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疾病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口腔健康是全身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2007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口腔疾病是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需要积极防治。口咽癌、口腔溃疡、牙周(牙龈)疾病、龋病等口腔健康问题直接或间接影响全身健康。与此同时,全身疾病对口腔健康的影响也不容忽视,一些全身疾病可能在口腔出现相应的表征。
集成优势资源 汇聚一流人才
口腔疾病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是目前我国口腔医学领域唯一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前身是1936年建立的华西协合大学医牙研究室。1958年,被批准为口腔医学研究所;1983年,成立口腔医学中心实验室;1989年,被批准为原卫生部重点实验室;2002年,被批准为教育部和四川省重点实验室;2007年,科技部批准建设口腔疾病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经过多年发展,其已成为我国口腔医学科学研究国家级平台和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被誉为中国口腔医学学科的发源地和人才培养的摇篮。
口腔疾病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总体定位是融合最新科学技术、解决口腔医学重大科学问题的国际一流的应用基础型研究基地。建设目标为集成优势资源,汇聚一流人才,融合先进手段,营造创新环境,达成国际一流。实验室汇聚了一批国内外知名的科学家和学术带头人,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及美国工程院外籍院士1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及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3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人,国家级教学名师2人,原卫生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4人,以及一批优秀中青年学术骨干。实验室人才梯队学科交叉,结构合理,获得第一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口腔医学创新群体、第一个科技部口腔医学创新团队和四川省青年科技创新研究团队的称号,连续4年获得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
口腔疾病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先后承担了国家原“973”计划、原“863”课题、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和面上项目等一大批国家和部省级重大和重点研究项目;获省、部级科研成果奖30余项;获国家专利37项。实验室主办两本全英文学术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ral Science(IJOS)和Bone Research(BR),均被SCI收录。2015年,IJOS影响因子2.595,连续位居Q1方阵(IF前25%),是位居亚洲第一的口腔医学期刊,进入世界顶级口腔医学期刊行列。BR影响因子3.549,是亚洲第一的骨科学英文期刊,享誉国际。
多年来,口腔疾病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不断加强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扩大和提升自身的学术影响力。实验室学术委员会由多学科国内外著名的13位专家组成,并成立了国际学术咨询委员会。在依托单位支持下,聘请了20名高端外籍教授,定期来实验室指导工作,开展合作科研、学术交流和人才联合培养,使实验室研究方向处于世界最新研究前沿,提高了实验室的国际影响力和知名度,为实验室建设世界知名口腔医学研究中心提供了智力支撑。实验室先后与美国、加拿大、荷兰、日本等20个国家、地区的20多所世界知名大学牙学院和科研机构签署了长期交流合作协议,建立起了学术和人才交流的常态机制。
紧密结合临床实际 面向国际前沿技术
口腔疾病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在多年发展中,紧密结合临床实际,面向国际前沿技术,形成四大研究方向。
(1)牙颌面畸形发生机制与防治新技术
重点研究口腔颌面部软硬组织畸形及功能异常发生的分子生物学机制与临床关键防治技术,包括中国人先天性唇腭裂病因及发病特点、先天性唇腭裂遗传性因素及致病机制、适合中国儿童特点的新型唇腭裂新治疗技术研究;牙颌面错合畸形及功能异常的发生发展、矫治措施与功能重建的研究;颌面部骨相关疾病的发病机制与防治新技术研究;牙釉质发育异常与遗传性牙本质发育不全的机制与防治技术研究;牙颌面组织发育及疾病发生的干细胞学基础研究。
运用现代分子生物学与高通量测序技术进行先天性唇腭裂的遗传性因素研究,结合基因组学、蛋白组学和代谢组学的研究手段,对先天性唇腭裂的发病机制及疾病特点进行系统解析,全面阐述中国人先天性唇腭裂的发生机制、发展规律及治疗特色;对人牙颌面错合畸形及功能异常进行疾病的发病机制,以及畸形矫治与功能重建的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为解决牙颌面畸形临床治疗新技术中的关键问题提供理论依据;利用干细胞生物学等现代研究手段对牙颌面矿化组织相关疾病的发生发展进行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为探索治疗新技术提供理论依据与实验基础。
(2)口腔细菌性疾病发病机制及防治新技术
重点研究引起口腔细菌性疾病的核心微生物组,对口腔菌斑生物膜微生物群的种群分布、基因特征和致病毒力等进行研究,力求发现口腔微生物群落在生理与病理状态下的分布规律、组成结构和基因功能;探寻调控口腔微生态平衡与失调的机制和关键分子,并形成积极有效的防治技术与策略。
从微生物组宏观层面研究口腔微生物与龋病、牙髓根尖周病发生发展的关系,以及龋病、牙髓根尖周病微生物群的相互作用,以期全面认识生物膜感染性疾病微生物群落的致病机制;在多种细菌致病的基因遗传多态性与致病机制、致龋毒力因子基因表达与调控、牙菌斑生物膜细菌群体效应在龋病防治的分子机制、防龋天然药物分子结构解析与牙生物矿化关系和对牙菌斑生物膜多靶点多途径作用的分子机制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建立完整的转化医学技术链,把细菌的特异识别分子和拮抗分子基础研究结果转化成调控口腔微生物生态平衡、预防和治疗口腔感染性疾病的新方法和新技术。
(3)口腔黏膜癌变与转移的分子机制与防治
重点研究口腔黏膜癌变的分子调控机制及相关标志物的生物学意义及临床价值;研究口腔黏膜癌变发生转移与肿瘤微环境的关系;研究口腔癌细胞耐药及去耐药机制,力求自主研发抗口腔癌的新型纳米材料,以及治疗口腔癌的新型纳米载药体系。
利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对口腔黏膜癌变机理与口腔癌的转移行为进行研究。特别通过口腔肿瘤-宿主界面微生态体系的调控作用、癌相关基因在口腔癌中的扩增与过表达的生物学意义等研究,探讨口腔黏膜癌变的机理与过程,为防止口腔黏膜癌变的措施提出理论方向;同时通过相关基因表达载体、信号介导的抗失巢凋亡、口腔癌细胞力学特性等方面的研究,阐明口腔癌侵袭、转移、耐药、去耐药的途径和机制,获得一批防治口腔黏膜癌变的新型纳米材料及抗癌载药体系,为有效防治口腔癌浸润和转移提供科学依据。
(4)牙颌面组织再生基础与修复技术
重点开展牙颌面组织再生基础与修复技术研究。从干细胞、生物材料、生物力学、数字化技术等多角度,对牙源性和非牙源性干细胞牙/骨向分化调控、生物牙根构建和咬合功能重建、牙缺失种植修复失效机理与防护、颅颌面骨缺损的修复及数字化外科精确整复进行研究,力求发现牙颌面组织再生关键调控机制,构建牙颌面组织再生修复策略。
利用现代基因工程、干细胞研究及组织工程技术对牙颌组织再生的重大基础问题进行探索性研究,获得理论突破和应用关键技术的重要进展。通过开展口腔生物材料相关的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开发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口腔生物材料,促进口腔材料的国产化战略;重点研究和开发新型牙种植体材料、生物组织诱导材料,在生物组织材料的生物诱导作用机理、牙种植体优化设计和处理研究领域进行创新性研究。
作为21世纪民生健康中的重要一环,口腔健康越来越受到关注。未来,口腔疾病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还将继续奋力耕耘,引领中国口腔疾病研究走向更广阔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