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登录科学中国人官方网站!!
新浪微博|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中国科学家与往届诺奖得主对话直播活动成功举办
“2020为什么我们这么关注诺奖”系列

    发布时间:2020-10-09

  2020年10月1日-4日,中国科协科学技术传播中心与百度生态、财经、科技联合推出“2020为什么我们这么关注诺奖”中国科学家与往届诺奖得主线上系列对话直播活动,每日一场,邀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厄温·内尔、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谢尔登·格拉肖、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迈克尔·莱维特、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埃里克·马斯金、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和生、中国科学院院士谭蔚泓等嘉宾参与对话,为科学家搭建沟通交流平台,开拓公众的科学视角,促进公众对诺奖的理解与认识,活动吸引900余万网友线上观看。



  10月1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研究员孙坚原、朱英杰与厄温·内尔进行对话,探讨当下科研成果如何促进各国在医疗领域通力合作。厄温·内尔建议,我们应该利用好局部和本地的资源和技术去作用于全球、去服务于全球。孙坚原表示,在未来,不光是政府,还有更多的企业或者个人都需要关注并且支持科研。朱英杰说,“全球的科学家应该团结起来,共同解决传染病的问题,我们也可以组织相关工作,设立一些共同的科研项目,邀请来自不同国家的科学家,共同合作和努力。”



  10月2日,中国科学院院士、粒子物理学家陈和生与谢尔登·格拉肖分享全球化浪潮背景下基础科学研究的重要性。谢尔登·格拉肖认为,基础科研和应用科学并没有非常明晰的差别和鸿沟,很多科学家发现的基础科学理论,并没有申请专利,开放出来为一些企业所用,促进了工业、通信等领域的发展。陈和生表示,今天的科学也许会成为明日的技术。20世纪时,物理学家对世界也好,对普通民众也好,真正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在未来,这样的影响力还会重新书写,甚至会更加重要。




  10月3日,中国科学院院士谭蔚泓、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研究员董佳家与迈克尔·莱维特交流计算机技术对疫情研究的意义。迈克尔·莱维特分享,很多科学家不愿意去探讨新冠,他们一直说让专家去做吧,但这是一个全世界的问题,我们不能光依靠专家,我们需要更多地依靠科学家,还有一些非专家和一些别的产业、别的行业的科学家,因为他们能提供更多的视角。谭蔚泓表示,很多我们未知的科学都在人体本身,所以应鼓励化学工作者,更好地利用工具,了解分子在人体内的相互作用,以及如何利用分子抗击疾病。董佳家认为,我们应该设立一些更加专业的小分子实验室,并且设计更加可靠的监测流程,及时应对相关情况。




  10月4日,清华大学中国经济思想与实践研究院院长李稻葵、全球化智库(CCG)创始人王辉耀、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经济政策委员会副主任徐洪才共同与埃里克·马斯金探讨后疫情时代怎样的机制更适合当今全球经济趋势。对于经济下行,埃里克·马斯金表示,“我非常赞成利用财政和货币政策来进行刺激,当然我们也不需要过分刺激,但是过分刺激也比不刺激好,我也相信政府会在这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李稻葵建议,第一,要维持全球化的整个进展,政府间应该合作,维持全球供应链的完整;第二,确保地方政府更加积极主动地提高当地基础设施投资环境,同时提高在当地的科研支出,为经济的长远发展提供子弹和能量。王辉耀认为,中国的经济内循环对国际有直接和间接影响,它是刺激国内市场,反哺国际市场,并让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做出贡献的一个方法。徐洪才认为,下一步我国应鼓励国内城乡之间元素的流动,更多地放开自贸区的货币自由流动,更加关注高科技和一些产业链的高附加值。


分享到:
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