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蔡巧玉 发布时间:2019-09-10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战争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世界的政治进程。《后汉书》云:“简精悍以习师田,修武器以存守战。”由此可见,武器装备一直是战争的重要因素,甚至与战争结局息息相关。当今世界,各国都把发展武器装备,特别是有属于自己关键核心技术的“撒手锏”作为国防发展的重中之重,我国也不例外。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人民军队的现代化进程、如何提高战斗力、如何打胜仗,一直都是国家领导人的重要关切。
金陵城外,北依紫金山,西临明城墙,位于孝陵卫200号的南京理工大学(以下简称“南理工”)被称为我国的“兵器技术人才摇篮”。作为我国知名的军事技术高等学府,尽管在过去的60多年里,历经三地办学,四易校名,但“强大国防、繁荣祖国”的使命和初心从未改变。强国必强军,强军离不开高水平的武器装备。千钧重担在肩,化作砥砺前行的动力,几代南理工的兵器人前仆后继,围绕国防科技发展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迎难而上,用耕耘和汗水将这条国防科技创新之路走通、夯实,薪火相传。
有底牌才有底气,长缨在手方能以武止戈。南京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教授王中原率领团队在炮弹飞行控制技术上所下的工夫使我国在国防科技创新领域一举取得了重大突破。由于技术创新显著,特别是军事意义重大,使得他们的项目登上2018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励的领奖台,荣获了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的殊荣。这一成果也标志着我国制导炮弹研发工程化水平达到了一个新台阶,推动我国制导炮弹理论和工程应用的研究,对我国信息化弹药领域的发展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这也是王中原及其团队向习近平主席、向国防部门、向全国人民交出的一份完美答卷。
军工魂代代相传
南理工校园里的一花一树、一草一木,对于王中原来说再熟悉不过。身为“土生土长的南理工人”,从1978年,刚满20岁的他考入这所英雄的学府,经过“本、硕、博”先后10年专业严谨的系统学习,再到毕业后留校任教和科研攻关,整整40年的时间里,王中原深深扎根于南理工这片兵器科学的沃土之中,千磨万击,风雨不动。
九层楼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作为中国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考生,王中原回首当初的情景依然历历在目。在刚刚进入南理工的时候,王中原对于火箭弹、弹道以及复杂的兵器科学并没有太多了解,但在日后求学和研究的过程中,他逐渐认识到了武器装备与技术对于国家不言而喻的重要意义,对科研的兴趣也越来越浓厚。“如果说最初还是兴趣使然的话,随着时间的推移,更多的还是感觉到身上有了一种作为国防科研人员为国为家的责任感。”王中原如是说。
王中原坦言,“炮弹飞行控制技术”能够取得成功离不开团队各个成员的协作和南京理工大学这个充满战斗力的集体的支撑。一流的学科之所以成为一流,往往需要几代人的传承和沉淀。60余年风雨如磐,南理工人砥砺前行,不仅自己研制了填补国内空白的武器系统,还创新了一些关键性的技术与基础理论,涌现了一批在关键技术领域的领军人物,对国防现代化建设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任新民院士、李鸿志院士、鲍廷玉教授、浦发教授,还有去年刚刚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王泽山院士”王中原一个一个如数家珍,“正是有了老前辈们的这种积淀与传承,才成就了南理工今天在兵器学科上的强大。前辈们代代相传的不仅仅是知识的积累,更有科研报国的情怀和矢志军工的信念!”
王中原师从于浦发教授,专攻外弹道研究。前辈的言传身教对王中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从师长们身上,我看到了严谨求实,忍辱负重、一如既往、无怨无悔的这些品质,这是我们作为兵器学科研究者所必须具备的素质!”
不忘初心,薪火相传,时至今日,兵器科学创新的接力棒递到了王中原一辈的手中,如何把武器装备做得更好,怎么能做得比国际上还好?他决心用自己的行动将这份沉甸甸的责任和使命承前启后,传承下去。
40年来,作为长期从事新型弹箭弹道理论与技术、弹箭飞行控制技术等领域的教学与研究的专家,王中原承担了大量的重点预研、基金等科研项目,也获得了众多的奖励和荣誉。教育部“长江学者”,人事部“百千万人才工程” 第一、二层次培养人选,江苏省“青蓝工程”跨世纪学术带头人培养人选,江苏省“333工程”第一层次培养人选,“国防科工委百名优秀博士”,首届“优秀留学回国人员成就奖”,“国防科技创新团队”一连串荣誉背后,伴随他的永远是埋头苦干、低调为人的不懈努力。
对于荣誉和称号,王中原将其视为组织上的鼓励和继续前进的动力,而在他心中排在第一位的永远是党和国家赋予他在兵器科学路上不断突破的崇高事业。始终瞄准国家需要,王中原把自己的命运和国家前途紧紧联结在一起。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他将每天的工作都安排得满满当当,做试验、写报告、带学生、技术研讨、学术交流,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正是在王中原和同仁们持之以恒的艰苦奋斗下,我国弹道学在西方国家的封锁中闯出了自己的一番天地。近些年来,中国的弹道学研究水平和广度、深度都已走进世界先进行列。在2005年第22届国际弹道大会(ISB)上,中国正式提出了第25届国际弹道大会的举办申请,作为代表团申办报告的陈诉人,王中原顺利完成了陈诉与答辩。最终,我国以较大优势击败竞争对手赢得了2010年第25届ISB的举办权,实现了在亚洲、在中国主办该会议的突破。而同时,在大会宣布成立的第一届国际弹道学会理事会里,王中原成为9名理事会成员之一,也是当时亚洲唯一的ISB理事会委员。要知道,国际弹道理事会作为国际弹道会议的常规机构,成员大多是美国和西方军事装备大国兵器界极具声望的专家学者,甚至不乏具有在政府和国家军事机构高层工作背景的极具影响力的人物。王中原能够傲然站在国际弹道的平台上,不仅展现了我国弹道专家们的实力与魅力,更说明我国弹道及相关领域的研究得到了国际弹道界的认可和尊重。
为国防增加几分硬度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武器装备成为军队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国家安全和民族复兴的重要支撑。今日中国及中国军队,正处在“由大向强”的关键一跃。这是一条布满荆棘的奋斗之路,也是一条充满博弈的竞进之路。
“国防科技创新如果搞不上去,就会在竞争中处于下风。总是跟在人家屁股后面追赶是不行的,一定要在一些领域成为领跑者。我们没有别的路径可以选择,非走自主创新道路不可!”同国防科技与武器装备打了半辈子交道的王中原深知这个道理。
弹道学研究的是弹箭发射、飞行、毁伤的全过程,是武器装备发展的重要理论技术基础,其中涉及的高动态环境下弹箭飞行控制、弹道规划、控制飞行下的空气动力特性等也是当前“兵器科学与技术”学科领域中的前沿问题,甚至不乏世界性的难题。
王中原一直坚持着自己的观点,搞科技研究,搞武器装备,绝不能仅仅着眼于当前,而要看得更远。他对自己有一个要求,搞任何项目,都要带领团队对标国际先进水平,王中原明白,核心技术是花多少钱也买不来的,搞科研攻关,真正尖端的技术只能靠自己!他表示,科技创新是强军强国的巨大引擎,任何一项技术上的突破都是在打破原来条条框框的基础上得来的,虽然这是一条极其艰难的路程,但是我们必须要走!
在多少个日子里,王中原废寝忘食,泡在图书馆和实验室里与时间赛跑,广泛查阅国内外有关弹箭飞行控制方面的文献和最新研究动态,希望能从中找到“蛛丝马迹”,探索新概念、新原理和新技术方面的突破。王中原明确地提出,高性能、高指标、高可靠性的武器装备不是凭空想出来的,而是实打实地设计、验证、制造出来的。所以,他在弹箭飞行控制整个研究过程中始终站在技术第一线。从技术方案的确定、数据分析、技术攻关到靶场试验,几乎所有关键的技术场合都会出现他的身影。在他看来,实干兴邦,作为一支作风过硬的科研队伍,话说得再漂亮也没有用,必须拿出实实在在的成果来!
从创新想法的产生,到技术验证和应用,再到技术成果的取得,王中原和他团队的研究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在40年的攻关过程中,他曾经遇到过不计其数的困难,有很多甚至是国内外都面临的世界难题,期间无数次体验到了“山穷水尽、柳暗花明”的起伏与波折,其中的艰辛不言而喻。但是强国强军的责任和使命感让他们披荆斩棘坚持了下来。用王中原自己的话说:“作为一名国防科技工作者,能使研究成果在武器装备研发中得到应用,特别是对国防科技发展产生重要推动作用,为国防增加几分硬度,既是一种职业的追求,更是一份莫大的欣慰。”
军工研究性质特殊,对于王中原而言,办公室和家更像是他短暂歇脚的驿站,而杳无人迹的荒野、酷暑难耐的沙漠、炮火隆隆的靶场、封闭嘈杂的车间才是他的常驻地。
为国铸剑,不辞辛劳,使王中原的作息并不规律,一年中几乎有一半的时间是在外地的靶场做实验,足迹遍及全国兵工企事业单位和科研院所。就算是待在南京的日子里,他也没有节假日和星期几的概念,一忙起来更没有工作时间和休息时间之分。有些时候白天在靶场盯试验,晚上还要核对和验证白天获得的各类试验数据,反复查找是否还有纰漏之处,这个过程往往通宵达旦,随之而来的,是失眠、焦虑以及颈椎和腰椎等身体的问题频出。
就是这种在外人看起来清苦而又艰辛的弹道学科研之路,王中原走在其间却并不觉得寂寞和辛苦。他始终将此视为国家使命,一刻不曾懈怠。“做的时间久了,生活、兴趣、专业、家庭都容纳在这里面了。对于弹道学的研究已经融入了我的一生,这辈子只想做好这一件事!”王中原如是说。
为国育才不懈怠
这一次荣获2018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可以视为对王中原40年来坚守的最大肯定与褒奖。但是在王中原看来,一项国防科技成果的成功,从来不是一个人的智慧和能力所能决定的,成功与否与整个团队的共同努力密切相关。
“我一直都坚信,一支优秀的团队,始终能够克服一切困难,完成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每一次面对媒体的采访和询问,王中原都习惯把自己“藏”在团队的背后。然而谁都知道,他在这个项目中所付出的精力和汗水,所承担的风险与压力,都是最大最多的。作为总设计师,在项目遇到困难的时候要能顶得住压力,知道带领团队往哪个方向走,每一次决策、每一个用人、每一回协调、每一段复盘,都倾注着他的全部心血,使得团队成员们能够坚定信念,拧成一股绳攻坚克难,向前推进关键技术攻关,最终迎来柳暗花明。
在王中原看来,目前对于发展中国的兵器科学而言,最稀缺和宝贵的是人才。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明确指出:“人是科技创新最关键的因素。创新的事业呼唤创新的人才。我国要在科技创新方面走在世界前列,必须在创新实践中发现人才、在创新活动中培育人才、在创新事业中凝聚人才。”
王中原敢于让青年人挑大梁,通过大量的科研与工程历练促进他们快速成长并独当一面。他在团队内部形成一整套人才培养、引进、使用、评价和激励机制,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作为学科带头人,王中原在平时的工作中十分注重对专业技术骨干的培养,将自己的知识和经验毫无保留地传给团队成员们。“当年我还是一名年轻人的时候就是在老同志们手把手的传帮带之下成长的。”时光流转到今天,王中原对于自己团队里的年轻人的培养也是费尽了心血。生活中的他平易近人,风趣幽默,但是一旦投入到科研和工程中去,便时刻保持着高度严谨,有时候甚至近乎苛刻。
王中原特别重视对研究氛围和学术氛围的营造,喜欢在科研过程中与年轻人一起讨论技术问题,培养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每一次例会上,王中原都鼓励每位成员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如果你认为某个技术方案可行,就讲出可行的理由。如果你否决了某个方案,那么也说出你认为这样不行的原因。尽管他是这个团队的绝对核心,但王中原充分听取每一位成员的意见,绝不搞“一言堂”。他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任何方案、理论、技术甚至是经验,都只有通过科学实验才能得到充分验证。在他看来,国防科技专业的学生不应仅仅只在教室和图书馆里汲取知识,更应该到实验室、野外甚至是“炮火连天”的靶场上去开展研究,获取第一手材料。
王中原这种勤奋忘我的工作热情、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科学务实的工作方法对于整个团队成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年轻人的成长过程中难免会有坎坎坷坷,试验验证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面对失败是难免的。每当这个时候,王中原总会第一时间站出来给予大家鼓励,他会拿自己的科研经历现身说法,告诉年轻人们,如果你想成为某个领域有独到见解的专家或者学者,就应该有自己的判断,即便是面对失败和质疑,也要能做到坚持不放弃。
“选天下之豪杰,致天下之精材,来天下之良工,则有战胜之器矣。”在王中原的带领下,一大批年轻人在实践中迅速成长起来。截至目前,由他培养的硕士、博士研究生大多数都奋斗在国防事业的第一线,从事技术和管理工作,为国防力量的强大尽心尽力、鞠躬尽瘁。
“搞兵器科学的过程就像‘西天取经’一样!”王中原不禁感叹道,“不仅要经历九九八十一难,内心更要有舍生取义的信念。”由于军工行业的特殊性,科研人员往往数十年“做隐姓埋名人,干惊天动地事”,舍小家,为大家,甘愿远离名利,为了国家和民族做出个人最大的牺牲。
历史的经验教训让我们明白:落后就要挨打。国无防不立,民无防不安,在世界高度竞争发展的今天,无论是国家安全,还是经济建设,都要依靠强大的国防力量作为后盾。“愿得此身长报国!”正是因为有了王中原这样一批开拓者和献身者,将先进技术书写在祖国的尖端武器装备上,把科技成果应用在实现现代化军事强国的创建中。我们脚下的这片热土才拥有了安宁、祥和,才会风雨不动,安如山。科
专家简介:
王中原,南京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担任国际弹道学会理事、会士,中国兵工学会会士、理事,弹道学会主任,《弹道学报》主编,Defence Technology副主编等职务。长期从事新型弹箭弹道理论与技术、弹箭飞行控制技术等领域的教学与研究,获国防发明专利26件,出版专著2部,获得省部级奖项21项,作为第一完成人荣获2018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 资讯
-
-
2024年中国科技传播论坛暨中国科技新闻学会第十七次学术年会在京召开
11月24日,中国科技新闻学会主办的2024年中国科技传播论坛暨中国科技新...
-
《科学中国人》杂志社记者证2024年换证人员公示
根据《国家新闻出版署关于开展2024年第七版新闻记者证全国统一换发...
-
“一猪两用-食用猪和医用猪”专场报道
2024年7月,正值夏季火热时节,各界专家齐聚科技创新之城——深圳,参加...
-
“2024前沿科学创新大会”在深圳召开
科技改变世界,创新引领未来! 2024年7月12—14日,“2024前沿科学创新...
-
当年累得坐马桶就睡着的科学家,成为今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
里程碑 笔者第一次见到薛其坤院士是在2019年年初,他领导团队完成的“量...
-
45岁用一篇论文解百年难题,85岁他站上国家最高科技领奖台
从跋山涉水扛着机器测量,到航空遥感再到卫星遥感,测绘遥感学科领域随...
-
2024年中国科技传播论坛暨中国科技新闻学会第十七次学术年会在京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