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登录科学中国人官方网站!!
新浪微博|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动态

    发布时间:2023-07-18

青藏高原高寒草地碳封存能力年增114万吨

 

中外科研人员最新合作完成的一项研究发现,在气候暖湿化的背景下,青藏高原高寒草地的碳封存能力以每年114万吨的增长速率持续增强。

这一青藏高原生态系统研究的重要成果论文,近日已在国际学术期刊《科学进展》(Science Advances)在线发表。研究团队利用1982年至2018年期间分布于青藏高原上25个通量观测站点的长期观测数据、卫星遥感和再分析数据,通过机器学习方法,系统阐释了青藏高原高寒草地净生态系统碳交换量的时空变化模式和调控机制。

鉴于气候变化背景下青藏高原碳循环的重要意义,许多学者使用模型对青藏高原高寒草地净生态系统碳交换量进行评估。经过近5年的持续研究,研究团队发现,青藏高原高寒草地空间格局为东部和东北部固碳能力较强,固碳能力向西呈阶梯状逐渐减弱。在1982年至2018年期间,青藏高原高寒草地的碳封存量从2639万吨增加到7919万吨,并以每年114万吨的增长速率持续增加。高寒草原区域净生态系统碳交换量的变化趋势倾向于由降水量主导,而高寒草甸区域则倾向于由温度调控。在气候暖湿化的背景下,青藏高原高寒草地的碳封存能力在持续增强。不过,未来随着青藏高原气温持续升高,冻土融化可能加速,碳释放量可能增加,这将会削弱高寒草地的碳封存能力。相关科研人员指出,青藏高原高寒草地净生态系统碳交换量估算仍然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

 

500种野生动植物受威胁等级下降

 

生态环境部和中国科学院在昆明联合发布《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高等植物卷(2020)》和《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脊椎动物卷(2020)》。评估显示,近500种野生动植物受威胁等级下降,比如,南方红豆杉由易危调整为近危,东北红豆杉和密叶红豆杉由濒危分别调整为近危无危;川金丝猴濒危等级从易危降到了近危

2013年和2015年,生态环境部联合中国科学院分别发布了《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高等植物卷)和《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脊椎动物卷)。2020年,生态环境部和中国科学院再次联合对红色名录进行科学调整,最终形成此次发布更新的《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

这次评估汇集了全国相关研究院所、大学等数百位专家的力量,覆盖了全国野生高等植物39330种(包括种下单元)、脊椎动物(智人除外)4767种。与上一次评估工作相比,这次评估的物种数量有较大增加,涵盖的高等植物较上一次增加4880种,涵盖的脊椎动物较上一次增加410种;物种基础资料得到了极大丰富,有595种高等植物和157种脊椎动物因相关数据得到补充,其濒危等级获得了更新评定;进一步明确了我国受威胁物种的变化情况,评估结果显示,我国的野生植物健康状况有所改善,脊椎动物受威胁状况的恶化趋势有所减缓,部分物种濒危状况持续向好,但是生物多样性下降的整体趋势尚未得到根本性扭转。

评估专家指出,物种受威胁程度“降级”,不代表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降级。拯救中国濒危物种,保护生物多样性,是一项长期且艰巨的工作,需要社会各界继续团结协作,共同开创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新局面。

 

2023“巅峰使命珠峰科考全面展开

 

由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队组织的2023“巅峰使命珠峰科考全面展开,科考队将完成极高海拔气象站技术升级、雪冰样品采集、冰芯钻取、冰塔林无人机航测、温室气体探测、岩石样品采集等十多项既定的科考任务。523日,科考队迎来了峰顶科考的关键期,包括最高海拔自动气象站技术升级、采集冰雪样等核心任务。

此次科考由相关领域战略科学家领衔,共有5支科考分队13支科考小组的170多名科考队员参与,聚焦西风-季风协同作用及其影响、亚洲水塔变化、生态系统与碳循环、人类活动变化、稀有金属资源等方向开展综合科学考察研究。

青藏高原是“世界屋脊”“亚洲水塔”“地球第三极”,是我国乃至亚洲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也是开展地球多圈层相互作用研究的天然实验室。青藏高原是全球气候变化的关键区、敏感区,保护好青藏高原的生态环境,不仅对维护我国生态安全、生物多样性、水资源供应、气候系统稳定具有重大意义,而且对维护全球生态安全也具有积极意义。“巅峰使命”珠峰科考作为第二次青藏科考的标志性科考活动,将对揭示珠峰极高海拔区特殊的未知生态环境过程及其广域影响具有重要科学意义。

 

国家级空基站网成果发布

 

522日,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真实性检验场网(以下简称空基站网2023年年会在南京开幕。会议期间,作为空基地面观测站网重要成果,多谱段、跨平台的遥感真实性检验数据集公开发布,同时中国遥感应用协会真实性检验分会正式揭牌成立,标志着国家级真实性检验场网运行服务体系整体成型。

遥感真实性检验是评价遥感产品质量的重要途径,是从遥感数据到遥感信息转换的关键技术环节,对于提高对地观测技术定量化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这次发布的遥感真实性检验数据集包括3部分:空基光学卫星全年时序检验数据集、空基合成孔径雷达(SAR)卫星检验数据集和三江平原碳源汇综合实验场多周期检验数据集。

这些数据集对标空基陆地观测卫星共性产品的高精度处理和共性技术服务,具有高标准、范围广、持续长、精度高等特点,具备几何、辐射、陆表、植被、水体、大气624种共性信息产品的检验分析能力,数据成果已在自主卫星在轨测试和产品技术研发中得到应用,后续将在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农业农村、防灾减灾等国家重大领域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大会宣告成立中国遥感应用协会真实性检验分会,它将作为空基站网业务化运行的重要组织保障。这一分会依托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建设运行,结合空基真实性检验场网系统建设与服务,搭建遥感真实性检验领域的多层次、专业化交流平台,开展遥感应用工程化研究和技术成果验证,实现遥感共性产品真实性检验,进而保障我国遥感数据与产品质量,提升国产卫星定量应用效果。

 

我国粮食全产业链减损可节粮上千亿斤

 

中国农业科学院和国际食物政策研究所于521日在京联合发布《中国农业产业发展报告2023》和《2023全球粮食政策报告》。

当前中国三大主粮全产业链浪费和损失严重。报告测算显示,稻谷、小麦和玉米的全产业链损失率分别为26.2%16.7%18.1%,约占三大主粮总产量的20.7%。其中,收获、储藏、加工和消费环节损失率较高。因此,亟待加强粮食减损技术支撑。

报告模拟结果表明,到2035年,若通过科技进步、农技推广、全民节粮减损行动等措施,实现三大主粮损失率在当前基础上降低40%,我国可实现粮食损失减少约1100亿斤,口粮完全自给,玉米自给率提高至96.8%,相当于粮食减损再造千亿斤增产行动。

从实现千亿斤粮食减损路径来看,到2035年,若实现粮食收获、储藏、加工和消费环节损失率分别减少13个百分点,收获环节可通过低损优良品种+高质量农机+熟练农机手+适时收获减损159亿斤,储藏环节可通过及时干燥+先进储粮器具+科学储粮方法+降低储粮成本减损446亿斤,加工环节可通过推动全谷物加工+适度加工减损260亿斤,消费环节可通过培养消费者减损观念+实施餐饮环节减损奖惩措施减损213亿斤,实现粮食损失降低1078亿斤。


分享到:
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