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登录科学中国人官方网站!!
新浪微博|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唯热爱可抵岁月漫长

    发布时间:2021-11-15

申 娜

 

 

 

在广州大学教授王员根眼里,有两件事最重要。一是他带的研究生,他要为计算机视觉及人工智能领域培养优秀的科技工作者;另一个是他自己的科研事业,他希望尽自己的绵薄之力,助力该领域走向更远。从踏进高校工作岗位至今,他兢兢业业,恪尽职守,用热爱书写人生,用真诚对抗岁月。

 

师生共存同荣

 

不同于常规性实验室的布置,广州大学深度视觉实验室是教师与学生融为一体,没有分隔窗,没有距离,处处透露着“师生共存同荣”的思想。这是一支令人钦羡的团队。团队负责人王员根与成员相处成了亦师亦友的关系,在广州大学这片有限的地域里,闯出了一条魅力无限的阳光大道。

在很多人眼里,王员根在培养研究生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点,就是善于引导学生上路。每当有新生进入实验室,他和团队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陪他们精读几篇来自国际顶尖团队的顶刊顶会论文,带领他们看代码、做调试,让他们逐步领会科研步骤……在这样细致的培育下,学生掌控知识的能力及自学能力慢慢得到提升,科研积极性也被激发出来。“春播桃李三千圃,秋来硕果满神州。”辛苦耕耘,换来了学生的成长:一般实验室的学生加入团队一年时间就能发表论文,不少优秀的学生在半年内就可以在国际认可的刊物(CCF-C类)上发表论文,部分优秀学生在硕士阶段就基本达到博士毕业水平。

王员根坚信,只要学生愿意学,愿意从事科学研究,就能有一个广阔的未来。而他也愿意跟他们共同成长,同舟共济,共创未来。

 

一线并肩向前

 

教学与人才培养任务之外,王员根也担起了一名科技工作者的责任,一直奋斗在科研一线。因此,他深刻领会到工程实践能力的重要性。在他看来,一名学生如果能够发表学术论文,就表明他一定具备了强大的工程能力。“因为我们不太可能是爱因斯坦或牛顿型的天才,仅凭观察和推理就能导出人类伟大的数学公式。我们大多时候所做的科研都是可立即验证的,这需要大量地编写程序及调试参数来发现问题,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但如果只是工程能力很强,并不代表具备发表科研论文的水平,因为还有一个更高的台阶需要去跨越,即如何获得灵感产生创新想法,完成实验数据的呈现和写作,使之最终在国际认可的刊物上发表。”

王员根对工程实践的真知灼见源自于他多年在科研一线的摸爬滚打,也来源于他多年亲力亲为与学生并肩向前,这是汗水浇灌的智慧结晶。多年来,他的学生们已经记不清有多少次这样的场景:为帮助学生顺利发表论文,他跟学生一起吃住在实验室,几天熬夜奋战,累到不知不觉在实验室里睡着,醒来继续投入奋战;无数次,他和学生们一起打磨科研论文,大到选题、逻辑框架的合理性,小到算法调参、公式推导以及英文语句的精准表达等,最终学生的论文发表在理想的期刊上……很多时候,学生因为认知缺陷或历练不足会短暂迷失方向,这时王员根都会悉心引导让他们找回航向。

在一些崎岖坎坷的科研道路上,本来没有路,但是敢闯敢干的人多了,也就闯出了一条路。对王员根来说,随着越来越多和他一起在机器视觉、对抗学习、强化学习等领域继续开疆拓土的年轻人的加入,他们的科研攀登之路也会因热爱,越走越远,越走越宽阔。


分享到:
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