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6-12
约翰·内茨
国际抗病毒研究学会主席、比利时鲁汶大学病毒学教授
中国医学工作者在1月12日就公布了病毒的基因序列,这一速度令人惊叹。这次新型冠状病毒的出现正好赶上流感高发季,面对那么多患者,能够发现其中有几例不太对劲,并继续追踪研究,用很短时间发现并确认新病毒,非常难得。中国在“新冠肺炎”疫情初期做了大量工作,有助于防止疫情在中国和世界范围内扩散。新型病毒是人类共同的敌人,我们应该共同作战,保护人类免受其害。
布鲁斯·艾尔沃德
世界卫生组织联合专家考察组外方组长、加拿大流行病学家
呼吸道疾病通常传播太快,难以跟踪,而中国人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要找出每一个患者。病毒在迅速传播,这样做尽管很困难,但中国人制定了一个接触追踪系统,以认定可能患病的人们。之后,重症患者被隔离治疗,而其他人也被隔离和监测。人人都是筛查员,用这种方法也非常高效。这就让中国人不浪费他们的化验资源,而只用于真正有病的人们,于是就能够发现和切断传播链。
哈比特·柯依舍巴耶夫
哈萨克斯坦共和国驻华特命全权大使
我们应明白,孤军抗疫困难重重且成效不高,而病毒正在迅速传播,每个人都有可能感染。只有国际社会共同努力才能取得预期成果。各国应该忘记分歧,肩并肩对抗人类面临的威胁,避免隔阂和排外心理。在这方面,我同意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的意见,他认为,最大限度地利用现代科学将在国际社会应对冠状病毒暴发的工作中发挥决定性作用。现代科学将加快有效诊断测试、疫苗和药物的开发和评估。哈萨克斯坦也愿在这方面做出自己的贡献,并考虑与其他国家的学者在这一领域进行合作的可能性。
馆田一博
日本感染症学会理事长、东邦大学教授
新型传染病不是任何单一国家的问题,今后还可能出现致病性更强的病毒,引发新的疫情,这是全世界和全人类的问题,我们需要共享信息和相互协助,并从这次疫情中吸取经验教训,用于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传染病疫情。在还没有针对病毒的特效药和疫苗的情况下,阻断人员流动是最重要的。中国国土面积大,人口大约是日本的10倍。管理如此大的国家和如此多的人口非常困难。中国集中全国医疗资源投向武汉做得很好,将感染者和疑似感染者集中收治也非常重要。
尼古拉·彼得罗西洛
意大利国家传染病研究所附属医院诊疗研究室主任
我们非常珍视中国同行提供的协作和共享的信息,他们应对疫情的经验比我们丰富得多。但这还不够,我们已经向中方提出希望进一步开展合作、共享信息。我们非常需要中方的经验和专业的医疗技术。
乌里奥尔·米加
西班牙传染病医学研究员
中国采取了严格有效的防控措施,建议人们避免外出、停止非必要服务等,在不到三四周的时间里,疫情便得到了有效的控制。这些经验适用于其他国家,现在疫情是全球性的,无私分享这些经验是非常重要的,可以挽救很多生命。
奔贡·西哈冯
老挝卫生部部长
老挝的技术专家组与中国国家卫健委保持着密切沟通,借鉴了许多中国的抗疫经验,如加强各口岸检测、采取居家隔离、发布公告要求加强个人卫生防护等;老挝还与中国驻老挝大使馆建立联系热线,这些举措成效显著,老挝愿继续保持与中国的交流合作。
埃万德罗·卡瓦略
巴西瓦加斯基金会巴中研究中心负责人
在此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过程中,中国在国际社会中所发挥的作用,可以说是践行命运共同体理念的一个具体范例。中国政府通过实际行动表达了这一理念,也就是我们所有人都在世界同一个大家庭中。因为病毒是没有国界的,它可以在任何国家出现。所以,加强国际合作是非常必要的。科
- 资讯
-
-
《科学中国人》杂志社记者证2024年换证人员公示
根据《国家新闻出版署关于开展2024年第七版新闻记者证全国统一换发...
-
“一猪两用-食用猪和医用猪”专场报道
2024年7月,正值夏季火热时节,各界专家齐聚科技创新之城——深圳,参加...
-
“2024前沿科学创新大会”在深圳召开
科技改变世界,创新引领未来! 2024年7月12—14日,“2024前沿科学创新...
-
当年累得坐马桶就睡着的科学家,成为今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
里程碑 笔者第一次见到薛其坤院士是在2019年年初,他领导团队完成的“量...
-
45岁用一篇论文解百年难题,85岁他站上国家最高科技领奖台
从跋山涉水扛着机器测量,到航空遥感再到卫星遥感,测绘遥感学科领域随...
-
这些科学家和标志性成果获得国家科技奖励!了解奖项分布与获奖特点→
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今天揭晓。一大批贡献卓越的科学家和标志性成果...
-
《科学中国人》杂志社记者证2024年换证人员公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