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登录科学中国人官方网站!!
新浪微博|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动态

    发布时间:2021-12-15

我国首个海上二氧化碳封存示范工程启动
  中国海油8月30日宣布,我国首个海上二氧化碳封存示范工程在南海珠江口盆地正式启动,将海上油田开发伴生的二氧化碳永久封存于800米深海底储层,每年封存约30万吨,总计超146万吨。这是我国海洋油气开发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一步,为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探出了一条新路。
  该示范工程位于珠江口盆地,距香港东南约190公里,所在海域平均水深80多米,是恩平15-1油田群开发的环保配套项目。二氧化碳地下封存是实现温室气体减排的有效措施之一。恩平15-1油田群是我国南海首个高含二氧化碳的油田群,若按常规模式开发,二氧化碳将随原油一起被采出地面。2021年以来,中国海油开展适应海上二氧化碳封存的地质油藏、钻完井和工程一体化关键技术研究,成功研发了海上平台二氧化碳捕集、处理、注入、封存和监测的全套技术和装备体系,填补了我国海上二氧化碳封存技术的空白。
  据悉,此前国内二氧化碳封存矿场试验集中在陆上少数区域。恩平15-1油田群二氧化碳封存项目的成功实施,将开拓我国二氧化碳封存的新产业和新业态,对海上油气田的绿色开发具有重要示范意义。
  
首个人类椎间盘单细胞图谱出炉
  近日,我国科学家绘制的首个人类椎间盘单细胞图谱在《骨研究》杂志以封面论文的形式发表。该研究是国际上首次针对人类椎间盘细胞异质性的系统性研究,旨在为椎间盘退行性疾病的防治提供重要线索。
  椎间盘退行性疾病是引起颈肩痛与腰腿痛的主要原因,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给家庭和社会造成了沉重的负担。为此,科学家不断深入探索椎间盘生理学和病理学机制,寻求重建椎间盘稳态的创新治疗方法。然而,椎间盘细胞的高度异质性及微环境的高度复杂性,给椎间盘生理病理机制的探索带来了重大挑战。
  科研团队摸索出人类椎间盘单细胞分离方法后,从13至31周岁的研究人群中收集健康椎间盘,从中分离髓核、纤维环和终板组织,分别进行高通量单细胞转录组测序;对108108个椎间盘髓核、纤维环及终板组织的细胞分别进行了单细胞转录组测序和分析,系统绘制人类椎间盘单细胞图谱。
  通过解析这一图谱,科研团队有了4个核心发现:解析了椎间盘的细胞异质性,发现9类细胞亚群,突破了椎间盘细胞成分单一的传统认识;鉴定了多种功能各异的软骨细胞亚群,根据胞外基质调控特征的差异,重新定义为调控型、稳态型和效应型软骨细胞;发现了一群特异表达PDGFRA和PROCR的髓核祖细胞,具有集落形成和三系分化等干性特征,具有较强再生潜能;构筑了椎间盘细胞相互作用信号调控网络,发现多种生长因子相关信号通路共同参与微环境稳态的维持。
  人类椎间盘单细胞图谱将为椎间盘领域的深入研究提供重要资源库,为深度解析椎间盘生理与病理机制奠定了基础,为椎间盘退行性疾病的生物治疗提供重要线索。
  
全球授粉物种减少对人类影响风险指数公布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8月16日报道,由英国剑桥大学领导的国际专家小组,利用现有证据,编制了全球首个授粉物种减少对人类影响风险指数报告,阐述了全球六大地区授粉物种显著减少的原因及可能给人类造成的影响。
  研究表明,导致授粉物种减少的三大原因是栖息地破坏、土地管理不当,以及杀虫剂的大量使用,气候变化排在第四位。这种状况对人类最大的直接风险是“作物授粉不足”,导致粮食和生物燃料作物的数量和质量下降,全球三分之二地区(从非洲到拉丁美洲)的作物产量面临严重“不稳定”的风险。
  具体而言,在北美地区,授粉物种会促进苹果和杏仁等作物的生长,但其因“蜂群崩溃症”等疾病导致数量严重减少。在非洲、亚太和拉丁美洲地区,许多低收入国家的农村人口依赖野生作物生活,授粉物种数量的减少将给他们的生活带来巨大影响。拉丁美洲被视为损失最大的地区,因为腰果、大豆、咖啡和可可等昆虫授粉作物对该地区的粮食供应和国际贸易至关重要。
  最新研究负责人、剑桥大学动物学系林恩·迪克斯说:“授粉动物一直是艺术和技术等的灵感来源,比如蜜蜂就曾被视为力量的象征。它们数量的减少也是人类文明的损失。我们正处于物种灭绝危机之中,也许授粉物种首当其冲。”
  
青藏高原高寒生态系统研究获新发现
  近期,一项研究表明,青藏高原高寒生态系统总体是重要的碳汇且持续增强,将对气候变暖形成负反馈。8月9日,相关研究结果在线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美国科学院院刊》上。
  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西藏生态环境创新团队与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等合作,通过综合定位监测、控制试验和模型模拟等技术手段进行这项对青藏高原陆地生态系统碳源汇现状及动态的系统研究。
  作为重要的国家生态安全屏障,青藏高原高寒生态系统碳汇功能变化对我国乃至北半球的气候系统影响强烈,被称为气候变化“启动器”“调节器”。高原气体总体变暖变湿有利于植被生长,近20年来以西藏生态安全屏障建设为主的一系列重大生态工程实施,使青藏高原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综合效益显著。
  此次研究发现,青藏高原32个监测点有26个呈现净碳汇状态,区域净碳汇是此前科学界预期的4倍。高寒生态系统净碳汇最强值出现在海拔4000米左右。碳交换的温度敏感性分析发现,水热同期的夏天碳固定速率系统性地高于冬季碳释放对温度的敏感性,且这一现象在更高海拔地区更加明显。此外,16个控制实验结果显示,青藏高原碳汇在模拟变暖情境下总体呈现增强趋势且存在阈值,模式模拟也表明青藏高原暖湿化对碳固定的促进超过了冻土碳释放的影响。
  该研究为理解高寒冻土区生态系统碳过程和区域碳平衡提供了新的认知,也为青藏高原生态安全屏障关键功能量化和重大生态工程时空格局优化提供了重要科技支撑。
  
欧洲黑松露有望实现人工稳产培育
  在国际市场上,欧洲黑松露零售价高达每千克800欧元,在许多国家已成功实现人工培育,但稳产、高产一直难以实现,在外生菌根际生理生态及其与籽实体产出、产量相关性等方面,仍有许多基础科学问题亟待回答。
  欧洲黑松露也称为黑孢块菌,是一种名贵的地下菌根型食用菌。从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获悉,该所研究团队近期获得一系列研究成果,为欧洲黑松露的人工培育及种植园的经营管理奠定了基础。
  研究团队以3年龄蒙古栎及黑孢块菌外生菌根苗为研究对象,系统分析了蒙古栎光合效率、营养吸收、根际碳分泌以及根际细菌群落等指标。结果显示,蒙古栎的磷吸收显著提升,而钾吸收受到抑制;地上部分光合固碳和地下部分总有机碳分泌明显增强,然而有机酸的分泌减少约50%。同时,根际细菌群落发生了较大变化,富集了更多放线菌,部分细菌群落的丰度与根际碳分泌呈现一定的相关性。
  这些结果表明,可以通过调节蒙古栎的碳合成与分泌、根际细菌群落,来促进蒙古栎与黑孢块菌外生菌根生长和营养吸收。研究进一步验证了植物自身存在碳效益权衡策略,可更加合理有效地分配光合固碳,并通过碳分泌调节根际微生物群落,进而促进植物营养吸收和土壤碳氮磷等营养物质循环,这为欧洲黑松露的人工培育和种植园经营提供了理论基础。
  研究结果先后发表在国际专业期刊《菌根》和农林科学经典期刊《植物与土壤》上。
  
分享到:
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