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登录科学中国人官方网站!!
新浪微博|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创新为引 赋能露天矿全生命周期一体化服务

    发布时间:2023-12-28

——记中煤科工集团沈阳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露天工程事业部总经理张洪

唐慧乔  吕腾波

  

  

  幽深的隧道、闪烁的矿灯、穿梭的“人车”……提到煤炭开采,不少人的第一反应就是这样的工作场景。事实上,相较于“广为人知”的矿井开采,露天开采模式凭借初期投资少、建设速度快、资源回收率高、生产效率高、生产安全可靠、适应市场能力强和生态环境恢复性好等特点,已成为世界范围内主要使用的煤炭开采方式之一。在美国、俄罗斯等主要产煤国家,露天矿占煤矿总数量的平均占比可以达到80%左右;在我国,经过近20年的高速度发展,露天矿的产量从2004年年产1.31亿吨、占全国煤炭总产量不足7%,到2022年年产达到10.57亿吨、占比达到23%以上,可以说,露天矿开采正成为维护我国能源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露天开采对当地空气、植被、土壤和基岩等生态环境的影响和破坏,也让它成了一把不折不扣的“双刃剑”。

  在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厉行“双碳”目标的当下,面对如何“扬长避短”的行业难题,通过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优势资源整合等办法,让露天矿更加“绿色”和“智能”,已成为中煤科工集团沈阳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沈阳设计院”)露天工程事业部总经理张洪及其团队的共同追求——“秉承‘推动科技进步、服务能源发展、提升企业品牌、实现员工梦想’的企业使命,我们期待在露天开采这一领域,持续发挥沈阳设计院的技术优势和管理优势,通过对露天矿绿色开采技术、智能化设计关键技术、关键装备制造、生态修复治理和散料运输技术的研究和创新,打造露天矿全生命周期一体化服务,建设以露天矿生产运营管理为基础的示范工程,为产业升级、技术进步、企业发展贡献力量。”他诚恳而坚定地说道。

 

一条创新路:技术带头人 实践勇先锋

 

  张洪与煤的缘分,要从那封来自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的录取通知书说起。当时,被冠以“艰苦专业”之名的矿物资源专业,并没有“劝退”这个求知若渴的年轻人,在一次次专业课学习和现场实习的过程中,他打下了坚实的专业基础,并为自己赢得了进入沈阳设计院工作的机会。

  “露天开采是沈阳设计院的主导专业和品牌专业之一,很幸运的是,我在刚刚进入沈阳设计院时,就开始接触露天矿设计咨询等相关业务。”更重要的是,“真诚严谨的团队氛围和‘传帮带’的优良传统,不仅丰富了我对露天开采各个环节的理解,也为我提供了向前奋斗的重要养料,更坚定了我深耕于此的坚定决心。”

  自2002年起在露天煤矿开采领域“一干就是21年”的张洪,就这样一步步地从懵懂的团队新人成长为露天煤矿开采领域的中青年科学家和企业的中流砥柱。走过天山南北、行至塞北大漠,以脚步丈量天地广阔、以实践叩问开采潜能,如今已成长为露天采矿学科学术带头人的张洪,仍保持着如初的热情,不知疲倦地奔走在理论建设、科技创新、技术升级、重大项目建设的路上。作为项目负责人,他先后主持完成了30多座大型露天矿的设计咨询工作,其中内蒙胜利一号、新疆南露天和新疆黑山及巴基斯坦塔尔煤田一区块4座露天矿已经建成投产,在取得极为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时,也为我国煤炭行业的建设写就了一篇篇浓墨重彩的灿烂篇章。

  “以内蒙胜利一号露天矿为例,秉承‘从设计源头抓起’的理念,我们采取‘因矿制宜’的策略,合理利用了煤矿的开发现状以达到降低初期投资、优化初期剥采比的目标,并采用自行研制的煤田勘探程度设计评价软件包对矿田勘探程度进行评价。在逐步完成‘智慧矿山’的建设任务后,我们在绿化工作中引入喷灌系统,同时采取边采边造田、周边造林、控制水土流失等不同措施来建设完整的矿区绿化防护体系,以实现同期建成‘绿色矿山’的目标。依托先进的开采工艺和较高的机械化、自动化水平,胜利一号露天矿创造了国内同类同规模建设项目工期短、建设速度快的示范表率,并建成了当时国内最大钢网架结构的储煤场。”此外,张洪团队设计并建成的国内首条高寒地区长距离曲线双向运输带式输送机,更是在实践过程中有效降低了使用设备的相关成本。如今,胜利一号露天矿先后入选“中国最美矿山”“国家绿色矿山”名录,并获得“全区绿化模范单位荣誉称号”“节能减排先进单位”“煤炭工业安全高效露天矿”等露天矿荣誉称号,已成为我国绿色、数字、智能的特大型现代化露天矿山示范单位之一,其中的许多设计理念和应用技术也已在后续建设的其他露天矿中被广泛采用。

  这样的成功绝非孤例。在新疆南露天煤矿一期、二期工程,张洪团队合理选型先进设备设施、精心优化技术方案,提出“中间留鼻子”方案,缩短基建工期4个月,取得了降本增效的双赢效果。作为目前国内单坑规模最大的露天矿(年产量4000万吨),它先后赢得了多项国家及协会的荣誉,以及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国家首批智能化示范煤矿等荣誉称号。

  在巴基斯坦塔尔煤田一区块露天矿,在充分发挥相关技术成果及管理经验先进性的基础上,张洪团队更是积极推动中国设计规范标准成功走向国际化,为煤炭行业国际工程业务的拓展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这座诞生于“一带一路”框架下能源合作重点项目的露天矿山,在塔尔地区保障能源安全、稳定能源供应、优化能源结构、促进技术创新等层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而它也正在成为“中国方案”“中国智慧”赋能行业发展、造福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一个明证。“矿山总在人烟稀少的地方,在扎下‘营盘’的初期,肯定要面对严酷甚至恶劣的环境考验。”说起其间遇到的种种困难,张洪显得很淡然。在他看来,这都是自己日常工作的一部分。“在巴基斯坦工作的180天里,每天都要面对高温、集装箱住宿、饮用水匮乏、时断时续的信号和各种疾病风险。”但他没有丝毫懈怠,临时驻地和沙漠现场之间,留下了他一次次徒步往返的足印,也记下了他为之殚精竭虑的时光。

  宝剑锋从磨砺出,截至目前,张洪累计发表论文50余篇,出版独著1部、主编著作2部、参编著作4部,获得专利授权7项,主编国家规范2部、参编行业规范6部,先后获国家、省部级以上优秀工程勘察设计、咨询成果奖25项,以及沈阳设计院二级科学家、优秀管理者、优秀党务工作者、沈阳市科技工作者、沈阳市拔尖人才、全国煤炭露天开采青年科技奖、集团公司劳动模范和全国煤炭行业技能大师等称号,这都是他夙夜在公、辛勤劳作的最好证明。面对荣誉,张洪总是说:“我的一切进步和成绩都离不开沈阳设计院的培养和团队的支持和帮助。”怀揣着感激之心和坚定的使命感,以自身力量服务企业建设、为沈阳设计院的发展添砖加瓦,就成了他为之奋斗的又一主要方向。

 

一阕同行歌:突出“一体化”优势 着力求新求变

 

  1952年,新中国第一所煤炭工业设计院——沈阳设计院“因煤而生”。70余年栉风沐雨、砥砺奋进,沈阳设计院始终奋斗在煤炭设计、煤炭科研战线的最前沿,在以露天、矿井、选煤厂为主业的设计领域一次次创造了中国煤炭建设史上的辉煌。而面对当下煤矿智能化发展和能源行业升级变革的“大考”时,以张洪为代表的沈阳设计院团队也不断思索着让“露天品牌”焕发更大活力的破题之法。

  “在煤炭行业深耕数十年,沈阳设计院在露天煤矿全流程业务都有丰厚的积淀。然而很多时候,合作单位或客户对我们‘只知其一,不知其二’,通常只针对某一项业务与我们展开合作;而事实上,沈阳设计院团队可以全面承接煤炭行业勘察设计、监理咨询、工程总承包、生产运营等业务。”这种“信息不对等”的局面让张洪意识到,各个部门“单兵作战”的模式,已经不适合如今市场化经济背景下不断升级的具体需求。乘着转型升级的东风,他于2020年年末创造性地发起了“整合设计院各专业优势资源、抱团取暖”的倡议,提出了将沈阳设计院建设为露天煤矿全生命周期一体化服务供应商理念,并全力投入打造露天矿全环节、全类型服务理念的过程中。“所谓‘全生命周期’,是指从一张‘白纸’开始,全面覆盖勘察测量、咨询设计、施工建设、生产运营,以及闭坑和恢复等全部环节;而一体化服务,则是为用户提供矿山设计、设计采购施工(EPC)工程和绿色设备制造的全链条服务。”张洪介绍道。朝着“突出露天,传承创新”的发展目标,以更加系统化、智能化、全统筹链条式面貌出现的沈阳设计院团队迸发出强劲的竞争力。在以科技为基础、以人才为根本、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的导向驱动下,秉承公司“实现勘察设计、监理咨询、工程总承包、生产运营等业务的优化升级,在设备制造和工程总承包方向积极开展业务转型扩展,退出露天矿现有组织模式下的利润低的露天矿剥离工程总承包业务”的“4+2-1”业务转型发展战略,张洪与团队一道打造出“以技术带动经营、以技术服务巩固扩大市场、以技术和质量树立品牌”的新型服务模式。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露天工程事业部合同额实现了持续多年增长的跨越式发展,高质量顶层设计等相关业务也于20233月被集团公司评为“第一届中国煤科煤矿咨询服务明星品牌”。

  张洪做的远不止于此。面对团队乃至整个行业的新人,他嘱托殷殷:“要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依托“揭榜挂帅”“党员先锋岗”“党员突击队”等活动平台,他带领党员干部开展“党旗飘扬在一线”活动,全力攻克生产和技术难题;按期组织召开“党建+生产经营”月例会,并通过制度化建设、抽屉化管理和规范化党建工作,全力推动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工作真融合、深融合。基于张洪深入系统的思想建设和他在工程实践中的亲身垂范,团队涌现出一批批专业能力过硬、现场经验丰富的项目经理和业务骨干;与此同时,他将一路走来的所学所思所研凝结成一部部具有实操性和参考性的系列学习资料,在《露天工程事业部管理手册》《项目总设计师工作流程》《技术要点》《项目计划表编制》《工艺选型及设备计算标准化》《露天矿智能化绿色开采技术与环境保护》《露天矿闭坑机制》《露天矿开采技术创新及安全》等“工作指南”的帮助下,这支近80人的精锐队伍,正以拔节之势稳定快速地成长,深扎根、广实践,依托露天矿工程咨询设计,不断向高效开采、安全开采、绿色开采和智能开采等业务板块精准布局。在河海大学的课堂里,在由他牵头建设的员工培训基地、科研孵化基地、示范工程基地中,他也以同样的热忱,将“爱岗、踏实、求知、奉献、担当”的火种传递给后来人。

  在完成市场开拓、安全生产、技术进步等工作的基础上,从自身和团队的经验出发,张洪着重强调了标准的重要性。他以主编身份先后完成《煤炭工业露天矿工程项目规范》、《煤炭工业露天矿设计规范》(中译英)等标准的研究、编写和译制工作,并参与《煤炭工业工程术语标准》《煤炭工业矿区总体规划规范》等规范标准的制定,为相关工作的有序推进、相关规范与国际对标提供了良好的参考方向。2023年通过国家能源局审批的《露天矿闭坑技术要求》,更是有效填补国内露天矿在闭坑环节尚无行业标准的空白。

  “71年来,沈阳设计院担负着全国大型露天矿80%规模的设计任务;而今,作为目前国内唯一的露天煤矿全生命周期一体化解决方案服务商,我们将继续以装备制造等技术创新点为抓手,从勘探、规划、建设、开发一直到闭坑复垦,始终将绿色发展的理念贯穿露天矿转型的全生命周期,加快形成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协同共生的新路径,并持续提升露天开采先进科技成果供给能力,不断引领煤炭行业科技进步。”谈及未来,张洪信心满满。坚定地扛起发扬光大沈阳设计院露天品牌的大旗,他一步一个脚印,始终在路上。


分享到:
资讯