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05-17
1月12—13日,由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支持,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调局地质所主办,自然资源部深地动力学重点实验室承办的第14届(2019年)青藏高原地球科学学术年会(以下简称“青藏高原年会”)在北京召开。
中国地质调查局总工程师、中国地质科学院党委书记严光生,中国科学院院士许志琴、滕吉文、吴福元、高锐、侯增谦、杨经绥、丁林等出席此次会议。开幕式由自然资源部深地动力学重点实验室主任李海兵主持。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侯增谦在开幕式致辞中简要回顾了青藏高原研究见证中国地质从跟跑、并跑到领跑的过程,并提出,为做好领跑,需要在三方面有所变革:一是从理念上跳出青藏高原的地域限制,以更宽广的国际视野,从地球系统的角度重新审视青藏高原的形成演化;二是研究重点从某个圈层的精细刻画向层圈相互作用突破;三是加强大跨度多学科的交叉融合。
严光生介绍了地球深部探测重大项目申报的进展、国家级深部探测领域科研平台建设情况。严光生强调,中国地质调查局将深地动力学重点实验室作为深地领域优先创建的重点实验室,按国家重点实验室要求试运行,实施“科研特区”政策,承接国家面向2030年地球深部探测项目,规划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的地质调查重大工程,与业界一道,共同推动青藏高原的地学研究不断进步贡献力量。
此次青藏高原年会的主题是“青藏高原深部作用与地表过程”,46位相关学术领域的专家学者围绕“高原深部结构、深部物质及成矿作用”“高原生长、造山过程与动力学演化”“高原地表地质、环境灾害及其与深部地质过程关系”等主题作了精彩的学术报告。报告内容涉及大陆岩石圈深部结构、特提斯演化、印度大陆俯冲—碰撞、大陆碰撞与斑岩铜矿成因、蛇绿岩、榴辉岩、新生代构造、活动构造、地震断裂带及地震危险性等。学术报告环节结束之后,与会专家学者围绕青藏高原地球科学研究的重大科学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
来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自然资源部、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科学院、中国地震局、北京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山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清华大学、天津大学等40余家部委、高校和科研院所近560位代表参加会议。大会确定第15届(2020年)青藏高原地球科学学术年会将由南京大学承办,同时举行了会旗交接仪式。科
- 资讯
-
-
《中国逻辑学大辞典(人物卷)》出版签约仪式在京举行
2月28日上午,《中国逻辑学大辞典(人物卷)》(原名《中国逻辑学家...
-
关于个别单位和个人冒用我社名义进行经营活动的声明
近期,我社接到反映有个别单位及个人,未经我社授权冒用“《科学中...
-
2024年中国科技传播论坛暨中国科技新闻学会第十七次学术年会在京召开
11月24日,中国科技新闻学会主办的2024年中国科技传播论坛暨中国科技新...
-
《科学中国人》杂志社记者证2024年换证人员公示
根据《国家新闻出版署关于开展2024年第七版新闻记者证全国统一换发...
-
“一猪两用-食用猪和医用猪”专场报道
2024年7月,正值夏季火热时节,各界专家齐聚科技创新之城——深圳,参加...
-
“2024前沿科学创新大会”在深圳召开
科技改变世界,创新引领未来! 2024年7月12—14日,“2024前沿科学创新...
-
《中国逻辑学大辞典(人物卷)》出版签约仪式在京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