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登录科学中国人官方网站!!
新浪微博|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追寻地球“沉积”的历史

    发布时间:2022-09-27

——记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副教授阮壮

于德萍

 

 

18岁那年,阮壮成了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质学专业的大一新生。和很多被调剂到这个专业的同学不一样,阮壮是主动选择了地质学,他说:“我想找一个不坐办公室,经常接触大自然的专业,我觉得这样比较浪漫。”

后来在研究生阶段,阮壮跟着导师于炳松教授前往新疆做项目,他看着老师在戈壁滩为同行的学者们讲解沉积岩的前世今生。沉积岩和古生物的结合反映着不同地质年代中的古环境信息,而地球的历史可以在每一层沉积岩层的变化和生物的演化中被解析和组建。站在茫茫的戈壁滩上,阮壮从心里感受到了一种震撼。“我意识到我选择的专业非常有意思而且很有用,当时就坚定了继续读博的想法,希望继续在岩石学领域做研究。”

2011年,阮壮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博士毕业后,他回到母校——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从事博士后工作。在此期间,他深度参与了中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委托的项目“四川及鄂尔多斯盆地典型钻井层序及沉积相分析”。“我主要做的是四川盆地和鄂尔多斯盆地晚三叠世的古环境恢复,古环境恢复是重建地球历史的重要窗口,也能为区域的油气勘探工作提供理论支撑。”

阮壮记得,他当时带着6名研究生,在四川盆地工作了两个多月,针对四川盆地内上三叠统的大量露头开展了系统研究。他对这次野外调查的印象格外深刻,“因为那时我儿子刚满月,也没时间回去,一直在野外跑,吃住在村子里”。在结束四川盆地的工作后,他又马不停蹄地多次赴鄂尔多斯盆地进行实地踏勘和研究,每次至少半个月,野外工作做得十分踏实。“最重要的体会是,地质学的工作一定要到野外去,才能获得第一手的资料。”阮壮现在回忆起来仍然觉得深有感触。

从事研究工作十几年来,阮壮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企业委托横向项目3项,参与国家重大专项、中石化胜利油田研究院外协项目多项,在《国际地质学评论》(International Geology Review)、《地质流体》(Geofluids)等期刊公开发表论文30余篇。

而在开展研究沉积岩工作的同时,阮壮也开启了他作为一名教师的育人之路。“我其实小时候很排斥当老师,可没想到兜兜转转最终还是成为一名老师。”阮壮感叹道。他在硕士和博士阶段遇到的两位老师——于炳松教授和朱筱敏教授,是他科研道路上的指路明灯,指引着他不断攀登更高的科学“山峰”。

在成为老师后,阮壮在平时的授课中,十分注重教学方法的积累和技能的提升。他于2016年获得全国高校微课大赛北京市第二名,2017年获得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参与人),2019年获得全国高校青年教师地质类课程教学比赛二等奖,2021年获得第一届北京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二等奖。阮壮坦言自己十分喜欢上课,喜欢和年轻学生一起交流互动。此外,他还参编了国家级特色专业地质学系列教材《沉积岩石学》,主持慕课课程“沉积岩岩石学”的运行工作。

面向未来,阮壮期待为国家贡献绵薄之力,他说:“在研究领域上,我期待能在沉积岩岩石学领域取得新的突破,及时掌握国外的新技术和新方法,为中国未来的沉积学研究及油气勘探作出更大贡献。”

(责编:苏寒山)

 


分享到:
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