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登录科学中国人官方网站!!
新浪微博|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黎家:十载公心陇上行
——记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黎家

作者:王 涵    发布时间:2021-02-05

导读:在国内高校与企业的产学研相结合方面,牛利是公认的典型代表人物。他无时无刻不在思索着两个问题,一个是探索分析化学中的基础性科学问题,另一个则是分析化学与工程结合的产业化问题,要确确实实为国民解决一些难题,创造更大的价值。

  2021年,是黎家担任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的第12年。
  这之前,他是国际上最早揭示蛋白质FHA结构域生物学功能的科学家之一;他是首次发现油菜素内酯共受体BAK1的科学家之一,并率先发现BAK1能同时参与细胞凋亡调控植物免疫应答途径,相关系列成果成为领域内的经典之作,BAK1更是成为植物学界的一个明星蛋白……
  过去的十余年,他完成了人生中的一个重大转折。作为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第一位通过全球招聘的院长,黎家的工作轨迹由美国俄克拉荷马大学全部转移到了中国西北重镇兰州,工作重心也更多地放在了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特色化发展上。
  决定要回国时,黎家心里已经勾勒出了理想中的学院形象——一个具有鲜明特色、原创精神、在国际上发挥影响力的和谐学院。院长生涯里,他培育了一方土壤,撒下了一粒种子,施以公心、用心和诚心,始终在追求学院发展上的标新立异。“兰州大学有地域上的劣势,但也有学科发展的底蕴。”黎家说,“我的长远目标是希望兰州大学在国际舞台上亮出自己的声音。”
  
因缘际会,热血难凉
  2008年8月,黎家照例回国。他一直和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刘春明、种康等合作,那一年,他们所在的“植物器官发生的信号转导创新团队”通过了“创新团队国际合作伙伴计划”,希望能够推动中国在植物信号转导这一重要领域的国际竞争力。
  其时,恰逢全国植物生物学大会在兰州召开,得到消息的黎家也去参会了。论起来,黎家也是兰大人,只是1984年本科毕业后还没有机会回来。也是这一次,他听到了兰州大学面向全球招聘生命科学学院院长的消息。黎家决定尝试一把,在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用种康(2017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的电脑提交了报名表,此时,距离截止日期只剩下不到一小时。
  “全球招聘,入选概率也太低了吧。”不是没被泼过冷水,但黎家反而被激发了斗志。而2008年10月底的面试过后,他真的入选了。
  “精彩人生就要追求一些不确定性,不断走出comfort zone(舒适区),并且在不确定性里稳步前行。就是要去做别人想都不敢想的事业,做一个生命的强者。”黎家不想继续留在美国过完可以舒舒服服、一眼看到退休的职业生涯。
  他知道兰州更艰苦的时候是什么样。在兰州大学读书时,他对兰州最深的印象就是一到春天沙尘暴漫天,被子要用塑料布盖好,不然沙土能从窗缝里钻进去到处都是。“冬天好冷,食物也不习惯,只有30%的细粮。”时隔30多年,江苏人黎家对当年的情境记忆犹新。但不管丰饶贫瘠,他还是想回来。
  “这是个很好的机会,人这辈子能有几次这样的锻炼机会呢?”黎家想了很多。一是挑战,二是情结。“中国和外国的篮球比赛,中国队进个球我都会热泪盈眶。”黎家发现,哪怕在国外待了十多年,成了知名学者,拿到终身教职,他的根都在中国,离开越久,情感越深。
  2009年3月11日,黎家接到兰州大学的电话,请他回国签订聘任合同。他干净利落地回来了——尽管2008年才拿到两个新的课题;他的学生中,还有一个2010年才能毕业。没有过多犹豫,黎家最终退回了所有项目经费,决定停薪留职一年,等“最后一个”学生毕业后即关停实验室、放弃俄克拉荷马大学终身教职。
  “母校的召唤让我义不容辞,也让我深感任重道远,我将和生命科学学院全体教职工一起,为建设国内外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和谐学院共同奋斗。”2009年3月19日下午,黎家在生命科学学院教职工大会上表达了他的决心。
  在他看来,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视野和雄心再宽广,“根据地”都不能丢。决定回国接手这个位置之后,他就考虑得很清楚了,未来岁月里,兰州大学就是他的根据地。把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做强,则是他接下来事业生涯中最大的目标。有此,无暇他顾。
  
标新立异,发展特色
  “原有的事物不改善,新东西就永远起不来。”不是无故感慨,2008年重新走进兰州大学校园后,黎家五味杂陈。学校里的楼已经陈旧了,图书馆的墙上长满了苔藓,多数实验室里除了瓶瓶罐罐并没有什么像样的仪器和设备。
  势必要变!但怎么变,是一个问题。
  “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底蕴深厚,有一大批负责任、有思想的老师,学生也训练有素。”黎家觉得,有了这样的保障,不愁学院发展不起来。
  他仔细分析了学院的优势,在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郑国锠先生、著名植物生理学家吕忠恕先生等老一辈科学家的带动下,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植物学及细胞生物学具有较大的影响力。中国第一个细胞生物学专业就是郑国锠院士在兰州大学创建的。而20世纪80年代公认的全国五大植物生理研究中心里,兰州大学也占了一席之地。“我们的生态学,在国内大学里也很有特色和竞争力,如果与地理、环境、化学等深度交叉融合,一定能为国家做出更大的贡献。”黎家补充道。
  他认为,与其面面俱到,不如把握住自己的优势去创建品牌学科群。经过有效整合,他提出了以生态学、植物学与细胞生物学、动物学与生物医学三大学科群作为发展的重点方向。生态学如今有力地支撑了“草地农业生态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这也是我国该领域内唯一的国家重点实验室;自2011年批准建设之后,细胞活动与逆境适应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也风生水起,成为植物学与细胞生物学融合下的一个标杆;而重视“动物学与生物医学”也是抓住了“生物医学”是当今国际的热门学科,兰州大学本身又拥有医学部及3个附属医院,这样的规划立足前沿,能够推动生命学科与医学学科密切合作、共同提升。“我也没奢求短期内3个学科群都能做到最好,至少能先发展出两个具有一流水准的方向。生物医学是国际也必将是中国今后投入最大的学科,我们在动物学与生物医学上也在尽量往前赶,争取在某些特色性的领域内取得一定的影响力。”
  黎家对“特色”很执着。但相对东部高校来说,西部高校的发展有些先天不足,他遇到的最大难题是:三大学科群要发展,得用多坚实的硬件条件去支撑?
  见过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实验室后,黎家的脑海里就总是闪过那些瓶瓶罐罐,以及性价比欠缺的装置。“2008年的实验室里放着一些20世纪80年代的设备,用是不好用了,花几十万元去维修一台过时的质谱仪也不划算。”想来想去,黎家想出了一个“共享平台”的法子。
  既然资金不足以为学院里每个团队搭建完整的实验条件,何不把资金集中一下,将显微成像平台、蛋白质组学平台、元素分析平台等放到一起综合建设?黎家认真算过这笔账,做一个设备齐全的综合共享平台,与分别筹建相比,成本还不到其1/10。于是,他们有了生命科学研究实验中心。
  “西部高校相对来说资金本来就少,再不集中资源,我们的机会就更少了。”黎家启动生命科学研究实验中心的第一桶金是从教育部批给兰州大学经费里分到生命科学学院的1200万元。“一共是2000万,学院给生态学方向拨了40%,余下的全都用来建设实验中心。”中心成立以来,一直在“烧钱”,但黎家始终没有放弃过投入,甚至还用自己作为PI申请的经费在平台上建起了一个“共享温室”。
  如今,实验中心不仅是学院共享,还面向整个兰州市甚至西北的高校和科研机构,用户通过网络预约,即可付费使用平台仪器。收取费用全部用于实验仪器耗材、低值配件更换、仪器维修以及必要的人员培训等。“实验中心的管理原则是不断开发仪器的应用潜力,把它们用到极致。比如我们有一台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就是国内同个型号里面用时最多、最高效的。这些平台设备还为刚留校及引进的人才提供了事业发展的基础。”黎家说。
  经过数年的发展,生命科学学院每年发表文章的90%以上几乎都由中心平台支撑。同时,校内外还有80余个课题组依托这个平台发表科研论文超百篇,搭建起了一座校内外相关科研人员交流的桥梁,形成了学校“双一流”建设与其他重大工程互相支撑、协同推进的格局,更好地服务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这些年来,每次看到来访的兄弟院校为实验中心点赞,黎家都很自豪。他看重的从来不是个别实验室水平的提高——包括他自己,而是全体教师科研水平的提升和学院综合实力的增强。这是他作为一院之长的“公心”,也是他认为自己该尽的职责和本分。
  
拆除“围墙”,不拘一格
  “要创建一个在国际上具有能见度的生命科学学院”,黎家始终知道目标在哪里。这种清晰的洞见体现在规划学科布局和硬件平台上,也影响着他的人才观。
  学院的未来需要什么样的人?
  “一支充满活力、结构合理的多元化教师队伍”,黎家的定位很明确。但刚回国时,学院的师资力量却有些欠缺。“当时一共只有22个博士生导师。要在短时间内壮大一支人才队伍,必须要有开放的心态。不管是兰大‘土著’,还是外来人口,只要能为兰大贡献力量,就都是自己人。”
  黎家打定主意要拆掉“近亲繁殖”的围墙,开辟出一条人才引进的绿色通道。他首先盯上的就是在美国自己实验室做博士后的苟小平,为他描述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发展前景,鼓励他回国到兰州发展。2009年10月,黎家上任半年后,苟小平来兰州报到了。十余年过去,苟小平已经是生命科学学院萃英特聘教授、细胞活动与逆境适应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主持/参与过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省部级重点项目,并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黎家曾经和他畅想的“蓝图”正逐渐铺开。
  2010年,黎家接到了李祥锴的电话。李祥锴在俄克拉荷玛大学留学期间,黎家作为博士生指导委员会成员对他进行过指导,而后李祥锴去了美国贝勒医学院开展博士后研究。“他打算回国,向我征求建议。我当时其实心里没底,怯怯地问了一下想不想来兰州。他真的很快带着夫人孩子就来了。”现在提起来,黎家还是有些窃喜。他表示,李祥锴已经是生命科学学院最“高产”的教授之一,近年来专注我国西部地区及“一带一路”区域的环境微生物及物质能源的开发和利用,除了国内合作,他还与巴基斯坦等国家和地区建立联合实验室,负责了不少国际合作项目。
  除了苟小平、李祥锴两对夫妻档,近年来,生命科学学院充分利用国家各种人才引进措施及兰州大学萃英人才发展计划,从国外引进了邱全胜、杨金波、张胜祥、何凯、程博、何永兴、张文华、杨浩等十多位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及学术骨干,使生命科学学院教师队伍的学缘背景更加多样化。而2019年3月任职的林芳,在这群人里有些特别,她没有海外背景,早年毕业于兰州大学,作为优秀毕业生保送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攻读博士学位,回母校之前在南方科技大学做博士后研究。黎家透露,林芳已入选青年人才托举工程。
  选贤举能,黎家更看重青年人才中的潜力股。“他们都是30岁左右的年轻人,拥有无限可能。他们的研究方向可能不是现阶段最热门的,但很有探索意义,经过几年的发酵可能会‘热’起来。他们有一定的科研能力和研究水准,给他们机会和平台,能迅速成长。他们在过去的生涯中没有劣迹,具有团队和集体意识,能够融入学院和谐发展。”
  这些年来,黎家把自己当成“移动的求才代言人”。但凡有机会去做访问,他都会尽可能地利用好时间举行人才恳谈会,或者与海外留学生进行各种形式的交流。拿自己回国的切身感受和体会,鼓励海外学子来西北,来兰州大学共谋发展。
  黎家明白,引才只是第一步,更大的问题是如何留人。他认为,学院要“诚心”“用心”地去关心每一位青年人才的生活和事业发展。“我每次都把优缺点摆出来,兰州地处偏远,经济欠发达,可能要做好思想准备与家庭协商。但好处是,你来到兰州之后,会有一个特别懂你的院长在能力范围内全力去支持你,帮助你尽快成长。”黎家说到做到,他持续加强对生命科学研究实验中心的投入,为青年人才的科研提供硬件条件。除了学校的支持之外,这些人才引进的前几年,生命科学学院也会力所能及地提供额外的资助。他还鼓励青年教师积极参加国内外各种培养计划,不断提升他们的教学及科学研究素质。“未来我们还将依据学院的长远发展规划来有目的地引进学科带头人,不断充实人才队伍。”这位“最懂青年人才”的院长说。
  
学术自信,原创为魂
  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官网显示,2020年12月,黎家团队应邀在Molecular Plant上在线发表了长篇综述文章,总结了类受体激酶(RLK)在根顶端分生组织发育、维管发育、凯氏带形成、根毛发育和侧根形成的调控分子机制。
  过去30年,类受体激酶在植物中的功能分析一直都是植物生物学研究的热点。早在1990年,黎家的博士后导师John C. Walker发现了第一个植物RLK,从此开启了一个崭新的研究领域。RLK是植物中最大的一类蛋白,负责细胞与细胞及植物与环境的信号交流,黎家团队一直从事RLK相关领域的研究,近年来在RLK介导的油菜素内酯信号转导及根发育与逆境适应领域取得了一系列具有重要国际影响力的研究成果。
  “根是高等植物的营养器官,对植物的生存至关重要。其不仅为植物提供支撑力和固着力,而且负责吸收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水分和矿物质,同时对多变的生物或非生物信号做出特异的响应。”黎家对“根”有着特殊的感情,他总觉得深埋于地下的根系更有挑战性。而在兰州这样的半干旱地区,研究根系的发育及逆境适应极具现实意义。而95%以上的RLK基因在根的不同发育阶段及不同组织中会有表达,说明它们对根发育及逆境适应的重要意义。
  2016年,黎家团队发现一组由5个成员组成的RLKs——RGIs,作为根中重要的磺基化修饰的小肽RGF1的受体,调控拟南芥根尖分生组织的发育;之后,又发现RGF1-RGIs是通过MAPK信号通路向下传递;2020年年初,黎家团队报道了两个同源的RLKs、MUS及MUL调控侧根的发育。2019年,他的课题组还在植物根向水性机制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兰州干旱,我们去研究根的向水性生长就比较有针对性。而且250年前的文献里就提到过由于土壤中水分分布不均匀,植物根会向着水分较充足的方向生长,但向水性机制至今国际上也只有几个实验室在做。我们2019年的进展在Cell Research发表后,得到了国内外同行的广泛关注。虽然还在起步阶段,但我们觉得如果找准了正确的方向,今后就会有一系列创新性的发现。我们希望真正有突破性的工作会不断出现在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希望有更多新的发现最终能写进国际通用教科书,得到全世界同行的关注。”
  说来说去,黎家又绕回了学院的国际性影响力上。这也代表了他对学院科研的定位——原创,源源不断的原创。黎家的信念感很强。他认为“有用”很重要,但不能过度追求鼻子尖上的“有用”。“我国古代留下了四大发明这样的伟大技术,在科学上留下的痕迹却实在太少。我们应该允许一部分科学家纯粹去做基础研究,不要因为一味的‘有用’分散这部分科学家的精力,长远来说这有可能会削弱我们的原始创新能力。”
  黎家重视国际合作。不管是他本人,还是整个学院,在国际合作上都做了大胆的推进。但他时刻保持着对于“学术自信”的警醒,告诫自己和学院不要盲从所谓的国际水准,随着我国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要同步增强的是对“国外月亮到底是不是就比国内的圆”的判断力。“一项真正的原始创新成果往往要等若干年后才会被人们普遍接受,经得起检验的成果一时间发不了顶刊也不要灰心丧气,原始创新本来就是要经过从‘冷’到‘热’的转变过程。”
  为了将创新塑造成整个学院的精气神儿,黎家十分注重教师素质的提高。他坚持,一个合格的大学老师必须是一个有创新能力的科研工作者,因为“照本宣科没办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而这本来是一个高水平大学应该具备的人才培养的基本能力”。他希望看到,教师们应该能结合自身的研究进展去告诉本科生,生命科学已经日新月异到了什么程度,让他们看到一个“活生生”的生命科学的发展历史,而不只是让学生读懂手里的几本教材。而在研究生教育上,要更进一步培养他们独立完整的科研探索能力和科学精神。
  在生命科学学院官网公布的近况中,黎家团队是一个非常高产的研究团队,仅2020年就发表了8篇研究及综述论文,获评兰州大学“十佳导学团队”。此外,生命科学学院侯岁稳、赵长明、向云、李祥锴、方向文、邓建明等人在2020年皆有突出的科研业绩表现,李凤民等3位教授还获得2020年度甘肃省自然科学奖特等奖提名。最近,黎家团队还连续获得基金委重点项目支持。
  这是黎家希望看到的“遍地开花”的景象。如今学院已经拥有150余位专任教师,其中博士学位占98%,一年以上海外学习经历的教师比重上升到97%。近5年来,潘建伟、侯岁稳、苟小平等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邓建明、熊友才进入“万人计划”领军人才行列;四青人才计划入选者人数也在逐年增加……
  今非昔比,黎家的原则不变——“希望别人跟着我们做,而不是我们跟着别人”。上任以来,黎家面对过赞誉,也曾受到过争议。“科学研究往往是在争议里不断进步的,学院的发展也一样。理越辩越明,事情只有开始做了才知道怎么去做会更好,我欢迎公开有效的质疑。”人生海海,他眼下最想做的就是把有限的精力投入学院的未来里。“希望在我退休之前,能够看到学院产出几个真正有原创性的、在国际上有深远影响力的成果。这是一个科学家的梦想。”
  
专家简介  
  黎家,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1984年于兰州大学获学士学位,1989年于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获硕士学位,1995年于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获博士学位。2002年起在美国俄克拉荷马大学任教,2008年晋升为副教授并获终身教职(tenured)。通过全球竞聘获任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于2009年全职回国工作。
  主要从事类受体激酶介导的植物细胞信号转导途径方面的教学科研工作。主持或完成国家级/国际合作项目近10项。现任植物激素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植物学会细胞生物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Foodand Energy Security创刊副主编,以及多家国内外期刊编委。
  已在Cell、Cell Research、Nature Communications、PNAS等国际权威期刊发表论文80余篇。获2013—2014年度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农学与生命科学学院杰出校友奖、科学中国人(2011)年度人物、甘肃省领军人才(2010年、2014年、2018年)。
  
分享到:
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