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1-12
——记大连理工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部控制学院研究员马松
孙雅琴
昂扬向上的民族,有选择一步一个脚印攀登山岳的人,也有选择仰望星空探索苍穹的人。上九天揽月、奔赴宇宙的征途,虽然伴随着无数的鲜花与掌声,但其实更多的是漫长的等待、司空见惯的失败与来自难题的考验……尽管如此,航空航天科学家从未放弃对苍穹的向往和探索,大连理工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部控制学院硕士生导师马松身在其中,深感荣幸。
“择一事终一生”,实现“化茧成蝶”的蜕变
儿时的马松,心中总怀有一个探寻地外文明的梦想。媒体报道中的各种不明飞行物(UFO)令他着迷,但在广泛阅读了各种相关的科普类书籍后,由于概念艰深难懂,幼小的他只是隐约形成了一个对航空航天事业的模糊认知。直到2001年,来自南海的噩耗传遍大街小巷,忠肝义胆的人民英雄——王伟,随着编号“81192”的战斗机一起,长眠在了祖国大地的怀抱之中。从他生前留下的最后一句:“81192已无法返航,你们继续前进”的报告之中,马松获得了一股坚实的力量,“那一刻我明白了航空科技的发展切实关乎国家安全。我国的航空工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择一事终一生,我愿意作为其中的一分子尽微薄之力”。坚定了人生理想与科研信念,马松开始认真考虑未来要选报的专业,庆幸的是,他身边有一位同样服务于航空工业的长辈,在其引导下,马松最终决心挑战飞行器相关专业中相对较为复杂的飞行器动力专业,这也是我国行业发展相对薄弱的一环。
在西北工业大学度过的本科时光为马松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也让他初尝了科研带来的愉悦与欢欣。大学4年级时,面临毕业设计的马松幸运地跟随导师参与了一个重大项目。他主要负责航空发动机的建模与仿真工作,在项目进行的数月时间中,他编程序、做测试,反反复复调整参数、乾乾翼翼等待结果的过程使他磨炼出了面对失败波澜不惊的顽强意志。数月倾力其中,终酿硕果之时,他直言那种成就感与幸福感难以言表。毕业后,马松选择入职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设计研究所(简称“606所”),并有幸参与了某型发动机国家重点型号的研制。
然而,随着工作的不断深入,一年之后,起初满怀壮志的马松却开始质疑自己,“我发现自身的知识储备和当时所里的科研需求是有些不匹配的,尤其是当所里提出要将飞机和发动机进行紧耦合的设计,我发现凭我当时的知识沉淀和科研经验,似乎无法胜任这项任务”。被突如其来的挫败感裹挟,马松却从未有过后退的念头,反而激发出了强烈的求知欲,他决定继续考学深造,经过一番朝乾夕惕的磨砺岁月,马松相继于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学院及国防科技大学空天科学学院完成了硕、博阶段的攻读。由于曾有过一线的实践经验,马松在返回学校学习时,是带着问题去找答案的过程,方向更明确,效果自然事半功倍。因此,2010年,当他正式完成学业加入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时,他已不再是最初那个初出茅庐的青涩学子,而是蜕变成了一名沉着冷静的科研人。
“千万人吾往矣”,淬炼“利刃尖兵”的锋芒
航空工业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简称“601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组建的最早一批飞机设计研究所之一,也是我国航空英才的摇篮:自成立以来,所里走出了以顾诵芬、李明、杨凤田、孙聪、王向明等为代表的7位院士,向上级领导机关和兄弟单位输送了数以千计的科研和管理人才。“我为能够成长在这片沃土中而感到骄傲和自豪。”马松说。
少年何妨梦摘星,敢挽桑弓射玉衡。入所不久,意气风发的马松就被委以重任——负责一项型号关键技术攻关的科研工作,并逐步成长为技术负责人。高原高海拔的气候环境比较恶劣,昼夜温度相差极大,复杂地形也让空气的流动变化多端,空气乱流的状况时有发生,空气仅有正常陆地的60%,而飞机的发动机工作原理就是吸收大量的空气来运转,这样发动机的效率就会明显下降,飞机无论是起飞还是降落,需要耗费的时间都更加长。而马松正是带领平均年龄不到32岁的年轻团队,去挑战这个被誉为“飞行禁区”的世界难题。
得此重任在肩,马松严阵以待,负重致远。因为实验对场地与环境的要求甚为严格,他不得不带领团队辗转于数个高原机场之间,3000~4000米的海拔高度使得整个实验条件变得苦不堪言,衣食住行均得不到保障。“我还记得我们当时连续一个月都只能吃面条,因为在高原上,米饭是煮不熟的;而且试验地多处于荒野,野生动物很多,别的不说,单是蚊虫问题就足够令人头痛,即便我们‘全副武装’还是会被叮咬得‘体无完肤’。”再忆当时情景,马松无奈地说。“但快乐也是真的快乐。高原的天气瞬息万变,太阳直射时最高气温可达40℃~50℃,晒在脸上火辣辣地疼,但到了晚上天气就又会骤冷;最重要的是,高原上的星星很亮,天空也很纯净,对于我们航空人而言,那是轻易就能看到的‘梦想的光亮’。”也正是在梦想的指引下,马松团队中的所有人都共同坚守着一个信念:竭尽全力完成任务,为国家航空事业的发展争分夺秒。最终,由我国自主研发的航空发动机与我国战机在高原复杂多变的环境下达成了完美的“默契”配合,这本是对飞机发动机综合能量系统紧耦合设计提出的一次艰巨挑战,却被一群追梦人用自身的热忱与坚毅轻松化解。
在601所工作的11年间,马松成长飞速:作为主要人员相继主持、参与了多个国家重点型号的研发及国家级、省部级、国防预研课题项目研究,担任多个飞机型号系统的技术负责人,并凭借出色表现荣获国防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三等奖及其他省部级科技奖多项,省部级三等功3次。不仅如此,他还牵头参与制定企业技术标准3份,受聘为多个重要领域项目特聘专家和多个研究所特聘专家、航空科学基金评审专家等,先后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进行学术会议报告及技术讲座十余次,授理/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0余项。他始终坚持以飞机发动机综合优化研究为基础,以系统协同赋能增强为导向,在工作岗位上寸积铢累,厚积薄发,志在为我国国防事业淬炼出一把把“利刃尖兵”。
“思无邪教无类”,培养“精益求精”的人才
“做科研,切忌畏难、切忌丧失理性、切忌个人英雄主义、切忌追名逐利。”这是在业内笃行十数载,经无数名师前辈指点后,深深刻印在马松脑海中必须坚决遵守的原则。也正是在这一观念的带领下,马松开始深刻反思自己的“来时路”。在工业一线拼搏多年,他深觉自己需要一些时间来沉淀、梳理经验,从而开启更深层次的思考,只有这样才能打破瓶颈,在科研工作中取得更大突破。
于是,马松于2021年正式加入大连理工大学,完成了人生中一次“华丽的转身”——回归高校开展基础研究,进一步着手后继人才的培养工作,同时保持着与所里的密切合作。“只有产学研有机结合、彼此联动,进而实现更广泛的自主创新,才有望彻底解决我国的‘卡脖子’问题。”他坚定道。
目前,马松已率领团队围绕新一代飞机综合能量与热管理、航空人工智能、航空复杂系统优化控制与健康管理3个研究方向,开展了一系列实验平台的建设工作,并大力推动其与企业联合,勠力同心,协同攻关。在育人方面,他同样收获颇丰。“我培养的本科生中,有一名获得了2022年度辽宁省的优秀毕业生。”他表示,未来将继续推崇“行动守规矩,思维破规矩”的科研态度,坚持“找对路比走对路更重要”的思维逻辑,在探索蓝空的道路上带着梦想奔跑。
在我国远古的神话传说中,碧落重霄是一个非拥有神力则不可到达的远方,但现如今,中国航空人正在通过不懈努力实现科技进取,向其一点点“靠近”。未来,马松表示将继续踔厉奋发,继续攀登心中的科研之峰,摘取“人生星辰”。
(责编:关弋)
- 资讯
-
-
《科学中国人》杂志社记者证2024年换证人员公示
根据《国家新闻出版署关于开展2024年第七版新闻记者证全国统一换发...
-
“一猪两用-食用猪和医用猪”专场报道
2024年7月,正值夏季火热时节,各界专家齐聚科技创新之城——深圳,参加...
-
“2024前沿科学创新大会”在深圳召开
科技改变世界,创新引领未来! 2024年7月12—14日,“2024前沿科学创新...
-
当年累得坐马桶就睡着的科学家,成为今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
里程碑 笔者第一次见到薛其坤院士是在2019年年初,他领导团队完成的“量...
-
45岁用一篇论文解百年难题,85岁他站上国家最高科技领奖台
从跋山涉水扛着机器测量,到航空遥感再到卫星遥感,测绘遥感学科领域随...
-
这些科学家和标志性成果获得国家科技奖励!了解奖项分布与获奖特点→
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今天揭晓。一大批贡献卓越的科学家和标志性成果...
-
《科学中国人》杂志社记者证2024年换证人员公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