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06-22
许智宏 中国科学院院士 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品种是保障粮食安全的基础。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资料,粮食总产增长的80%依赖单产提高,单产提高的60%~80%源于良种贡献。“十三五”结束时我国品种对粮食增产的贡献率也已达50%。
近年来,我国虽然在种业科技创新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不小差距。
国际种业是农业产业争夺的重要阵地。这些国际种业公司大规模采用了现代生物技术育种。所谓的现代生物技术育种,是结合传统的杂交育种,或以优良品种为基础,利用基因组信息、基因操作技术、合成生物学技术等,加速育种进程,以达到精准育种的目的,创制满足不同需求的作物品种。
国际种业巨头正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数字育种,并将产品延伸到大数据支持下的农业决策领域。大型跨国公司新品种培育的主要研发工作正在从传统的大田转移到室内,并向数字高通量监测和数字管理跨越。研发人员有更多时间选配更多的亲本进行杂交,杂交后代、优选品系的群体得以大为扩展,从而大大提高最终选择到具有特定性状和竞争优势的品种的概率。
现代种业就是要营造一种产学研、上中下游紧密结合的模式,鼓励原始创新,支持高水平研究,避免一哄而上、低水平重复,才能从体制上确保现代生物工程育种产业的发展,切实有效发挥投入资金的效果。
为此,种业必须创新,以跟上农业现代化的步伐。
薛其坤 中国科学院院士 南方科技大学校长
过去250多年里,人类经历了3次工业革命,其共同特点是对化石能源的开采和利用。
在新中国的成长史中,石油、煤炭、天然气等传统化石能源始终扮演着无可替代的关键角色,主体能源地位迄今未破。如果没有化石能源,我们今天所有的高科技都将不复存在。但是数据统计显示,地球上的化石能源按照目前的发展水平用量,可预期在50年以后用完。
为了保持目前的工业发展水平,保持现在的高科技,我们唯一的答案是要开发用之不竭的太阳能。在我看来,下一个颠覆性技术将是基于光电效应的太阳能高效利用与可持续循环研究,要在基本不使用化石能源的情况下,用包括太阳能电池等清洁能源保证3次工业革命造就的主要核心技术能被持续地运用。
对于化石能源的替代品,我认为,应当用氢气来替代煤和天然气。以后天然气管道要变成氢气管道。而获得氢气的途径还要回到太阳,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去分解水,得到氢气。在下一代电池材料等方面,科学家还有很多事情要做,比如提高转化率、增加电池寿命等。
我希望,全球的科学家、工程师、企业家联合起来,通过30至50年,甚至100年的科技创新,在化石能源被消耗殆尽之前完成这一使命,保障我们的地球会永远美好和可持续地发展。
吴以岭 中国工程院院士 河北医科大学副校长
心脑血管病、糖尿病等重大疾病严重危害着人类的健康和生命。数据显示,中国心血管病发病率居高不下,现患病人数为3.3亿,每5位死亡者中有2人死于心血管病。《美国微循环杂志》(Microcirculation)提出心血管疾病的本质是微循环障碍,是形成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原因及加重因素。事实上,微血管是决定人体健康的最重要器官,既承担着血液的运输功能,是将血液真正运送到各组织器官的最重要环节,又是血液与组织器官进行物质交换的主要场所。微血管的结构和功能正常对维持心、脑、肾等脏器的功能具有重要作用。
微血管病变是全身系统性病变,是国际医学界的难题,不仅是心脑血管病和糖尿病这些重大疾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目前临床疗效难以提高的关键因素。面对这一对人类健康威胁最大的疾病,我带领科研团队自2005年始历时十余年,分别从理论、机制、临床3个方面开展了中医脉络学说构建及其指导微血管病变防治研究。
在我看来,微血管病变是心脑(糖)肾疾病发生的共性机制,保护微血管内皮细胞则是治疗微血管病变的核心机制,是防治心脑血管病和糖尿病等重大疾病的关键。中医认为遍布人体全身的脉络系统主要负责运行血液,脉络中最细小的孙络部分与西医的微血管高度一致,而“孙络—微血管”这一概念的提出便成为中西医研究微血管病变的理论结合点和治疗突破口。
陈君石 中国工程院院士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
中心研究员
我国食源性疾病发病率非常高,但真正能够被发现且能报告上来的只是“冰山一角”。尽管目前还不清楚食源性疾病的“家底”,但据专家估计,漏报率达99%以上。同时,还要明确每次发生食源性疾病的原因食物及发生场所。就目前数据来看,饭店、食堂是食源性疾病主要的发生场所,但我们还需要更多的数据来说明。
其次,要探究食源性疾病的致病因素,包括化学性因素、有毒动植物因素,霉菌、细菌、病毒等微生物因素,以及寄生虫因素等。其中最重要的是微生物因素,我们要重点研究哪些微生物(细菌、病毒)通过哪些食物引起了疾病。
具体来说,就是从可疑食物中追踪并分离出致病病毒或细菌,再与食源性疾病患者粪便中得到的致病微生物进行比较,通过全基因组测序比较,如果两者相同,即可确认发病原因。而目前,我们所做的工作距该过程还相差很远。
现在,美国已经要求对食源性疾病患者身上分离出的致病微生物均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并形成共享数据库。当前,我国虽有这样的技术手段,但由于疾病上报、现场病例溯源、样品采集等方面的原因,导致能真正完成病因研究全过程的实例很少。
在我看来,只有这种全过程调研,才可以将致病因素精准溯源,定位到食品所经历的各个环节,如批发、运输、制作、销售等过程。也只有在定位准确的前提下,才能针对性地采取预防控制措施。
(本栏目资料来源于科学网)
- 资讯
-
-
《科学中国人》杂志社记者证2024年换证人员公示
根据《国家新闻出版署关于开展2024年第七版新闻记者证全国统一换发...
-
“一猪两用-食用猪和医用猪”专场报道
2024年7月,正值夏季火热时节,各界专家齐聚科技创新之城——深圳,参加...
-
“2024前沿科学创新大会”在深圳召开
科技改变世界,创新引领未来! 2024年7月12—14日,“2024前沿科学创新...
-
当年累得坐马桶就睡着的科学家,成为今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
里程碑 笔者第一次见到薛其坤院士是在2019年年初,他领导团队完成的“量...
-
45岁用一篇论文解百年难题,85岁他站上国家最高科技领奖台
从跋山涉水扛着机器测量,到航空遥感再到卫星遥感,测绘遥感学科领域随...
-
这些科学家和标志性成果获得国家科技奖励!了解奖项分布与获奖特点→
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今天揭晓。一大批贡献卓越的科学家和标志性成果...
-
《科学中国人》杂志社记者证2024年换证人员公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