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登录科学中国人官方网站!!
新浪微博|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张明祥:勇当湿地先锋 守护“地球之肾”
——记北京林业大学生态与自然保护学院副院长张明祥

作者:刘有婷 李明丽    发布时间:2021-03-25

导读:  作为国内较早从事湿地保护的专家学者之一,北京林业大学生态与自然保护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国家湿地保护法起草专家团队负责人张明祥教授,一直积极从事湿地保护与管理的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等相关工作。湿地保护法草案于2021年1月20日初次提请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审议,是张明祥等一大批从事湿地保护的专家学者近几十年扎实工作、奔走呼吁取得的阶段性成就,这意味着我国的湿地保护事业将迈入一个崭新的征程。   

  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地球的三大生态系统,被誉为“地球之肾”,具有涵养水源、净化水质、维护生物多样性、蓄洪防旱、调节气候和固碳等重要的生态功能,对维护我国生态、粮食和水资源安全具有重要作用。然而,由于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不合理的开发利用等原因,很多湿地都面临面积萎缩、功能退化和生物多样性下降等问题,给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加强湿地保护与管理已刻不容缓。
  作为国内较早从事湿地保护的专家学者之一,北京林业大学生态与自然保护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国家湿地保护法起草专家团队负责人张明祥教授一直积极从事湿地保护与管理的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等相关工作。湿地保护法草案于2021年1月20日初次提请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审议,是张明祥等一大批从事湿地保护的专家学者近几十年扎实工作、奔走呼吁取得的阶段性成就,这意味着我国的湿地保护事业将迈入一个崭新的征程。
  
向前,向前——二十年立法征程,终磨一剑
  “我国对湿地的认识、研究起步晚,相关制度保障仍不健全,湿地往往是作为土地法、水法、环境保护法等条文的某一要素或某一类型,而没有作为一个单独的生态系统予以规定。这种制度保障上的缺失,造成湿地保护无法可依、无章可循。”张明祥提到当前我国湿地保护立法现状时说道。
  湿地立法的缺失,使得湿地保护工作长期处于较为被动的局面。随着近年来社会各界对湿地保护的广泛关注,在全国人大、全国政协会议上,许多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发出了加快湿地保护立法进程的呼吁。2018年9月,湿地保护法正式列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以制定法律的形式启动了湿地保护立法工作,加快推进了湿地立法进程。
  2018年12月,受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的委托,张明祥领衔的专家团队正式承担了《湿地保护法(建议稿)》的具体起草工作,负责《湿地保护法(建议稿)》及其说明、主要法律制度的论证报告和有关背景材料的编制。为了能够尽早完成湿地保护法草案的编写,全面推进湿地立法进程,张明祥带领团队用最短的时间完成了湿地立法背景论证材料报告,起草完成了湿地保护法的初稿。
  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张明祥和团队仅起草建议稿和草案就不下百稿,并先后赴海南、青海、江苏、黑龙江四省开展湿地立法调研,分4个片区召开各省级林草部门湿地和法制工作机构、省级人大和法制部门、有关湿地和法律专家以及基层湿地管理单位的意见立法工作座谈会,认真听取和吸纳各省对湿地保护立法的意见和建议。“如果能够顺利出台,将成为我国湿地保护工作的一个里程碑。”每次带领团队在各地方开展湿地立法调研和座谈会时,张明祥都会饱含期待地同与会人员分享湿地立法的特殊意义和湿地保护的光明前景。
  2019年7月,《湿地保护法(建议稿)》及其说明、主要法律制度的论证报告和有关背景材料被正式提交给全国人大环资委。2020年3月以来,张明祥及其团队在全国人大环资委的指导和参与下,共同对湿地保护法草案又集中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讨论和修改,对条文逐字逐句反复进行打磨修改,并对建议稿中主要法律问题进行了专门研究。在2021年1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湿地保护法(草案)》初次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草案对湿地管理、湿地保护、湿地修复、检查与监督、法律责任等进行规定,从湿地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和系统性出发,建立完整的湿地保护法律制度体系,使湿地保护正式走向法制化之路。
  
积水成渊——湿地保护意识理念从无到有
  纵观人类发展的历史,湿地常常被看作是无用的泥潭或荒地,被开发成农田、鱼塘、工厂和住宅。“长期以来,湿地在我国土地利用分类中一直被登记在林地、草地甚至未利用地等地类中,相当于一直是‘黑户’。”张明祥半开玩笑地说。根据我国目前开展过的两次全国湿地资源调查对比分析,2003—2013年,我国湿地面积减少了339.63万公顷,减少率达8.82%。湿地面积的萎缩,一方面,挤占了湿地水鸟等野生动物的生存栖息空间,减少了种群数量和生物多样性;另一方面,造成了湿地的破碎化,许多湿地成为生态“孤岛”,影响了整体功能的发挥,湿地的自我修复、自我调节能力明显下降,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相关区域的生态承载力。对湿地不合理的利用及其他破坏湿地的行为,很大程度源于人们对湿地重要性认识的不足。庆幸的是,随着国家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对湿地的认识在向更科学、更理性的方向转变,湿地学科也在这一进程中慢慢蓬勃发展。
  以张明祥的个人成长经历为例,20世纪90年代初,他考入中国科学院长春地理研究所,开始接触当时“没什么人知道”的冷门专业湿地研究,从对湿地知之甚少,到逐渐了解,到对湿地研究产生浓厚兴趣,再到今天能够参与并见证国家首次专门立法保护湿地进程的不断推进,时间一晃已近30年。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湿地工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做出了一系列决策部署。2016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湿地保护修复制度方案》,提出2020年湿地面积不低于8亿亩的目标,这是继2004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加强湿地保护管理的通知》做出“抢救性保护湿地”重大举措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湿地保护的最新顶层制度设计,开启了“全面保护湿地”的新篇章,湿地退化和丧失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有效遏制。
  2020年3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专程前往浙江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考察湿地保护利用情况,提出了“湿地贵在原生态,水是湿地的灵魂,要坚定不移把保护摆在第一位”“让湿地公园成为人民群众共享的绿色空间”等更高要求。习总书记的讲话再一次让湿地工作者们倍感振奋,也让张明祥回忆起一段17年前的往事。
  那是2003年,张明祥作为专家组成员在西溪调研湿地保护情况。20世纪五六十年代,西溪湿地占地60多平方公里,而到了2002年,西溪湿地只剩下11平方公里。在城市化的进程下,西溪湿地正以年均约1平方公里的速度在萎缩。“那时西溪号称是‘杭州的龙须沟’,是一个污水横流、臭不可闻的地方,还有很多散乱建筑和小化工厂、养殖厂等。”彼时的情景张明祥依然历历在目。当时,在浙江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杭州市计划对西溪湿地进行综合保护和治理。可是,怎么保护、如何治理、治理好后怎样保持却成了难题。专家组通过借鉴国外湿地保护的成功模式,结合我国国情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创造性地提出了“湿地公园”的概念。这个建议很快被当地政府采纳。2003年9月,西溪湿地综合保护工程正式启动,西溪湿地迎来新变革。2005年2月,西溪湿地被原国家林业局命名为全国首个国家湿地公园。当年4月30日,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开园,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的习近平发去贺信,指出“实施西溪湿地综合保护工程,建设首个国家湿地公园,对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改善杭州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建设国际风景旅游城市,具有积极的作用”。
  弹指一挥间,15年光阴倏忽而过。在习总书记亲自关怀和支持下,杭州市实施了西溪湿地综合保护工程,做好了保护、管理、经营、研究四篇文章,出台了中国第一部单一湿地公园保护管理条例,水质从劣五类提升至总体三类、鸟类从79种增加至186种、入园游客从每年40万人次上升至500万人次,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成为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样板和典范。
  “西溪湿地还有一个巨大的贡献,那就是把‘湿地公园’的概念推向了全国,带动了全国湿地的保护。”据了解,目前我国国家湿地公园已近900处,很多湿地都成为重要旅游景点,实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多赢。如果说,建设“湿地公园”体现了我国湿地保护意识理念的一次创新性尝试,那么,2016年张明祥等专家为海口湿地保护政策提供论证咨询、技术支撑,建议并力促海口市成功申报“国际湿地城市”称号,便是湿地保护意识理念大发展的一次新突破。
  “海口湿地资源丰富而宝贵,湿地总面积达到29093公顷,湿地率12.71%,有滨海湿地、河流湿地、湖泊湿地、人工湿地四大类,11个湿地型,拥有全国唯一的热带火山熔岩湿地——海口羊山湿地,全国连片面积最大、种类最多的红树林——东寨港红树林湿地等。”关于海口湿地的数据,张明祥脱口而出。这些数据不仅仅是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得来的,更是一步一步“走”出来的。2016年,受海口市委、市政府邀请,张明祥等专家学者来到海口进行考察,发现海口的滨海湿地很有特色,全市湿地资源本底也非常不错,但是湿地持续受到围垦、基础设施建设、房地产开发以及污染等的威胁。就海口的生态环境如何经营、建设,当时张明祥等专家开出了“药方”:“以湿地为抓手,推动海口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打造全球首批国际湿地城市。”他们的建议立刻得到当地政府的重视,一场上下联动、多方参与的“湿地保卫战”打响了。作为技术专家和建议提出者,张明祥冲锋在前,多方面参与海口市湿地保护工作。一方面他主持编制《海口市湿地保护修复总体规划(2017—2025年)》,为海口湿地保护勾勒出时间表和路线图,组织编写国际湿地城市申报资料,出任海口市湿地保护专家委员会常务副主任,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同时,他还从细处入手,着力于提升公众对湿地的认识。多年的工作经历也让他清楚地认识到,地方领导干部的重视很大程度决定了湿地保护工作的开展落实。为此,他积极参加海口市湿地保护科普知识讲座,应邀主讲《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 加强海口湿地保护》,从政治高度强调湿地保护的重要意义,全市副处级以上干部约800余人到场听讲,引起广泛反响。面向公众,他积极参加《海口大讲堂》的录制,通过5集电视节目《张明祥——保护与修复湿地,让“地球之肾”造福人类》,深入浅出地讲解湿地的功能和作用,科学指导海口的湿地保护与修复。节目在海口电视台滚动播出,在海口市自上而下引起一波“湿地热”。张明祥不遗余力的科普宣教工作引起海南省委的高度重视,2019年年初,海南省委邀请张明祥以“加强湿地保护与管理”为题为海南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作辅导报告,在全省范围推广海口市湿地保护修复的成功经验。
  这几年,张明祥直观地感受到,在海口,从领导到普通群众,对水体治理和湿地建设都高度重视,海口的生态环境也一天天地变好。像以前的美舍河,是一条臭水沟,附近的居民连窗户都不敢开,到现在变成一个居民休闲娱乐的好场所;曾经“三面光”的五源河,按照专家的建议,通过精心打造,变成了一个充满野趣的国家湿地公园;未被重视的我国热带地区唯一的火山熔岩湿地——羊山湿地,此前一直是灌木丛生的废弃物填埋地,现在在充分挖掘了羊山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后,当地建立了羊山湿地多用途管理区,现已成为海口有名的旅游景点和生态空间。
  海口湿地保护成就也开始在国际舞台上发声。2018年10月25日,在阿联酋迪拜召开的《湿地公约》第十三届缔约方大会上,海口荣获全球首批“国际湿地城市”称号。会议期间,我国举办了“中国湿地保护与恢复:城市湿地与小微湿地”边会,张明祥作了“海口市国际湿地城市创建”的报告,向国外嘉宾们详细介绍了海口市创建国际湿地城市的经验和做法,得到了参会嘉宾一致好评。
  因在海口市开展湿地保护修复工作中所做出的杰出贡献,2019年1月,张明祥当选为“2018年度海口十大新闻人物”,同时被授予海口市创建国际湿地城市“湿地先锋”称号。颁奖词中写道:“他的足迹遍布海口各个湿地,洒下的汗水是真诚,埋下的种子叫理想……当海口湿地声名远扬,造福一方,他的贡献值得赞扬。”看着海口湿地成为一张名片,飞出中国,飞向世界,张明祥比任何人都高兴。当然,他也深知“国际湿地城市”称号的获得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在湿地保护修复方面,海口还有很多事情要做。“特别是在海南自贸港建设浪潮中,如何把良好的生态优势转变成经济优势,海口可以先行先试。”张明祥对海口的湿地保护未来充满期待。
  
任重道远——湿地保护事业未来空间广阔
  随着党中央、国务院对我国湿地保护事业的重视不断加强,以及一大批湿地科研工作者对湿地保护管理工作的技术支持不断加大,现在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湿地已成为各级政府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工作。
  2009年,张明祥离开工作了10多年的原国家林业局湿地资源监测中心,来到北京林业大学从事教学和科研管理工作至今。“这是一个比较大的挑战。”张明祥坦言,刚来高校工作的时候也曾感受到压力。但他没有退缩,而是选择迎难而上,快速进入状态。在教学中,他利用自己丰富的野外工作经验,在授课中穿插讲授实际案例,为学生们带来了别开生面的学习体验。同时,他强调需求导向,主动把基层的实际需要带入课堂,启发学生思考。很多学生都表示,这样的教学方式非常有益。
  来到高校后,张明祥将自己的研究领域聚焦于湿地保护与修复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2017年,他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河口湿地生物连通修复技术”。项目研究对象主要针对我国北方最具代表性的河口湿地——黄河口湿地,力图在河口湿地修复这一重大共性关键技术中实现突破,并应用到实践中去。“在以往的工作中,我们在恢复和保护湿地时会用到一些技术和方法,但是在机理上,我们并不清楚为什么要这么做。这个研究就可以在理论上做有力的支撑。”张明祥表示。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对于研究和修复河口湿地这样复杂动态的生态系统显得尤为重要。
  2019年9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提出“重在保护,要在治理”,要求“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发出了“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的伟大号召,为黄河流域水资源与水环境保护与治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天时地利,黄河流域湿地保护与修复也一直是张明祥多年来关注和研究的重点。习总书记提出的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再一次让张明祥感受到湿地保护事业未来空间广阔,大有作为。
  正是在湿地主管部门对接基层的生产实践工作经历和在高校开展的科学基础理论研究经历,赋予了张明祥在起草《湿地保护法(建议稿)》过程中看待问题时所具备的更高视野和更多角度。20多年的工作经历所取得的成就,也折射出我国湿地保护和管理事业的蓬勃发展。相信我国的湿地保护事业一定会蒸蒸日上,越来越好。
  
分享到:
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