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5-10
12月9日,搭乘“雪龙2”号极地科考破冰船的中国第36次南极考察队队员完成了南大洋宇航员海首个调查断面的科考,这也是中国南极考察队首次在这一海域展开综合科考。
“雪龙2”号12月7日离开南大洋普里兹湾海域向西航行,开始对宇航员海海域展开科考作业。科考队员沿着本次宇航员海科考的首个调查断面,自北向南做了多个站位的C T D(海水温盐深测量仪)采水作业、浮游生物垂直拖网作业,以及鱼类拖网和箱式采样器等采样作业。
当“雪龙2”号从南纬65度开始沿着宇航员海首个调查断面向南航行时,随着纬度增高,大洋洋面逐渐由偶尔漂浮着冰山的清水区向浮冰区和密集浮冰区转变。“雪龙2”号的一大亮点是装配了由主甲板直通海底的月池系统,可在大面积浮冰区进行C T D采水作业,解决因浮冰密集度高而无法科考作业的难题,确保调查断面和站位的系统性。9日,科考队员对月池系统进行了测试,并在南纬66度40分的密集浮冰区完成了首个通过月池系统进行的CTD采水作业。
宇航员海是中国南极考察队首次展开综合科学考察的海域,也是国际上科学认知相对缺乏的海域。“雪龙2”号此次对宇航员海的科考,重点是对南大洋国际调查资料匮乏海域的海洋生态系统开展多学科综合调查,以期提升国际社会对南极海洋生态系统以及气候变化影响的系统认知。据了解,在接下来约1个月的时间里,科考队员将由东向西在宇航员海进行多个断面和站位作业,开展物理海洋、海洋化学、海洋生态、海洋地质等多学科科考。
中国激光测距技术实现突破
12月8日,从在武汉召开的第六届天琴空间科学任务研讨会上获悉,自2019年6月8日以来,“天琴计划”团队已经多次成功实现了地月距离的激光测量,并在国内首次得到月球上全部5个激光反射镜的回波信号。
据介绍,目前包括中国在内,全世界仅有5个国家具备激光精准测量地月距离的技术能力。地月激光测距是以脉冲激光器作为光源对地球与月球之间的空间距离进行精准测量,也是开展“天琴计划”空间引力波探测必须攻克的关键技术。位于中山大学珠海校区的“天琴计划”激光测距台站,在不到1年的时间内完成了台站建设,并实现高精度地月距离测量,这是“天琴计划”“0123”路线图中的“0”步骤。“天琴计划”“0123”路线图中的“1”步骤,即国内首颗由国家立项面向未来引力波空间探测技术试验卫星预计将于2019年年底进行发射。
“天琴计划”是中国科学院院士罗俊于2014年3月在华中科技大学的一次国际会议上提出、以中国为主导的国际空间引力波探测计划。据悉,自1994年开始,罗俊在华中科技大学引力中心开始布局空间引力波探测研究,20多年来积累了若干关键技术,储备了一批优秀人才。
此届天琴空间科学任务研讨会由华中科技大学和中山大学联合举办,吸引了国内外42个高校和科研单位的近300位学者参会。
我国首个超高清视音频国家重点实验室启动建设
12月6日,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承担的超高清视音频制播呈现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在上海国际传媒港启动。这也是在中宣部指导下,由科技部批准建设的我国首个超高清视音频领域国家重点实验室。
超高清视音频制播呈现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启动,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媒体融合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推进“5G+4K/8K+AI”发展战略,着力打造具有强大引领力、传播力、影响力的国际一流新型主流媒体的重要途径。据悉,实验室将依托上海优良的科技创新与软硬件环境,以及一流的教育科研资源,充分运用媒体、通信和信息技术革命的成果,打造具有引导作用的视音频媒体融合技术研究和应用示范基地。
该实验室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承建,与上海交通大学和广电总局广播电视规划院协作,聚焦宽带互联网环境下端到端的先进视音频技术,特别是超高清视音频、虚拟现实以及人工智能技术。实验室将围绕超高清视音频制播系统关键技术、视音频媒体传播技术和视音频服务安全关键技术三大研究方向开展基础研究、应用示范和应用实践。按照“复合知识、国际视野、创新能力”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新原则,实验室将联合上海交通大学为行业培养一批高水平的青年学术带头人以及技术骨干,打造基础宽厚扎实、学科交叉复合的国际一流创新人才培养平台。
活动当天,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国家重点实验室分别与广电总局广播电视规划院、上海交通大学、上海海思技术有限公司、明略科技集团、商汤科技等签订了合作协议。
大型浮标船“向阳红22”交付
国内第一艘3000吨级大型浮标作业船“向阳红22”船12月3日在上海顺利交付,“向阳红22”船填补了我国没有大型浮标船的空白,将助力我国的海洋观测从近海走向深远海。
“向阳红22”船由我国自主设计建造,主要用于浮标、潜标的布放、巡视、回收以及应急抢修等工作,是目前国内唯一具备起吊直径10米、重60吨的大型海洋监测浮标能力的工作船。交付后的“向阳红22”船将在自然资源部东海局服役,并将参与重大海洋观测任务。
这条浮标作业船最大的亮点就是A型架和止荡装置。A型架,可以保证在海上自如地布放和回收浮标,而“工字形”止荡装置可以将大型浮标稳稳地固定在底座上,工作人员在施工时就会很安全,不受风浪的影响。
“向阳红22”船总长89米,宽18米,深7.2米,可以连续在海上工作60天,同时具有全球无限航区航行能力。“向阳红22”船投入使用后,将使我国大型浮标保障能力建设得到进一步强化,助力我国海洋观测范围向太平洋、印度洋等海域拓展。
我国大科学装置探索与国际接轨的共享机制
12月2日至4日,由科技部国际合作司主办的第十四届全球研究基础设施高级官员组会议(G SO14)在上海召开,这是G S O会议首次在亚洲举办。开幕式上,中方代表、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中心副主任李加洪介绍了中国相关大型研究基础设施建设及国际合作情况,提出了将中国相关大型研究基础设施纳入G S O案例研究、进一步加强全球研究基础设施合作的建议。
据悉,此前G SO制定了一个框架,并形成了规范、成本、社会评估及影响力等相关的14条国际标准。每一年G S O都会对这14条标准中的部分内容进行研究。
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外事办公室主任董少华介绍,于2019年9月批复的“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CRAFT)将按照14条标准进行建设,从而在共享和反馈上创造更大的社会影响力。该设施建成后将成为国际磁约束聚变领域参数最高、功能最完备的综合性研究平台,对保障我国聚变堆的先进性、安全性和可靠性,为解决国家重大需求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目前我国一些重大科学装置已有与国际研究机构实现共享的案例。在合肥的科学岛上,中国的“人造太阳”——“东方超环”面向全球120多个实验室开放,目前超过50%的提案来自外部。
当前,我国正在积极探索并推进重大科学基础设施面向全球开放共享机制。此次会议的召开将对即将建设的重大科学基础设施全球开放共享合作提出一些建议。
- 资讯
-
-
《科学中国人》杂志社记者证2024年换证人员公示
根据《国家新闻出版署关于开展2024年第七版新闻记者证全国统一换发...
-
“一猪两用-食用猪和医用猪”专场报道
2024年7月,正值夏季火热时节,各界专家齐聚科技创新之城——深圳,参加...
-
“2024前沿科学创新大会”在深圳召开
科技改变世界,创新引领未来! 2024年7月12—14日,“2024前沿科学创新...
-
当年累得坐马桶就睡着的科学家,成为今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
里程碑 笔者第一次见到薛其坤院士是在2019年年初,他领导团队完成的“量...
-
45岁用一篇论文解百年难题,85岁他站上国家最高科技领奖台
从跋山涉水扛着机器测量,到航空遥感再到卫星遥感,测绘遥感学科领域随...
-
这些科学家和标志性成果获得国家科技奖励!了解奖项分布与获奖特点→
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今天揭晓。一大批贡献卓越的科学家和标志性成果...
-
《科学中国人》杂志社记者证2024年换证人员公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