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10-13
——记浙江大学山东工业技术研究院院长曹衍龙
干思思
近几年,忙碌已经成为曹衍龙的生活常态,但占据他时间的不仅仅是科学研究,还有另一重身份的责任。
随着2017年浙江大学山东工业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浙大山东工研院”)的成立,曹衍龙从一个纯粹的科研工作者跨界到管理领域,被委以院长重任。在山东省委、省政府与浙大领导的关怀下,以曹衍龙为首的领导班子秉持着“立足枣庄、辐射山东、面向全国、联通世界”的鸿鹄志向,积极引进浙江大学高水平团队、先进科研成果落地山东,着力建设集科技创新高地、产业孵化基地、高端人才集聚地于一体的新型公共科技创新服务平台,使新型研发机构、科技孵化平台两大职能任务并驾齐驱,全力驶向齐鲁大地。
时代风向中,翻开校地合作新篇
“国有成均,在浙之滨”。浙江大学是我国最早创办的现代高等学府之一,秉承“求是创新”的优良传统,近年来在校地合作方面不断有新动作。为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地方产业升级,浙江大学布局6条合作主线扇形辐射全国,共建10个工研院地方平台、5个科技园区、98家区域分支机构,形成了多纽带、全链条的产学研成果转化发展模式。
浙大山东工研院就是浙江大学布局在山东一体化发展、网格化运行中的重要环节,曹衍龙则是被选中的、挑起环节优化担子的先行者,也是浙大山东工研院建设发展的重要掌舵人之一。
“工研院最开始希望我能出任智能制造研究中心主任一职,但在组建过程中通过不断深入了解、交谈,学校工研院开始属意我承担工研院院长一职。”当时,因为从未接触过管理工作,曹衍龙乍一听有些犹豫。作为科研人员,他是驰骋科研疆域的青年学者,拥有广受认可的业务能力,主持国家、省级专项,参与制定国家标准多个,入选浙江大学“新星计划”,受聘为浙江大学求是特聘科研岗,还是浙江省杭州市钱江特聘专家。但转变为管理者,曹衍龙则需要从“新人”做起。面对未知,他并不胆怯、迷茫,而是通过考察走访与深入思考,慎重却不乏自信地接下了这个重担。
对于山东,曹衍龙有着特殊的情怀。记者了解到,曹衍龙是土生土长的山东农村娃,从读书到工作,虽已经离家20余年,但始终对这片养他、育他的土地有着难以割舍的眷恋。他希望可以凭借自己的力量为这片挚爱着的土地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这是机会,是责任,也是义务。除此之外,在聊浙大山东工研院的目标时,曹衍龙也透露了更深层次的原因。“浙江大学目前大约有2万多项发明专利,每年还会新增2000余项。我们需要考虑及必须要做的是让科研成果落地,不能让它们一直放在抽屉里。”
浙大山东工研院的落地就是要打响“产业化”这块牌子,让科学研究带动生产生活的发展。2016年1月,浙江大学与枣庄市人民政府签署了《关于共建浙江大学山东工业技术研究院的合作意向协议》,2017年4月完成事业单位法人注册。于是,浙大山东工研院带着合作缔结的校地情谊,承载着政府对城市转型发展的殷切期盼,正式挂牌成立,落户枣庄。
在曹衍龙看来,枣庄市与浙大山东工研院的选择是双向的,两者在发展中互相成就。一方面,《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实施规划》对枣庄市的产业转型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服务“快速转型”的人才和技术成为刚需;另一方面,浙江大学辐射全国,积极开展校地合作,促进科研成果落地的同时推动学科发展。这样的合作模式实现了双赢,而“想地方之所想,急地方之所需”也让工研院在产业化这片蓝海中凭海临风,奋楫争先。
关于如何布局浙大山东工研院发展,曹衍龙一早就做好了充足的准备。在来浙大山东工研院之前,他曾多次前往山东省进行企业技术指导,对枣庄市有一定了解。任职浙大山东工研院后,他更是浙江、山东两地跑,进行摸底。他对枣庄市的100多家企业进行了130余次走访。为了更深入地了解当地产业发展情况,他和技术工人、管理层聊,更和政府机构聊。虽然其间困难重重,但依据当地锂电、高端装备、高端化工等优势产业,攻关方向总算是有了些眉目。
这些工作还远远不够,在曹衍龙的认知中,研究院要想发展长久,除了有纸上的规划,还得“有经验”。初出茅庐的浙大山东工研院,经验是曹衍龙一趟趟看出来、问出来的。他辗转了七八家工研院“取经”,向有管理资历的老前辈请教,事无巨细,把浙大山东工研院可能要走的弯路都掰成捷径。在这样的基础上,曹衍龙联合领导班子明确了浙大山东工研院“一院一园一楼一基金N平台”的可持续发展模式。一院,即占据科研发展制高点的浙大山东工研院,主要发挥新型研发机构及科技孵化平台两大职能;一园、一楼即科技园、产业园及研发大楼,为院所孵化、引进产业化公司发展提供一体化、全方位配套服务;一基金护航科技创新、产业化落地,现已囊括规模超60亿元的4项基金;N平台为山东省各地创新平台,致力形成区域融合互动的动能转换总体格局。
“应时而变,顺势而化。浙大山东工研院的存在就是要为枣庄这座工业老城注入崭新的生机与活力。”对于发展中迎面而来的挑战,曹衍龙时刻准备着。
因需制宜,撬动研究板块
如果说,浙大山东工研院是打响科研攻坚战的必需阵地,那么人才就是每一道理论和技术坚壁面前的枪支弹药。
经过前期调研、确认方向,曹衍龙除了研究浙大山东工研院整体布局,还把功夫下到了人才动员上。他为了保证每个方向的人才、技术到位,一个团队一个团队去谈,言真意切地鼓励大家跳出舒适圈,为产业化发展出力。最终,经过7次专家评审,新材料、智能制造、医疗健康、乡村振兴四大板块的11个研究中心,在浙大山东工研院正式落地。其中包括:由浙大教授团队牵头组建的6个院系研发中心,由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蒋向前爵士、美国伊利诺伊大学教授等国外人才牵头组建的2个国际研发中心,以及3个校企研发中心。
与平台建设一同进行的还有人才引进计划。以浙江大学教授为代表的一大批优秀人才从杭州、北京以及海外汇聚枣庄,促使多名枣庄籍及周边城市高层次人才返乡就业,强有力地支持了枣庄市的“招才引智、引才回乡”。浙大山东工研院现拥有科研工作者208名,引进院士2人,硕博占比超过一半,其中多人被纳入山东省、淮海经济区、枣庄等高端人才及专家智库,在立足浙大山东工研院发展的同时,为区域科技发展提供人才与智力支撑。
平台建设也好,人才引进也好,这些工作在曹衍龙看来是“痛并快乐着”。他表示,困难很多,迷茫很多,但看到成果实现的那一刻都不算什么。他希望,浙大山东工研院能够发挥好平台作用。“我们的目标有两个,一是带动企业发展落地,通过跟教授的合作,完成市场化产品;二是利用合作‘反哺’院校学科建设,让老师、学生参与企业研发,锻炼操作和把控市场需求的能力。”
目标明确,在各级领导的支持、关注下,山东工研院成长迅速,研究中心与实验室平台初具规模,产出频频。曹衍龙通过合作引进的石墨烯应用研究团队研发的石墨烯冷凝器等高效小管径换热器及散热系统,大大提高了冷凝器的散热效率,还可使产品体积大幅度减小,节约材料成本,目前已在医疗美容、工业激光、空调及冷藏和能源等多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其中急救呼吸机用石墨烯冷排产品自2020年1月份已提供20000余套,有力保证了疫情中急救呼吸机的供应;锂电池团队在固态锂电池研发中取得的突破进展,装备、工艺及材料研发基本完成,即将进入中试阶段;新型全生物全降解材料也将进入批量化生产;山东省首家医疗器械与体外诊断试剂CDMO孵化平台已孵化高新产品10余项;占地88亩的医疗智谷产业园也将投入使用……在知识产权及平台建设中,院累计专利申请已经达到283项、参与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各1项;获批3家省级平台、10余家市级平台;承担3项省重点研发计划,8项市科技计划……浙大山东工研院的成果数据粲然可观。
但即便如此,曹衍龙觉得还不够。他透露,11大中心的优化与合并工作已经开始着手,将围绕新材料、医疗健康、智能制造等4大块开展精准攻关。“随着浙江大学与山东省合作的全面推进,我们面向整个山东,已经在潍坊、青岛、济南等地进行布局。”这是为契合山东省新旧动能重大工程,配合“三核驱动、多点突破、融合互动”总体思路做出的决定,也是曹衍龙在为浙大山东工研院全体职工“谋福利”。
他希望地域的联合、布局的扩大能够为硕博生、科研学者提供更多的提升机会,更希望通过大家共同的努力,逐渐贴近那个伟大的目标:将浙大山东工研院打造成省校合作的标杆,为未来的省校合作做出表率。
智能,未来发展的风向标
关注浙大山东工研院的发展,曹衍龙更多的是辅助其他人的研发与产业化工作。他在这个角色中甘之如饴,践行着身为院长的责任。但同时,作为浙江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的教授和智能制造技术及装备研究中心主任,曹衍龙也时刻不忘自己的本职工作——科学研究与教书育人。
曹衍龙主要学术研究方向为计算机辅助公差设计、视觉测量及智能制造。公差设计是一个很老的研究方向,国内外从事该方向的研究团队越来越少,但他坚守了下来。“产品的创新设计离不开公差设计”,传统的公差设计多为人工凭经验或参考已有设计进行,自动化和智能化程度低,精度设计不合理是产品质量不过关的主要原因之一,随着我国科研及技术发展逐步由跟跑向并跑、领跑转变,企业对公差设计与分析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基于此,曹衍龙带领团队的博士、硕士研究生在多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下,在理论研究上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深入开展了底层公差建模理论、设计与分析模型的研究。1989年起,国际生产工程科学院CIRP每两年组织一次全球性的公差专题讨论会,基于曹衍龙团队在该领域的研究成果,2014年第14届会议由曹衍龙在浙江大学主办,这是该系列会议第一次在华举办,包括7位院士在内的100余位国内外代表参加了该次会议。
“理论研究通了,还需要将其固化到应用软件中,让企业应用提高设计的效率和质量,所以我们一定要开发计算机辅助公差设计软件。”曹衍龙团队正在开发的计算机辅助公差设计软件,集设计、检测于一体,将数学算法、软件和硬件集成一体,实现智能制造中的“智能在线工厂”理念,对高精密几何产品的公差规范设计、加工、公差测量与评估、产品公差分析与优化提供一站式、智能化解决方案。曹衍龙自信地对记者讲,“相信不久,这套软件就可以在企业应用,为企业做大做强保驾护航”。
智能化是公差设计的发展关键词,也是当前制造业升级的重要踏板。毫无疑问的是,站在企业制造角度,人工将成为过去式,各个环节几乎都应用上智能技术;在国家层面,智能制造是一个高频词,被视作未来发展的重头戏;在世界范围内,各国博弈,目的就是为了用智能抢占先机。正是看中这一点,曹衍龙领衔的智能制造技术及装备研究中心,一早就确定了开展针对智能制造及智能工厂、智能检测装备等方向的研发与产业化工作。
曹衍龙说,对于企业来讲,工厂哪些流程实现智能化,如何加入智能化元素在总体上很难把控。“我们研究的目的就是从总体上把握,智能工厂的建设需要哪些东西,该怎样规划。在梳理工厂的建设过程中,我们尝试把自主研发的理论、技术应用进去。比如装备检测,传统人工为主的制造过程对检测要求实际上不高,实现自动化制造以后,检测的需求提升了,必须采用自动化检测方法,这时候如何检测就变得尤其重要。”
曹衍龙在智能制造领域拥有和多家上市企业合作的丰富经验:与老板电器、春风动力、金牌橱柜、华立仪表、佳利电子等10余家企业合作,参与其智能工厂的规划与设计,承担部分关键技术难题的攻关及短板装备研发,这些企业的智能制造项目大多入围了工信部智能制造专项。
“智能制造涵盖的内容多而复杂,建立完善智能制造标准化工作体系和工作机制,对于实现我国智能制造跨越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站在更高远的角度,为推进智能制造标准化的发展,曹衍龙积极参与发起了浙江省智能制造标准联盟,负责浙江省智能制造标准重大试点项目——智能制造标准化试点项目的实施,作为负责人联合十家单位承担了工信部智能制造新模式专项(通用标准)“远程运维关键技术标准研究与试验验证”的研发与实施,自主制定了一项远程运维国家标准,建设了远程运维标准的公共服务平台,这对规范智能制造远程运维系统的关键技术问题有重要意义,为远程运维系统的实施部署提供指导和依据,助力企业实现从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的战略转型升级。
言谈中,曹衍龙还骄傲地介绍道,他们研发的出阵列式光度立体视觉检测装备、精密检测定位装配系统等已经进入了产业化中试阶段。这不禁让人感叹,一个20多人的团队究竟有多大能量,涉猎领域多样,还频频爆出新成果?他们实现技术突破、攀登科研高峰的勇敢,源自国家所需。
“精密测量或超精密测量,主要靠的是传感器。而我国企业做测量用的传感器,基本上都是以进口为主。视觉测量设备,国内也有做得不错的,但精度只能称得上中等水平,更高的精度很难实现。”曹衍龙对此不无感慨。
为了打破受制于人的局面,曹衍龙团队面向家电产品、汽车与国防装备等行业中广泛使用的大型零件表面缺陷检测问题,持续攻关,一点点把“成功”堆砌起来:他们成功开发了实验样机,在约1.5平方米的薄壁件上实现小于0.1毫米的表面缺陷检测;成品阵列式光度立体视觉检测装备,实现了大型零件表面凹坑、划痕、裂缝等微小缺陷的全自动、高速、高精度检测与识别,已在老板电器等多家企业应用……相关技术可广泛应用于家电、3C等行业中金属外观件的表面缺陷检测,对于消费产品外观件的零缺陷智能制造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工程应用价值。
携梦而行,传承与教育的对话
科研成果纷至沓来,曹衍龙无疑是激动的。同时,他又清醒地认识到,让科研发展的源动力——创新,他们还需要持续加码。“从我们做科研的层面来讲,一定要有创新的意识,在理论方法、实验等方方面面。”
不过换一个身份,身为老师的曹衍龙站在学生管理的角度,又是另一番论调。他认为,面向研究生还是要以培养他们的科研适应能力为主。这是开展研究的前提条件,也是作为教育者应尽的责任。同时,曹衍龙觉得,学生的道德教育也是他分内的工作。“光教知识不行,要教给他们做人做事的基本方法,得符合基本的道德准则。另外,如果说还有什么要强调的,那就是工作上的积极主动性。”学生是独立的个体,曹衍龙不愿用教鞭成群地“驱赶”他们。他更愿意适时地答疑解惑,成为良师,更是益友。
早期参加工作的时候,曹衍龙作为新手导师很喜欢和学生们打成一片,“那时候学生少,基本每个礼拜或者每个月,就让他们到我家吃个饭,聚一聚”。随着科研、教学工作的增多,聚会的时间少了,但曹衍龙对学生的关注度没有减少。他的课题组包含硕、博生30多名。学生会被他委派到企业内进行研发工作,从实践中获得成长,也会赴英国、法国的大学进行学术交流提升学力。宽松、公正的科研环境也成为曹衍龙为知识传承打下的基石。细化到人才教育上,在他看来,科学研究不能追求短平快,更不能急功近利,兴趣和价值是必不可缺的。他十分注重以身作则,对自我的高要求也带动了学生的能动性,促使队伍内形成了积极向上的研究氛围。
从老师转换到院长的身份,同样是管理,曹衍龙认为两者大有区别。院长需要把握浙大山东工研院全局发展,发挥好导向作用,切实保障用人到位、措施有效。浙大山东工研院隶属于浙江大学,从某种意义上,制度建设可以直接沿用学校的模式。作为院长,曹衍龙说,他需要对全院的发展机制负责,对“水土不服”的制度负责。为此,他制定了一系列本土化管理措施,大力推行全方位制度化、流程,让“最多跑一次、最多找一人”成为现实。“找谁办,怎么办,有哪几个流程,这些都应该在规章制度中明确。”同时为了保证制度的民主、合理,他还召集全院进行管理制度大讨论,鼓励大家踊跃反映问题,不断完善管理,力争做好各司其职。
相比制度的严谨,曹衍龙站在研发的角度,又换了一种态度。他提倡无为而治,认为每个研发人员有自身的想法、做事风格,对技术和产品研究进度有自己的把握。“身为管理者,我不能干扰人家。想来想去的办法,就是让他定目标、规划,我对于研发过程都不干预,只考核节点进度。”这样最大程度上给予了研究人员自主权。
如今任职院长三年有余,曹衍龙坦言对产学研发展有了进一步的理解。他认为,大学教授应该专注技术研究,确保其对产业化发展的重要支撑。“一提到产业化,人们有个比较大的误区就是开公司。但其实产学研最好的模式是每个环节发挥各自的优势。企业需要什么、教授的特长是什么,这些清楚了,教授研究技术帮企业解决问题就可以了。学者创业太辛苦,而且专攻不在运营,个人精力也有限,必定会影响到研究。我们现在就考虑从机制上做些弥补,搭建起研究和产业的桥梁。”
管理、教育、科研一把抓,曹衍龙为了让每一项工作有序进行,只能以“加班”作为代价。“拼命三郎”是大多熟识他的人对他的印象,他总是忙着优化管理、培养新人、做新研究,就算在今年疫情最严重的时候,他也放不下工研院的产学研公司,依然在为项目忙碌奔走。
尽管曹衍龙几乎已经将自己的全部精力都投入工作中,但他还是觉得时间不够,总是在分秒必争地赶路。他深知,做好技术与需求的搭配不易,完善全链条的科技支撑和技术转移网络衔接工作更不易。地方的需求、国家的需要总是在迫切地催促着他,在他心中,能比科研更重的便是那一份家国情怀。在今年疫情暴发后的第一时间,他就组织工研院领导小组召开会议,为疫区捐赠了石墨烯冷排、口罩等重要物资,并加班加点组织生产保障供应。科研是他一生所爱,而科研报国则是他的毕生理想。
作为浙大山东工研院发展的总舵手,曹衍龙仍会兢兢业业做管理,同时加大自身的科研精力投入,紧跟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步伐,打造“政产学研金服用”一体化、创新创业创富一体化、研究开发产业一体化和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资本链紧密融合的创新生态环境。“未来,我们将不负众望,砥砺前行。”
专家简介
曹衍龙,浙江大学教授,浙江大学山东工业技术研究院院长,浙江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制造技术及装备自动化研究所副所长,浙江大学流体动力与机电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固定科研人员,受聘为浙江大学求是特聘科研岗、河南省特聘教授,兼任全国产品尺寸和几何技术规范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40)委员、全国齿轮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浙江省智能制造标准联盟副秘书长等。
他致力于计算机辅助公差设计、视觉测量、智能制造等方面的科研和教学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原“973”计划等国家级和省部级项目10余项,负责企业委托研发项目20余项,参编教材6本,授权发明专利30余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公开发表相关学术论文110余篇,其中SCI/EI收录80余篇,曾获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入选浙江大学“新星计划”、浙江省151人才工程等。
- 资讯
-
-
《科学中国人》杂志社记者证2024年换证人员公示
根据《国家新闻出版署关于开展2024年第七版新闻记者证全国统一换发...
-
“一猪两用-食用猪和医用猪”专场报道
2024年7月,正值夏季火热时节,各界专家齐聚科技创新之城——深圳,参加...
-
“2024前沿科学创新大会”在深圳召开
科技改变世界,创新引领未来! 2024年7月12—14日,“2024前沿科学创新...
-
当年累得坐马桶就睡着的科学家,成为今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
里程碑 笔者第一次见到薛其坤院士是在2019年年初,他领导团队完成的“量...
-
45岁用一篇论文解百年难题,85岁他站上国家最高科技领奖台
从跋山涉水扛着机器测量,到航空遥感再到卫星遥感,测绘遥感学科领域随...
-
这些科学家和标志性成果获得国家科技奖励!了解奖项分布与获奖特点→
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今天揭晓。一大批贡献卓越的科学家和标志性成果...
-
《科学中国人》杂志社记者证2024年换证人员公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