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登录科学中国人官方网站!!
新浪微博|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用数百万转基因蚊子遏制疟疾,不怕造出一场“科学灾难”?

    发布时间:2020-09-04

郝世琦

  
  近些年,科学家们想给“讨人嫌”的蚊子“委以重任”——降低疟疾传播。他们想出的方法,竟然是“转基因”。美国最近就准备在佛罗里达州和得克萨斯州释放一批“转基因蚊子”来阻止疟疾传播。
  在疟疾传播上,蚊子本来是助纣为虐的。疟疾的罪魁祸首是一种叫作“疟原虫”的寄生虫,而疟原虫只有在蚊子体内才能进行有性生殖,并且发育成成虫。一般来说,一只带有疟原虫的蚊子吸血时,它体内的“疟原虫子孢子”就会随着蚊子的唾液进到人体。刚刚进入人体的“疟原虫子孢子”会先低调地潜伏起来,专心发育自己的“雌、雄配子体”。这段时间,就是疟疾的潜伏期。
  不过,这些“雌、雄配子体”也没办法在人体内直接发育,它们必须在人体内的红细胞里等着蚊子再次吸血时把它们吸到蚊子体内,然后在蚊子的胃里继续发育、交配,再产生下一代的“疟原虫子孢子”。在这个过程中,蚊子不单单是“疟原虫子孢子”的传播者,甚至还担当了“疟原虫子孢子”的孵化器。想阻断疟疾传播,必须得从蚊子下手。
  “让转基因蚊子降低疟疾传播”这件事,科学家们从很早就开始琢磨了。最初,他们的想法非常简单粗暴:用基因编辑,培养出一种对疟原虫不友好的蚊子,再把它们放归到自然环境里。
  2015年,这种蚊子还真被研究出来了。当时,美国加州大学尔湾分校和圣迭戈分校的科学家们通过基因编辑的办法,让一批蚊子身上携带了一种SM1蛋白质。有了这种蛋白质,就算“疟原虫子孢子”被蚊子吸到了体内,也会很快死去,当蚊子下一次咬人的时候,自然也就不能把“疟原虫子孢子”传染给人了。更好的是,这种基因还能遗传给下一代,按照科学家们的设想,经过几代繁殖,区域里的大部分蚊子就都不具备传染疟疾的能力了。
  不过,事情却没有顺着科学家们理想的状态发展。他们最终看到的是,这种“转基因蚊子”后代反而对“疟原虫子孢子”越来越无力抵抗。一切又回到了原点。
  后来,一家名叫Oxitec的生物公司又提供了一种新思路,听起来更直接。既然只有雌性蚊子会咬人,就对一批雄性蚊子进行基因编辑,一旦雌性蚊子和这种“转基因雄蚊”交配,后代里雌性蚊子的存活率会大大降低。能咬人的蚊子少了,疟疾的传播链慢慢就会断了。这次美国准备投放的就是这种“转基因雄蚊”。
  但直接把大量转基因蚊子放归野外,真的靠谱吗?先不说放归“转基因蚊子”可能牵扯到伦理问题,我们单从基因本身来仔细想一下这件事。我们所说的基因,最初是以单细胞菌的形式存在的。这些单细胞菌随着时间和周围环境的变化,自我复制、繁殖,慢慢变成多细胞的生物。我们现在能看到的所有生物,包括蚊子在内,其实都是经过了几十亿年的演变,才慢慢形成了现在的形态和特性。虽然基因本身也会在生物演化的过程中发生一定的突变,但这些突变主要还是为了让生物适应自然环境变化。这可和人为改变物种的基因不一样。
  几年前,一家独立研究团队就对Oxitec培育、放归的另一批“转基因雄蚊”进行过跟踪调查。这些“转基因雄蚊”的后代里,出现了很多带有“抗性”的雌蚊,它们不但没有像科学家们预期的那样尽早死掉,反而因为基因混合变成了“超级蚊子”。这种“超级蚊子”的传染力更强,就连普通的杀虫剂也很难把它杀死。更可怕的是,这些蚊子的基因也开始在其他昆虫身上显现。
  但这些基因究竟是怎么跑到其他昆虫身上去的?它们会在数年后成为一个更强壮的杂交物种吗?谁也不敢拍着胸脯给出一个明确的回答。科学的确需要探索精神,但基因是复杂的。在把“自然”当成“转基因技术”下一个试验场之前,我们更需要三思而后行。
  
  

分享到:
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