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11-22
不管是做文科还是自然科学方面的原创性研究,你可能需要有这样一个思想准备:在你认定为重要的领域,做上10年、20年一直做下去。坐“冷板凳”虽然有点清苦,但这就是做原创性基础研究必需的一种品格——把“冷板凳坐热”。
中国四大发明中,造纸术和印刷术是“术”,可归为目前所说的技术类;指南针和火药曾经有可能发展成为“学”,即科学。但力学、物理学、化学以至磁学等学科,却没有在中国产生。这是不是罗兰所说的,我们从来没有追问过原理?
追求原理,其实就是打破砂锅问到底,是前辈们反复叮咛过的。在我看来,国人在实践过程中,“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确实还不是十分普遍。有的可能“浅尝辄止”,有的可能“问了一部分”,没有一步步地追根寻源。
于是,传统上的实用主义哲学,使得先人们没能够从中提炼出真正意义的学术,与重大科学的产生、重大的发明创造以至数次产业革命失之交臂。我认为,要让中国成为真正的科技强国,必须大力加强基础研究,特别是原创性基础研究。不管做什么方向,只要定标于原创,就要有“坐冷板凳”的品格,要有专心做学问、不慕荣誉、淡泊名利、甘于寂寞、不跟风的境界。
李德毅(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
自动驾驶量产对人工智能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推动无人驾驶量产,需要颁布中国安全标准,并抓好产业链的关键环节。
因为长期掣肘于成本,自动驾驶的量产“泡沫”已经过去,目前自动驾驶行业走过了探索期、孵化期,正在经历规模化发展期,力图完成10到10n的转变,但最后一公里很难走。
自动驾驶有四个应用场景,包括自主泊车、定点接送、快速公交,以及有限地域的无人驾驶出租车。这四个应用场景中,三个是商用车,一个是乘用车,所以我认为,无人驾驶量产应该从商用车入手,而不是从乘用车入手。
自动驾驶的产业链非常长,边际成本高,上游产业发展也不完善。我建议,科学家应该把自己专业的事情做好,而不是把产业链拉长。所以,最好把东西聚焦到一个点上,做到一流水平,否则很麻烦。自动驾驶领域三个产业很重要,一是自动驾驶地图,二是机器驾驶脑,三是线控底盘。量产线控底盘,既是传统车厂的护城河,也是鬼门关。如果这一方向搞不好,造车新势力搞好了,就会被颠覆。
詹启敏(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
精准医学一直是医学界的热门话题,其本质是通过影像组学、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等生物医学前沿技术,对于大样本人群与特定疾病类型进行生物标记和特征的分析与鉴定、验证与应用,从而精确寻找到疾病的原因和治疗的靶点,并进行针对性治疗。
精准医学总体上服务于大健康,不仅是临床诊疗,也包括疾病预防。我认为肿瘤方面的研究是精准医学目前最有进展的、有突破点的方面。
肿瘤是世界医学难题。在世界范围内,肿瘤每年的新发病例是1500万个左右,到2020年肿瘤导致的死亡人数可能要超过1000万人。现今的肿瘤治疗前沿领域,主要包括比较火热的靶向治疗和免疫疗法,从本质上来说都是精准治疗的范畴。
我认为:精准是医学发展的必然需求,必须要对其进行精准了解。现如今,我们谈精准是在一个整体观的基础上,不是把人变成一个单分子,或者变成一个组织,变成一个器官,既要有整体的观念,同时又要从分子层面上,强调精准的角度。
潘云鹤(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
人工智能是让机器能像人那样认知、思考和学习,即用计算机模拟人的智能,让计算机变得更聪明的技术。计算机过去只能够进行计算、分类、数据库操作,人工智能让计算机做逻辑推理、语音、图像理解等更复杂的事,能解决更广阔的问题。
发展人工智能的根本目的是为人类服务。未来,在计算机擅长的领域,计算机将做得比人更好。计算机能记得很牢也很广;在计算能力方面,人肯定远不如它;计算机的逻辑推理能力也很强,所以人以后在这些方面的工作,我认为也许会逐步被人工智能替代。
但是,我们的大部分工作并不是纯逻辑推理或纯记忆、纯计算的,大量工作是既有逻辑推理又有形象思维,既要靠记忆,又要靠创造力的,甚至靠灵感,这样的状态下,将来最容易出现的状况就是大部分基础工作,计算机做了;最后创造性的、决策性的工作,由人来进行。比如记者写稿子,你把素材给计算机,它会给你一个初稿,但最后的加工润色、画龙点睛、观点提炼等需要人来完成。这叫“人机混合增强智能”。
未来,人工智能也许会代替一小部分人的工作。但更多的是,一个人加上人工智能,能顶过去5个人、10个人的工作,而且做得更好。这是最有可能实现的,而且,这会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科
(本栏目资料来源于网络)
- 资讯
-
-
《科学中国人》杂志社记者证2024年换证人员公示
根据《国家新闻出版署关于开展2024年第七版新闻记者证全国统一换发...
-
“一猪两用-食用猪和医用猪”专场报道
2024年7月,正值夏季火热时节,各界专家齐聚科技创新之城——深圳,参加...
-
“2024前沿科学创新大会”在深圳召开
科技改变世界,创新引领未来! 2024年7月12—14日,“2024前沿科学创新...
-
当年累得坐马桶就睡着的科学家,成为今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
里程碑 笔者第一次见到薛其坤院士是在2019年年初,他领导团队完成的“量...
-
45岁用一篇论文解百年难题,85岁他站上国家最高科技领奖台
从跋山涉水扛着机器测量,到航空遥感再到卫星遥感,测绘遥感学科领域随...
-
这些科学家和标志性成果获得国家科技奖励!了解奖项分布与获奖特点→
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今天揭晓。一大批贡献卓越的科学家和标志性成果...
-
《科学中国人》杂志社记者证2024年换证人员公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