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11-22
文 宋南平
近两年,我多次参加由韩启德主席召开的有关科学文化方面的座谈会,对科学文化有了更多的关注和认知,也引发了我对营造良好科学文化氛围的一些思考。
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2019年8月,我在上海交通大学参观钱学森图书馆。这座图书馆最大的特色是收藏了钱学森近8万件珍贵文献、手稿、照片和实物。这些藏品全面展示着钱老的高尚品德和爱国情怀,体现了老一辈科学家“爱国、奉献、求真、创新”的精神。
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期间,钱学森曾师从世界著名力学大师冯·卡门攻读博士学位。加州理工学院崇尚创新精神、发扬学术民主,对钱学森的一生产生了重要影响,这种影响,正是科学文化氛围的魅力所在,而参观钱学森图书馆使我体验到的正是这种浓厚的科学文化氛围。
2018年,在华中科技大学开会期间,校方特别介绍了中国科学院院士罗俊带领引力中心团队的感人事迹。罗俊院士团队坚守在由防空洞改建的实验室里,忍受着常人难以想象的孤寂与冷清,30多年如一日地从事引力实验与精密测量物理研究,测出了当前世界最精确的G值,实现在基础研究领域对国际一流的赶超。美国天体物理联合实验室前主席James E.Faller教授评价,“这个团队的工作非常杰出,为获得准确G值做出了极其重要的贡献”,“拥有罗俊、他的团队和这样一个出色的实验室是中国的骄傲”。
罗俊院士的事迹,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同年12月,我参加了由中国科学院院士王志珍领衔的“2018中国科学年度新闻人物/十大科技进展新闻”评审工作,其中就有罗俊院士。评审期间,我专门介绍了上次的经历,罗俊院士也获得高票通过。大家一致认为,我国老一辈科学家以及如今的黄大年、南仁东、罗俊等一批科学家,能够耐得住寂寞、守得住冷清,坚持不懈“坐热”基础研究的“冷板凳”,这样的精神值得我们大力提倡和颂扬。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以上经历,让我更加深刻地感受和领悟到其重要意义。当今社会以及科技界迫切需要克服浮躁和功利,要有耐得住寂寞、耐得住孤独、不畏艰险勤奋攀登和不断创新的精神,而营造良好科学文化氛围正是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重要途径和方法。
营造良好科学文化氛围,需要进一步提高对科学文化的理解和认知。
科学,简单来说,就是使主观认识与客观实际实现具体统一的实践活动。而文化,确切地说,是凝结在物质之中又游离于物质之外的,是“人们习以为常了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是能够被传承的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它是人类相互之间进行交流的普遍认可的一种能够传承的意识形态,是对客观世界感性上的认知与经验的升华。
我认为,科学本身就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和网络的普及,科学文化就更是渗透到我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之中,与我们的衣食住行息息相关,成为影响我们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新常态。
就如韩启德主席所说,科学文化是由科学共同体围绕科学活动所形成的一套价值体系、思维方式、制度约束、行为准则和社会规范。科学文化的核心是追求真理,其精髓是崇尚理性,提倡质疑、批判、创新,追求实证和普遍确定性规律。
营造良好的科学文化氛围,是当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上逐渐凸显出来的一个现实问题。前段时间网络爆发的翟天临学术造假事件,引发了广大群众的质疑,让学术界蒙羞。这一事件的发酵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下科学界、学术界的浮躁、功利与现实。
前GE公司CEO杰克·韦尔奇说过:“健康向上的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战无不胜的动力之源。”
我国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说过:“三流企业靠生产、二流企业靠营销、一流企业靠文化。”
一个优秀的企业尚且需要文化氛围来支撑和发展,更别说,良好科学文化氛围对于从事严谨的科学研究的重要性了。
营造良好的科学文化氛围,需要倡导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融合,需要科技工作者不断提高科学文化素养和科学道理修养。
不论是科学精神还是人文精神都属意识形态的范畴。科学精神是人们对科学活动本质的理解和追求;人文精神是人们对人文活动本质的理解和追求。科学精神具备人文精神的内涵,人文精神需要科学精神作为基石,这两种精神具有内在的联系。科学精神、人文精神以及二者的融合都属人类活动的价值取向问题,它们共同作用和影响着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二者应和谐统一,成为“真、善、美”的统一体。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统一,这对于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正如钱学森先前在接受《中国新闻》记者采访所说:“一个科学家,他首先必须有一个科学的人生观、宇宙观,必须掌握研究科学的科学方法!这样,他才能在任何时候都不致迷失道路;这样,他在科学研究上的一切辛勤劳动,才不会白费,才能真正对人类、对自己的祖国做出有益的贡献。”
当下,在科学发展的新趋势和新特点面前,广大科技工作者应该主动适应科学技术的概念、方法和手段向人文社会科学的渗透,主动适应人文社会科学价值、伦理观念和理论在科学技术中的广泛应用。不论是自然科学工作者,还是社会科学工作者,都要重视科技知识和人文知识的传播对提高人们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的作用,都要加强向全社会进行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普及宣传工作。
科技工作者的道德精神和素养,是科技创新与进步的重要条件和动力。我认为,一个真正有科学文化涵养的人,同时也应该是具有崇高理想和高尚科学道德的人。只有坚持科学文化修养与科学道德修养的统一,才能不断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成为一个有益于人民、有益于社会的科研人才。
目前,科学道德问题和科学家的社会责任问题越来越成为关系到科学家名誉、科技界声誉和科学尊严的重大问题。科技工作者应当主动掌握更多科学知识和文史知识,乐于崇尚科学、反对迷信和伪科学,通过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理论水平,自觉地树立正确的科学道德观念,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科协团体也应当努力促进科学道德建设,要从宣传教育倡导入手,在规范监督自律上下功夫,弘扬科学精神,倡导良好学风,制定各类行为准则并建立科学道德诚信体系,正确引导和规范科技工作者的行为,使科学道德成为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内在需求和自觉行动。
营造良好的科学文化氛围,需要进一步探讨科学对大众文化的影响,以及媒体在科技传播中的作用。
营造良好科学文化氛围,需要做好科学传播工作,即科普工作,把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通过多种方法,多种途径传播到社会的方方面面,使科学为公众所理解,用以开发智力,不断提高公众的科学文化素质。
科普,简单说就是科学的大众化或公众理解科学。公民的科学素质就是公众对科学的认知程度和应用能力。我理解,科普应当是群众化、社会化的,是让科学走向大众,在全社会示范科学所包含的丰富的精神文化价值。科普要努力成为科学与公众之间的桥梁,成为科学家和社会公众交流沟通的重要渠道,进一步促进科学与公众的交流与理解,促进人们行为方式的理性化和科学化,以期在全社会形成相信科学、理解科学、追求科学的优良文化。
举个例子,今年央视3·15晚会曝光了假土鸡蛋事件,说明公众对“土鸡蛋”的科学认知不清,商家才会利用公众“关注健康”的心理,让消费者花费比普通鸡蛋高1~10倍的价格去购买这些所谓的“土鸡蛋”,从中谋取暴利。实际上,土鸡蛋不是“更营养”的代名词。有关机构对不同地域、不同品种、不同养殖方式的几十个批次鸡蛋进行检测,结果显示,传统农村散养方式产出的鸡蛋和集中式饲养产出的鸡蛋,所含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钙、磷、铁等营养物质的含量基本一致。专家的结论是:“土鸡蛋和普通鸡蛋的营养价值虽各有侧重,其实可忽略不计。”
假土鸡蛋事件并不是个例,从中可以反映,正是由于科学文化氛围的欠缺,公众长期受错误常识引导,以及受虚假宣传蛊惑,从而导致公众认知上的错误。
由此可见,营造良好的科学文化氛围,对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全社会的科技意识,激活全体劳动者的创新潜能,使更多的科技成果得以广泛应用,使科学思想在全社会广泛传播,倡导积极向上的先进文化和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有着十分积极和重要的现实意义。
另外,随着互联网和新媒体的迅速普及,由于大众参与的传播能动性不断强化,媒体在科普中的作用越来越大,科技传播对社会、对公众的影响也越来越大。《科技日报》在去年刊登了科技部2017年度全国科普的统计数据,其中特别提到科普传播媒介日趋多样,除了传统媒体外,科普网站、科普类微博和公众号的传播形式也越来越受到网民喜爱。另据《科技日报》的一周(周一至周五)统计,在今日头条、腾讯网站,科技及与之相关的科技企业的报道的每日浏览量,接近60%。这说明公众对科技相关内容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对科技类报道的需求日益增长,大众传媒已经成为科普和文化传播最重要、最高效的载体。
但是,该统计没有科普图书出版的状况,广播电视的科普类节目状况也基本没有反映。科普的传统形式主要是图书、展览和讲座。传统的也是经典的,但目前,由于出现了内容缺乏新意、方式方法老套、低水平重复等现象,单纯的知识普及已经趋于式微。这与公众渴求对科学的理解和认知有很大的反差。
最后,对公众科学素质与科普之间的关系,我想谈点个人看法:我认为,言公众科学素质,只讲科普,这是有偏颇的。
科普是提高公众科学素质的重要途径和方法,但一个人科学素质的养成及其高低,不单需要科普,其根本还是由教育决定的,是一个人从小到大所接受的教育程度决定的,而科普仅仅是教育的一个方面。我以为,科学素质应当包括知识和能力两部分,从某种意义上说,对于科学素质的形成,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比知识更重要。科
- 资讯
-
-
《科学中国人》杂志社记者证2024年换证人员公示
根据《国家新闻出版署关于开展2024年第七版新闻记者证全国统一换发...
-
“一猪两用-食用猪和医用猪”专场报道
2024年7月,正值夏季火热时节,各界专家齐聚科技创新之城——深圳,参加...
-
“2024前沿科学创新大会”在深圳召开
科技改变世界,创新引领未来! 2024年7月12—14日,“2024前沿科学创新...
-
当年累得坐马桶就睡着的科学家,成为今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
里程碑 笔者第一次见到薛其坤院士是在2019年年初,他领导团队完成的“量...
-
45岁用一篇论文解百年难题,85岁他站上国家最高科技领奖台
从跋山涉水扛着机器测量,到航空遥感再到卫星遥感,测绘遥感学科领域随...
-
这些科学家和标志性成果获得国家科技奖励!了解奖项分布与获奖特点→
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今天揭晓。一大批贡献卓越的科学家和标志性成果...
-
《科学中国人》杂志社记者证2024年换证人员公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