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07-26
2019整合医学大会暨整合麻醉与围术期医学论坛成功举办
2019年4月28日下午,由整合麻醉与围术期医学专委会主办、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唐都医院、口腔医院麻醉科共同承办的“2019中国整合医学大会整合麻醉与围术期医学论坛”在西安曲江国际会议中心拉开序幕。
中国工程院院士顾晓松、中国工程院院士程京、北京大学医学部基础医学院副院长王韵、复旦大学教授郑平、徐州医科大学副校长曹君利、阜外医院教授孙兴国、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教授于布为等多学科、多领域专家学者莅临会议,共襄学术盛举。
此次论坛由西京医院麻醉与围术期医学科主任董海龙主持,围绕基础神经科学研究、工程转化、大数据分析处理、多器官功能调控及干细胞治疗等多个领域在麻醉平台中的潜在应用前景进行广泛交流。
会议特邀顾晓松院士和程京院士做院士专题报告。顾晓松院士在报告中指出,组织工程技术创新是国家卫生事业发展的重要引擎之一,思维创新与转化意识是他多年来在神经损伤与修复领域取得杰出成果的关键。程京院士在报告中介绍了大数据信息采集、处理在临床诊疗中的实际作用,并结合自身在健康研究产生转化中的经历,展示了信息处理及基因芯片在脑功能状态评估、辅助治疗、家族遗传性疾病筛查等方面的应用价值。两位院士希望麻醉工作者们加大自主创新力度,逐步深化临床诊疗、基础科研与工程转化在麻醉学领域的整合。
王韵、郑平、曹君利、吴周睿4位教授结合自身在疼痛机制、成瘾记忆、疼痛抑郁共病、脊髓损伤修复等在神经科学研究成果,为麻醉同道们展示了整合医学基础科研新模式,即利用表观遗传学、神经环路、干细胞等先进研究工具解决麻醉领域的重点、难点问题。孙兴国教授结合多年临床慢性病管理实践中总结的呼吸、循环、消化等多器官系统相互影响规律,为听众展现整合医学临床诊疗新模式。
重在整合、难在整合、赢在整合。继2017年整合麻醉与围术期医学专委会成立以来,已连续举办3届整合麻醉与围术期医学论坛,为麻醉与围术期医学专业领域同基础研究、新药创制、工程转化、大数据信息处理等多平台的合作不断深入搭建了平台,整合医学模式正加速推进麻醉与围术期医学专业步入新时代。
2019中国整合医学大会暨整合智能康复论坛顺利举行
由西安交通大学生命学院健康与康复科学研究所与唐都医院联合主办的“2019中国整合医学大会整合智能康复论坛”在西安市金花大酒店开幕。世界卫生组织康复合作中心主任委员黄东锋、复旦大学华山医院康复医学科主任吴毅联任论坛主席。西安交通大学生命学院教授王珏、唐都医院康复科主任刘朝晖、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主任范建中联任论坛执行主席。
大会伊始,黄东锋主席、吴毅主席致欢迎词,论坛特邀嘉宾、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学院卢秉恒院士以“3D打印与精准医疗”为题作精彩的开场报告,为在座的嘉宾听众介绍了3D打印在目前医疗行业的应用情况,以及未来广泛的应用前景。随后,黄东锋教授从自身医工结合经验出发,为在座嘉宾介绍了“康复机器人技术进步与脑康复智能化创新的地平线”。吴毅教授以“脑卒中康复干预的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为题重点介绍了华山医院在脑卒中康复领域内的基础及临床研究。
在学术报告环节,各位专家学者围绕“脑认知与健康工程”主题做了分享。王珏教授以“整合康复医学工程之启示”为题介绍了整合康复医学工程与信息交叉融合、认知功能障碍无创干预新方法研究等方面的内容。西南大学心理学部副部长陈安涛、北京大学医学部教授韩鸿宾、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李小俚分别结合各自团队所长,从神经网络工作微环境检测方法、孤独症儿童评估与康复以及认知控制的机制与脑科学证据等方面作了精彩报告。
此次整合智能康复论坛是2019中国整合医学大会分论坛之一,生命学院健康与康复科学研究所已连续主办两届。科
- 资讯
-
-
2024年中国科技传播论坛暨中国科技新闻学会第十七次学术年会在京召开
11月24日,中国科技新闻学会主办的2024年中国科技传播论坛暨中国科技新...
-
《科学中国人》杂志社记者证2024年换证人员公示
根据《国家新闻出版署关于开展2024年第七版新闻记者证全国统一换发...
-
“一猪两用-食用猪和医用猪”专场报道
2024年7月,正值夏季火热时节,各界专家齐聚科技创新之城——深圳,参加...
-
“2024前沿科学创新大会”在深圳召开
科技改变世界,创新引领未来! 2024年7月12—14日,“2024前沿科学创新...
-
当年累得坐马桶就睡着的科学家,成为今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
里程碑 笔者第一次见到薛其坤院士是在2019年年初,他领导团队完成的“量...
-
45岁用一篇论文解百年难题,85岁他站上国家最高科技领奖台
从跋山涉水扛着机器测量,到航空遥感再到卫星遥感,测绘遥感学科领域随...
-
2024年中国科技传播论坛暨中国科技新闻学会第十七次学术年会在京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