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4-03-10
孙万仓:北方旱寒区冬油菜北移的拓荒者
本刊记者 钱朝军
孙万仓,农学博士,1957年出生在甘肃会宁,1977年进入甘肃农业大学读农学专业,1982大学毕业后步入油菜研究行列,自此与油菜品种改良研究结下了不解之缘。
现任甘肃农业大学农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的孙万仓,同时也担任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北方寒旱区冬油菜育种岗位科学家、农业部油菜生物学与遗传育种三熟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油料作物专业委员会理事,甘肃省油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甘肃省政府参事,“甘肃省领军人才”。
“我是个比较坚持的人,认准的事情,我会千方百计不遗余力地去做。”孙万仓是典型的西北人长相,话不多,低调、内敛,但骨子里却是个十分坚持的人。
西北地区气候条件恶劣——干旱、寒冷以及肆野的风沙,不少人选择离开,孙万仓也有过这样的机会,但他却选择坚守在家乡,三十多年勤勤恳恳耕耘在油菜品种改良的“田野”里。“西北严酷的环境条件对人类的生活是一个极大的挑战,但对油菜的抗寒性改良研究来说,却是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这是我之所以坚守的缘由”。他说。
中国油菜生产分为冬油菜和春油菜两大产区。北方地区降水少,气候严寒、干旱,冬油菜无法越冬,只能种植春油菜。从1982年到2002年的20年间,孙万仓一直都在从事春油菜育种方面的研究,育成了陇油1号、陇油2号等一系列春油菜品种应用于生产,但孙万仓心里一直装着北方冬油菜的事,这是他多年的一个“梦”。因为与春油菜相比,冬油菜在北方的意义更大:一是冬油菜产量、含油率及品质高于春油菜;二是冬油菜成熟早,收后有足够的光热资源发展复种,提高复种指数与经济效益。三是冬油菜是很好的冬春季覆盖作物,能够覆盖地表,减少沙尘源,保护环境。因此,他认为,我国北方迫切需要发展冬油菜。
“我国长城沿线的北方旱寒区有耕地5.5亿亩左右,冬闲地约有3.5亿亩。这些冬闲地如果部分用来发展冬油菜生产,对于北方地区种植结构的改善、国家食用植物油生产以及生态环境保护,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但北方冬季严寒气候和巨大的蒸发量,是发展冬油菜生产不可逾越的障碍——要想在北方北纬35度以北的广大旱寒区发展冬油菜生产,首先要解决冬油菜越冬品种问题。2002年,孙教授毅然决然地停止了已经积累丰富经验并取得显著成绩的春油菜育种工作,转而面向一个无人涉足的研究领域——北方寒旱区冬油菜抗寒改良研究。“科学研究本身就意味着攻坚克难”,“科研工作需要掌握国内外的重大发展动态,但不能跟风;中国这么大,地区生态条件差异悬殊,对农业技术的要求也千差万别;必须从当地农业生产的实际需要出发,寻找和解决农业发展的制约点与颈瓶点,研究成果才能符合生产发展需求,否则,很难创新,也很难解决生产上存在的问题”。
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件事情是异想天开就做成的,而是艰苦探索的结果,孙万仓转向冬油菜抗寒育种方面的研究也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从1995年开始,孙万仓就开始冬油菜种质材料的收集和抗旱、抗寒材料的创制培育。在当时,即使是国内同行认为最为抗寒的关中油菜、上党油菜以及欧洲的最为抗寒的冬油菜也难与河西走廊的严冬抗争。没有抗寒的种质资源,没有可参考的资料,一起要从零开始,“白手起家”。
作为育种专家,孙万仓非常清楚一个新品种选育的周期往往要超过十年,尤其强冬性的冬油菜品种,加代困难,育种年限和周期更长。1996年起,他就投入到十分艰苦、旷日持久的超强抗寒冬油菜品种的育种研究工作中。早在系统地开展强抗寒冬油菜品种选育前好几年,他就将自己筛选、创制的冬油菜种质,托人在老家会宁试种并一代代筛选,不断积累育种材料。
在育种方法上,他以自己多年积累的丰富育种知识为基础,采用传统的“杂交育种”与“轮回选择”相结合的方法,通过杂交聚合抗寒性与丰产性,同时,把育种材料种植在严寒、干旱的环境下,通过自然选择把分散在不同群体、个体中的抗寒、抗旱基因选择出来,聚集在一个群体中。一遍一遍筛选,沙里淘金,一代一代聚集、改进。育成了一大批抗寒种质材料,为抗寒育种的顺利推进奠定了基础。
“科学研究就是解决社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作为农业科技工作者,我们的职责就是通过创新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促进生产发展,农民增收。”
2002年开始,孙万仓正式开始在省内外的旱区、寒区进行冬油菜的试验研究,历时5年,终获成功。2007年,他首次提出在我国北方旱寒区进行冬油菜北移、建设我国北方冬油菜生产新区的新思路和观点。
专心和耐心对于一名育种专家来说不可或缺。工作中的孙万仓心无旁骛,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种子就像是自己的孩子,对育种工作的各个环节,孙万仓有一千一万个不放心。也正是因为这样,孙万仓养成了事必躬亲的习惯:播种要亲自操作,收获与脱粒也要从头干到尾。最忙的是在冬前春后,他往返于各地实验区查看苗情,指导培育壮苗,对试验材料和品种的抗寒性表现进行测定、评判、选择——因为每一个生长发育环节都是评价育种材料不可或缺的,小小的失误都会使研究功亏一篑。部分珍贵材料被他搬回家中管理,阳台变身试验田。冬季,孙万仓家中的阳台上成为小区里一道别致的风景线。
随着研究的顺利推进,为了更好地了解北方旱寒区不同生态区对冬油菜品种抗寒性要求和他培育的品种在这些地区的适应性,孙万仓将试验点布置到甘肃、新疆、西藏、内蒙古、宁夏、青海、山西、北京、河北、辽宁、吉林等地,常年奔波于祖国北疆,没有双休日、节假日,时间表只有一个标准:跟着各地冬油菜的生长发育走。在野外田间极端严寒的条件下连续工作大半天,饿了一个大饼,渴了一碗凉水,对孙万仓来说是家常便饭。
“天上不会掉馅饼,一分收获,十分耕耘”,在孙万仓的脑海中,科研工作中不存在幸运,尤其农业科研,只有踏踏实实深入科研生产一线,埋头苦干,才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造福人民,丰富自己。2008年,我国第一个抗零下30度极端低温的超强抗寒冬油菜新品种陇油6号培育成功,抗寒性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它是当时我国唯一一个能在甘肃河西走廊,新疆阿勒泰、塔城、乌鲁木齐,宁夏银川、西藏拉萨、陕北、辽宁丹东、北京等地越冬的冬油菜品种。”
连续几年在河西走廊、新疆、北京、靖边、西藏、宁夏等地试验中,陇油6号在零下30度的极端低温下越冬率高达80~95%,其优异的抗寒性、突出的丰产性、广泛的适应性,赢得了各界的好评。特别是2008年初,中国南方遭遇罕见的低温雨雪冰冻天气,北方也发生冰冻灾害。甘肃张掖等地气温持续数天零下30度,但陇油6号越冬率达到90%以上。“在冻灾和倒春寒灾害天气夹击下,陇油6号仍然保持90%以上的越冬率,经受住了严寒的考验。三月中旬,看见各地的田间变绿了,我才放了心。”回忆当时,孙万仓一脸满足。
紧接着,陇油7号、陇油8号、陇油9号也相继育成并通过品种审定;抗寒性、适应性和丰产性方面,一代更比一代强。2009年乌鲁木齐试验中小区产量达到394.84公斤/亩,创造了北方冬油菜高产纪录;武威大面积示范亩产达到250.0公斤,宁夏银川、辽宁绥中与拉萨冬油菜亩产达到200公斤,冬油菜后茬复种玉米亩产达到800公斤、复种马铃薯亩产达到2500公斤、油葵亩产达到300公斤,1亩地作2亩地用,同一块地一茬庄稼变两茬,经济效益大幅提高。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土地资源稀缺的国家来说,可想北方冬油菜意义之深远。
这些品种的育成和在北方地区的示范推广,解决了北方旱寒区冬油菜的越冬问题,使我国冬油菜种植区由北纬350(天水)北移至北纬400(北京)-北纬480(阿勒泰)以及辽宁南部,北移5~13个纬度。北方旱寒区不能种植冬油菜的情况成为历史。孙万仓的“梦”想成真。冬油菜北移成功产生的效益是多方面的:它促进了北方旱寒区种植制度由传统的一年一熟向一年二熟和二年三熟转变,带来的是播种面积显著增加与经济效益大幅度提高;冬油菜在冬春季的覆盖使沙尘源显著减少,生态环境显著改善;四月的北国菜花绽放,香飘万里,美景胜似江南;所以,冬油菜北移对北方农业的影响是深远的,可能会使北方的种植业产生革命性的变革。
在许多人看来,孙万仓教授已经实现了自己的“梦”想,荣誉也确实接踵而来。2012年被评选为“感动甘肃·2012十大陇人骄子”,同年获得甘肃省第一届“全省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但他本人觉得没做的事情还有太多太多,“科研无止境”,孙万仓又开始了北方旱寒区冬油菜的品质改良等研究,他说“北方旱寒区冬油菜研究之路,我们才刚刚开始迈步,前面的路还很漫长,容不得半点懈怠,需要我们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的继续走下去……”
- 资讯
-
-
《科学中国人》杂志社记者证2024年换证人员公示
根据《国家新闻出版署关于开展2024年第七版新闻记者证全国统一换发...
-
“一猪两用-食用猪和医用猪”专场报道
2024年7月,正值夏季火热时节,各界专家齐聚科技创新之城——深圳,参加...
-
“2024前沿科学创新大会”在深圳召开
科技改变世界,创新引领未来! 2024年7月12—14日,“2024前沿科学创新...
-
当年累得坐马桶就睡着的科学家,成为今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
里程碑 笔者第一次见到薛其坤院士是在2019年年初,他领导团队完成的“量...
-
45岁用一篇论文解百年难题,85岁他站上国家最高科技领奖台
从跋山涉水扛着机器测量,到航空遥感再到卫星遥感,测绘遥感学科领域随...
-
这些科学家和标志性成果获得国家科技奖励!了解奖项分布与获奖特点→
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今天揭晓。一大批贡献卓越的科学家和标志性成果...
-
《科学中国人》杂志社记者证2024年换证人员公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