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7-21
李 莉
中国航天事业是在基础工业比较薄弱、科技水平相对落后和特殊的国情、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发展起来的。中国独立自主地进行航天活动,以较少的投入,在较短的时间里,走出了一条适合本国国情和有自身特色的发展道路,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就。
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
1970年4月24日,我国用自行研制的“长征一号”运载火箭成功将“东方红一号”人造地球卫星送往太空。“东方红一号”卫星的发射成功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继苏联、美国、法国和日本之后第五个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成功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虽比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斯普特尼克一号”晚了13年,但它的质量超过了前4个国家第一颗卫星质量的总和,卫星的跟踪手段、信号传递形式、卫星调控系统也都超过了它们的第一颗卫星的水平。中国“东方红一号”卫星每114分钟绕地球一周,《东方红》乐曲传遍全球,证明中国已进入空间时代。西方的观察家们说,把人造卫星射入地球轨道的技术,表明中国有能力制造和试验一枚洲际弹道导弹。莫斯科电台和《真理报》仅用一句话报道中国的发射:毛泽东的人造月亮是打在俄国脸上的一记耳光!
掌握卫星回收技术
1975年11月26日,我国用“长征二号”运载火箭发射返回式卫星成功,卫星在轨道上运行3天后按预定计划返回地面,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卫星回收技术的国家。卫星返回技术和返回式卫星是为了适应航天活动的需要而发展的。人类探索太空的活动大致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探索和了解外层空间的活动;另一类是开发和利用外层空间资源的活动。在探索和了解外层空间的活动中,需要获得尽量多的空间信息,而在航天活动早期,由于无线电传输技术受时代所限,多采用将信息存贮于信息载体(胶片、磁带等)上,并把信息载体送回地面以重现信息,这就要依靠返回技术和返回式卫星。返回是一项难度很高的技术,过程中不仅要卫星减速、低头,而且必须落回到地面预定地域,这些对遥测、遥控技术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目前为止过了回收关的国家只有美、俄、中。
突破“一箭多星”关
1981年9月20日,我国用一枚“风暴一号”运载火箭将一组三颗“实践二号”卫星送入地球轨道,成为第四个独立掌握“一箭多星”发射技术的国家。在国际上,一箭多星的发射常用两种方式。第一种是把几颗卫星一次送入一个相同的轨道或几乎相同的轨道上;第二种是分次分批释放卫星,使每一颗卫星分别进入不同的轨道。就是说,运载火箭达到某一预定轨道速度时,先释放第一颗卫星,然后火箭继续飞行,达到另一种预定的轨道速度时,又释放第二颗卫星,依此类推,逐个把卫星送入各自的预定运行轨道。为了实现一箭多星,需要解决许多技术。首先是要提高火箭的运载能力,以便把质量更大的卫星送入轨道。其次是需要掌握稳定可靠的“星-箭分离”技术,做到万无一失。最后还需选择最佳的飞行路线和确定最佳分离时刻,使多卫星在各自的轨道上运行。
第一颗通信卫星发射
1984年4月8日,我国用新型“长征三号”运载火箭将试验通信卫星“东方红二号”送入赤道上空的静止轨道运行。试验通信卫星直径为2.1米,包括天线在内总高约3.1米,在大椭圆转移轨道上的重量约910公斤,在地球静止卫星轨道上的重量为461公斤。卫星本身由结构、电源、控制、遥测、遥控、跟踪、温控、天线、远地点发动机等保障分系统和通信专用分系统组成。“东方红二号”通信卫星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制,设计寿命为3年,是用于远距离电视传输的卫星。该卫星采用地球同步轨道,其中第一颗定点于东经125°赤道上空。西安卫星测控中心成功地对其进行一系列太空操作,一周内使卫星准确定点在3.6万公里的赤道上空,打破国外23天定点的纪录。中国也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掌握轨道转移、同步定点技术的国家,同时结束了中国长期租用国外通信卫星的历史。
第一颗气象卫星发射
1988年9月,我国成功发射了一颗试验性气象卫星。卫星进入预定轨道后不久,我国的气象卫星地面站就收到了卫星发送的气象信息。这颗命名为“风云一号”的气象卫星,是在我国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运载火箭发射的。它是我国自行研制和发射的第一颗极地轨道气象卫星。星上装有两台甚高分辨率扫描辐射仪,共有5个探测通道,可探测白天和夜间的云图、地表图像、海洋水色图像、水体边界、海洋面温度、冰雪覆盖及植被生长。卫星主要任务是获取全球的气象信息,并向全世界气象卫星地面站发送气象资料。此外,这颗卫星还具有探测空中粒子成分的功能,为空间物理研究提供资料。“风云一号”卫星正式投入试用后,对于提高我国天气预报水平,特别是灾害性天气的监测和预报能力,更好地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有重要意义。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正式立项
1992年9月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常委扩大会议,正式批复载人航天工程可行性论证报告。自那一天起,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正式立项,代号“921工程”——在“曙光”号搁浅20年后,中国载人航天终于迎来启航的曙光。会议决定中国载人航天从发展飞船起步,确定了中国载人航天的发展战略,批准载人飞船工程上马。中国载人航天,由此掀开了崭新的一页,几代人的飞天梦想由此变成了实实在在的行动。1995年10月,中国决定从空军歼、强击机飞行员中选拔首批预备航天员。不久,12名预备航天员从数千名候选者中脱颖而出,连同2名航天员教练员,组成中国首批航天员的队伍。1997年年底,经中央军委批准,由14名预备航天员组成的世界上第三支航天员大队成立。1998年1月5日,14人到齐。这一天从此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的生日。
发射对地遥感资源卫星
1999年10月14日,中国第一颗传输型对地遥感资源卫星——“资源一号”卫星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开创了国内应用卫星首次发射即获得成功的先例。它还是中国第一颗和国外联合研制的卫星,曾经是中国卫星研制史上携带有效载荷最多的卫星。20世纪90年代,中国和巴西达成政府间协议,共同研制一种地球资源卫星,以填补两国在有关领域的空白。1999年卫星发射成功后为中巴两国获取了大量的有关地区的地球数据和卫星图片,在农林、海洋、环保、国土资源、城市规划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资源一号”卫星主要搭载了3台遥感仪器用于对地观测:20米分辨率的5谱段C CD相机、80米和160米分辨率的4谱段红外线扫描仪、256米分辨率的2谱段宽视场成像仪。“资源一号”卫星设计在轨寿命为2年,运行轨道是太阳同步轨道,绕轨一圈的时间是100.26分钟。
第一艘载人飞船发射成功
2003年10月15日上午9点,我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发射成功,杨利伟一飞冲天,圆了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飞天梦”——它标志着中国成为苏联与美国之后,第三个将人类送上太空的国家。火箭点火发射的瞬间,北京航天指控中心的医学监督岗屏幕上显示,杨利伟的心跳依然只有每分钟76次。资料表明,国外航天员在火箭发射的瞬间,心跳达到每分钟140次仍属正常,而杨利伟则创下了宇航员心率最稳定的纪录。太空上,他按计划准确无误地完成了110多项操作,看着蔚蓝的地球,他在工作日志背面写下一句话,“为了人类的和平与进步,中国人来到太空了”,并把日志举到摄像头前,与全国人民一起分享激动的心情。除了杨利伟,“神舟五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内还搭载一面具有特殊意义的中国国旗、一面北京2008年奥运会会徽旗、一面联合国旗及人民币主币票样和来自祖国宝岛台湾的农作物种子等。
首个月球探测器发射成功
“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卫星于2007年10月24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发射升空,运行在距月球表面200千米的圆形极轨道上执行科学探测任务。“嫦娥一号”是中国自主研制、发射的第一个月球探测器。中国月球探测工程“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卫星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承担研制,以中国古代神话人物嫦娥命名,嫦娥奔月是一个在中国流传的古老神话故事。“嫦娥一号”携带了7种科学仪器,分别是C CD立体相机、激光高度计、干涉成像光谱仪、伽马/X射线谱仪、微波探测仪、太阳高能粒子探测器和太阳风离子探测器,主要用于获取月球表面三维影像、分析月球表面有关物质元素的分布特点、探测月壤厚度、探测地月空间环境等。整个“奔月”过程大概需要8~9天。“嫦娥一号”计划绕月飞行1年,执行任务后将不再返回地球。“嫦娥一号”发射成功,中国成为世界第五个发射月球探测器的国家地区。
首次进行太空行走
2008年9月27日,我国航天员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三人乘坐“神舟七号”飞船出征太空,翟志刚代表中国人,首次进行太空行走。按照预定路线,翟志刚在舱外进行了出舱活动。在完成各项任务后,翟志刚以脚先进的方式返回轨道舱,关闭轨道舱舱门,完成了舱门检漏工作。根据航天员报告情况和对航天员生理数据判读表明,翟志刚身体状况良好。整个出舱活动持续时间25分23秒,空间出舱活动获得成功。这次航天员实施空间出舱活动穿着的“飞天”舱外航天服,由我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研制。航天服总质量120千克,可为航天员舱外活动提供至少4小时生命安全和工效保障,重复使用次数不低于5次。翟志刚完成出舱活动,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取得了又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技术突破。中国也随之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空间出舱活动技术的国家。
“天宫一号”发射成功
2011年9月29日21时16分03秒,中国首个自主研制的载人空间试验平台“天宫一号”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2011年11月3日,“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飞船成功完成我国首次空间飞行器自动交会对接任务,并进行了二次自动交会对接,标志着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航天器空间交会对接技术的国家。2012年6月18日,“天宫一号”与“神舟九号”飞船成功进行首次载人交会对接。2016年3月16日,“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正式终止数据服务,全面完成了历史使命。2018年4月2日8时15分左右,经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和有关机构监测分析,“天宫一号”已再入大气层,再入落区位于南太平洋中部区域,绝大部分器件在再入大气层过程中烧蚀销毁。“天宫一号”在轨运行1630天,超计划开展多项拓展技术试验,为空间站建设运营和载人航天成果应用推广积累了重要经验。
“高分一号”卫星发射成功
2013年4月26日12点13分,我国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的首发星——“高分一号”卫星精准入轨,搭载的三颗国外微小卫星随后成功分离,我国首次一箭四星发射圆满成功。“高分一号”卫星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空间技术研究院研制。“高分一号”卫星突破了高空间分辨率、多光谱与宽覆盖相结合的光学遥感等关键技术,设计寿命5至8年。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工程是《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确定的16个重大专项之一,由国防科工局、原总装备部牵头实施。“高分一号”卫星发射成功后,能够为国土资源部门、农业部门、气象部门、环境保护部门提供高精度、宽范围的空间观测服务,在地理测绘、海洋和气候气象观测、水利和林业资源监测、城市和交通精细化管理、疫情评估与公共卫星应急、地球系统科学研究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天宫二号”发射成功
2016年9月15日22时04分12秒,“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是继“天宫一号”后中国自主研发的第二个空间实验室,用于进一步验证空间交会对接技术及进行一系列空间试验。“天宫二号”主要开展地球观测和空间地球系统科学、空间应用新技术、空间技术和航天医学等领域的应用和试验,打造中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空间实验室。2017年,“天舟一号”货运飞船与“天宫二号”对接。2018年9月15日,“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已圆满完成2年在轨飞行和各项试验任务,但平台及装载的应用载荷功能正常、状态良好,为进一步发挥空间应用效益,“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运营管理委员会会议研究决定,“天宫二号”在轨飞行至2019年7月。2019年7月19日,“天宫二号”受控再入大气层,少量残骸落入南太平洋预定安全海域。
“北斗”全球组网迈出关键一步
2019年11月5日凌晨1时43分,由航天科技集团五院抓总研制的第49颗“北斗”导航卫星发射成功。“北斗三号”导航卫星系统工程迎来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刻:“北斗三号”系统3颗倾斜地球同步轨道(I G SO)卫星全部发射完毕,为2020年完成“北斗三号”全球组网打下坚实基础。“北斗三号”导航卫星系统由M E O卫星(地球中圆轨道卫星)、G EO卫星(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和I G S O卫星(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三种不同轨道的卫星组成,包括24颗MEO卫星,3颗GEO卫星和3颗I G SO卫星。M EO卫星可进行全球导航,G E O卫星和I G S O卫星都位于我国上空,G EO卫星在赤道上空“安营扎寨”,而I G S O卫星在经过G EO卫星位置的南北半球循环导航定位。不同于前序两颗I G SO卫星,第49颗“北斗”导航卫星在使用高精度的氢原子钟、铷原子钟基础上,还搭载了试验用的新型原子钟,能够更好提高时间精度,将为后续卫星时间精度的提升奠定基础。
行星探测大幕拉开
2020年4月24日,中国行星探测任务被命名为“天问系列”,首次火星探测任务被命名为“天问一号”,后续行星任务依次编号。“天问一号”是中国行星探测任务名称,该名称源于屈原长诗《天问》,寓意探求科学真理征途漫漫,追求科技创新永无止境。根据中国国家航天局的消息,与“嫦娥系列”月球探测任务不同,我国计划通过“长征五号”火箭发射“天问一号”探测器,它由一架轨道飞行器和一辆火星车构成。按照计划,“天问一号”火星探测任务要一次性完成“绕、落、巡”三大任务,这也标志着我国行星探测的大幕正式拉开。2016年1月,中国自主火星探测任务得到国家批准立项,计划将通过一次发射任务实现火星环绕、着陆和巡视,对火星开展全球性、综合性的环绕探测,在火星表面开展区域巡视探测。如果一切顺利,计划将于2020年7—8月择机发射,2021年登陆火星。
“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发射成功
2020年5月5日18时00分,“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搭载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和柔性充气式货物返回舱试验舱,在我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升空,首飞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实现空间站阶段飞行任务首战告捷,拉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三步”任务序幕。“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以“长征五号”运载火箭为基础改进研制而成,主要承担着我国空间站舱段等重大航天发射任务。“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全长约53.7米,芯一级直径5米,捆绑4个直径3.35米助推器,起飞质量约849吨,近地轨道运载能力大于22吨,是目前我国近地轨道运载能力最大的火箭。“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首飞成功,验证了火箭总体方案、各分系统方案的正确性、协调性,突破了大尺寸整流罩分离技术、大直径舱箭连接分离技术、大推力直接入轨偏差精确控制技术等一批新技术,为我国空间站在轨建造任务奠定了重要基础。
- 资讯
-
-
《科学中国人》杂志社记者证2024年换证人员公示
根据《国家新闻出版署关于开展2024年第七版新闻记者证全国统一换发...
-
“一猪两用-食用猪和医用猪”专场报道
2024年7月,正值夏季火热时节,各界专家齐聚科技创新之城——深圳,参加...
-
“2024前沿科学创新大会”在深圳召开
科技改变世界,创新引领未来! 2024年7月12—14日,“2024前沿科学创新...
-
当年累得坐马桶就睡着的科学家,成为今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
里程碑 笔者第一次见到薛其坤院士是在2019年年初,他领导团队完成的“量...
-
45岁用一篇论文解百年难题,85岁他站上国家最高科技领奖台
从跋山涉水扛着机器测量,到航空遥感再到卫星遥感,测绘遥感学科领域随...
-
这些科学家和标志性成果获得国家科技奖励!了解奖项分布与获奖特点→
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今天揭晓。一大批贡献卓越的科学家和标志性成果...
-
《科学中国人》杂志社记者证2024年换证人员公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