但这些光环下的刘永坦,却始终认为自己“只是一名普通的教师和科技工作者,在党和国家的支持下,才做成了点儿事,且这事离开团队的力量也是绝对无法做到的”。对他来说,新体制雷达是一辈子的梦想,能够将梦想转化为现实,就已经是给他的最大奖励。即便看不到滚滚硝烟,听不到震天锣鼓,他对雷达事业也始终有一种强烈的紧迫感和使命感。今时今日,他仍工作在教学、科研的一线,孜孜不倦地为我国对海探测科技的进一步发展谋划布局,继续为我国筑起“海防长城”贡献自己的力量。

分享到:
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