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登录科学中国人官方网站!!
新浪微博|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动态

    发布时间:2019-05-24

新型三维碳神经支架问世
  由中国、意大利、美国学者组成的国际研究团队,最新研发出一种三维石墨烯-碳纳米管复合网络支架。这种生物支架能很好地模拟大脑皮层结构,未来,研究者们不仅能借助支架清晰、直观地看到脑部疾病的发展过程,还有望将其植入大脑,用于阿尔茨海默症等多种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治疗。
  碳神经支架是一种基于石墨烯、碳纳米管等新型超微碳材料的生物支架。它通过模拟体内复杂的微环境,构建神经干细胞和原代神经元的生长环境。科研人员发现,相比在二维的培养皿中观察、培养神经细胞,三维支架更接近脑部实际环境,神经干细胞的增殖和定向分化效率也大大提高。
  此次研究中,合作组成员用石墨烯模拟大脑内部四通八达的三维框架,用更微小的碳纳米管模拟神经元细胞,成功构建出“互联互通”的三维复合碳神经支架。利用这种支架培养原代大脑皮层神经元,能更好地模拟大脑皮层的复杂性。研究者将脑胶质瘤细胞“种植”在构建的大脑皮层模型中,结合先进的成像和分析技术,就能清晰看到肿瘤细胞的发展进程。此外,研究者还构建了药物治疗模型,利用三维支架观察不同抗癌药物对肿瘤的实际抑制效果。
  针对多种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治疗,医学界已经提出移植神经干细胞的构想。三维碳神经支架将是很好的载体,它能帮助医生将神经干细胞精准放置到病变地点,并帮助其增殖、分化,以实现治疗的目的。相关研究成果已于近期发表在材料学领域国际权威刊物《先进材料》上。
  
《中国科技成果转化2018年度报告》在京发布
  2月28日,中国科技成果管理研究会、国家科技评估中心、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在京发布了《中国科技成果转化2018年度报告(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篇)》(以下简称《年度报告》)。
  《年度报告》综合分析了我国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技成果转化进展和成效、典型经验、存在的主要问题等。目前,科研成果的主要特点是:转化项目和金额呈现快速增长态势,2017年合同项数为9907项,同比增长34%。科技成果转化质量迅速提升,交易合同均价显著提高,转化合同平均金额为122万元,同比增长约24%。同时,转化合同收入超过1亿元的机构达31家,同比增长55%。科技创富效应凸显,科研人员获得的现金和股权奖励金额大幅增长,2017年达47亿元,同比增长24%,政策红利显著释放。
  发布会上,国家科技评估中心主任、中国科技成果管理研究会常务理事长解敏,代表编委会介绍了年度报告编制的有关情况。他认为,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强调“要加快创新成果转化应用,彻底打通关卡,破解实现技术突破、产品制造、市场模式、产业发展‘一条龙’转化的瓶颈”。2015年《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修订实施,党中央国务院颁布实施了成果转化法的若干规定和行动方案,各部门、各地方也分别出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具体措施,调动了广大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全国高校和科研院所积极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取得了明显进展和成效。
  
科学家揭示线粒体自噬新机制
  线粒体自噬与感染类疾病有关。日前,中国科学家发现单增李斯特菌通过诱导巨噬细胞发生线粒体自噬反应来促进自身的存活,为抗感染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相关研究成果已在线发表于《自然—免疫学》上。
  线粒体自噬是一类选择性自噬过程,通过特异性降解细胞内受损的或者多余的线粒体,完成对细胞代谢水平和命运决定的调控。然而生理或者病理条件下哪些物质可以诱发线粒体自噬反应,又由哪些分子特异性介导了线粒体自噬通路的激活,是亟须解答的关键科学问题。
  为了探究细菌感染能否激活线粒体自噬通路,研究人员在实验过程中尝试了多种细菌,包括李斯特菌、沙门氏菌、大肠杆菌和柠檬酸杆菌,系统性地分析了线粒体自噬的发生情况。研究发现,李斯特菌和沙门氏菌具有诱导线粒体自噬的功能。在对李斯特菌进行深入研究时还发现,李斯特菌可以产生名为溶血素O的蛋白, 这个蛋白可以造成细胞线粒体损伤,进而诱导线粒体自噬。
  此外,研究人员还首次鉴定出一个新型线粒体自噬受体NLRX1,发现该新型受体介导了李斯特菌诱导的线粒体自噬。这深化了对线粒体自噬生理学功能的理解,为抗感染治疗提供新的分子靶点和治疗思路。
  
我国首个胚胎干细胞产品标准发布
  近日,《人胚胎干细胞》团体标准新闻发布会在北京举行。该标准是我国首个针对胚胎干细胞的产品标准,由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干细胞生物学分会组织制订。从此次发布会上获悉,该标准综合考虑了科研、临床、产业、行业等因素,系统规定了胚胎干细胞的基本质量属性、质量控制的技术准则,以及产品使用和流通的相关要求,是干细胞领域的基本共识。
  该标准适用于人胚胎干细胞的质量控制,规定“可在体外无限制地自我更新,并且具有向三胚层细胞分化潜能的源自人着床前胚胎中未分化的初始细胞”为人胚胎干细胞,同时,原材料的获取应符合《人胚胎干细胞研究伦理指导原则》的要求。此外,标准还从人胚胎干细胞的技术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使用说明、标签、包装、储存及运输等方面进行了规范。
  近年来,我国干细胞研究的临床转化取得了重要进展,已备案开展了4批35个临床项目。但是,由于来源不一、类型多样、功能复杂,干细胞在制备工艺、质控手段、应用方式、适应症选择等方面差异较大,亟须建立统一标准,促进临床研究和临床试验更好发展。继2017年发布首个干细胞标准——《干细胞通用要求》后,工作组组织相关领域专家,历时2年,经50余次研讨,制定了关于干细胞产品的系列标准,包括《人胚胎干细胞》团体标准。这些标准将在干细胞领域标准化建设、保障受试者权益、规范干细胞行业发展、促进干细胞转化应用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桃分子进化遗传机制获破解
  日前,中美科学家合作完成了基于480份桃全基因组重测序解析桃育种历史的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基因组生物学》。该研究采用目前最大规模的桃重测序,揭示了桃驯化和改良的基因组印记,阐明了桃果实大小和风味性状的分子演化机制,为桃全基因组选择育种提供了支撑。
  桃起源于我国,种质资源丰富。该研究团队对480份野生和栽培桃样本进行全基因组重测序,涵盖国家桃种质圃(郑州)1410份种质95%以上的遗传多样性,构建了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的桃变异组数据库。利用变异组数据,对11个重要农艺性状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发现多个新位点,为分子标记的开发和分子育种提供了材料。
  野生桃经过驯化和改良阶段的进化,果实外观、大小和品种均发生剧烈变化。通过比较基因组学,该研究阐明桃驯化和改良中人工选择的基因组区段,揭示桃如何由野生状态进化成为现今栽培状态的分子机制。
  研究发现,桃果实大小的增加主要发生在驯化阶段,而果实风味相关的位点在驯化和改良阶段均受到强烈选择作用,但改良阶段选择的位点数目更多;苦涩味相关位点在驯化中基本已经丢失。另外,该研究还鉴定了低需冷量育种的目标区段,发现东方、西方桃改良阶段约50%的受选择基因组区段不同,从基因组层面解析了需冷量、肉质和风味相关基因的演化规律。科
  
分享到:
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