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汲晓奇 发布时间:2019-08-20
2018年的9月,周兵接到一份来自《解放军报》的专访邀请。作为天气气候研究的从业人员,他自认并未“跨界”到需要军报领域采访,因此这份看似与气候专业研究没有关联的邀请让他颇为诧异。但事实上,当今“全球变暖”和“极端事件”两个问题成为全球范围内的政治、经济讨论的核心,气候与人类生产生活建立起千丝万缕的联系。汛期降水中心位置、降水出现概率、江淮流域梅雨强度等和国家防汛抗旱军需部署有着极大的关系,《解放军报》记者一语中的,“中国气象局3月份的气候预测是解放军备战防汛抗旱的重要依据”。一直以来,国家气候中心科学分析、精心制作、精准预测的汛期气候趋势,正是国家防汛抗旱准备工作的必要支撑,更是军队人力、物资储备和调配的重要参考依据。
面对媒体采访、进行气象新闻事件分析,周兵坦言并不紧张。他是《中国气象百科全书》中国雨带、江淮梅雨、东亚季风、信风等重要词条的撰写人,是统一中国梅雨监测、监测服务业务规范的主导人,更身兼着国家气候中心新闻发言人的职责。作为中国气象局气象服务首席专家,多次在中国气象局新闻发布会上展现魅力,为重大天气气候事件发出权威声音。
近年来,他更是针对2015/2016年超强厄尔尼诺及其气候影响,进行动态跟踪和多渠道发声,俨然从气候科学研究的幕后逐步走到媒体摄影机之前,从科研技术人员成为直击气候热点的“科普达人”。周兵,这个将科研业务与科学传播并重的气候工作者,牢记中国气象局领导的嘱咐,把科研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正用坚持和不懈努力不断撰写自我人生和中国气候研究的新篇章。
诊脉天公,让风云有迹可循
社会发展到现阶段,PM2.5、全球变暖、厄尔尼诺等专业名词已经成为家喻户晓的词汇,这与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气候变化在世界范围内的重要影响有着紧密的关联。然而将时间回拨40年,则是完全不同的局面。“那会儿气象还是一个‘小儿科’,全国只有几个高校开设气象系,人们所理解的气象就是天气预报。每天早上从家到学校的路上会有广播,常常会听到多少高度的等高线在某地的上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会播报天气预报。”周兵说。
在那样的时代境况下,周兵考入南京大学气象系天气动力学专业,完成学士、硕士学业后入职北京市气象局。“当时,国家气象局局长邹竞蒙同时担任着世界气象组织主席的职务,这也是第一位中国官员在国际组织中任主席。邹局长纵览世界风云与天气预报前沿技术,希望在中国推行降水概率预报。”周兵回忆表示,这一先进性理念一经提出并没有得到积极和广泛的响应,就连中央气象台也没有积极尝试、推行,既而北京市气象局成了率先开展降水概率预报的先行者。
1995年3月23日的世界气象日活动之后,周兵带领团队在不到一周的时间内就把研究任务明确,目标是于当年7月开始正式推行降水概率预报。最终,他们成功应用北京22个气象观测站资料和中尺度数值模式动力输出产品,建立了0~48小时每12小时间隔的北京降水概率预报方程,并在同年6月开始试运行。此项工作受到了中央电视台、《中国日报》等主流媒体的追踪报道,降水概率预报也走进了《焦点访谈》,北京市气象局还成功举办了国内首次气象专题新闻发布会。这次攻关成果的发布历程也成为周兵与高端媒体的第一次接触。
1997年,在印度尼西亚举行的一次国际季风学术研讨会改变了周兵的人生轨迹。回国途中,与南京气象学院何金海教授的一番谈话,使他备受鼓舞,由此决定继续攻读博士学位。而时隔9年再次进入校园,周兵也坦言,发现有太多的知识需要学习。
同年12月,《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京都协定书》问世,气候变化对人类影响的严峻程度首度曝光,气候变化走上世界政治舞台和社交平台,社会关注度大幅上升。“1997/1998年超强厄尔尼诺事件的发生也让全球有了统一的共识,那就是气候变暖在加速,气候异常与气候预测不单单是气象学科的问题。”在国际上,气候变化尤其是全球变暖和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频发开始受到广泛关注,与此同时周兵也正围绕东亚季风、副热带高压与长江中下游暴雨等问题开展博士论文研究。他表示,那时是自己创造力的顶峰,发表的文章时隔多年回顾,相关的成果仍然经得起推敲和数据验证。
博士毕业后,周兵辗转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日本气象研究所等机构开展博士后研究,之后进入中央气象台从事天气业务工作,并在2005年开创了强对流天气潜势预报客观方法,成功对2007年5月23日重庆市开县义雷击进行完美的解读和剖析。并且经过10年研制的《强对流天气等级》气象行业标准,也在2018年正式颁布。降水概率预报的经验为气候概率预报的理念发展、产品开发和检验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气象科学传播提供了范例。“传统意义上东方式的非白即黑已渐变为多元共存的形式,世界是多样化的,气候系统是复杂的。”周兵解释道。
2011年,周兵走上国家气候中心新闻发言人的岗位。他说,这虽有着偶然和巧合的成分,但也是前期综合性研究发展的必然趋势。人生轨迹的再次改变,让他由科研业务道路走向科研业务和科学传播相结合的方向,重心迁移到气象科普与气候服务层面。周兵认为:“尽管工作内容和性质变了,前期的铺垫和后期的研究工作看起来没有相关性,但本质实际上在同一个层面,努力总会有回报。因此,我为国家气候中心气候与气候变化新闻发言人而感到自豪。”
何处是梅雨?梅雨是江南!
如果说降水概率预报、强对流天气潜势预报是周兵早期打下的基石和工作积累,那么梅雨监测预测服务标准的建立则是他多年奋斗的目标和十年磨剑的精耕细作。“梅雨在时间尺度横跨周到次季节,成为天气学与气候学交界面的重要天气气候现象。不过在空间概念上,它一直有些模糊不清,泛指长江中下游一带。”周兵指出,一直以来,围绕梅雨业务的归属、梅雨与季风的关系、梅雨时间尺度等科学问题与业务规范仍未有标准化的管理制度。
早在改革开放初期,国内关于梅雨问题的讨论就已众说纷纭,即便经过两年的大讨论阶段也没有达成共识,有关梅雨监测的指标、方法也就层出不穷。“梅雨问题千变万化,需要有效的标准发挥积极作用,科学地规范和管理相关的业务”,但想要建立国家标准,从无到有的过程极其坎坷和不易。周兵表示,上海、江苏、安徽等地围绕入、出梅每年争论不断,社会大众和地方媒体也会参与发表意见,这使得区域间的沟通不畅,一时出现“非典型”梅雨、“降水集中期”等诸多概念。
2008年,周兵在还在中央气象台业务一线,作为专家委员会成员参与了梅雨标准建设问题的讨论;2009年他选择跨行进入国家气候中心,重操季风与梅雨研究主业;2010年在兴趣的驱使下,他正式接受了梅雨监测指标国家标准的制订任务。随后,周兵所在团队经过3年时间的技术研发和理论-实践-再实践过程,在传统方法的基础上探索进取,提出“不拘泥于沿江5站观测站资料,用动态的观点来区分不同区域梅雨的演变,把气象要素与大气环流指标有机结合在一起”的技术思路,开创了梅雨气候分区的新思想,由此提出了“江南梅雨”的概念。
但伴随新梅雨概念的提出,诸多质疑和不理解也相继出现。不过,在周兵的坚持下,在陶诗言院士和丁一汇院士等专家的支持下,新梅雨指标论证会顺利召开。“在2013年5月15日专家评审会上,专家组一致同意通过评审,认为该业务规定已达到业务应用的要求,可以在实际梅雨监测预测服务中推广应用。”与此同时,经过延庆大城堡会议发布了不同区域梅雨监测指标的历史序列,新梅雨监测业务也相继建立,并在世界气象组织东亚季风活动中心门户网站展示与推广应用,江淮流域梅雨省份由原来的4省1市也扩展到6省1市。《梅雨监测指标》国家标准于2017年5月12日正式对外颁布,已在中国气象局内部以及水利部、大气物理研究所、南京大学等高校和科研院所得到广泛应用,由此周兵也获得了2018年中国气象局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的荣誉,被中国梅雨圈雅称为“梅雨先生”。此外,由他于2019年策划制作的《梅雨》科普视频,也在全国气象科技周上大放异彩,因将梅雨描绘得科学、艺术、优雅、通俗,达到了“雅俗共赏”的境界,而促进了气象科普的推广进程。
与梅雨研究难解难分多年,在周兵看来,他领衔的国家和地方梅雨研究力量已经成为一支“无形”的研究团队。他们连续6年进行学术交流和年度梅雨指标的勘定,形成中国雨季研究型业务的典范。经过他们的长期努力,如今的梅雨不再是“霉雨”,而是美好的“美雨”,能够在防灾减灾和趋利避害中发挥积极的作用。“梅雨形态与强度,影响着中国降水的格局。”
关注气候变暖!关注极端事件!
气候是自然生态系统中最活跃、最重要的因素,关系着人类生产生活的环境条件和生活质量。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全球气候变暖脚步加快,高温热浪频发,极端强降水事件增加,气候变暖与极端事件是气候变化的两个重要事实。
长期以来,周兵注重工作的“多栖”发展,降水概率预报、梅雨监测等研究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他致力于气候异常机理与气候变化监测事实的研究,连续6年肩负着《中国气候变化监测公报》的策划与编辑工作,并在2015年将该公报正式由出版社发行。在他看来,自身工作的开展很大一部分离不开团队的支持,除了“无形”的研究团队,他还有一支密切关注着北极海冰与气候变暖的“有形”研究队伍,在气候变化原“973”课题的支持下,研究北极变暖对中国气候的影响。
2017年,周兵作为国家气候中心的代表参加了北欧海大气—海洋科学调查任务,随同中国海洋大学在格陵兰海域进行了为期3周的考察,也因此对全球气候变暖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他坦言,不同于以往借助视频、图片等媒介观察海冰,第一次直面格陵兰海域的海冰,让他感觉到扑面而来的无力感,“那种情况下,可以目睹到一块块的海冰虽然形状不一样,但能够感受到它们一样流浪着”。
近几十年来,北极气候环境变化趋势显著,平均气温增加速率是全球平稳升温速率的2倍,同时海洋内部热量增加还造成了生物的迁移等问题。“作为地球的冷源之一,北极气候变化直接影响北半球的自然环境和人类生产,是当前全球气候和环境变化研究中的重点和热点问题。”北欧海大气—海洋科学调查任务是继2013年—2016年连续4年之后,第5次在北大西洋扇区开展的国际航次合作。这一次考察,他们完成了9个海洋断面的海水温盐性质观测等,致力于解释以往冬季北极地区一夜升温的发生机理,并认识北极及其周边地区气候变暖放大作用及其对全球和中国区域的气候影响和气候效应。“此次科学考察,可以说促进了中国—挪威关于北极海冰、北极变暖、北欧海科学问题的合作可持续发展”。周兵说道。
将气候科普与服务进行到底
周兵除了要承担科学研究和大量业务值班工作之外,还要考虑如何把气候变化与气候事件及时解读与科学传播给社会大众,并为政府决策者提供高效服务。在他看来,所有的科学家不一定要对科普充满热情,但一定要让社会、决策者清醒地认识到科普的价值,为气象防灾减灾救灾和气候变化提供能够趋利避害的服务咨询。
为了达到有效的科学传播,他担任着国家级媒体气候与气候变化问题特约评论员、中国科协全国气候与气候变化学科首席科学传播专家、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专家委员会专家等多项工作。他追求把复杂的气候问题简单通俗科普化,撰写了《话说梅雨》《厄尔尼诺的狼性》等科普文章,也针对《内蒙古树林冬季偷走了京津冀的风》《2018年超级冷冻》等网上谣言,通过《人民日报》、CCTV、微信公众号等进行辟谣,同时还策划制作了《梅雨》《厄尔尼诺》《拉尼娜》等多种科普宣传视频。正是因为科普工作形成的强而有效的影响力,周兵被媒体界和业内同行敬称为“气候男神”。
2015/2016年伴随着超强厄尔尼诺过程,周兵在科普界十分活跃,为超强厄尔尼诺现象多渠道发出科学权威声音。超强厄尔尼诺事件造成了广泛的影响,还因此入选“典赞·科普中国”2016年中国十大科学传播事件,周兵也因出色的科普成就荣获“典赞·科普中国”2018年中国十大科学传播人物,其相关科普作品还获得了中国科技新闻学会科技传播奖二等奖、中国气象局图解类科普作品奖一等奖等殊荣。
他进行多场科普报告,分析过国内外重大天气气候事件30多次,出现中国气象局新闻发布会40多次,媒体采访答疑超过600次,也在CCTV国际频道、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解读国际气候热点问题。2018年,周兵在全国范围内七八座城市间奔波,为政府部门和相关机构做了近10场有关专题科普报告。他指出,这些报告的目的是让非专业的人员和城市决策者能感受到什么是气候变化,清楚该如何科学地建设这样的城市。“在重庆潼南区,一个300多人的礼堂里座无虚席,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发改委临时安排了气候变化适应型城市建设专题报告”
周兵说,中国气象局气象资源共享也是传播科学、服务大众的一大体现。“这些信息公开就是为了服务国家、社会、大众存在的。”而作为这些成果的研究者、创造者之一,周兵表示,气候变化是一个永久性的话题,深化气候变化问题服务国家决策,进行科普传播指导惠及大众,对他而言,也是进一步发展的永恒主题。不管是当下还是未来,他都会努力将科学传播与气候服务进行到底。科
专家简介:
周兵,国家气候中心研究员、新闻发言人,中国气象局气象服务首席专家,东亚季风活动中心英文门户网站创建人,同时被聘为中国科协全国气候与气候变化科学传播首席专家、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专家委员会专家。
他致力于亚洲季风和降水、气候系统诊断、气候变化监测、气候服务与科学传播等工作,先后主持3项国家及省(市)级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参与3项气候变化原国家“973”项目和国家科技支撑项目。1995年首次提出了北京降水概率预报、2005年开创了中央气象台强对流天气潜势客观预报、2013年研制了中国梅雨监测预测服务业务规范,并于2017年发布《梅雨监测指标》国家标准。近10年间,他热衷于科普事业、网络辟谣和气候服务,积极拓展科学传播形式,将复杂的气候与气候变化问题科学化、通俗化,服务于社会发展、政府决策、社会民生。曾获中国气象局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北京市科技进步奖三等奖、中国科技新闻学会科技传播奖二等奖、中国气象局图解类科普作品奖一等奖、获“典赞·科普中国”2018年十大科学传播人物等荣誉。参与编剧制作的《厄尔尼诺》等作品获中国气象局内外及国家防总等政府部门好评。
- 资讯
-
-
2024年中国科技传播论坛暨中国科技新闻学会第十七次学术年会在京召开
11月24日,中国科技新闻学会主办的2024年中国科技传播论坛暨中国科技新...
-
《科学中国人》杂志社记者证2024年换证人员公示
根据《国家新闻出版署关于开展2024年第七版新闻记者证全国统一换发...
-
“一猪两用-食用猪和医用猪”专场报道
2024年7月,正值夏季火热时节,各界专家齐聚科技创新之城——深圳,参加...
-
“2024前沿科学创新大会”在深圳召开
科技改变世界,创新引领未来! 2024年7月12—14日,“2024前沿科学创新...
-
当年累得坐马桶就睡着的科学家,成为今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
里程碑 笔者第一次见到薛其坤院士是在2019年年初,他领导团队完成的“量...
-
45岁用一篇论文解百年难题,85岁他站上国家最高科技领奖台
从跋山涉水扛着机器测量,到航空遥感再到卫星遥感,测绘遥感学科领域随...
-
2024年中国科技传播论坛暨中国科技新闻学会第十七次学术年会在京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